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发展的定位、路径与问题——京津初中教育发展调研引发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中论文,路径论文,京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14)09-0020-06 一、背景与概况 根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初中教育内涵发展与全面提升的整体推进研究”总课题组的计划安排,2013年5月6日至10日,课题组部分成员①赴北京市和天津市开展了初中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三个方面的调研活动。 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为:考察两地初中教育发展现状,梳理两地初中教育的经验与特点,共同探讨江苏省与北京市、天津市关于初中教育的一些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探寻整体推进江苏省初中教育内涵发展与全面提升的对策与建议。调研主要以召开座谈会、学校考察等形式展开。北京市和天津市的教育科学研究院领导、专家,北京市第二中学、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天津中学的校领导班子成员及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交流。通过调研,课题组成员对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初中教育发展状况有了较为整体的了解,上述四所学校在办学定位、教育追求、选修课程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学校特色和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做法和亮点,也给课题组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 二、结果与分析 (一)动态发展:初中教育发展的定位判断 近年来,初中教育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自身发展,包括教育改革、教育质量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对初中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初中教育面临着新旧问题和矛盾交织的困境挑战。这些困境挑战无疑是京、津、苏三地甚至是全国性的共性问题。在京津两地调研过程中,课题组发现,关于初中教育的现状定位,京津两地在认识上与江苏省呈现出相对的不一致。 从江苏省的整体情况看,按照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就全国看江苏,总体发展水平不容乐观:从总体指标看,在2006、2007年数据的五个方面,即江苏初中巩固率与升学率、江苏初中的校舍与图书、江苏初中的师生配备、江苏初中的信息化水平、江苏初中的仪器设备15项指标中,江苏初中与全国同类初中相比,排在1~5位的只有3项,6~10位的有6项,10~15位的有5项,16~20位的有1项;而从师资水平看,江苏初中的师资力量在各项指标中处于较弱的位置。在全国范围内,江苏城市初中的师资力量不仅低于北京、上海、浙江、天津,而且低于重庆、吉林、宁夏、云南、陕西;江苏农村初中的师资力量不仅低于上海、北京、浙江、天津,而且低于宁夏、吉林、西藏、重庆、内蒙古”[2]。 从京津两地调研的情况看,两地对初中的薄弱地位虽也有认同,但课题组感觉,京津两地的这种认同显然没有江苏省来得明显和强烈。 一方面,可能与专题性的研究和关注度有关。江苏省近年来不乏泰兴市洋思中学、南京市东庐中学、溧阳市后六中学等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初中学校,但在此基础上从整体推进角度,从内涵提升视角,不断寻求新的典型是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一种必然。因此,每年举办“初中教育论坛”、特级教师评选将初中与高中分开、规划课题申报单列“初中教育研究专项”,以及开展“初中教育内涵发展与全面提升的整体推进研究”的省重大课题研究等一系列举措,目的就是要通过专题性的研究和关注,给予初中教育发展更多面上的拓展和点上的突破。相比较而言,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京津两地对初中教育发展的这种专题性的研究和关注不够明显,许多研究仅将初中教育研究纳入基础教育或义务教育整体之中,客观上造成了在初中教育发展定位判断上与江苏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地域差异。 另一方面,可能与认识判断的时间节点有关。江苏省从“十一五”之初开始着手研究初中教育的困境与突围问题,此时全国范围内教育均衡发展正风生水起。通过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初中学校以及社会等教育内外各方力量的数年努力,伴随着一些区域性行政化工程的推进,许多问题的解决一定程度上消缓了初中教育问题的严重性。京津两地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举措有: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重点打造的“初中建设工程”;北京市初中学校评价实践;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天津市小升初招生政策改革;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调整;《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2008—2012年)》;天津市师资队伍建设的“未来教育家工程”等。当然,一些旧的问题得到缓解的同时,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进一步凸显。这种动态发展的特点,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初中教育发展定位判断上京津两地与江苏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地域差异。 对初中教育发展的判断,首先需要对其现状定位有个清晰的理解,无论苏、京、津出现如何的区域差异,回到问题本身,不难得出一个基本结论,那就是,初中教育发展在定位判断上,呈现出动态的、相对的、发展的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初中教育在完成主要依靠加大投入发展路径之后,走向内涵发展和整体提升的必然。 (二)多样生态:初中学校的主要存在方式 至本次调研止,北京市共有纯初中学校341所,完全中学289所,初中班级数9354个,初中在校学生305,510人,初中毕业生95,782人。[3]天津市共有独立初中317所,完中159所,初中在校学生256,541人,初中毕业生84,072人。[4]从调研情况看,天津市各区县的初中种类比较多样,如,河西区有18所初中,其中完全中学9所(分三类:2所市教委直属学校、5所区属市重点学校、2所区属重点学校)、公办初中校6所、民办校3所;大港区有17所初中,其中,1所隶属大港油田,九年一贯学校5所(包含隶属大港油田的1所),完全中学1所。