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雁江区中医医院 四川 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Dixon术(经腹直肠癌切除术)围手术期临床效果。方法:取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直肠癌15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术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75)和经腹组(n=75),对所有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所有经腹组患者采取Dixon术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中1例患者因粘连严重,分离困难而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与经腹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者与经腹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但手术时间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效果及安全性优于Dixon术。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5-0052-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rectal cancer and Dixon operation (transrectal resection). Methods 150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7 were enroll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laparoscopic group (n=75) and transhepatic group (n=75 ), All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all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urgery to take Dixon surgery,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urgical results. Results One patient in laparoscopic group was switched to open surgery due to severe adhesion and difficulty in separ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s between laparoscopic group and transabdominal group (P>0.05). Compared with the abdomen group, the incidence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the length of the incision, the duration of the anus exhaust, the length of the hospital,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but the oper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rectal cancer is better than that of Dixon operation.
【Key words】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rectal cancer; Dixon surgery; Clinical effect
直肠癌是当前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也是当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常见恶性肿瘤。及时清除患者病灶组织、控制癌细胞扩散是改善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临床多实施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Dixon术是目前临床作为广泛使用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但临床实践结果显示,Dixon术患者手术并发症较多,治疗安全性不高,手术风险较大[1]。目前医疗技术进展迅速,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运用也越来越多。临床实践显示腹腔镜手术为微创术式,是减轻手术创伤的重要方式。但目前临床对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Dixon术的手术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为进一步了解两种术式的优劣,本院对取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直肠癌150例患者分组后分别采取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Dixon术治疗,以下就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实施回顾性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患者手术术式将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直肠癌150例分为腹腔镜组(n=75)和经腹组(n=75),腹腔镜组患者男女比41:34;患者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8.3岁(s=9.2);病程3个月~6年,平均病程3.4年(s=2.8);Dukes分期:A期5例,B期46例,C期24例;经腹组患者男女比42:33;患者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8.4岁(s=9.7);病程3个月~6年,平均病程3.5年(s=2.8);Dukes分期:A期6例,B期45例,C期24例。腹腔镜组与经腹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
纳入标准:通过直肠镜检查、CT及MRI检查、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直肠癌患者;符合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指征患者;卡氏功能状况评分>60分患者;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复发或二次治疗患者;严重器质性疾病、其他消化道疾病及恶性肿瘤疾病患者;血液疾病患者;复发患者;远端转移患者;手术禁忌患者;意识或精神障碍患者。
1.2 方法
所有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截石位下行气管插管全麻,选择患者脐上缘1~2cm位置,常规穿刺,置入套管,为患者建立气腹,保持压力为13~14mmHg,置入腹腔镜,探查患者腹腔状况,了解患者病灶状况,随后选择患者右侧麦氏点,常规穿刺,建立操作孔,穿刺过程中使用腹腔镜辅助,避免穿刺部位处于腹壁下动脉部位,对患者左侧麦氏点进行穿刺,建立另一操作孔,保证操作孔约为0.5~1.0cm。选择患者右侧腹直肌外缘,穿刺。采取腹腔镜探查,了解患者肿瘤部位、形态、周边脏器状况、转移灶状况等。将乙状结肠韧带切开,并与乙状结肠肠系膜钝性分离,将手术计划切除组织周边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游离,清扫肠系膜下动脉周边淋巴结。牵引乙状结肠,沿胰腺下缘实施分离,将肠系膜下静脉充分显露,清扫下静脉周边结缔组织、淋巴结。在腹腔镜下将筋膜与疏松结缔组织锐性分离,将结肠前壁游离,保证系统完整。在肿瘤下部将肠系膜切开,离段直肠。在肿瘤周边10~15cm位置将乙状结肠切断,荷包缝合后将残余组织放回腹腔。缝合腹膜,建立气腹,在腹腔镜下将肠管吻合,清理残腔,留置引流管。
对所有经腹组患者采取Dixon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麻,取截石位,选择患者下腹部合适位置行切口,长度为10~15cm,常规开腹,直视下探查患者肿瘤状况,将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分离,通过乙状结肠肠系膜切口了解患者肠系膜下动脉、下静脉状况,将动脉、静脉及周边淋巴结、结缔组织清除。锐性分离盆底腹膜周边结缔组织,将周边淋巴结、脂肪清除,术中注意保护自主神经丛。将肠系膜于肛尾处进行离断,采取直线闭合器辅助将肿瘤边缘3cm以上位置直肠离断,将肿瘤边缘7cm以上位置乙状结肠离断,实施荷包缝合,将残余组织放回腹腔。行肠管吻合后清理残腔,留置引流管[2]。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难以清除病灶或出现异常状况时需中转开腹手术。
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常规抗感染处理。
1.3 观察指标
(1)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淋巴结清扫数、中转手术)及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状况。(2)分析对比两种术式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取SPSS 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患者手术效果、手术相关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并发症发生状况以率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手术相关指标状况分析
腹腔镜组患者中1例患者因粘连严重,分离困难而中转开腹手术。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与经腹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与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者与经腹组相比,仅手术时间明显较高,其余指标均明显较低(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分析
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详见表2。
3.讨论
当前人类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发生较大变化,使得直肠癌的临床发生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已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前三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手术治疗目前临床治疗直肠癌的常用方式。直肠癌根治术可有效清除患者病灶及周边淋巴结,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复发,在直肠癌患者中运用较为广泛。Dixon手术是当前临床广泛使用的术式,可有效清除患者淋巴结。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使得腹腔镜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也不断升高,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可减轻患者治疗痛苦,并可便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运用疗效优良。
本次研究中,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经腹组相比明显较低,该研究结果与张志健[3]等人的相关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原因是:①腹腔镜手术为微创术式,该术式可缩小手术切口及手术创伤,减轻手术中出血,减少患者手术风险;②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采取腹腔镜辅助可扩大视野,减少患者脏器及神经损伤,便于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早日恢复,缩短患者排气时间;③腹腔镜手术可避免患者腹腔长时间暴露、膀胱过度牵拉等,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本次研究中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与经腹组相比明显较高,而在蔡锚[4]等人的相关研究中,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无差异,该结果与本文研究结果不同。分析原因可能是本文研究对象病情更重,当患者病情加重时,粘连加重,手术分离过程难度加大,采取腹腔镜分离时操作时间将会延长,进而导致本文中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本次研究腹腔镜组中1例患者中转Dixon手术,说明对于病情严重、粘连较严重患者可能更适宜实施Dixon手术,以减轻患者手术中转风险。但本文尚未对该结果实施论证。此外,本次研究虽证实两种术式淋巴结清除效果相似,但研究过程仅限于患者围手术期,对于患者远期疗效及复发状况仍待进一步探讨。
综上,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效果及安全性优于Dixon术,可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运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王余鹏.直肠癌DIXON手术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30):126-127,128.
[2]向德雨,胡侃,秦章禄,等.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术后性功能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0(10):76-
78.
[3]张志健,黄学军,邓俊晖,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Dixon术围手术期临床比较[J].吉林医学,2015,36(8):1611-1611.
[4]蔡锚,胡万乐,郑晨果,等.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与Dixon术的疗效对比[J].浙江创伤外科,2015,21(6):1073-1075,1076.
论文作者:唐国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患者论文; 直肠癌论文; 手术论文; 腹腔镜论文; 淋巴结论文; 术后论文; 乙状结肠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