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呼唤教育创新体系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呼唤教育创新体系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呼唤教育创新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经济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美国经济的发展,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曾进入一个衰落期,世界综合竞争力的桂冠被日本摘走,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地位被德国夺得。80年代后期以后,美国下决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深刻的结构性调整,以“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等为纽带,引领美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用10年左右的时间,夺回了所有失落的经济头衔,并使美国占世界GDP的比重从1988 年的25%上升到1998年的27%。更重要的是,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而谁保持了知识经济的领先地位,就将无可争辩地处于全球经济的支配地位。

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技术性转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与经济相结合,首先是知识,而且是不断创新的知识;是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技术和经济效益的创新能力,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的成败取决于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我国的教育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为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提供保障,不更新陈旧的人才观念,不改革传统的办学目标和评价体系,不打破单一的教育体制,不革新落后的课堂与教学系统,不培养新型的师资队伍,是不行的。时代向我国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整体的、创造性转换的要求,需要形成一个教育发展的创新体系。江泽民同志说:“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毫无疑问,教育的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

一、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未来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为此,我们必须以新的人才观念审视我们的教育,确立新的教育培养目标。

以创新能力为本位的社会人才观

杰出人才的创造性智慧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显示得如此淋漓尽致,它可能影响一个产业,影响一个国家,甚至开辟人类的未来。比尔·盖茨在信息革命方面的贡献,不仅使他个人的财富不断增值,连续4年蝉联世界首富;不仅使建立仅20 年的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超过了美国3大汽车公司的总和,而且更重要的是, 他在信息、电脑技术方面的贡献,改变了人们对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关系的认识,改变了世界经济、产业的发展观念和就业结构,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着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关系。

这在以往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是无法想象的。其所以能够发生这样的奇迹,是因为知识的创新和创造性的知识运用,使得生产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进入了一种新的形态,它可以不依赖于原料、资金,使得经济的发展具有低成本性、迅速的扩展性、跨国性和广泛的影响性。杰出人才创造能量的超常释放,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表现,颇有些像原子能之于传统能源的表现。这是一个需要杰出创造性人才也产生了杰出创造性人才的历史时代。社会应以这样的人才为骄傲,为这样的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以创造性应变能力为本位的个体人才观

杰出创造性人才的出现是我们所希望的,但我们又不能仅仅寄希望于这样的人才。更现实的则是对全民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促进所有个体创造性能量的充分释放。

是以接受性教育为本位,还是以创造性教育为本位?这基于我们对世界特征和世界变化的看法。传统社会对世界特征的看法是单一的,对世界变化的看法是缓慢的。人们相信,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唯一的答案,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最好的处理方法,因此教育的功能就在于使人们习得和模仿被经验证明为唯一正确的答案和最好的处理方式,主要是一种接受式的教育;由于经验积累、知识增长的缓慢性,人们相信教育的作用是持久的,“一次教育,终身受用”是人们的普遍信念。与这种信念相对应,教育主要是道德规范和“确定的知识”的教育。而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革命的发生,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以往对世界特征和世界变化的看法,单一性被多元化所取代,缓慢的变化被急剧的变化所取代,教授和学生、长者和年轻人、雇主和雇员经常面对着同样的新问题,同样是没有“最好答案”的情景;最好的处理事情的方式没有或即使有也不值得寻找。大家共同面对着不断变化的、时刻向我们提出新的挑战的环境。能否富有创造性地予以应对,决定了他是处于社会的有利地位还是不利地位。所以对个体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素质是创造性地应对多元的、不断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

重新审视教育的培养目标

古代社会,统治阶级总是假借天道之名施行统治之道,并总是希望教育能够起到传播这种道统的作用或功能,古代中国尤其如此。“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希望教育起到“建国君民”、“化民成俗”的作用。中古以后,中国的教化教育与政治选士制度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的科举制度。从内容上说,科举制度以《四书》、《五经》作为教育的蓝本,从形式上说,科举制度强调被动接受,从要求上说则是死记硬背。明代以后的八股文更是将思想活动和表达方式格式化,很难有根本性的创新。事实上,当时的社会不需要甚至痛恨创新。

近代以来,社会改变了因袭的传统,走上了专家治国、能人治国的道路,教育也纳入了培养能人的轨道,反过来,教育的文凭则成了能人的标志。随着教育的制度化进程,能人教育变相地成了文凭教育。而文凭教育注重的是系统化的知识、单一化的培养目标,标准化的学习内容以及规范化的筛选过程等。这与人才创造性的发挥、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价值倾向上是背离的,这与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地把握方向、选择方向的能力要求是背离的。

