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国家更了更好的保护环境,逐渐要求各行各业在进行生产开发时都尽可能的节能减排。在此背景下,建筑行业创新建筑理念,将节能减排观念纳入建筑排水工程中,希望尽可能的减小环境污染,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理念;应用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新型行业不断涌现并与传统行业共同发展,在各个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以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现象最为严重。尤其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建筑给排水是建筑能源消耗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对周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极为严重,因此节能减排工作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开展是必要的。
1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1)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供应人民正常生活生产方面。水是人民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然而随着水资源的日渐短缺,水的供应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有些区域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生产,大规模的进行了调水工程,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人们对水的需求,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我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是需要从现在做起,努力节约用水,建设节约型社会。因此,在此情况下,在建筑工程中采用先进的给排水节能减排技术,不仅可以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还能更好的促进资源的可循环发展,从而使建筑工程发挥出更大的实用价值。(2)其重要意义还体现在对环境和能源的保护方面。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本,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可以说,能源与环境、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能源损耗愈加严重,尤其是在大型项目的生产开发中,能源浪费极为严重。因此,从这一情况出发,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利用先进的给排水技术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合理的给排水技术既可以使水资源的损耗尽可能的减少,还能促进经济社会的环保发展。
2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节能减排措施的研究与探讨
2.1对建筑给排水的水压进行合理设计
在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中,对给水系统的水压进行合理控制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确保水压控制的合理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依据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相关标准,确保将水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既不能出现因为水压不足而导致供水难问题,也不能因为压力过大而出现溢流问题。而要想对该方面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了解,对建筑给水系统的给水压力进行精准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对给水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给水需求。第二方面,为了避免出现过压溢流的情况,可以根据施工的具体需求和给水系统的设计特点,在系统中设置一些减压阀,然后在给水的过程中,通过减压阀对给水压力和流量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出现溢流情况。最后,在给水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给排水系统的压力大小进行实时测量,在设计完成后也应该对其进行有效实验,充分保证水压设置的合理性,在确保给排水系统能够满足建筑日常使用需求的同时,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2热水供给装置的改进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每到冬天,温度往往极低。所以每到冬天,热水的需求量会急剧增加。洗澡时人们对于水温的要求也更高,然而传统的热水器在开启之初其初始温度往往非常低,所以人们常常需要放出一段时间的冷水,等热水器慢慢预热过来,这段时期之中放出的冷水通常白白流入下水道,难以得到有效利用。长此以往,这也是一种极大的对水资源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关人员应该针对这种现象对热水器做出一定的调整,使热水能够循环流动,从而避免初始温度过低的现象,从而节约水资源。此外,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利用太阳能加热水,满足日常热水所需,节省了传统加热水所消耗的能源。
2.3选用降耗材料,开发中水系统
结合我国建筑给排水的水资源浪费问题现状来看,造成水资源浪费和污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管路渗漏,这与施工的工艺和方法以及材料选择和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混凝土的配置和浇筑方面,没有考虑建筑工程的温度以及环境,导致混凝土应力不足,在温度变化幅度过高时就会造成管路的泄漏。因此,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应对施工材料以及工艺进行严格的监管,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并尽量避免建筑给排水渗漏现象的出现,保证水资源得到了高效的利用。从对工程材质的应用情况来看,针对阀门严密性不够以及管道节点等等问题,通常会选择用严密性和牢固性更好的新型材料来进行解决,有效的控制管道泄漏现象。另外,中水利用作为当今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发展趋势,它作为最好的节能减排措施之一。主要根据建筑物本身以及小区雨水、生活污水,在适当回收后,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根据实际调查显示:在建筑物中水使用过程中,建筑区可以实现30%~40%的节约,可以减少35%~45%。
2.4对雨水进行有效使用
对雨水进行有效利用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水资源,将雨水收集起来之后,对雨水进行集中的消毒处理,在经过灭菌消毒之后,再将这些雨水投入到生活用水之中。其实雨水本身也并不含有许多杂志和细菌,因为雨水是在经过大自然的水循环之后形成的,所以是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的水资源,将收集起来的雨水再次投入到生活用水中,能够有效的节约水资源。所以,在建筑物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可以在楼顶设计出一个专门收集雨水的收集池,然后再设置出一个专门的管道将雨水引入到沉淀池中,最后对沉淀池中的雨水进行集中处理,这样既能够抗洪涝,也能够循环利用水资源。但是,在对雨水进行循环利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刚开始下雨的前几分钟的雨水是不能够利用的,会影响到雨水的酸碱程度,最后,收集起来的雨水可以用来补充地下水,也可以用于城市绿化。
2.5加强有效水的循环利用
如果要想达到水资源的节能减排,光靠雨水的回收利用是不够的,这样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根据外部因素进行选择,是极为局限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节约水资源,就必须要加强有效水的循环利用。就当前的建筑工程来看,热水系统中就存在大量的无效水,这类水由于热水装置启动不及时变成了冷水,往往会被人们给搁置不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如果能够及时改进热水系统这一不合理之处,将其变为有效水,就能达到节约水资源和节约水能的目的,从而为建筑工程节省更多的投资成本。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给排水工程中的节能减排功能作为一个涉及日常生产、生活的设计,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密切相关。并且,我国的给排水工程中的节能减排设计仍需改进与完善,进步的空间有很大。相关工作人员应意识到节能减排设计的关键意义,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融入日常生产、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毕军鑫.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探讨[J].化工管理,2018(22):169.
[2]于璐.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6):137.
[3]杨冬.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6(23):35.
[4]马永明,郭红兵.工业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环保设计分析[J].南方农机,2017(6):81-82.
论文作者:杨祥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给排水论文; 水资源论文; 建筑论文; 雨水论文; 节能论文; 系统论文; 水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