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及其不确定性变量分析_世界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及其不确定性变量分析_世界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其不确定的变数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确定论文,变数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综观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尽管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崩溃,两个平行市场逐渐弥合,但世界经济并未陷入混沌无序的状态,相反,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愈益加强。表面上看来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其组织仍嫌涣散乏力,其规则制度也缺乏统一。实际上,世界经济有规可循,有章可遵,其运行机制自有其内在的逻辑。只是我们不能削足适履地去迎合既往的组织制度,而是要适应全球化一体化进行制度创新;虽然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已初露端倪,主要发达国家的政策导向也已十分明显,但世界经济仍然潜藏着许多不确定的变数。甚至我们宁愿说当今世界经济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是既往世界经济的惯性使然。因此,如何深刻地认识领会世界经济变化的新特点及其潜在的不确定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就经济体系的演变而言,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全球化

世界经济体系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之下演变的,即它是沿着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走的是市场化——区域集团化——全球化——一体化道路。这里社会化指的是社会分工决定着的生产的社会化,具体包括劳动的社会化、商品的社会化、财产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等,而市场化则是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深化,社会化的分工协作更加重要,最终促进生产的社会化。另一方面,专业化的劳动只有通过市场化才能社会化,即被社会肯定和接受。但市场化有它自己相对独立的运行轨迹,在世界经济范围内,则表现为市场化在一国内、区域内、世界范围内的逐级演进,最终将促成一体化的全球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形成一个整体的自然发展过程,而一体化则是为适应全球化而实行的制度安排。因此,市场经济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原动力。可以预见,未来世界经济的秩序将以市场经济的体系、规则和机制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说,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经济是在市场经济体系的规则框架背景下演变的。近年来演变的突出特点如下:

1.市场经济的力量直接地体现在市场的扩大上,市场已将一切纳入到交换体系,并最终使它们结成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使经济全球化。两极格局解体,两个平行市场削弱,各国间互市贸易空前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商品贸易方面,世界贸易额在全世界GNP中的比重已从1980年的28%提高1992年的33%,这就是说全世界的产值中约1/3是在国际交换中实现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依存度也从1970年的不足20%达到1998年的38%;在投资方面,二战后,国际资本移动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的增长速度,其中75%为直接投资。如1985~1990年年均增长30%,大大超过同期国际贸易的增长。1995年,世界直接投资存量已达2.5亿美元,现在,国际投资额已近8万亿美元。可见经济联系已由流通领域深入到生产领域。1997年6月召开的丹佛七国首脑会议发表的经济声明就指出:“市场越来越多的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它将给所有国家提供机会。”在世界经济中,国际贸易市场对各国都显得异常重要,其中尤其是国际投资,已成为推动生产国际化和贸易发展的火车头。

2.随着WTO的建立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投资、环境等纳入多边贸易体系,世界经济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从国际贸易走向国际生产。现在参与交易的并不仅限于有形商品,还有许多无形商品,尤其是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除土地牵涉国家主权其流动性受到一定限制外,其他要素如资本、劳动、企业家才能无一例外地逐步纳入交换体系。战后几十年来。国际贸易持续快于工业生产的增长,而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又快于国际贸易之增长的事实,使西方经济学家断言今后将是资本的流通而不是国际贸易决定世界之兴衰。同时,交易的规则制度也日趋完善,商品、服务、技术、资本、贸易等都有章可遵,跟单信用证、联合运输、电子单证等也有法可依。不管是区域内的流通交易,还是多边贸易框架下的贸易交换都有一定制度保障,乃至环境保护、绿色贸易也纳入了制度化建设之中,所有这些都将有利于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近年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的出现更加便利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3.围绕如何发展市场经济,调整改革之风席卷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程度不同地进行着市场化的改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化偏重于适应新科技革命之要求,调整产业结构,改组企业组织,继续深化完善市场制度;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着重于对高度民族保护主义政策和内向型进口替代工业战略的调整改革,以使其更加适应国际分工体系。如果说近年来的市场化是以国为界的市场化的话,那么将来的市场化将是超越国界,在全球程度上的市场经济整合。