从个体的角度说,传统教育注重的是对知识的摄入,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而现在知识的急剧增长,知识传播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是信息互联网络的日益普及化,使得对知识的掌握从以摄入为主转向了以对知识的分析、判断、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为主,否则,人就可能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奴隶。

时代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

二、教育制度的创新

“科技和经济的大发展,人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实现现代化,必须靠知识,靠人才。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气氛,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机制。要广开进贤之路,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要进一步落实‘双百’方针,创造民主宽松的学术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允许和鼓励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形成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民日报》1998.3.5)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讲话一再强调了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制度保障的重要性。随着人才观、教育目的观的转变,势必要改革以往的教育制度,创造新的教育制度。

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开辟道路

1、实现多元化的高考制度。

我国的教育始终被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所困扰。 学生和教师都被有限的书本知识耗尽了精力,发展畸形,厌学情绪蔓延。独立性、创造性无法得到发展。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希望通过统一的、行政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始终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根子依然是单一的高考形式、单一的考试标准所使然。不改变目前的单一高考模式,纵然使出浑身解数,也是治标不治本。建立多元化的高考制度,即多种标准、多种形式、多种时间、多种机会的高考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状况。这就是说,从考试的主体说,考试、录取的主体不再是教育部,而是具备相应资格的高校,某一高校或某一类型的高校直接接受考生的报名,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专业要求、学术风格组织单独的或联合的考试;从考生说,可以从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出发,选考能够发挥自己所长的学校和专业,可以同时报考多所学校,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从考试的准备说,不必再去猜题、押题,而是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不变应万变。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不再是直接命题和组织考试,而是转向对基本标准的确定、考试质量的评价、考试过程的监督等。

2、建立弹性教育制度。

教育的制度化是教育发展到成熟水平的标志,但教育制度化的程度越高,它的负面影响也就越明显,因为教育的制度化与教育的标准化是相辅相成的,包括教育的筛选标准、内容标准、评价标准都是一致的。这对于促进教育的大众化和提高教育效率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标准化往往等同于平均化,甚至平庸化。人的才能和潜力并不是各种因素的简单相加,我们现在还没有一套能够突破平均化的人才标准和选拔标准。为此,我们就特别需要增加教育制度的弹性,让具有各种特别才能的人有充分的发展机会。比如跳级制、“三明治”学制——即工作一段时间再回到学校来、真正的学分制、超常成绩的加权学分折算制——即超常成绩可以折算更多的学分、校际协作交流制等。

3、不拘一格的人才标准。

创造性,特别是具有突破性的创造性往往具有非常规的特点,带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对于这种特别性的意义我们往往认识不清,我们已经习惯于用经验中熟悉的眼光看待所有人的行为方式,大凡超出我们经验范畴的行为方式,常常被视为“怪异”,加以忽视甚至加以扼杀。更为矛盾的是,这种与众不同的个性往往与既成的制度相冲突,在我们现有的教育制度中没有这种个性能够生长的环境。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种特别制度,给予被认为有超常发展潜力的学生一种特别的权利和机会,也就是在经过一种认证的程序后,被认为具有超常发展潜力的学生可以不受现有教育制度的束缚,走出一条特殊发展的道路。

4、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目标。

管理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为了减少混乱,提高工作效率,为管理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是事实经常相反,一旦管理规章建立以后,管理者就会要求事情服从管理规章,要求管理对象服务于管理者。管理者为了避免麻烦,而把超出常规的需要拒之门外。这样,本来是为了人的管理变成了人为了管理。在这其中,最受伤害的就是人的创新能力。所以,怎样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制度,使管理根据人的发展的需求、根据事情发展的需要作出灵活的调整,是急需要探索的。

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氛围

1、为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的校园文化。

如同平庸蕴涵于标准化之中一样,创造性蕴涵于个性之中。个性的发展离不开他所生活的环境,个性是在与他的生活环境相互刺激的过程中形成的。环境如果不断刺激一个人作出主动的、独特的反应,为他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他的个性自然会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反之,如果环境总是对个体富有个性的、独创性的表现作出否定的反应,一个人的个性自然就会收敛,甚至被剪灭。要创造一个整洁的校园环境、标准的行为规范、一致的体操动作、统一的穿着服装并不难,难的是整洁当中有变化、标准当中有自由、一致当中有特色、统一当中有个性。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应该是鼓励人们标新立异、有利于人们自由表现的宽松的文化氛围。

2、民主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的问题。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教师、学生、家长以致全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不要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甚至正常的人格也难以得到健康发展。

