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是建筑信息化模型,建设领域近年来的发展越来越强调信息化,将二者结合起来,以成为趋势中的必然。本文主要分析了BIM的概念、发展趋势、具体应用措施以及深入推广措施。
关键词:BIM技术;建设领域;应用
引言
BIM技术是一种优势明显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快速的搜集和整体数据,同时能够实现对建筑工程的模拟,包括图纸模拟、施工模拟等。且BIM与建设领域的结合能够不断的提高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效率,能够尽量避免出现重点工程的安全问题,从而保障工程质量。对于工程管理和决策而言,BIM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1、BIM的概念
BIM分别代表了三个单词,B-building、I-information和M-modeling and management。每一个单词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其中B(building)代表的是整个建设领域,其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交通工程、涉外工程、环境工程等宏观的建设项目,又包含景观建筑设计、建筑技术、节能技术等相对微观的建设工程项目。而且其覆盖了所有的建设领域内的行业和相应的工程项目。I(information)则指代的是一种信息化过程,这种信息化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因此是一种全周期的信息化过程。而M(modeling and management)则又具有自身独特的内涵,且同时涵盖了生产与管理这两个重要环节,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此,可以将这三个单词组合到一起,即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具体指的是生产建筑数据和使用建筑数据的信息化过程。
2、BIM的发展趋势
2.1 国外
以美国为首的国外BIM技术应用现状体现为较高的BIM的应用普及率,在2013 年 8 月,美国已经实现了 100%的建设领域的BIM的应用率。在欧洲,大部分国家也积极的推行BIM在建设领域的应用,其中,以英国为例,其不断的根据BIM的应用实践修改BIM的应用方案,提高了BIM在建设领域的可操作性,形成了丰富的BIM在建设领域的应用经验。在亚洲国家中,日本也积极的构建建设领域BIM的应用体系,不断的追求科技创新,促进建筑信息化管理质量的提升。由此可见,国外在建设领域中应用BIM技术更加重视对应用标准和制度的构建,同时侧重于提升应用技术水平和应用质量。
2.2 国内
相对于国外,我国建设领域对BIM的应用起步较晚,近几年我国对BIM技术的研究上升到了较高的高度,且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我国著名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在建造时就应用了BIM技术,且电脑设计、数据分析等行为应用广泛,其70%的建筑都是依靠BIM技术建成的。我国发达地区对BIM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其中上海和北京相对领先。且我国当前的建设领域应用BIM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BIM逐渐与城市规划以及各种基建项目联系在一起。我国在应用BIM时,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要进一步推动其在公路建设中以及其他重要工程中的应用。
3、BIM在建设领域的应用
3.1 前期准备阶段
建设领域的前期准备阶段对整个工程建设质量以及进度等都会产生影响,在前期准备阶段应用BIM技术主要在于施工现场的勘测数据的分析以及施工图纸的预制,其中主要在于对施工图纸的预制。BIM技术不同于传统的CAD 软件,它能够更加智能化的将测量数据进过一系列的编程转化为施工图纸。BIM技术具有模拟功能,可以模拟制图,因此,能够在前期准备阶段帮助施工图纸绘制人员预制出工程图纸。而且能够借助三维模型和二维图纸之间的灵活转换,帮助施工人员更加全面的了解工程现场情况。此外,还能够在前期准备阶段对机电施工、结构施工等进行模拟。
3.2 勘察设计阶段
在勘察设计阶段,设计人员的任务繁重,且设计工作复杂,而在此阶段应用BIM技术则能够简化设计流程。BIM程序中可以涵盖建筑结构的力学特征以及结构具体情况等内容,设计人员若需要相关信息,只要登录系统进行查询即可,不需要自己特别记忆,减轻了工作压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BIM绘图软件还能够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能够直接的可视化的展示出应力、应变以及构造节点。设计人员能够直观的了解到建筑结构的整个受力模型,并且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对模型进行细微的调整。在勘察设计阶段获得的数据可以储存在BIM数据库中,便于后期查阅和使用。
