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江苏南通 226500
摘要:目的 分析患者心肺复苏后采取急诊护理干预对其产生的康复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进入我院急诊科行心肺复苏抢救措施的50例患者,将其均匀划分为参照组25例,实验组2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以及急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结果 经研究,行心肺复苏后实验组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动脉血压,心率,焦虑评分等评价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出现焦虑、气胸,充气性胃扩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低于参照组28%,P<0.05.结论 患者心肺复苏后采取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康复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关键词:心肺复苏;康复效果;急诊护理干预;不良反应
医院急诊科中,心肺复苏是运用范围较广的一种急救方式[1]。主要针对于突发性晕厥状态引发的呼吸骤停以及心率降低等现象。此急救方式也是为患者赢得救治希望的重要措施。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取决于救治方式的专业性以及救治后护理方式的恰当性。随着疾病类型出现多样化的趋势,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也逐渐增多,但由于诱发机制不同,患者出现急救信号时的状态也不同。要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2]。因此本文将结合50例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展开研究,观察其护理方式的优劣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进入我院急诊科行心肺复苏抢救措施的50例患者,将其均匀划分为参照组25例,男12例,女13例,组中年龄区间(57—74)岁,均龄(65.5±7.3)岁,其中急性中毒患者6例,脑卒中9例,心脏病10例;实验组25例,男14例,女11例,组中年龄区间(55—74)岁,均龄(64.5±7.1)岁,其中急性中毒患者7例,脑卒中7例,心脏病1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以及急诊护理干预,从疾病表现以及基础资料观察,两组患者的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针对患者进行基础的体征监测,并进行常规的药物维持。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行为干预等多种护理模式。(1)环境护理:监测患者的心功能、肺功能、脑功能等多种功能机制。严格查房制度,管理患者恢复期间的不良环境因素,其中包括噪音分贝、空气质量等的监督。并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提高患者的住院舒适度。(2)心理干预:由于突然的晕厥进行心肺复苏后,患者会因为身处环境的不同感到恐慌和焦虑。待心肺复苏后,护理人员需联合家属进行心理沟通,同时要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加以正确的引导。(3)行为干预:当患者经过心肺复苏的救治后,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肢体麻木等不良现象,护理人员应该引导患者做适当的室内活动,增强血液循环,提高疾病的恢复速度。
1.3评价标准
从两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心率、动脉血压、焦虑情况来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评分情况[3]。当动脉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出现上升,出现良好的心率反映并且焦虑情绪有所下降时,说明护理干预有效,反之成立。
对比两组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纳入标准为(焦虑、气胸、充气性胃扩张)三种指标。求证三者的人数之和在组间总人数中的占比。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计算器SPSS24.0作为分析工具,(?x±s)表示计量资料的取值范围,[n(%)]作为计数资料的百分率,“t”为两组差异,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的评分
经研究,行心肺复苏后实验组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动脉血压,心率,焦虑评分等评价优于参照组,p<0.05,如表1—1。
3.讨论
心肺复苏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相对较广,主要针对心脏功能停止以及呼吸症状不明显的患者使用。该急救方式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可在不同场地施展急救措施,此急救方式也是为患者赢得救治希望的重要措施。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取决于救治方式的专业性以及救治后护理方式的恰当性。展开充分急救后,可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加强患者的康复效果。但由于诱发机制不同,患者出现急救信号时的状态也不同。因此文要结合50例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将其均匀划分为参照组25例,实验组2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以及急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经研究得出,行心肺复苏后实验组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动脉血压,心率,焦虑评分等评价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出现焦虑、气胸,充气性胃扩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低与参照组28%,P<0.05.由此证明,患者行心肺复苏后采取急诊护理干预能够确保康复效果,同时能全面降低焦虑、气胸,充气性胃扩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患者心肺复苏后采取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康复效果,控制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陈慧琼.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6):122-124.
[2]邹秀娟.浅谈心肺复苏后患者应用急诊护理干预对康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0):263-263.
[3]吴洁,侯丽.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0):185-186.
论文作者:顾小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肺论文; 急诊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焦虑论文; 心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