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人民医院 青海 海东 810600)
【摘要】 目的:观察普外护理管理中的临床路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普外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12月。根据随机的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运用的护理方式为临床路径护理。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低于实验组,住院时间长于实验组,经统计学检测证实两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可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方式,效果显著,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普外;临床路径;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176-01
普外科以治疗为主,以护理干预为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的顺利性[1]。在以往护理中,通常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但护理效果并不理想。我院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临床路径护理方式[2],为了调查此方式实施效果,选取10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具体实施情况,笔者在如下进行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普外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12月。根据随机的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的男性患者共计28例、女性患者共计22例,患者年龄为22~79岁,平均(50.5±0.8)岁,实验组中的男性患者共计29例、女性患者共计21例,患者年龄为23~78岁,平均(50.5±1.5)岁。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均知晓本次调查,自愿参与并签署调查知情书。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
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运用的护理方式为临床路径护理,具体实施情况如下:(1)入院当天:护理人员应主动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介绍医院环境,同时协助其办理好入院相关流程;(2)入院2~4d:护理人员应主动协助患者完成各项身体检查,同时做好健康宣教以及心理干预;(3)入院5~8d: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饮食方案;(4)出院前1d:实施出院指导,并告知家庭护理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1.3.1观察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满意情况。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实施测评,本次总分值共计100分,其中80分以及80分以上(包含80分)为满意;60分以上79分以下(包含79分)为一般;59分以及59分以下(包含59分)为不满意。
1.3.2观察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
2.结果
2.1 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满意情况对比
对照组共有40例患者表示满意或一般满意,护理满意率为80%,其中满意为22例、一般满意为18例、不满意为10例;实验组共有49例患者表示满意或一般满意,护理满意率为98%,其中满意为40例、一般满意为9例、不满意为1例。由此可见对照组的满意率80%低于实验组的98%,经对比证实两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异(χ2=8.2737、P<0.05)。
2.2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证实两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异(t=11.5345、P<0.05),具体情况见表。
表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3.讨论
普外科是我院重要科室,具有病情急、人流量大等特点,在普外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但同时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预后[3]。在以往护理中,常用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是在医生的叮嘱下实施护理工作,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并没有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不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因此无法满足患者实际的护理需求,故而降低了护理质量,情况严重者给护患之间造成误会,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了麻烦[4-5]。我院为了提升护理效果,保证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本次调查中运用了临床路径护理方式,此方式属于临床新型护理方式的一种,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的护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可以保证常规护理的优势,同时可以完善常规护理的不足之处。临床路径护理是将整体护理,细化分为每阶段护理,在入院当天通过介绍介绍医院环境,可降低患者陌生感,通过协助办理住院流程,可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是患者充分信任和依赖自己。在入院2d~4d护理中,除了要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外,还要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疾病常识掌握程度,提高护理依从性;在5d~8d护理中,要根据患者饮食需求以及偏好,制定合理、健康的饮食方案,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促进病情康复;在出院前1d对患者实施出院指导,并讲解家庭护理重要性,提高家庭护理有效率。为了调查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和以往传统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低于实验组,住院时间长于实验组,经统计学检测证实两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由此可见临床路径护理可提升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可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方式,效果显著,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美兰.临床路径在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6):205-206.
[2]杜娜青.临床路径在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1):6089-6089.
[3]谢玉珍.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6,55(8):110-111.
[4]金淑君,吴祥女,王颖.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61(9):89-91.
[5]武文先.探讨护理安全管理中临床路径在精神科的应用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3):431-432.
论文作者:田种青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实验组论文; 患者论文; 路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方式论文; 满意论文; 效果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