3.3 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应用BIM技术,主要体现的是对施工工艺的控制。在建设领域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较多的施工工艺,对于不同的工程环节而言,都有相应的施工工艺,且要求各不相同。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每一项施工工艺的落实都需要严格的参考施工图纸,由此体现出来BIM技术绘图和模拟视图的重要性。更改了传统的二维图纸指导施工的模式,能够直观的展示工艺效果和施工流程,并且能够强调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工程重点,能够很好地排除安全隐患,并指导施工。
3.4 项目监理阶段
在建设领域应用BIM技术,一个重要的体现为工程项目管理。BIM管理模型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管理模式的指导。在BIM项目管理系统中,涵盖了建筑工程中的各个施工环节,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监理手段。在项目监理过程中,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理,监理人员可以借助BIM系统中的监控系统对现场进行监控,同时可以借助BIM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以了解可能出现问题的工程环节,由此提高监理工作的针对性。BIM技术下的项目监理还体现在进度监理上,在进度监理时,BIM可以搭建进度跟踪模型,并在其中加入时间刻度,能够更加直观的反映出进度与计划的偏差。此外,BIM技术在监理阶段的应用还体现在安全监理、人员监理等各个方面。
3.5 工程造价控制阶段
在还没有应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时,造价控制人员主要进行人工计算,会耗费较多的人力资源。而自从在建设领域工程造价控制环节应用BIM技术之后,造价控制效率大幅度提升,BIM技术与工程预结算的结合,更是提高了工程造价控制的精准度。当前,在建设领域中,BIM技术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时,已经研发出了专业的造价处理软件,包括鲁班、斯维尔等。这些软件的功能十分强大,能够智能化的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转化,大大提高了造价控制效率,降低了造价计算失误出现的概率。
4、建设领域深入推广应用BIM技术的措施
4.1 积极探索科学的BIM技术综合应用模式
根据发达国家的BIM技术应用现状可知,其在部分高效开设了BIM课程,这位BIM技术在建设领域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我国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同时要不断完善建设领域相关的BIM课程体系,这是重要的理论根基。在此基础上,建设领域内部的企业要重视对成功的BIM应用案例的分析,得出可行的应用模式,并对模式进行优化。从国家层面而言,应该构建出优秀的BIM应用的示范性项目,为建设领域BIM技术的综合应用提供综合模式的参考,这是大力推行BIM技术在建设领域中应用的重要路径。
4.2 构建标准的BIM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推动BIM技术在建设领域中更好以及更加深入的应用,需要构建标准的BIM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BIM软件信息数据的集成和共享管理。BIM下的建设领域管理应该是一种全周期的管理活动,要善于集成化的应用BIM技术,以构建出BIM技术的标准框架,并同时建立起统一的建模流程和模型基础结构。要积极的开发出BIM信息数据集成与共享的原型服务平台,为建设领域应用BIM技术提供系统支持。
4.3 实现协同设计
在建设领域应用BIM技术,应该善于实现三维协同设计。这就要求能够在同一个平台和服务器上,对多个专业进行协同设计。协同设计的主要意义在于能够实现多个专业间的及时沟通,从而能够避免出现专业衔接上的问题,同时可以减少出现错误、遗漏以及碰撞现象的几率。协同设计还可以整合各个专业的模型,得出协调性较高的施工图纸,便于后期施工操作。
5、结语
BIM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为建设领域提供先进的施工支持和管理手段的支持。我国建设领域对于BIM技术的应用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深,实现BIM技术与建设领域的高效融合是当前建设领域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蓉.BIM技术在石油化工建设领域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7(02).
[2]刘波,刘薇.BIM在国内建筑业领域的应用现状与障碍研究[J].建筑经济,2015,36(09).
[3]刘明,鲍学英.BIM在建设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暨发展方向研究[J].工程质量,2015,33(02).
论文作者:甘里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领域论文; 技术论文; 阶段论文; 图纸论文; 模型论文; 数据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