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 650118
摘要:目的:分析大专护生肿瘤护理考核结果分析及教学改进策略。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50名大学专科护生,所有护生均以完成相关护理学课程。对以上护生进行常规的护理科学进本考核,并同时对单独的肿瘤护理学进行考核,并了解护生对肿瘤知识学习的欲望。结果:基础学科的考核分值为(77.89±8.77)分,而肿瘤护理科学分值为(45.22±7.48)分,明显低于基础学科,差异较大p<0.05。希望学习肿瘤护理知识的护生较多,认为有必要开展肿瘤护理课程。结论:加大对大专护生肿瘤护理知识的培训,采用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将肿瘤护理中的知识和操作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护理能力,并增加其对肿瘤护理的积极性以及责任感,为以后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大专护生;肿瘤护理考核;结果分析;教学改进
肿瘤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并且现如今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做好肿瘤的防治工作是医务工作者的重点,但是针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单独的肿瘤学护理知识,因此导致疾病知识较为零散,进而降低临床护理效果[1],而此次研究旨在分析大专护生肿瘤护理考核结果分析及教学改进策略,特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式
1.1研究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50名大学专科护生,其均为女性,年龄范围在19~2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23±0.88)岁,所有护生均以完成相关护理学课程。
1.2研究方式
对以上护生进行常规的护理科学进本考核,并同时对单独的肿瘤护理学进行考核,根据临床护理学课程的难度进行出题,并了解护生对肿瘤知识学习的欲望。
1.3统计学方式
文章中所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观察上述护生的考核结果,其基础学科的考核分值为(77.89±8.77)分,而肿瘤护理科学分值为(45.22±7.48)分,明显低于基础学科,差异较大p<0.05。
2.2分析护生对肿瘤护理知识的需求,通过表1可以看出,希望学习肿瘤护理知识的护生较多,认为有必要开展肿瘤护理课程。
表1分析护生对肿瘤护理知识的需求
3讨论
在此次研究中,发现大专护生的整体考核成绩不理想,说明对临床护理知识掌握较差,同时对肿瘤护理知识掌握水平更差,绝大多数护生对于肿瘤护理知识无法予以正确解答,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并没有开设专门的肿瘤护理学科,只是简单的对肿瘤知识进行讲解,因此其内容缺乏整体性,外加教师的专业首先,同时各科的重点不同,导致护生得不到完整的认知,因此无法全面了解肿瘤护理中的相关重点[2]。另外,大多数护生认为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因素为自身知识面较狭窄,很多护生对于肿瘤的护理工作存在恐惧感,由于肿瘤患者死亡较多,护生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因此不愿意从事肿瘤护理,但是仍有不少护生认为应该去学习肿瘤护理知识[3]。
针对于上述的情况,必须要改进教学方式,在此次调查中,发现护生最缺乏的知识为肿瘤的预防、疼痛的处理以及患者临终前的护理,因此所开设的课程必须具有连贯性以及系统性,课程应先介绍肿瘤的相关知识、临床特征、临床标准以及诊断和治疗措施,随后在加大护生的营养干预、疼痛评估以及患者心理干预等,同时肿瘤患者死亡较多,因此死亡教育以及临终干预也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在将肿瘤的预防措施以及护士职业预防等内容进行讲解,并选择理论和实践共通的方式进行教学,加深护生的记忆力,同时提高其学习兴趣,另外,做好护生的健康教育也比较重要[4],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重点对肿瘤护理知识进行干预,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以最新、最优质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为肿瘤护理中提供人才[4]。
有相关学者提出,针对于肿瘤护理知识培训中,应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专业课应以临床工作为基础,结合护理服务态度,特出护理特点,将涉及肿瘤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如肿瘤的检查、常见肿瘤护理问题你以及肿瘤诊治技术等等,并且授课老师可以选择临床医学专家进行讲解,同时重点在实践方面,培养护生的动手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等,注重肿瘤专科护理技能培训,例如化疗干预、伤口护理以及静脉护理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护生积极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让其查阅文献,找出相关问题解决措施,并在下节课利用多媒体等方法进行讲解,对护生的改进方案进行点评[5]。
笔者认为,护生学习肿瘤护理知识后,应对护生进行一次综合考核,主要为肿瘤护理知识以及临床操作,其目的在于考察护生的归纳总结、创新能力,并将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总结,将知识点以及操作重点在上课期间再次讲解,促进护生不断思考的能力,加深其印象,促使护生不断的学习,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6]。
综上所述,加大对大专护生肿瘤护理知识的培训,采用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将肿瘤护理中的知识和操作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护理能力,并增加其对肿瘤护理的积极性以及责任感,为以后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爱霞,蔡晓慧.大专护生肿瘤护理考核结果分析及教学改进对策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2):10455.
[2]郭敬,张素秋,白杨等.中医肿瘤专业护士临床教学基地管理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4):269-270.
[3]张立力,杨智慧,覃惠英等.Delphi法用于肿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评审标准构建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5):59-62.
[4]王燕,孟爱凤,王守慧等.肿瘤护理专科护士的培训实践及其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2015,(4):62-64.
[5]刘莎莎,石溪溪,梁百慧等.肿瘤方向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7,31(29):3635-3637.
[6]魏红侠,郭西玲,姚聪等.肿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模式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1):1661-1664.
论文作者:李艳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肿瘤论文; 知识论文; 大专论文; 基础论文; 课程论文; 较多论文; 重点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