4.建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础上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制度规则逐步完善,并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市场的必要环节和进行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换句话说,今后一段时间,国际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争取制度规则制定权的斗争。这意味着(1)全球一体化经济已初步形成;(2)国与国的竞争已由商品资本上升为政策体制并进而上升为制度规则的竞争;(3)只有参与了国际经济组织才能参与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

5.全球金融自由化进一步发展,金融“一体化”规则亟需加强。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总额已达30多万亿美元,全球外汇市场日成交量达到15000亿美元。生产、贸易与投资的国际化,使得金融服务业紧随其后,而金融业往往以金融“创新”不断地打破金融管制,发达的科技则为此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各国政府为了适应本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了保住本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只得放松金融管制,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最终使得全球金融业不断融于一体之中。但是金融危机的频频爆发警示人们要防范金融风险,同时也表明国际监管体制的滞后和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迫切性。

6.与此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市场经济内在的矛盾和缺陷所决定的不确定的变数,这便是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分离趋势。首先,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服务贸易的增长率多年来持续高于货物贸易,如1992年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而本年的货物贸易不过3.6万多亿美元。1993年货物贸易价值额下降2%,服务贸易却相反递增3%。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生效,使这一趋势更加不可逆转。其次,金融国际化和金融市场世界化进一步发展,国际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证券化趋势更加明显。企业筹资越来越多地通过证券市场走向国际,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角已由国际银行贷款转为证券市场,而且由于科技发展,尤其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世界金融市场已经建成24小时全球营运系统,在促进国际化证券市场的同时也为世界市场带来各种新风险。最后,国际间的生产协作特别是高科技研制合作方兴未艾,这主要是跨国公司国际性生产的结果。

经济的“虚拟化”突出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短期游资增多,伺机赢利,横行无阻。目前,全球国际游资高达7万亿美元左右,每日有1.2万亿美元在全球流动。二是外汇资本流动频繁,脱离实际需要。据估计,每天在全球外汇市场上的交易额最高达1.5万亿美元,其中只有2%是为实物经济服务,其余均为资本流动。三是金融创新不断,衍生交易工具成倍扩张,屡屡绕过监管。如目前金融创新之一的金融派生工具发展迅猛,其衍生资本的“名义价值”已高达17万亿美元,银行持有的衍生资本的评估价值已相当于银行自有资本的2/3(注:萧琛:《重塑全球金融秩序》《人民日报》1995.12.8。)。四是证券泡沫,尤其是股市泡沫的增多和蔓延。以美国道—琼斯指数为例,1991年4月11日突破3000点,1995年2月23日突破4000点,同年11月21日突破5000点,1996年10月14日突破6000点,1997年7月16日突破8000点,1998年4月3日突破9000点,1999年3月16日突破10000点大关。综上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从贸易的层次上来说由商品上升为劳务服务、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贸易是一个大趋势。

其实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分离趋势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必然,从交换的角度看,由W—W'—→W—G—W'—→G—W—G'—→P—P'的演变进程就说明了虚拟经济(P)对实物经济(W)的不断超越,这一方面促进了各国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充分流动和有效配置,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世界经济的脆弱性。由于实物经济与虚似经济之发展并不同步,这样摩擦、矛盾在所难免,而动荡将主要集中在易变因素较高、投机性较强的虚拟领域,故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将在所难免。尽管西方经济这几年在复苏中保持了缓慢而持续的增长,但21世纪初的世界经济将打上重组、动荡和低速增长的印记。

