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教育之“隐”——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隐性教育论文_束晓崯

润物无声,教育之“隐”——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隐性教育论文_束晓崯

青岛无棣四路小学 山东 青岛 266012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了小学德育以及通过法治教育培养学生行为准则的重要任务,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已然成为小学教学工作重点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与忽视其中的隐性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如何在教学中把发挥隐性教育的潜移默化性,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值得我们深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制 隐性教育

“养心育德,养根育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任务。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地融入隐性教育,发挥隐性教育的隐蔽性和渗透性,尤其是其功能的潜移默化性,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着独特的价值。

一、隐于生活,淡化教育意图

小学法制与道德课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课程内容生活化。首先,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不成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借助实际生活或是可以让学生感知的实物,尤其是在遵循道德、公共秩序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生活的探索体验可以更好地达到通过法制的学习内化行为准则。其次,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这些内容大多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感知和实践,而且需要通过实践去体验、锻炼才能形成的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因此,需要教师有效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的因素,把教育意图巧妙地融入其中,淡化学生的受教育意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并主动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交际、学习中。

【例】《上学路上》

此课教学目标是认识在路口常见的交通标志,并了解看到相应的标注应遵守的规则,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小朋友小西在上学路上所见到的交通标志,引导学生去识记。小西非常开心地自己去上学,在上学的路上边走边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走到人行横道的时候,让学生观察这个路口有什么,并问学生:小西在过人行横道的时候是怎样过的?一问一答,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了如何过人行横道,并记住了人行横道……告诉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做到的,我们要做一个合格守法的小公民。

由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再由教师总结给学生,把要学的知识巧妙地融入到学生熟悉的生活中,而不是生硬地塞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所学的内容也更易被学生识记。把教学内容隐于生活,淡化了教育目的,把遵纪守法贯穿其中,反而更易被学生接受,并主动把所学的内容运用于生活中,并内化为行为准则。

二、隐于体验,潜移默化

可以说体验是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把教育隐于体验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深层了解,还能促进学生品质与心智的成熟。实施体验教学的方法很多,如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体验活动,借助课堂生成内容来发展体验活动,开展实践活动实践体验,家校合作引导行为等等。

【例】《吃饭有讲究》

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每天是怎样吃饭的,让学生回顾自己的行为,然后讨论怎样做个有礼貌的乖孩子,如吃饭前要洗手、吃完饭主动收拾碗筷、帮助妈妈干力所能及的活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还应与家长积极地合作,在生活实际中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运用到自己的行动中,并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所学,在潜移默化的生活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隐于多元化情境,激起共鸣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多元的情境对小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比枯燥的讲授更易于学生接受;而且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可以打破时间、地域、空间等的限制,把相关的法制知识隐于其中,更能触动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

【例】安全教育

针对小学生对危险的认识不足,为了有效避免或是减少与危险的接触,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结合法治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将诱拐儿童事件改编为视频小故事,把犯罪嫌疑人经常用的一些诱拐手段融入故事中让学生观看,同时还要把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播放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不是故事,而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以法律知识为切入点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向学生讲解法治、安全教育,这样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将道德与法治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自身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隐性教育对学生的情感和行为产生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旦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情感中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就不会轻易失去。在教学中有效恰当地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对学生终身的品德法治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法治与道德教学中应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在“润物无声”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笑容 依托道德与法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4)。

[2]沈嘉祺 论隐性教育[J].教育探索,2002,(1),54-56。

论文作者:束晓崯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0月总第2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6

标签:;  ;  ;  ;  ;  ;  ;  ;  

润物无声,教育之“隐”——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隐性教育论文_束晓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