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自古以来我们把天、地、君、亲、师并列,我们知道,君臣关系、父子关系是中国历史上的基本伦理关系,是中国等级制度的基本框架。把教师与君、亲并列,学生自然也就处在臣、子的位置上。师生关系也就成了君臣、父子关系在学校中的推演。为了维护这种等级关系,必然要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威严。所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学记》就强调:“师严乃道尊。”这种定位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正确性和支配性,强化了学生的接受性和服从性。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创新能力是不可能有重要地位的。

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方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这样的教师,能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在于帮助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

三、知识教学的革命

重视不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为基本目标的。它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掌握的精确性,强调的是对已有知识的记忆。传统的知识观把知识看成一成不变的真理,相信它不仅能够解释过去,而且能够支配未来。对于知识性质的这种理解,决定了传统的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的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主要是知识的积累过程,以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精确性作为评价的标准,并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学生的学习以模仿、操练和背诵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对教材和教案负责,学生只是满足于完成考卷和获得标准答案,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也不可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几乎所有的词典、百科全书中,知识都被解释为经验的积累,是对事实、规则等的认识,简单地说,就是对确定事实的描述。并且形成了对知识的一系列基本信念,相信知识是确定的、唯一的、静止的。因此,人们把掌握知识就理解为对大量经验、定义、事实的记忆,并且根据过去的经验判断我们今天的选择是否正确,拿统一的标准判断我们的答案是否正确。加上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伦理型教育,强调知与行的统一性,当现代科学被引进中国的时候,只注重了科学的功用价值,只强调了科学的概念系统,忽视了科学发展的思维特征,忽视了科学进步的批判精神,导致了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的分离,导致了用伦理道德的习得方式和教学方式替代科学知识的习得方式和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强调的是记忆、模仿和大量的操练;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以讲授、灌输为主,形成了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与生俱来的独立性、怀疑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不但得不到尊重和发展,而且被销蚀得越来越少。

然而,知识是怎么产生的呢?知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知识作为人们社会实践的经验总结,作为若干事实、概念、准则的系统,总之作为人们认识活动的结果,确实反映了知识的某些本质特征,或者说,反映了从一个维度对知识的认识,即从静态的维度对知识的看法。但从动态的维度看待知识,知识是认识的结果,更是认识的过程,是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知识是事实、概念的系统描述,更是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人为地把事实、规则与获得这些事实和规则的方法分开,则是舍本逐末,弃重取轻。在知识增长日新月异,试图拥有所有知识已经完全没有可能的今天,怎样取得知识,包括怎样选择知识,无疑比拥有具体知识更为重要。根据这样的知识观,教学便不再强调把确定的事实、系统的概念当作是目的,而是更强调它们的手段意义,即把事实、概念、规则的教学作为认识事物的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面对的是不知道结果的情景,是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以提问和启发为主,师生关系是探究真理的伙伴关系、解决难题的合作关系。

从静态的维度看,知识是认识的结果,是经验的系统;从动态的维度看,知识是认识的过程,是求知的方法;而从人类对知识的探索心路历程看,从主客观相统一的维度看,知识则是一种态度,是人对不断变化着的万事万物的态度。知识增长和变化的加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是事实、经验的系统,更是对这种知识的分析、判断、选择和运用,知识在本质上并不是不变的真理,而是不断更新或扩展的过程。科学等于真理、知识等于可靠的观念不但是陈旧的,而且是危险的。现代科学哲学告诉我们,知识的进步是积累的过程,更是革命性变革的结果。地名在世界所有的语言中都是名词,可是“地中海的上空真希腊”却成为世界文学的警句,它不符语法,可它丰富了我们的语言;牛顿的力学定律曾经是物理学的绝对真理,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却告诉人们,离开了地球的特定引力条件,牛顿定律就不再是真理了,没有爱因斯坦对牛顿力学的突破,就不会有今天的宇航事业;“三角之和等于一百八十度”是基本数学常识,可是在非欧几里德几何里,比如在球面上,三角之和就大于或小于一百八十度,这是球面工程的数学基础;1+1 =2似乎是人类最基本的常识了,可是它只适用于十进位制,而0,1,0,1,的二进位制却更有力地改变着世界,引领世界走进“数字地球”。从这样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知识是为了更新知识,掌握规则是为了突破规则,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深刻认识,形成面向未来的态度,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实现适应培养创新能力需要的知识教学的革命,首先要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所以,迅速提高我国师资队伍的素质,特别是提高他们自我更新和创新的品质,将是十分现实的任务。

标签:;  ;  ;  

知识经济呼唤教育创新体系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