从调研的情况看,京津两地初中学校的主要存在方式,呈现出一种特色明显的多样生态。 一方面,存在的种类多样。从调研中考察的四所初中学校看,北京市第二中学、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天津中学有着共同的特征,一是它们都是优质学校,二是它们都是完全中学。通过进一步深入调研,课题组发现,两地初中的类型涉及完全中学附属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独立初中、民办初中等,两地关于初中学校的存在显然是百花齐放,种类多元。特别是高中附属初中的存在方式,得到了被访的科研人员和一线学校的普遍认同,甚至当年初、高中分离的学校也出现了不少复合的实例。这种存在方式的现实动力固然是为完全中学的高中部保存生源,但强调六年整体设计和文化在成长中的传承和固化可能是更高远的追求。反观强制初、高中分离的“一刀切”政策,这种偏重于管理方便快捷,而与教育规律本身不一定合拍的机制政策,可能需要作进一步的论证和反思。 另一方面,发展的方式多元。两地初中学校在发展的方式上呈现出均衡发展、特色多样的状态,一些学校的做法给课题组留下了深刻印象。北京市第二中学通过改革学制、取消初中实验班、鼓励教师超越技术路线加强文化层面的积累和学习、形成学校独特的话语系统等途径实现了初中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北京市丰台区推进区域教育集群,通过松散管理、学段纵向打通等方式,发挥了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形成了区域特色和自然教育生态,实现了师资、硬件等资源的共享和区域教育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发展(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所在的方庄集群就是一个典型的样本);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以全面、规范化管理制度为抓手,以生态型教育为办学理念,实现了学校发展的整体提升和生态、和谐学校特色的凸显;天津中学提出了情境引入—尝试自学—合作交流—展示质疑—总结—提升六环节教学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的主体体验,完善性地提出了“六环节双体验”模式,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教学体验和学生学习体验的过程。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中考分数为指针的目标定位,多元的指向有利于初中教育回到素质教育本位,可圈可点,值得借鉴。 (三)项目推进:区域初中发展的基本路径 初中教育发展相对薄弱的地位和现状,决定了其在发展的原始积累阶段仅凭自身变革的意愿和草根的行动是无法突破困境的。从各地经验看,近年来,上海市浦东区的学校托管机制、杭州市的学校集团化机制、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的城乡学校“捆绑发展”机制等一些区域的实践探索表明,区域推进是初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路径,从调研情况看,京津两地显然也没有例外。 北京市以“初中建设工程”为抓手,先后出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实施初中建设工程的意见》(京教基[2005]16号)、“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0—2013年)”、“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等政策或项目,强力推进初中教育发展,通过布局调整与资源重组、实施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加强干部教师培训与调配、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深化学校管理与教学改革、深化考试评价与招生制度改革。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色建设的规划、实施与案例发掘研究”项目组介绍,“初中建设工程”共投入专项经费106.5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40.7亿元,区级财政投入54.6亿元,乡镇财政投入11.2亿元。2009年全市达到新颁办学条件标准的初中建设工程学校有480所,占纳入总数的95%。同时,北京市还在郊区新建了20多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标准化初中学校。北京市初中骨干教师的比例由2005年的7%提高到2008年的15%,翻了一番多;有骨干教师的初中校比例由2005年的83%提高到了2008年的95%,一定程度上整体提升了初中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了初中学校均衡发展。 天津市则以量化的指标考核验收强势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初中学校虽未有单列,但配合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推进,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层次提升和内涵发展。2008年,天津市制定并实施了《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2008—2012年)》(津政办发[2008]123号),围绕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师队伍、素质教育四个部分,以及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100条建设标准,对全市1200多所义务教育学校逐一进行评估验收。2012年,全市1190所义务教育学校验收达标。为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成果,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下发《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2013—2015年)》(津政办发[2012]135号),新100条标准涉及落实教师待遇、操场要铺设塑胶地面、校园网络全覆盖、免费提供饮用水、不办重点班或变相的重点班等内容,到2015年底,使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新阶段现代化建设标准,实现更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从京津两地区域推进的情况看,加大对初中学校的资源整合力度,将人力、财力、精力聚焦,统一规划,强力推进,是基本经验和基本路径。在此过程中,结合江苏省的实际,突破以追求学业分数提升为主要诉求的片面质量观,以回到初中教育的本位为圆心,向教育内外两条线辐射;突破同类学校同质性的整合共享,向不同特征学校异质性的合作拓展;突破教师、校长交流互动的“人力资源共享”,更多引入或借助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是提升江苏省区域推进层次和水平的关键所在。 (四)主体关注:初中内涵发展的要素探寻 在初中教育发展过程中,如果说区域推进、加大投入、政策导向等是体制层面的外围力量,那么,在现有体制内,关注相关主体,探寻初中教育发展的要素,则是初中教育走出困境的内在驱动和必由之路。从京津两地调研看,以下三类主体甚为关键。 一是政府。无论是学理还是法理,政府是初中教育公共产品提供者的“第一责任人”,因此,激发政府的主体作用是首要前提。北京市在“初中建设工程”中,通过“北京市初中学校评价实践项目”,对初中学校进行分析诊断,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区域和学校发展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通过建立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数据库,分析和了解区域和校际之间的差距,掌握全市初中的发展现状;通过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数据采集,用具体数据掌握工程的进展和效果,建立与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教育管理模式,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天津市的举措有推行新旧“100条建设标准”,由300多人组成督导队伍通过进行地毯式督导撤销不达标学校等。从我们的调研看,京津两地类似相关举措的强势推进,体现了政府主体的力度和效度。 二是校长。要实现初中教育困境突围,提升校长引领力是关键。调研中我们发现,校长共同体建设、名校长工作室、校长高层论坛、教育集群等均可以成为提升校长领导力的借鉴。而诸如北京市第二中学钮小桦校长“完中校长我为初中做几件事”的清晰思路,和他倡导在图书馆设立学生博物馆、教师博物馆、原版电影馆,突破图书馆仅是书库,凸显师生主体的做法;天津中学将学困生编成“天使班”,“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不让掉队的孩子掉队”—“让掉队的孩子不掉队”的分层次实践探索等,更可以作为校长引领力在实践中的典例。 三是教师。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和活力激发是初中内涵式发展绕不过去的首要课题。在这方面,京津两地有不少可供参考的经验。如,天津中学提高准入门槛的做法(招聘新教师时要求应聘者必须毕业于“985”或“211”院校)和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借助教育集群岗位练兵的尝试等。事实上,随着初中教师合格学历比例的提高和更高学历教师人数的增加,激发教师主体活力需要关注新的问题,如,教师专业化大背景下,教师普遍的职业倦怠问题、成熟教师的发展高原现象问题;又如,绩效工资背景下,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幸福感问题;此外,还有认识学生、发现学生,引领学生发展等以初中学生为对象的研究的聚焦和提升问题等。 三、讨论与建议 (一)初中教育存在的独立价值为何? 在人生历程中,初中教育处于12~15岁年龄段,从目前的实际和研究的关注看,将其放在中学阶段、基础教育阶段,还是义务教育阶段,似乎学界和社会各方各执一词。这种定位的差异,多半是因为站位的不同所致。是着眼于经济成本核算,行政管理便利,还是回到人生规划和人的发展?站位不同,结论自然迥异。 钱理群先生在《我的精神自传》中,提出了对教育原点的追问:“现在的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教育的精神价值的失落。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教育原点上来,追问我们办教育是干什么的?大学是干什么的,中小学是干什么的?如果这些根本的问题不解决,其他的枝节问题就无从谈起。”[5]就教育哲学的层面以此对照、延伸,初中教育发展的原点问题,就是在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对初中教育独立价值的再认识问题。笔者以为,主要应关注以下三个维度。 第一,初中教育独立价值的本质是个性化。初中教育是一种在寻求服从于一般教育共性的基础上,竭力创造出富有个性特征的学段特质的过程,它追求的是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应该是仅仅满足于承上启下的过渡功能,而应是在通盘考虑当下体制下学制学段划分基础上,遵循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本地的实际出发,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创造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策略、办学方法和办学内容的过程,并由此凝聚而成的一种整体的独特学段风格和精神风貌。 第二,初中教育独立价值的目标是优质化。初中教育具有独立价值,不是因为有了历史生成的这个学段而来演绎其价值,而应该是更多从反思入手,找寻其本身应有的价值。为初中年龄段学生提供卓越、优质的教育服务,始终是这一学段的题中之意。回到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回到学校和教育的实际、回到符合客观要求,走出独有的优质化之路,初中教育发展才会因独立而有价值,才可能真正突出重围。 第三,初中教育独立价值的归宿是人本化。初中教育独立价值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价值取向,那就是以人为本,创造更和谐的校园生态,追求更优质的育人效果。初中发展不管独立与否,影响怎样,能否让初中学校充满生命的温暖,让初中校园更灵动、课堂更鲜活,从而让学生更快乐、教师更幸福,应该成为初中教育独立价值体现的方向标,让教育回归人,应该成为其归宿。 (二)初中教育需要怎样的政策设计?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曾撰文《办好每一所初中》指出:“全面提升初中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以义务教育的均衡与优质为方向,以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为重点,以办好每一所初中为目标,促进初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自主发展规划、文化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监测、小班化试验、高中支持初中、专业引领和支持”等八个方面的重点工程设想。[6]调研过程中,通过京、津、苏三地的讨论与比较,笔者以为,除了面上的整体布局之外,顶层设计过程中一些点上的突破可能需要有更大的力度和空间。 一是体制突破的量质齐变。从数年教育发展的进程和当下实际看,温和改良式的体制内变革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不断增长的无限需求。在单纯依赖数量增长无法引发新的质变的背景下,尝试进行内部结构的变化,以此引发质变不失为一种新的思路。