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创新路径选择研究_集群效应论文

集群式创新的路径选择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群论文,路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我国已经选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都具备知识技术密集、资本高度集聚、互动合作紧密和资源高度共享等特点,其发展受制于技术可靠性、人力资源、创新风险、竞争态势、市场需求、政府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尤其需要通过开展集群式创新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级。本文在深刻剖析集群式创新的内涵和关系纽带基础上,将从路径形成维度、始发条件和路径模式这三个依序而成的逻辑脉络来揭示集群式创新的路径选择机制。

1 集群式创新的内涵与关系纽带

1.1 集群式创新的内涵

集群式创新是伴随着产业集群或者企业集群出现的一种新的创新形式,从广义上来讲,它是合作式创新的一种高级形式。集群式创新是产业组织形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统一体,它以集群内的分工与协作为基础,发挥着集群创新的载体效应和创新激励效应,它既需要集群内企业、研究机构等高度集中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模式,又需要与集群密切相关的政府支持与中介机构参与,从而提高整体创新绩效,有利于推出重大突破性创新成果。因此,集群式创新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种创新行为的具体模式,集群式创新的根本目的和终极形式应该是形成有效的创新集群。集群式创新促使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变,即从单个企业、小范围的创新行为向群体企业、大范围的创新形态转变,这一过程依赖于集群式创新的路径选择机制。换言之,基于不同的集群式创新的路径选择最终会带来形态各异的创新集群,以及最终的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网络,从而使集群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发挥集聚效应,实现技术、知识和信息等要素的共享,提高创新集群的协同竞争能力。

1.2 集群式创新的关系纽带

一旦集群式创新形成,具有聚集优势,并伴随大量知识溢出、技术转移和学习特征的开放型创新网络就会形成,即企业、研究机构、大学、政府、中介机构等组织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长期稳定的创新协作关系。因而,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是集群式创新的三大核心关系纽带。

第一大核心关系纽带是产业链关系。依据特定的供需关系和区域特性,各个部门基于专业化分工和上下游产业转移,构成了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这种关联内嵌着上下游企业间的协作关系和价值互换。

第二大核心关系纽带是价值链关系。产业链上的各节点成员通过信息、知识、物质、资金等方面的价值互换,构建具有协同结构的一种价值链网络。需要强调的是,价值链关系在集群式创新的纵向和横向协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推动企业集聚向上延伸到原材料和配套服务的供应商,向下延伸到产品的营销网络和客户,横向扩张到具有互补关系的生产商和相关企业,还能将政府、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等融入到价值链的增值环节中。

第三大核心关系纽带是知识链关系。各个成员(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围绕创新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进行识别、获取、转化、传递和共享,会产生基于知识要素流动的知识衍射,从而构成协同的、循环的知识链网络。这种知识链的有效传递在促进持续性知识创新成果的同时,也能够促进知识型人才在群内流动,强化集群式创新成员间的信任关系,促进创新集群网络的协同互动。

上述三链的演进、互动与耦合构成了集群式创新的内核。它们贯穿于集群式创新路径选择的主要路径中,即路径形成维度、始发条件和路径模式,尤其是嵌入路径始发条件和路径模式中。

2 集群式创新的路径形成维度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集群式创新的路径选择过程反映了企业在不同力量引导下所进行的创新升级过程。本文在Martina Fromhold-Eisebith和Günter Eisebith(2005)研究的基础上[1],将集群式创新的路径选择总结为两大维度,如图1所示:(1)从上而下的维度,这一维度反映了政府在集群形成路径中发挥的作用大小;(2)从内到外的维度,这一维度反映了创新集群发展的力量是来源于集群内部还是集群外部。

图1 集群式创新的路径形成维度

根据图1,可将集群式创新的形成路径分为四个象限:第①象限是路径1:自上而下的外生式形成路径,这种情况下的集群式创新往往是在政府引导下进行的,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中国台湾新竹科技园都是这种模式的典型。自上而下的外生式形成路径源于规划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强调外部的实施效果。在执行集群式创新战略之前,政府通常要对执行集群政策的地区进行深度的调查,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植措施[2]。

第③象限是路径2:从下而上的内生式形成路径,主要是一些企业以及相关社团通过不断加强集群内部联系,实现产业目标。集群式创新战略的执行主要通过内部联合和结社完成,通常是即时的、依托集群内部一些领头企业实现。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产业是集群式创新形成的主要引导力量,大量企业在各自的网络中相互支持,不断演化自发形成创新集群,如硅谷、剑桥科技园等都是这种模式的典型。

在经济实践中,以上两种形成路径最为常见。除此以外,现实中还存在着另外两种路径,即第②象限的路径3:内生性的由上而下的形成路径(政府在制定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举措时,本意上并没有直接催生集群式创新,但是发挥了实际作用)和第④象限的路径4:外生性的由下而上的形成路径(这种方式主要由一定数量远离政治推动力的本地公司及社团所推动的集群式创新构成,在现实中较为少见)。

