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情牵心动——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的有效创设论文_李玉红 刘永涛

创设情境,情牵心动——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的有效创设论文_李玉红 刘永涛

李玉红 刘永涛 山东省寿光市第二中学 262713

摘 要:高中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一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环境,通过课前精心设计与课堂中教师的恰当引导,构建一个流畅自然的教学过程。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强调:“应注意创设情境,从具体的实例出发,展现数学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故此,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身上重现这种建构过程,教师要创设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数学情境。以开启学生的心智空间,充分唤醒其情感体验,培养其探究欲望和具体解题的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 数学 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这种情境中,不论是教学效果还是学习效果,都应该非常好的。那么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合理建构数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呢?

一、情境设创方法

1、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使学生误以为数学是脱离实际的,其严谨的逻辑性又使学生学习时缩手缩脚,其应用的广泛性更使学生觉得高深莫测,望而生畏。新课改提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现实。只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问题式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绝不能简单地将数学知识灌输到学生脑中,而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自主交流和自主反省来主动建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些具有探索性质的教学内容,如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复杂的数学现象,我们就可以为学生创设富有启发性和探讨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数学命题。而且,高中生都有强烈的求知心理和探索欲望,所以,我们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并根据数学教材内容,设置多样化的问题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

3、设置验证型数学教学情境

验证是一种讲授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带有极大的启示和趣味,经过验证,能够刺激学生们从内心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老师在讲解新知识的时候,要依照学生们现在的基础,设计出一些验证性试验,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获得新的知识。比如在讲授“双曲线”知识的时候,指导学生们使用一些铅笔橡皮等工具根据老师的指定要求画出图象,可以让学生用图钉、橡皮筋、铅笔等工具在纸上按教师的要求作图,来学习双曲线的涵义和特征。

二、情境创设的原则

1.真实性与艺术性原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实际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自觉地去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既要构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蕴含着让学生回味思考的具有艺术性的问题,营造出一种意味无穷的艺术境界,让学生迫不及待又兴趣盎然地去继续学习。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循着知识结构的脉络去思考问题、动手实践,使课堂教学具有延伸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2.探索性与合作性原则。创设教学情境时应遵循探索性与合作性原则,即教师在创设的教学情境时,应能够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如果教师只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既定的结论,即“以教师的思路来引导学生的思路”。这样教师的思维极大地限制着学生的思维。学生仍然是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造。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考虑到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提出问题,进而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这才能将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说明学生在积极思考,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越高。因此,教师呈现给学生的问题情境应与最终结果有一定的距离,给学生留下较宽广的主动探索的空间。

设置教学情境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式,将复杂和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易理解和学习的知识,提升学生们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促成学生探索问题能力的养成。伴随着现代教学设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情境的设置形式也在快速改进和创新,因此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是要运用设置教学情境法描述问题,而且要更加注意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创建更加有效的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陈慧珍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J].青春岁月,2013,6。

[2]韦朝柱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种情境创设[J].读与写(上,下旬),2013,8。

[3]费力权 创设有效情境,搞好高中数学教学[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24。

论文作者:李玉红 刘永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2月总第1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  ;  ;  ;  ;  ;  ;  ;  

创设情境,情牵心动——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的有效创设论文_李玉红 刘永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