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好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建设_邓小平理论论文

努力做好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建设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功夫抓好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性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性论文,伟大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次全省党校工作会议是在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情况下召开的。《决定》提出,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各种考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四中全会的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继续抓好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项战略任务,是“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性建设”。作为党校,首要的任务是抓好这项基础性建设,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根本素质上狠下功夫。为了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好、掌握好,在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即要在认真研读邓小平同志原著、全面系统地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上下功夫,在运用理论研究解决当前重大问题上下功夫。党校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要遵循这个指示,在这三个方面作出努力。下面,我主要围绕这三个“下功夫”的问题讲点意见。

一、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先要帮助干部深入钻研邓小平同志的原著,全面系统地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注重研读原著,完整准确地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是我们党对干部理论学习的一贯要求。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教育全党,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邓小平同志针对林彪、“四人帮”割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毛泽东思想教条化的恶劣行径,鲜明地提出,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完全适用于我们今天组织干部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许多同志虽然对邓小平同志原著的学习也是认真的,有的已经读了几遍,但往往仍然是浅尝辄止,没有真正系统地把握邓小平同志理论的科学体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看到,我们有些同志往往不能全面地辨证地理解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在强调邓小平同志理论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忘掉邓小平同志提出应注意和警惕的另一方面;在突出某一方面的重点工作时,忽视事物的内在联系,不能全面地组织推进,甚至发生片面性,把辨证统一的双方完全割裂或对立起来。邓小平同志的著作,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整的科学体系,比如,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社会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构筑这一理论大厦的主要方面和基本问题,在邓小平同志的著作中都有全面的深刻的阐述。这是我们党制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论指南。只有刻苦认真地研读原著,才能深入这个理论大厦之中,弄清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来龙去脉;只有认真研读原著,才能把握基本观点的精神实质,弄清各个基本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做到融汇贯通,从整体上把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只有认真研读原著,才能真正学习体会到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理论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勇气。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要坚持认真读好原著,党校在干部轮训、培训中,要安排较充分的时间研读原著,使干部的理论学习真正把劲用在认真研读原著、全面系统地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为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打实思想理论基础。

二、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进一步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上狠下功夫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的一切活动、思想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晶。他从批评“两个凡是”、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导全党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从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肯定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到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命题;从肯定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到推动城市改革,主张兴办经济特区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发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讲话,到提出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从提出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实现干部队伍“四化”,到指出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等,我们从中可以充分看出,邓小平同志时时、处处都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时时、处处都坚持了既继承又突破的创造精神。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只有在深刻领会、正确把握邓小平同志观察问题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创造精神上下功夫,才能抓住关键,才能学到根本。

从我省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来看,要真正做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必须进一步解决好影响我们树立科学态度的僵化观念和阻碍创造精神的保守意识。比如,在大的问题上,姓“社”姓“资”的公开争论虽然没有了,但在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上,在我们一些同志深层次的思想意识中,这种担忧和顾虑依然存在。因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胆子不大、政策不活,搞股份制改革缩手缩脚。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注意市场机制、价值规律的作用比较多,但对宏观调控和管理,保证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注意不够。在发展经济上往往仍然习惯于“等、靠、要”,不善于到市场中去配置生产要素,不善于通过深化改革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对待两手抓两手硬这一问题上,一种表现是“一手软,一手硬”,另一种表现是两手都软,有的把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对立起来,有些负责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同志本身也理不直,气不壮,硬不起来。结果造成一些地方丑恶的东西又沉渣泛起,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在对待工作发展的客观条件上,强调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但一些地方就把工作没有做好的原因,统统推到客观条件上,不讲主观努力,不讲有些条件也是靠人创造的。在强调了创造性地贯彻中央指示时,一些地方就往往不顾中央的统一政令、纪律,甚至不顾法制,各行其是,或者忽视客观可能性,盲目蛮干。这种左右摇摆的表现,都说明我们不少同志的头脑中,既缺乏敢闯敢干的创造精神,又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在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要努力清除僵化保守观念,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把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同创造精神统一起来。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达到实事求是,也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和前提,解放思想是达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所以,不能离开实事求是,脱离实际地去解放思想;也不要一强调实事求是,就障碍解放思想,缩手缩脚,胆小怕事。只有在这方面下功夫,才能开拓新思路,进入新境界,实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突破。

