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研究论文_张彬

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研究论文_张彬

张彬

(天津市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 300300)

【摘要】心理学中一个原理:每个人的自发行为,都反映了他内心的需要。因此学生外在行为表象背后,往往存在更深层的心理问题。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了解掌握,将有益于从根本上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本文以关注大学生思想状态途径入手,采取持续观察、分类指导的方式持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将心理健康与学生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以便更好的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学生的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研究途径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9-0010-02

作为大学生辅导员,我们在从事学生工作时往往基于两个假设:

1、学生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相符

2、学生是身心健康的。

我们在假设前提下,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教育和能力培养。而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发现,学生群体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如学习、人际交往等,单从问题出发去应对解决,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效果。有时是治标不治本,有时是解决了一个问题,马上又出现另一个问题。使得在工作中困难重重,手忙脚乱。这时我们就要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同时还要回到之前那两个假设,大学生心理是否成熟?是否健康?

实践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较严重。2001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对北京600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抽样调查显示,有16.5%的学生存在中等的心理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其中达到严重程度的比例为3%~5%;而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有超过16%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且这一比例还在继续上升。有关单位对南京4所高校1万多名大学生的精神状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有25%的人有心理问题。南开大学一项对天津市20所高校23万多名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25.2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卫生部2003年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大学生中,16%~25.4%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报道,大学生中,14%的人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而其他外在异常表现,都有背后心理问题的影子。因此,充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并适时采取措施,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十分重要。

思路:

1、自学生入学开始,采取量表测试、单独谈话、关注个体行为等方式,对所有学生进行排查,搜集整理数据。

2、对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跟踪、分析,根据行为表现进行分类。

3、关注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通过约谈、向家长、同学了解其情况等方式,全面掌握学生状况,分析心理状态。

4、对于确定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同学特别关注,必要时建议心理治疗,适时对其行为进行干预。

5、定期补充数据库并记录整理案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实施方法与过程

1、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排查:

1.1个人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学生是否感觉快乐,是否经常性感觉愤怒、焦虑、抑郁、等等。

1.2他人评价:通过对同学、家长等学生相关方了解学生表现,是否有行为异常情况。

1.3社会功能:是否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适应社会角色,在公共场合和集体活动中表现是否得体。

将排查结果进行分类

2、根据不同的排查结果,对学生进一步跟踪,初步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分为以下四类:

2.1心理健康

表现为:

2.1.1学生本人感觉学习、校园生活是一件快乐的事,在单位时间段内,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1.2同学或家长感觉不到与该生相处过程中,感觉不到有异常情况,交流顺畅。

2.1.3学生在参加集体活动时表现正常,能够胜任学生角色。

2.2一般心理问题

表现为:

2.2.1学生对于学习或校园生活有痛苦情绪,但持续时间段,能够很快转变。

2.2.2同学或家长在与该生相处时,偶尔感觉不舒服,或发现该生有异常举动,但异常情况出现次数少。

2.2.3参加集体活动或社会活动时,偶尔有抵触情绪但不良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下,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的社会活动和交往,但效率下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

2.3严重心理问题

表现为:

2.3.1有较强烈、时间较长的痛苦情绪。往往超过2个月。且不能自行化解。

2.3.2与家长、同学、老师的接触经常表现不协调。难沟通,经常出现与年龄和学生身份不符的异常行为。

2.3.3不能按正常学生的标准参加集体活动或社会活动。有时短暂失去理智。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表现怪异。甚至有破坏性。

2.4心理疾病

表现为:

2.4.1学生感觉到较强烈的思维敏捷性下降,记忆力下降,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身体伴随食欲不振、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痛苦感极为强烈,感觉“哪里都不舒服”甚至“活着不如死了好”。

2.4.2周围人都觉得该生“很奇怪”,不能沟通,不想与之接触。

2.4.3缺乏社会能力,不能完成学业,不能参加集体或社会活动,行为举止怪异,有时会危害社会。

*注:有些心理疾病症状有很大隐蔽性,如微笑型抑郁症等。因此以上排查结果只作为判定是否有心理问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根据以上指标认定为“心理疾病”的学生,便认为确有心理疾病。而认定为是“心理健康”的学生,不能排除其有心理疾病的可能。

3、利用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知识,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寻找心理问题根源,研究解决方法。尤其关注严重心理问题、和有心理疾病学生,建议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并适时对其行为进行干预。定期进行学生群体心理状况分析。

【参考文献】

[1]黄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初探[J].宜春医专学报,2000,(S1)

[2]李世芬.试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现代大学教育,1999,(06)

[3]张海莹.大学生健康心理养成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6,(02)

[4]王维铭.浅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4,(19)

[5]杨秀英.浅谈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J].济宁师专学报,2001,(04)

论文作者:张彬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  ;  ;  ;  ;  ;  ;  ;  

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研究论文_张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