二、就经济运行的逻辑思路而言,全球化是“跨国思想”的结果

世界经济演变的逻辑依然是“跨国思想”的逻辑。跨国公司作为垄断资本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它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0年9月发表的报告显示,目前世界上的跨国公司已达6.3万家(共有子公司70万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产值已占世界总产值的1/3以上,跨国公司内部和相互之间的贸易已占世界贸易的60%以上,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占外国直接投资的90%。1999年的世界外国直接投资(FDI)达到8650亿美元,2000年将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主要是跨国公司的FDI。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的全球销售额从1980年的3万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14万亿美元,超过世界出口额的一倍。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占有绝对的优势,据统计,1996年全世界有44508家跨国公司,其中发达国家的为36380家,占总数的81.7%。目前,90%以上的跨国公司投资来自发达国家,而且1%的最大跨国公司拥有全球跨国直接投资50%以上。全球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工艺研制的80%、国际技术转让30%和几乎全部劳务贸易,也都被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控制。跨国公司已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当然主体。联合国《1994年世界投资报告》就曾指出:“跨国生产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结构中的主要特征”。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正是借助于它的垄断势力和规模化优势在全球扩张,使其在货币、金融、科技和商品市场等方面处于霸主地位,从而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和再生产着一种不平等的依赖关系,并企图使之永远地保持下去。这样我们可以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思维逻辑仍是“跨国思想”的逻辑。但值得指出的是如下的变化:

1.跨国公司已遍及全球,不仅有发达国家的,也有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也正在崛起。据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公司提供的材料,1975年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发展中国家占17家,1980年增至39家。1995年联合国贸发会议首次列出了50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体现了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之重视。其对外投资1960年时仅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1%,1985年达2.7%,1995年更达15%。

2.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发生了转变,总体上从一般性对外直接投资转向在全球范围对企业经营进行一体化部署。如果说以前它们仅凭对原料和销售市场的垄断便可以获得丰厚的垄断利润的话,现在它就有条件也有必要从全球利益目标出发,把“世界市场战略”、“产品多样化战略”和“技术转让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把多国的特殊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特殊优势,用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取代传统的国家间分工。其具体表现在近年来的企业重建和兼并合并风潮。企业重建重在通过放权和改变组织程序打破企业内部纵向上下之间、横向部门之间的隔阂,使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为“变扁”、“变瘦”,围绕市场和顾客进行结构调整。如欧洲最大的跨国公司英国壳牌石油公司的重组改革,打破原来的框架结构,减少管理层次,由过去的按地区和产品部门的多头管理转变为按业务范围进行的直接管理。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还有通用机器公司、飞利浦公司等。

3.跨国公司的存在和发展,势必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生深刻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说会促进经济的全球化:把国际经济的联系由流通领域渗透扩展到生产领域,形成生产一体化下的相互依赖;把国际间的分工协作内部化为企业内的分工协作,减少国际分工深化发展的障碍,形成商品和劳务活动的内部市场;通过跨国投资和经营,实现产业结构的国际重组,使国际经济产业结构的形成成为可能。但也应看到,全球化并非它的初衷或目的,它的目的是争夺市场以获取最大化利润。首先它的内部市场改变了国际市场,使国际市场变得更有组织性。跨国公司内部市场代表着组织国际交换方法的一种新跃进,这是因为它具备强大的对市场经济活动的计划能力,能消除或大大减弱国际市场的“无政府状态”。在它的内部市场上跨国公司成员企业(母公司或子公司)进入享有特权,与其体系有联系的企业进入享有优惠。与此相对应,“管理贸易”政策盛行,贸易摩擦增多,这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国际贸易“调剂余缺、取长补短”的特征,而变为“你有我也有,你强我更强”的“竞争共生”特征。其次跨国公司的作用更进一步地改变了市场的结构,现成所谓自由、充分、竞争的市场仅只是一种理论假设,而更为普遍真实的却是垄断竞争的市场或寡占市场,因此经济的非均衡现象普遍存在,利益分配不均问题益愈突出,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4.“跨国思想”内在的矛盾:跨国公司对母国的背离倾向。跨国公司的两重性矛盾更加突出,尤其与“母国”的关系变得飘忽不定,从而有可能为世界经济埋下不稳定的种子。所谓两重性就是强化垄断与加剧竞争、追求利润与促进发展、高效运营与畸形分配等的两重性。这里我们着重分析跨国公司与“母国”的关系。一般地说,国家按照规模经济效益原则和保护公平交易的原则处理与跨国公司的关系,本来它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输出资本、垄断世界的中介,多少年来其世界的霸主地位就是依靠跨国公司“企业帝国”的优势实现和维持的,因此曾几何时,资本主义发达国纷纷采取扶植其发展的双重政策:在国内限制其垄断却向国外鼓励其垄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但近年来跨国公司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环境,纷纷进行跨国经营战略的调整,这便是进入90年代后跨国公司的企业重组和兼并风潮,结果“本地化”可能取代“本国化”;产业转移可能导致“母国”的“产业空心化”;“国际战略联盟”会使其游离出母国国界而变成“无国籍公司”,并且由“交易内部化”形成自己自成一体的市场,从而与“母国”利益发生背离甚至冲突。可见跨国公司的趋利性、垄断性和掠夺性也会对母国带来破坏性。例如,有人就此认为:“美国经济的核心”(指跨国公司)正在发生着变化,“资金、工厂、信息和设备连同公司的标识一起是可以到处转移的”,建议“政府的决策人应该少关心帮助美资公司利用新技术赚大钱。而多关心帮助美国人在技术上领先”,强调政府要致力于“流不走”(人才培养)和“搬不动”(基础设施)的投资(注:[美]罗伯特·赖克:《国家的作用》P79~81(中文版)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三、就经济格局的演变而言,世界经济将会在区域集团化的基础上形成多极化的格局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更加明显,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便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并且已初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区域集团化趋势下值得注意如下几点:

1.国家在区域集团化过程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跨国集团日益与国家权力相结合,经济政治化、政治经济化。由跨国公司为主体的拓展市场、垄断市场被国与国间的协议市场或区域市场所渗透,体现出市场的垄断性与国家权力的结合,从而改变了竞争的主体,即公司之间的竞争让位于国家介于其间的有组织市场或集团之间的竞争。

2.日前已呈现出较为清晰的世界经济格局:即分别以美、日、欧为中心的区域集团化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些区域集团化经济多少渗透着地域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带有很强的保护主义色彩。随着区域经济集团的增多和扩大,集团经济力量在世界经济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少数大国对世界经济的支配力将有所削弱,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可借区域集团力量在世界事务中获得较多的发言权,这无疑会加速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而多“极”将以各个较大的区域经济集团为主体和代表。

3.区域集团化经济并不都是成功的。有些区域集团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集团,其贸易转移的代价大于贸易创造的收效,形成集团后反倒由于经济结构的类同和层次的低下难以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有些是对集团中的某些国家形成消极影响,如NAFTA中的墨西哥,它运行不到一年,就引发了墨西哥金融危机,进而引发了一场全球美元危机与金融风潮。就是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欧盟,其经货联盟的入门标准对不同国家也造成了程度不等的消极影响。

4.经济格局内部存在的矛盾:区域集团化对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区域集团化之于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会构成对全球化的阻滞和挑战,并且就多极化格局也存在着很大的变数。一是区域集团化往往以保护主义为依托,以民族国家为背景,以相互依存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有可能被区域集团的市场保护所阻断。二是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从未被某些国家所放弃。我们说美国的确把准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脉搏,但却急功近利地要推进“全球化”的“美国化”,动辄挥舞制裁的大棒,处处以“世界警察”自居。虽然这种单边主义已越来越不得人心,但也足以干扰和误导经济全球化。三是国际金融市场的“美元化”倾向。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货币化”,它是商品贸易的必然要求。一国经济势力与其货币主导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美国借助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使其获得了世界银行家的身份,同时也宣告了英镑国际领导权的终结。今天“欧元”的产生和日元的国际化同样说明了各国对货币主导权的重视,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美国积极推进“美元化”的用心,因为它可以获得许多好处。而今美国的GDP只占世界GDP的24%,但美元储备却占世界外汇储备的15%,并担负全球贸易3/4的结算职能(注:张宇燕、马杰著《共享繁荣》P72~73,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1月版。)。回想“美元荒”、“美元危机”的年代,再看看东南亚金融危机因“联系于美元”而招致的祸害(当然责任并不全在美元),今天浮动汇率制下“美元的责任”就更让人担心。其实,浮动汇率制已经宣告了单一货币化的终结,将来的世界货币也应当是“多元化”的格局,(到1998年底,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外汇交易、国家债券净额、国际银行存款、发展中国家债务和官方外汇储备中分别占到48%、42%、40%、46%、50.2%和65%,与以前相比已大为降低)但是美元是不愿轻易放弃其既有的霸主地位和既得利益的。

