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对于电力供应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力行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各种先进技术不断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但是在电力行业改革的同时,电力事故也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到电力企业的运营以及居民生产生活用电,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在现阶段加强对于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电力安全运行
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对电力需求度随之增加,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保证电力安全运行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近年来,由于我国电力事业的改革,电力事故屡屡发生,这些事故的发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可以说,电网安全运行意义重大,加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大量先进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容易受到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迫切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
1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对电力安全运行的意义
就电力行业本质而言,是我国社会稳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发展无法离开电力,同时电力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当前可持续战略推行的今天,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电流和电压调控的职责,能否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整体安全,对社会稳定发展产生影响。变电站中包括变压器、电动机、电抗器、开关以及电缆等等,这些设备主要承担着电能的传输和配送,还有其他的辅助设备,对这些一次设备运行状况好坏进行监测,将其中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及时上报进行处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电力系统稳定。在变电站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电力辅助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不仅能够有效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解决其中存在的故障问题,降低事故发生几率,还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管理水平。此外,电气自动化能够降低电力系统燃料费用,降低成本,提升电能输送效率,提升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实现途径
2.1做好自动化变电站的系统设计
要想做好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设计工作,首先要从变电站整体上进行把握和规划。如何实现整个变电站自动化运行系统的高智能化,使得自动化设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微型计算机软硬件设备方面的飞速发展,将新产品应用到综合自动化中来,成为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趋势也是一种挑战,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对整个自动化系统带来一定的扰动,因此,必须针对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做好设置规划,促进自动化系统升级换代。同时对软硬件的产品要进行严格筛选,确保其稳定性能,为整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稳定性提供支持。
2.2系统硬件设计
硬件设备是电气自动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只有硬件设备可靠,电气自动化系统才能更好的实现相应的功能。在网络层主要应用交换机、通信电缆、规约转换器、光纤接口盒等硬件设备;在站控层主要包括报警器、五防系统、监控器、服务器、GPS对时器等;而在间隔层,主要包括监控保护装置、高压开关柜、直流电源、电能采集装置等。以通信系统的硬件配置为例,数据的传输离不开硬件设备的支持,在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主要采用Modbus通信协议,应用双以太网进行传输。在配置通信系统硬件设备的时候,需要考虑到配置20%的通信量冗余,同时要用中间继电器隔离系统的开关量信号。
2.3功能模块设计
在对系统软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采用当前较为先进的模块化来实现各部分的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1A/D采集
该模块能够将从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侧采集到的电流和电压信号全部转换为系统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同时,还能对信号进行抗干扰及隔离。
2.2.2计算机处理
该模块能够对A/D采集模块采集回来的信号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及存储。同时,可提供人机交互接口,并能实现以下操作:界面显示﹑定值整定﹑数据查询﹑通讯﹑在线操作等。
2.2.3I/O
该模块为开关量输出和输入,其中输出模块可以将控制发出的信号全部转换为接点信号,进而形成输出;而输入模块主要取自于相关设备的辅助接点,可对现场开关的状况及分接头的档位信号等进行识别。
2.2.4电能计量
该模块通过电能计量柜实现对电能量的实时统计。
3变电站电力安全运行措施
3.1切实落实无人值守专责制度
无人值守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变电站运行管理的成本,但是要想真正落实无人值守,必须与变电站运行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很多变电站没有无人值守的相关经验,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问题漏洞,必须推行相关专责制度。根据变电站运行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工作内容,根据巡视、维护以及验收三方面的内容对工作进行分解,同时要将相应的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身上,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每一份工作都有明确的责任人,这样及时在运行中出现问题也能快速锁定相关责任人。有效避免由于工作划分不明确、责任不明确造成的推卸责任等问题,使得安全管理失去意义。
3.2强化针对电力运行及自动化运行的管理
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自动化安全运行受到威胁,必须全面强化相关管理。针对电力运行及自动化运行安全的管理必须坚持合理规划、科学分析的基本原则,同时要制定合理的对策。首先要加强人员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变电站的运行离不开专业的维护管理人员,而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效果,因此要结合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制定合理的制度,逐步实现针对工作人员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同时要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管理技能,在实践中提升工作水平,不断积累相关经验。其次在对变电站中的设备维护保养的时候必须详细填写相关值班表,认真真实记录巡查情况。如果在运行中出现问题能够确定相关责任人,并进行处罚,激发工作人员自觉维护变电站运行的积极性,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保障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3.3构建合理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作状况会给电力的安全运行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电力部门应结合变电站状况,构建合理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尤其应认真落实以下工作:首先,注重系统总体框架设计。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时结合变电站未来发展规划,从站控层、网络层、间隔层三方面入手进行设计,明确不同层负责的具体工作,尤其在架构总体框架时应注重功能的冗余,即便某个环节发生故障,仍不会给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其次,确保系统硬件设计质量。硬件设备是支持系统顺利运行的关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作为我国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电力安全运行,推行电气自动化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需要,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对于电力设备存在的故障问题及时上报进行处理,为电力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梁业盈.浅谈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及电力安全运行[J].电子世界,2016,(22):132.
[2]崔晓.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研究[J].环球市场,2016,(19):128.
[3]王琪.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浅谈[J].大科技,2016,(26):79-80.
论文作者:刘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变电站论文; 电力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系统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