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公众民主意识的提高,社会透明度越来越高。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处理保密与信息公开的关系,成为供电企业保密工作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就如何处理二者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高保密工作水平的措施,以期促进供电企业保密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供电企业;保密;信息公开
1保密与信息公开的关系
(1)两者有共存的基础。一般来说,为了保障社会群众的知情权以及参与权等,我们就必须进行信息公开的有关操作,这样一来,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推进,另外,在执政为民的思想当中,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但是保密和信息公开却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对国家的安全利益进行维护就是保密的主要内容,只有保护了国家的安全利益,那么社会主义的建设才可以顺利进行。(2)两者有共存的条件。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完善,尤其是新《保守国家秘密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为保密和信息公开提供了共存的法律基础。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不在公开之列。(3)两者有共存的方法。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对于信息的发布以及保密的审查制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有关部门在进行信息公开之前,必须依照相关的法律对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仔细审查,具体应参照《保守国家秘密法》来进行相关的审查操作。
2供电企业保密和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
(1)工作秘密立法欠缺。作为供电企业,在信息公开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关于工作秘密是否有必要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了三个不公开情形,但供电企业会有一些工作秘密,即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之外,泄露后会给企业工作造成被动或损害的内部事项。对于此类事项,供电企业一般也会以保密为由拒绝公开,但是这样做却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2)商业秘密认识不足。通常情况下,那些不被公众所熟知的就属于商业秘密,商业秘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权利人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在进行商业秘密认定时,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商业秘密经过权利人采取有关的保密措施,但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这一点却是最容易被忽视掉的一点。一般来说,很多企业对于技术信息的保密意识都是十分高的,但是对于经营信息的保密意识却不是那么的充分。(3)个人隐私定义模糊。将个人隐私列为信息公开的豁免范围,被世界各国普遍承认。但是我国却没有对个人隐私进行明确的定义,这使对于个人隐私的判定随意性极大。一方面不时有着以公共利益为由侵犯个人隐私的现象,另一方面滥用个人隐私作为拒绝信息公开情形也时有发生。
3正确处理保密与信息公开之间的关系
(1)完善的规章制度。现阶段,虽然我国已经针对保密与信息公开制定了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在进行具体的操作规范时,还是需要企业来进行细化落实,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考核机制以及审查制度。在进行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对密级进行确定,所以供电企业必须制定出合理的定密方法。
(2)建立并完善失密应急预案。失密应急预案是发生突发失泄密事件时的应急管理、指挥协调、补救计划等。信息公开是失密事件的高发地带,制定失密事件应急预案可以增强应对失密事件的反应能力,把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
(3)营造保密企业文化。在进行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失密的情况,那么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有关人员的保密意识不强,而且有关的纪律比较散漫。要想有效避免这种情况,那么企业就必须不断增强员工的保密意识,树立起良好的企业保密文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得到更为长远的发展。
4供电企业提高保密工作水平的措施
4.1保密责任落实
将保密工作纳入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日程和年终业绩考核范畴,建立保密委-保密办-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的责任体系。通过签订保密责任书-涉密保证书等方式,将保密责任层层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一是落实领导干部保密责任制,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将保密安全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二是落实涉密人员保密责任制,主要针对保密要害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接触信息秘密的领导以及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承担涉及秘密事项的工作员工。三是签订员工保密承诺书,规范约束普通员工的工作行为。四是加强离岗人员保密责任落实,系统梳理公司离岗人员岗位职责,明确涉密人员、涉密范围、涉密信息保密年限,落实离岗人员保密责任。
4.2强化保密教育,增强保密意识
保密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当前,部分供电员工对保密工作还存在着“无密可保”、“有密难保”、“保密无用”、“与己无关”的错误观念和模糊认识,这些思想认识、思想观念导致一些供电企业的保密工作难以落实。改变这种状况,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教育。通过教育让他们真正重视、关心保密工作,深刻领会新时期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自觉地把思想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体制上解放出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通过扎实的保密知识专项教育,严肃保密纪律,强化防范手段,使领导干部切实做到政治上坚定、思想上纯洁、作风上严谨、工作上细致。要通过集中学习、业务培训等措施,紧密结合法律法规教育使员工进一步熟知保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防范能力。
4.3保密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保密队伍是保密工作质量的根本保证。在保密人员选拔、任用环节,通过部门推介、集体考试、结构化面试和试用程序,严格筛选,保证保密工作人员各项素质符合要求。开展常态化的保密培训工作,分专业、分主次,以形势教育、案例分析、提问应答和竞赛活动等活泼方式,提升保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责任意识和应急能力。同时建立保密工作人员检查考核机制,保证半年一查,一年一考核。保密工作队伍素质要求如图1所示。
图1保密工作队伍素质要求
4.4坚持依法治密,严格保密责任追究
在保密工作实践中,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定密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和定密工作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定密不当、不规范、失误等问题,并认真接受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要建立完善正确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将保密工作纳入企业综合考核之中,对各部门实行动态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对工作负责、成绩突出的保密工作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对落实不力或在保密工作上出问题的部门或人员要予以查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或劳动纪律处分,情况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结语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资源共享以及信息公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在这样的情形下,保密工作面临的挑战就变得更为艰巨。供电企业要处理好保密与信息公开之间的关系,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保密工作水平,为供电企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略论如何正确处理档案保密同信息公开的关系[J].杜蓬.品牌.2014(10)
[2]大型电网企业保密工作的项目管理六步法模型构建与应用[J].王如伟,李刚,杨滨,周鸣,任一.项目管理技术.2015(06)
论文作者:张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保密工作论文; 信息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商业秘密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个人隐私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