因此,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教育发展,完全可以在学制的突破上做些文章,变“六三制”为“五四”制,甚至缩短学制,只要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未尝不可以做些努力。事实上,关于学制的历史经验,并不缺少成功尝试。由学制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一定程度上也必会推动初中教育发展从量质齐变走向量质齐升。 二是政策设计的尊重规律。从调研情况看,附属于完全中学的初中学校的发展,均体现了资源整合共享的巨大优势。尽管样本不一定充分、科学,但即便从逻辑上分析,完全中学也可能有更多文化传承、课程整体设计、资源共享、教师成长空间一系列的优势,如果仅仅因为所谓留住生源的狭隘的功利性目的而对这些优势视而不见,强制要求初、高中分离,以达到所谓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只怕政策设计在尊重规律上难免无法自圆其说。所以,一方面,初中教育发展需要跳出教育发展教育,主动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完善教育应有的服务功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并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但另一方面,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者也需要回到教育,将行政管理重心下移到尊重教育规律,通过开展更广泛的论证甚至召开公众参与的听证会,使决策更科学、更合理。 三是教育成本的投入指向。与发达国家普及教育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路径不同,我国基础教育战略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赶超战略,把普及基础教育与发展高等教育同步进行,从而出现在教育价值和发展重心上“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的格局。近年来,随着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推进,这种现象已有很大改观。但从调研情况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初中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骨干教师结构矛盾突出,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初中教育层次和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成本的投入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基本设施等硬件投入,把有限的人财物投入到事关初中教育发展的核心指标和要素上,理应成为主要的政策设计考量依据。 (三)初中教育发展面临哪些新问题? “如果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确保了每一个儿童受教育的机会,实现了基本的教育公平,那么关注和提高教育质量则涉及更高层面、更本质的教育公平问题。”[7]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问题在初中教育发展过程中随之产生,成为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一是新市民子女受教育问题。随着异地高考方案的陆续出台,加上区域性的特殊的区位和经济发展特点,新市民子女受教育问题大量增加。一方面,新市民子女的受教育状况体现着教育公平的程度,新市民子女也是生源下降过程中一些学校不可缺少的生源,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一些学校的办学规模;另一方面,新市民子女就读需求是一种流动的教育需求,各校无法准确预计要求入学的人数及年级,流动性大,加上中途转入本地的外地学生,与本地学生在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比较大的困难。教育公平理念与地方有限资源的博弈之间的关系处理,一定程度上成为初中教育发展新的关注点。 二是师资的结构性矛盾问题。近年来,各初中学校都充分认识到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教师队伍,因此普遍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想方设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但历史原因造成的客观上面临的师资的结构性矛盾不容回避。一是年龄的结构性矛盾。中长期看,这种年龄的结构性矛盾会带来未来师资断层的问题,影响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学科的结构性矛盾。三是骨干教师的结构性矛盾。这些结构性矛盾,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势必制约师资队伍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影响初中教育发展的内涵发展和全面提升。 三是绩效工资背景下的绩效管理问题。实行素质教育一直是初中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定位,但这一过于笼统的目标,往往在实践中出现了理解和行动的偏向。家长和社会对分数关注度高而对教育容忍度低的现实,使初中教学工作从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到方式的运用,均以中考为指针。2009年1月1日起绩效工资的实施,既给学校发展带来利好的机遇,也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绩效工资背景下,摆脱教师驾轻就熟的应试取向,倡导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而收效未必立刻可见的素质教育,调动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并不是易事。绩效工资政策带来的是新一轮大锅饭抑或是新的教育发展提升的增长点,是摆在各校面前现实而又迫切的新课题。 四是布局调整后部分学校生源减少带来的办学成本问题。随着城镇化带来的撤并和教育布局调整,部分初中学校的办学规模受到了较大影响。小规模学校的大量出现,理论上来看有其必然性,也会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但也带来了办学成本过高的问题,学校发展受到制约,迫切需要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扶持,例如,可以普遍提高生均公用经费的拨付标准,或者也可以考虑在小规模学校设置最低保障线,对学生数不足一定数量的学校按最低保障数拨付生均公用经费。 注释: ①参加此次调研的课题组成员有彭钢、成尚荣、马维娜、喻小琴、许建国。初中教育发展的定位、路径与问题--对京津两市初中教育发展调查的思考_基础教育论文
初中教育发展的定位、路径与问题--对京津两市初中教育发展调查的思考_基础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