三、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努力提高运用理论研究解决当前重大问题的能力

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反过来指导实践,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我们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运用理论指导工作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从实际出发,做好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篇大文章。从当前来讲,就是要解决好把党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总体设计和“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总方针化为本地、本部门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不但要有思路,而且要有突破某些主要矛盾和困难的力度和办法。这是衡量一个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运用理论解放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最基本的方面。今年以来,我直接听取了85个一、二批小康县和太行山山区县主要领导同志的工作汇报,总的感觉是,不少领导同志思路清晰,工作路数不仅符合实际,而且还有创见,抓工作、抓目标实现也有较强的工作力度,但仍有一些领导同志对当地的优势、劣势说不清,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找不准,对解决工作中的主要矛盾束手无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理论指导,缺乏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因此,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要“用”在努力提高自己科学谋划工作思路的能力上,“用”在认真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上。从全省来讲,当前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粮棉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大力增加农民人均收入;三是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特别是控制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四是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安定;五是加强廉政建设,从制度上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发展。各地也都应抓住各自的重大问题,切实加以解决。我们如果能够运用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决好这些重大问题,哪怕只在某一方面能够取得一些进展,就说明我们的理论学习有了几分成绩,理论水平有了几分提高,就说明是真正收到了实效。我们既提倡思想认识的深化和提高,更提倡求真务实,用理论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下边,再讲讲党校建设问题。党校的根本任务就是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效地武装我们党的干部。这是检验党校工作是否合格和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所以,要办好党校,首先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搞好、搞扎实。省委高度重视党校的作用。今年6月,我在省委党校现场办公会上曾经提出:“抓经济必须抓干部,抓干部必须抓党校”。这是针对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我们知道,发展经济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但是谁去掌握和运用经济规律呢?主要是靠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靠他们去发动组织群众抓经济、搞建设。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到各级党校参加学习和培训,系统地、准确地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学习经济管理和现代科技知识。通过学习和锻炼,努力在全省培养建设一支党性强、素质好、作风正、有能力、有水平、有干劲的干部队伍,这样,全省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就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党校工作是我们党委工作、党建工作、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都应拿出相当精力抓好党校工作。党委抓党校,一要抓办学方向。党校不同于高校,党校的主要任务不是解决学员的学历,而是帮助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学好理论、提高素质。因此,要把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工作的指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这一战略任务作为党校的工作重心,始终坚持这一正确方向。二要抓党校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四化”方针配备党校领导班子。要选调一批优秀干部和优秀研究生、大专院校毕业生和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经过实践锻炼的干部充实党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并注意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保持这支队伍的相对稳定。三要抓教育质量和学习考核。党委作出的干部培训规划,组织部门要具体落实。凡是列入计划的培训对象必须按时到党校学习。干部在党校学习认真不认真,学习效果怎样,学习表现如何,组织部门要同党校密切配合,搞好考察,作出鉴定,真正按照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中要求的,把考核结果作为使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党校的教学,要重视提高质量,要紧密结合学员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施教,真正使干部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四要抓基础设施建设。党校如果缺乏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必然影响培训工作。现在我们有些县(区)党校,破破烂烂,不象样子,怎么能够搞好干部培训。重视不重视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党校是什么样子是一个重要标志。党校的建设应该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为了培养干部,应该舍得在改善党校办学条件上花点钱。在党校工作的同志,也要认清“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的道理,勤奋工作,拼搏进取,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最后,希望与会同志回去后,认真向党委汇报这次会议精神,并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好,使全省的干部理论学习和党校建设有一个新起色,迈出新步伐,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本文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兼省委党校校长程维高同志在11月5日河北省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标签:;  ;  ;  ;  

努力做好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建设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