不同的形成路径决定了集群布局的差异。路径1的发展方式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部门是紧密联系的,包括所有潜在的可包括在内的企业和组织。在行政管辖范围内,所有参与主体,包括非产业组织的主体都会参与进来,行政机构往往具有较大的特权,甚至可以对本地经济结构进行重新解构。与路径1所具有的包容性不同,路径2的发展方式通常会形成封闭的系统而具有排他性,成员数量依照某个特定的连接和关系被结合在一起。尽管有越来越多的成员被不断地吸引到集群形成路径中来,但是成员范围相对较小,集群内企业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竞争力与创新[3]。

以上两种路径的交集主要表现为集群式创新发育、成长的初始条件相同,即有丰富的专业人力资源、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并且,两种路径只具有相对性,难以截然分开。如在从下而上的内生式形成路径中,创新集群的发育、成长会受到政府政策影响;在自上而下的外生式形成路径中,政府政策只能通过市场发挥作用。

3 集群式创新的路径始发条件

由于常见的路径依赖现象,集群式创新的路径选择往往依赖于特定的始发条件。根据集群式创新的内涵,本文将始发条件归为两类,即:产业链形成与否和产业集群内关键节点企业地位形成与否。

3.1 产业链

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形态。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拥有产业链所需的一切创新资源,在资源和创新目标之间总存在着某种战略差距。有的企业具有人才优势,有的具有技术优势,有的具有组织优势,等等。依靠产业链上集群式创新所形成的资源互补,可以实现各种优势资源组合,集体创新效率和创新能力可能远远超过单个企业创新能效的叠加[4]。可见,通过完善产业链,实现空间链、企业链、供需链和价值链的上下游整合,促使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并形成长期的协作关系,可以促成“集体创新行为”的产生,从而增加共享收益,获得创新优势[5]。

值得注意的是,从产业链视野上看,合作网络中的各类组织,如供应商、代理商、消费者、风险投资机构等,要通过合作促使组织间的知识和资金流动形成环路,使分散的“价值片段”和“产业片段”链接起来,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链、价值链和产业链[6]。

3.2 关键节点企业地位

参与者的网络创造是集群式创新形成的重要基础,是集群内部网络知识、信息的扩散和集群外知识不断输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业链上每个企业的创新能力都会对产业发展趋势形成特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进而构成产业链上的特定地位。这种地位一旦形成,就会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推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研发机构之间的互动融合[7]。

关键节点企业地位的形成有以下几个判断标准:一是,能否实现从“研发”到“联发”的转型,即突破单个企业边界,联合外部的知识流组成群体智慧,按照消费者需求进行有目的的创新,然后再通过信息平台,让各项创新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优资源配置;二是,能否实现组织自身全面向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转型,包括从战略愿景、组织结构、产品市场、业务流程和企业文化等五个核心维度的转变[8]。

3.3 产业链和集群内关键节点企业地位的组合

综上所述,可以将产业链形成与否和产业集群内关键节点企业地位形成与否作为判断依据,将集群式创新的路径始发条件划分为四种类型,如图2所示。

A:产业链已形成,且关键节点的企业地位也已形成。此时集群式创新在完备的产业链当中进行,关键企业占据创新价值网络的节点,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

B:产业链已形成,但关键节点企业地位尚未形成。此时的集群式创新行为虽然也是在同一产业链上,但由于缺乏把握创新关键节点的代表性企业,企业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集群内的创新多为分散的、单点式的创新。

C:产业链未形成,且关键节点企业地位也尚未形成。此时不论是产业链,还是产业链上关键节点性企业都处于萌芽状态,创新资源较为分散,集群式创新活动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联盟模式进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使创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利用效率得以提高、创新集群的功能开始显现。但在网络建立初期,由于组织的社会资本较少,企业间关系还不稳定。

D:产业链未形成,但关键节点企业地位已经形成。在某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由于政府主导和政策推进,已拥有具备关键节点性企业,但整个产业链尚未形成。

图2 集群式创新的路径始发条件

4 集群式创新的路径模式

按照集群式创新的路径形成维度和始发条件的不同,可以大致将集群式创新的路径分成四种模式,即:龙头企业引领模式、多企业竞争带动模式、政策扶植推动模式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如图3所示)。这四种路径的集群组织方式、运营机制、利益博弈和承担风险各不相同,下面将对各种路径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图3 集群式创新的路径选择模型

4.1 龙头企业引领模式

龙头企业引领模式的形成维度源自企业自发形成的集群式创新,其始发条件是具有完备的产业链和关键节点企业地位已经确立。此时,集群内部围绕某产业构成的企业中,只存在一个创新中心企业,其他企业都为该企业的创新提供配套或服务,类似于卫星围绕行星运转(如图4所示)。