5.世界经济现在已形成了这样几个相对独立却相互依赖但又无法相互支配的经济单元:一是主权国家。它仍然是最主要的、唯一能够有效实施经济政策的单元;二是区域集团,像欧盟的决策权已超乎单个主权国家之上;三是由货币信贷和资本流动形成的具有协调政策功能的世界经济;四是跨国公司,其权力影响尤其在战后不可小觑。

四、就世界经济结构而言,水平分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将取代垂直分工主导下的产业结构

受科技革命的影响,国际分工深化,全球结构调整紧迫,世界经济必然受其影响。二战之后,一场由生物工程、海洋工程、计算机等为主体的科技革命席卷全球,既引起了全球范围的调整改革,又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分工。就国际分工而言,随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分工将逐渐取代垂直分工,这样就势必影响国际贸易格局,使依垂直分工建立的南北经贸格局发生变化。又由于跨国公司内部分工的发展,水平分工将更多地在发达国家范围内拓展。今后由国际分工决定着的国际经贸关系有如下的特点:

1.“新经济”的产生。“新经济”就其性质而言,是指以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大市场为基础的经济。首先,其技术基础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其次,其开创的知识产业提升了产业结构的层次,并加深了国际分工;再次它拓展出新的“虚拟的”“网络经济”,而“网络经济”具有“报酬递增”的突出特点;最后,受其影响,技术、服务、知识产权等将成为贸易的重要内容。

2.适应技术革命,战后世界经济进入第三次大调整时期。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争夺21世纪经济发展的制高点;适应全球化,深入进行企业结构调整和管理革命,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要素生产率和增强国际竞争力;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化扩展其进程以在未来多极化格局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以有效发挥价格机制的功能。

3.南北关系的不平衡将进一步加剧。这是因为一方面传统的垂直分工层次差距拉大,传统的不平等经贸格局出现倾斜。据统计,1995年49%的美国出口、47%的欧盟出口、52.1%的日本出口都销往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产品越来越重要的销售市场。投资方面,90年代初,对外直接投资的五个主要母国(英、美、日、德、法)共占资本输出额的69%,所有发达国家合占96%,但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却从80年代初的25%降至80年代末的19%,而流向欧美日的合占80%左右。1995年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增加40%,达到3150亿美元,而其中发达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为2030亿美元,比1994年增加了53%,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只有1000亿美元,只增长了15%,且流量分布极不均匀,其中流向中国的就达380亿美元。另一方面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比较相对下降,相应降低了南北经贸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比重,于发展中国家不利。再者,受科技革命的影响,发达国家关注于“高、精、尖”技术产业和拳头产品,以及内部区域市场的协调,从而将促进水平分工的发展,这样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将进一步发展,它们之间的贸易、金融、相互投资在世界总额中将占更大的份额。

4.信息技术把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地球村”认识逐渐深入人心,从而环保意识增强,共同关心的问题增多,这样联合国及其协调机制的作用得到重视。在经贸领域,信息技术将倍受关注,1997年3月已达成《信息技术协议》,确定到2000年将其产品关税降至零;环保标准将可能成为新的贸易标准,绿色产品将可能成为国际贸易的又一竞争题材。

5.全球化进程中贫富两极分化会扩大,最终反而会阻碍全球化进程。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世界上最富裕的5个国家所拥有的财富与最贫困的5个国家相比,相差74倍,比10年前增加了14倍。占全球人口1/5的发达国家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0%,占全球人口3/4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仅占18%。20世纪90年代初,占世界人口总数10%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只有0.6%,到1997年则仅占0.3%,因此,发展中国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确实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综上所述,就总体趋势而言,世界经济仍将在市场经济的体系和发达国家“跨国思想”的逻辑下演变,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和一体化进程将加快。同时,与区域集团的多样化和政治多元化相适应,未来的世界经济在“三足鼎立”的基础上将形成多极化格局,其中市场的全球化和贸易的自由化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标签:;  ;  ;  ;  ;  ;  ;  ;  ;  ;  ;  ;  ;  ;  ;  ;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及其不确定性变量分析_世界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