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限额以下与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的结合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本文通过分析公共资源交易的现实情况、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的特点、限额以下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的尝试及限额以下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效分析得出,其推广对企业减负及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限额以下、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
限额以下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存在相关行政监管单位很难实施有效监管的问题,由此产生了腐败的隐患。近年来,杭州市江干区逐步探索限额以下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创新管理,试点将限额以下的公共资源交易的全程电子化管理,基本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为限额以下的公共资源交易筑起了一道有效的反腐防线。
一、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的现实情况
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内容广泛、形式多面,涵盖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诸多方面。从法律制度上来看,由于其投资额较小,项目大多无相对应的上位法进行规范管理;从资金来源来看,既有政府、事业单位投资的项目,又有街道、社区集体的自筹自支项目,甚至是企业政府联合投资的PPP项目,具有分布广、单体交易额小、累计交易额巨大、操作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监管难度大等特点。因此,造成了当前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存在着多头管理、条块分割、事中事后监管缺位、市场主体恶性竞争的乱象,有些地区甚至至今冒法律风险以直接指定的方式决定中标人。
二、限额以下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的特点
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内容涉及面广,单体金额小,程序步骤比大型项目不仅未有减少,却更加注重项目负责人对整个项目的业务把控能力。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人员流动性较强,各项目行业、专业跨度较大,有些操作人员的知识架构不完善,项目负责人既要负责整个业务流程又要运用专业知识完成各文件的起草发布,实际操作中往往一个人要运作多个项目,这种种因素,使得实际情况下招标工作难以达到理想目标。
限额以下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就是通过打造出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的招投标采购平台,建立全程在线、实时动态的监督通道,实施协同、共享、高效招投标行政监管服务。相关职能部门可以用有限的编制人员,解决点多、面广、人少的问题,提高了权力运行效率。通过对权力运行进行全程记录、寻找异常,便可对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全程监管,让权利运行在阳光下。
杭州市江干区借助互联网+解决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变“分散管理”为“平台开放式集中管理”,利用电子监督管理平台实行“共同监管”,形成行业主管、综合监管纵横交叉的新管理机制,使得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截止2017年5月,辖区内彭埠街道已通过平台试运行了9个项目,四季青街道也运行了6个项目。十五个项目均已顺利开标,中标金额超670万元。
三、限额以下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的尝试
1、运行公开,全程监督。
一是抓住公开,实施全程网络化、电子化。在发布招标公告、招标文件、开评标等各方面,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全网络公开的招投标环境。二是抓住行政监督,同步实施电子监察。系统开放电子监察功能,为行政监督预留接口,监管单位可在招投标过程中进行实时监察。实现追溯监督,反向查询各类交易数据。三是抓住社会监督,杜绝人为因素干扰。参加招投标活动的招标单位、代理机构、投标单位、行业监管部门等均可以在平台上对项目进行监督跟踪,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2、大胆创新,动态监督。
一是计算机辅助评审有效限制自由裁量权。准确规范对接计价软件,使用商务标计算机自动评审和技术标计算机辅助评审,有效限制了评标专家的自由裁量权,提高速度与准确率。二是科学分析排查防范投标违规行为。后期将可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监管部门制定围标串标政策、查处行为、高效监管提供参考依据。三是自动产生评标报告减少权力寻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商务标自动评审,技术标、资信标辅助评审结果,列出所有标书的详细评审记录,评标委员会根据招标文件规定,依据评审结果推荐中标候选人,系统会自动生成评标报告,既降低了由人为原因导致评标结果错误的概率,又有效减少了相关领导、各级专家主观人为干扰。
3、固化制度,公平公正。
一是运用科技手段固化相关制度。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标准严密”、“客观公正”的特性,把招投标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工作内容转化为电子化交易平台的程序,用程序保证制度的执行。二是运用技术手段保证公平公正。开标前用技术手段使投标人名单保密,办理数字证书的合格投标人从网上匿名下载招标文件。在开标前,通过技术化手段保密了投标人数量和名单,提高围串标成本,降低了围串标率。三是严密制度体系实现招投标规范有序。创建全新的“3+1” 交易规则办法,明确职责,严格限定自由裁量权,达到公平、工作、公开的目的。
四、限额以下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效
1、构筑了一道有效的反腐防线。由于实现了全流程无纸化网上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全过程电子化网上留痕、可溯、可查,全方位规范网上备案、监管、监察,在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筑起了一道有效的反腐防线。
2、实现了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参与方“最多跑一次”的要求。 第三方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平台将招投标业务流程纳入网络管理,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等各方主体根据权限分工统一在一个平台上运作。投标企业最多只需要跑一次评标现场,其他事项全部在互联网上完成,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的要求,
3、促进了招投标市场的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通过建立科学的评标模型,结合投标人的招标形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评标的公开、公平、公正和科学择优,降低围串标率。投标人只能根据市场状况,结合企业的管理经营,提高单位自身竞争力增加中标概率,使得投标报价更加科学合理,自主提高中标几率。
4、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资源。参与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的投标企业在交易信息网获知项目信息,网上下载招标文件,制作电子标书等互联网服务,节约了公共资源,实现了无纸化。
参考文献
[1] 电子招投标:步入“绿色通道”的阳光交易 孙晓立;-《中国招标》-2013-04-23.
[2] “互联网+”时代对招标采购的思考 朱建元;-《中国招标》-2015-10-20.
[3] 开创招标投标发展的新局面 李亢;-《中国招标》-2015-08-11.
[4]X市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与监管对策研究 李正勇-《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3-04-01.
[5]电子招投标在河南省公路建设市场的应用 赵文广;尹如军;樊森;-《现代商业》-2012-05-08.
[6]降低企业成本 建起反腐防线 孙钥,谢乐-《杭州日报》-2017-04-11.
[7]科技构建阳光平台 公开破解监管难点 陈修礼-《中国建设报》-2012-04-28.
[8]阳光新“政” 本刊编辑部;-《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07-20.
[9]电子招投标将加速拥抱互联网时代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吴渊-《中国经济导报》-2015-08-05.
论文作者:谢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限额论文; 公共资源论文; 电子化论文; 招投标论文; 评标论文; 项目论文; 互联网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