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效果论文_詹静芬1,陈捷2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350000

【摘 要】目的 分析应用腹腔镜术对于临床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住院用时、出血状况与成功妊娠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自 2015 年3 月至 2016 年 3 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共有 100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将其平均地划分成两个组,包含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的病人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而对照组的病人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用时、成功妊娠率与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研究组病人的住院用时与不良反应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减少(P < 0.05),研究组病人的成功妊娠率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 < 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术联合中药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的康复,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治疗效果优异,存在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良反应;腹腔镜术;不孕;妊娠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机体的内膜细胞位于盆腔与卵巢等除正常子宫内膜的部位而发生的病理性改变[1]。该病中存在超过50%的患者存在不孕症状,严重破坏患者的身体健康与正常生育[2]。因此,对于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且存在不孕的患者应实施技术有效地治疗。为了分析应用腹腔镜术联合中药治疗对于临床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住院用时、出血状况与成功妊娠的影响与安全性,本文随机选取自 2015 年3 月至 2016 年 3 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共有 100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详细研究状况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自 2015 年3 月至 2016 年 3 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共有 100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全部患者都经相关检查确诊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且知情同意。将研究对象平均地划分成两个组,包含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范围在 23 至 39 岁,平均年龄是(32.76±5.83)岁;不孕时长为 2 至 8 年,平均时长是(6.11±1.84)。

两组的一般情况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 > 0.05),存在一定的可比性。

1. 2 方法

研究组的病人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腹腔镜手术过程如下,患者在全麻后采取膀胱截石的体位,然后应用气腹针行刺入形成适当压力的气腹,用规格为10毫米的套针从患者的脐轮部位的切口进行刺入,安装腹腔镜,再由腹腔镜引导从患者的右下麦氏点位置放入规格为5 毫米的套针,从患者左下位置放入规格为10 毫米的套针。再经腹腔镜探查机体盆腔状况,再使用电凝松解组织中的粘连,按照患者的内膜异位情况用电凝对病灶组织实施烧灼,去除囊肿,若患者的输卵管内存在不通畅状况则实施粘连的分离等操作。然后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腹腔进行彻底地清洁。中药灌肠在手术结束的一个月开始实施,方剂组成包含茯苓、蒲黄、紫花地丁与蒲公英各 30 g,延胡索与红花各 15 g,香附 10 g,上药共煎取汁进行灌肠,每个月月经干净后3天开始灌肠,每日1次,连续10天。每月10天,持续三个月为1疗程。而对照组的病人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过程同研究组。

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用时、一年内的成功妊娠率与不良反应状况。

1.3 统计学方法

试验所得数据都使用统计学常用的软件 SPSS 22. 0 展开分析,对于住院用时等计量资料开展 t 检验,对于不良反应的比例等计数资料开展卡方检验,将 P < 0. 05 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病人的住院用时与不良反应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减少(P < 0.05),研究组病人的成功妊娠率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 < 0.05),在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中存在 6 例发生感染,在研究组的不良反应中存在 1 例发生感染,详见表 1。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区域能够在机体中存在的激素等条件的作用下引起一系列卵巢、盆腔等相关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的异常与免疫水平的下调,形成包块与不孕的症状[3]。目前,由于女性生活压力与精神障碍的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比例逐渐提高,严重损害女性的健康与正常生育。常规的用药治疗的周期较长而且存在较高的不良反应,复发率较高,治疗效果不佳[4]。而随着腹腔镜在临床中的广泛推行,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诊断与治疗奠定基础。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研究组病人的住院用时与不良反应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减少(P < 0.05),研究组病人的成功妊娠率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 < 0.05),由此可知应用腹腔镜术联合中药灌肠能够有效地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的康复,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治疗效果优异,存在较高的安全性。腹腔镜手术由于存在较小的切口,而且经腹腔镜引导存在非常高的精确度,不会对周边的组织产生破坏,提高了手术后患者的切口愈合与康复速度,减少了患者的住院用时[5]。另一方面,由于腹腔镜引导使得手术野充分地被放大,手术医师能够较为清晰地观察病灶状况,保证尺寸较小的病灶组织都能够探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而由于腹腔镜手术的环境相对传统开腹手术封闭,手术用时较低,防止腹腔中的各个脏腑接触外界环境的概率与时间,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症状的比例[6]。而在中药灌肠中应用可活血化瘀等作用的药物,主要针对患者机体中淤血内阻引发的胞中经络不通进行调理,紫花地丁与蒲公英可清热,而茯苓能够祛湿健脾,延胡索与红花能够发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以及止痛的功效,香附能够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通过直肠能够直接作用于盆腔中的病灶部位,保证药效充分被机体吸收,同时药效作用迅速,特别是在卵巢与后穹窿结节中的部位,避免药效入血发生相应的反应而造成损耗。

综上所述,应用腹腔镜术联合中药灌肠能够有效地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的康复,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治疗效果优异,存在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雷,冷金花,郎景和等.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手术治疗的经济学指标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7):2619-2622.

[2]杨云.子宫内膜干细胞学说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28):4250-4256.

[3]祁新琴,丁义江,张苏闽等.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17例临床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12):1414-1415.

[4]贾卓,张雷,李学松等.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8(4):650-654.

[5]孔建平.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激状态变化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3,19(6):581-584.

[6]黄卓敏,古衍,江曼茹等.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6):456-459.

论文作者:詹静芬1,陈捷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  ;  ;  ;  ;  ;  ;  ;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效果论文_詹静芬1,陈捷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