图4 龙头企业引领模式

以该模式联结的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产品特点。产品复杂,产品系统集成性比较强。第二,技术特点。产品集成中所包含的技术含量较高,研发要求高,但相对地,配套零部件的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第三,生产特点。龙头企业的规模性明显,资金投入量大,生产系统复杂,配套企业在单件产品上也具有一定的规模性,但不像中心企业那么明显,生产系统相对简单。第四,产业链特点。产业上下游企业之间有比较明确的分工,具有明显的垂直互动关系,同一配套产品生产企业之间存在强竞争关系[9]。

由于以上特点,在龙头企业引领模式的集群内部,集群学习效应非常显著,而且在知识溢出上,显著表现为从中心企业向卫星企业流动,该中心企业的创新能力决定了整个企业集群在外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整体来看,龙头企业引领模式的集群式创新动力是内生性的,即依靠市场内某一龙头企业来拉动集群的发展,其余企业在产业链、知识链和创新价值链上均处于从属地位,根据龙头企业的创新需求进行被动适应性创新。龙头企业由于占据技术垄断优势和规模、资金实力,较易对上下游企业进行并购整合,行业定价能力很强。

4.2 多企业竞争带动模式

多企业竞争带动模式,是指围绕创新的产业链已经形成,但产业集群内部还未出现真正的龙头型企业,集群内部围绕某产业构成的企业中多个企业的力量相当,它们各自分布在同一产业链的不同节点上,当这些企业的创新集聚效应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形成特定的创新集群(如图5所示)。

图5 多企业竞争带动模式

以该模式联结的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产品特点。产品复杂,对产品系统集成性要求高。第二,技术特点。产品集成中所包含的技术含量与配套零部件的技术含量相当。第三,生产特点。各企业在单件产品上都具有一定规模性。第四,产业链特点。产业上下游企业之间有比较明确的分工,具有明显的互动关系,各企业子群之间存在强竞争关系。

多企业竞争带动模式联结下的企业,是同一产业链上环环相扣的利益体,它们往往围绕某一重大战略项目的实施进行目标分解,占据了创新价值链上的多个关键性节点[10]。在这种模式下,政府的功能被弱化,集群的发展动力是外生性的,创新往往体现为一种自发的、市场化的行为,政府仅给予一定的辅助性支持。在知识溢出上,技术创新和学习效应自由地在各企业之间流动,形成了整个企业集群在外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11]。

整体来看,在多企业竞争带动模式的集群式创新中,产业链上各企业在知识链和创新价值链上均处于关键地位,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表现为子群和子群之间以及子群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博弈,利益争夺的结果是竞争力更强的企业将占据产业核心价值链的关键节点。

4.3 政策扶植推动模式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一方面,其战略性反映了一个国家的长期战略方向,涉及国家相关的经济命脉,这种战略性决定了产业当中必须要有起决定性作用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其新兴性又同时决定了产业链尚未形成。但是,以上两种特性的重要程度并不一定对等。对某些产业,如国产大飞机、大航母等重大科技创新关联产业,战略性往往大于新兴性,因而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植和推动。

如图6所示,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扶持一个行业龙头企业和相关的科技机构,改善企业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并引导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降低企业的创新风险,并通过集群的创新激励效应,推动创新集群的诞生、成长与升级。

图6 政策扶植推动模式

从政策调控来看,政策扶植推动模式下集群式创新的动力来自于政府。政府政策重点应是构建一个有利于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外部环境,为企业提供制度支持[12]。集群的内部组织(大学、研究院所)等多属于公共事业部门,政府政策重点应是推动集群内部组织的对外开放,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4.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基于某一产业的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市场拓展等共同目标,多家具有相同或类似产业背景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中介服务组织等,组建战略联盟,并形成能够持续运营的产业组织形式。通过该联盟,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向企业汇集,以企业为中心,最后,金融机构、中介组织、政府部门、供应商、客户、同类生产企业等共同组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升级为创新集群。

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种模式下,集群式创新是市场内部力量和政府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7所示)。集群内的所有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在金融、法律等支持下,充分发挥知识资源的聚合效应,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最终构建起协同化的创新网络。可以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则、为实现产业发展需求而形成的内生性组织,但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在这种模式下,联盟的利益博弈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另一方面则是企业之间相互利益的博弈。

综上所述,本文将集群式创新的路径模式归纳为如表1所示。根据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和全世界发展阶段的不同,集群式创新的路径模式亦不同,其对应的组织方式、运营机制不同,利益博弈和需要承担的主要风险也不相同。

图7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13]

5 结论

集群式创新的路径选择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现象。其选择程序为:首先选择路径维度,其次选择路径始发条件,最后根据两者差异而选定路径模式。因而,在分析特定产业,尤其是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只有厘清产业分工与协作关系,以及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的逻辑关系,清晰认知路径的选择维度和始发条件,正确选择路径模式,才能充分发挥集群式创新功能,全面提升创新绩效。

标签:;  ;  ;  ;  ;  ;  ;  ;  ;  

集群创新路径选择研究_集群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