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布局相关探讨论文_周增光

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布局相关探讨论文_周增光

天水建筑设计院

摘要:对中小学学校而言,校园建筑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为师生提供学习、生活场所的同时,也能对校园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效果等造成影响。充分理解学校建筑设计布局需求,遵照相应设计理念,对其中的要点进行重点设计,能够有效强化学校建筑的功能性与人文性。本文将简单分析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布局的重要意义,分析其设计理念,并就设计要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建筑;布局;设计

随着现代教育的进步发展,人文关怀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理念。校园建筑的合理布局能够充分凸显学校人文性,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良好推动作用,故而在校园建筑设计时受到广泛关注。如何设计出最为科学、合理的校园建筑布局,已经成为诸多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研究的问题。

一、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布局的重要意义

中小学校园建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作为教学和生活场地,其二则是从人文层面优化学校教学活动。因此,当代校园建筑布局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建筑功能性及人文性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保障学校教育高效开展的关键。从功能性来看,校园建筑应满足师生使用需求,其布局设计也需要以承担功能为主。一般来说,校园建筑布局根据用途可以划分为教学区、后勤区、住宿区、体育活动区、绿化区,其中又包括各式各样的建筑,如教室、教研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校舍、食堂等,这些建筑满足了广大师生的基础教学及生活需求。而从人文性来看,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布局能够营造出更加安静、卫生、绿色的校园环境,不管是对师生关系的协调,还是对教学效果的改善均有着积极作用。因此综合来看,对校园建筑布局进行设计十分有必要,能够全面改善中小学办学情况。

二、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布局理念

(一)功能性理念

中小学校园建筑最重要的作用在于为师生教学活动及生活提供基础支持与保障,故而对其布局设计而言,必须要充分保障其功能性。总体而言,中小学建筑功能需求较多,需要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校舍等建筑满足师生的不同需求。在实际设计时,需要高度注意的一点是,必须保障各建筑功能的独立性与互动性。

(二)整体性理念

对校园建筑而言,各建筑功能虽然需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不得出现功能互相干扰的情况,但各建筑之间依旧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所有建筑共同组成了校园建筑群,不可能独立分割出来。另一方面,部分建筑还需要实现功能互动,从而在保障校园建筑功能齐全的同时节省用地。故而在对其布局进行设计时,必须要遵循整体性理念,将校园环境和学校建筑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考虑和规划,在保障建筑特色的同时,不脱离整体环境,实现建筑个体与校园整体的和谐统一。

(三)绿色化理念

在强调人文关怀的现代教育体系下,中小学校园建筑布局设计应当遵循绿色化理念,从而在保障校园美观的同时,改善校园环境,给予师生足够的人文关怀。在实际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绿化对校园环境和师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合理利用既有建筑资源,将绿色植物布置到校园建筑的各个位置。需要注意的是,绿色化理念实际上是美观理念与环保理念的结合,要求设计人员在对校园建筑布局进行设计时,尽量创造赏心悦目的美景,同时利用植物改善校园空气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动态化理念

中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为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为了有效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校园建筑布局设计应当充分遵循动态化理念,即留出部分弹性空间。在实际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对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结合国内其他学校建筑布局情况,前瞻性地总结出相应发展需求,并在建筑布局设计时进行合理预留。

三、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布局要点

在对校园建筑布局进行设计时,通常是以建筑不同功能空间作为基础,针对不同功能空间采取合理的设计策略。

(一)教学活动空间设计

校园建筑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教学活动空间,即为广大师生教学活动提供场所的空间。通常来说,中小学校包含有普通教室与专业教室两种教学活动空间,前者即是最常规的教室,通常只需包含有黑板、课桌、讲台等基础教学设施。这类空间是学校建筑中最常见的空间类型,数量极多,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其大小、位置、分布、室内空间等进行合理设计。而专业教室则是进行各种专业性教学的场所,例如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专业教室作为满足专业性教学需求的场所,其往往会包含大量专业化设备,如实验仪器、乐器、画板等。并且还需要具备较为独特的专业特性,例如音乐教室在使用时会发出较大的声音,故其对位置规划和隔音效果都有着较高要求,需要防止音乐教学对其他师生的教学与生活造成影响。

(二)教师办公、学习空间设计

教师办公和学习场所通常包括办公室和会议室,是教师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并进行自我提升的主要场所。就办公室的设计而言,其空间位置应当离教学活动场所较近,这样能够为教师节省大量步行时间,同时也方便教师及时、准确掌握学生情况。与此同时,办公室内部空间应当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分隔性,以便教师独自研究教学规划或学习,防止相互干扰。而就会议室的设计而言,其应当远离学生活动区域,包括教室、图书室、操场、体育馆等,避免教师会议受到学生活动影响和干扰。而在会议室内部,则需要配备信息化设备,以便教师更好地开会和进行学习。

(三)自主学习空间设计

在强调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校园建筑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设计部分自主学习空间,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场所及资源。常见的自主学习空间包括图书馆的阅读室和各种兴趣活动室。阅读室应当远离操场、教室等活动明显的区域,为学生创造安静的阅读空间。而兴趣活动室的设计应当在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强调多样性与创新性,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兴趣,丰富其课余生活。当然,兴趣活动室还需要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学生课余学习及发展提供稳定支持,促使学生综合发展。

(四)娱乐活动空间设计

中小学娱乐活动空间基本上都与体育有关,其中以操场最为基础。一般而言,在学校建筑群的周边位置,都需要留出一大片空地作为操场。操场需要具备跑道、草坪、单杠、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台等基础体育娱乐设施,以满足学校基本的体育娱乐活动需求。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建筑设计的情况,设置更丰富、更能灵活满足学生课间娱乐放松的空间,例如单体建筑之间加宽的连廊,敞开式楼梯间等等,以满足学生不同时间段的娱乐活动需求,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各种娱乐活动带来的乐趣。另外必须要注意的是,中小学学校操场应当注重安全设计,选择质量符合标准的各种设施设备。

(五)校园文化设计

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布局除了要考虑安全、功能、实用等因素外,还需要考虑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状态的影响。其中,优秀的校园雕塑、小品,文化标语等能够营造良好校园文化,同时也能激励学生积极上进、勤奋自立。就雕塑设计而言,其通常被放置于学校大门、校园中庭等位置,让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并被激励。而文化标语作为校园中最常见的激励形式,其能够被运用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不过在实际运用时,应当充分考虑其适用性,如教室使用与学习相关的标语,操场使用与身体素质相关的标语。而且标语一定要处于显眼位置,大小与建筑场地相契合,能够与校园建筑达到协调,并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热爱锻炼、提高道德修养等。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中小学校园建筑布局设计十分重要,对学校运行管理和教学效果等有着巨大影响。为了确保建筑布局设计合理,需要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结合相应设计原则与规范,对各空间进行针对性设计,同时保证其在整体上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建筑空间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为师生提供活动场所的同时,美化校园环境,满足师生实际需求,促进中小学学校教学及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耀宗.试论中小学学校建筑布局设计[J].建筑知识,2016,v.36(05):29.

[2]洪昭铭.中小学学校建筑布局设计的分析[J].安徽建筑,2018,v.24;No.222 (04):15-16.

[3]王晶.新时期中小学校校园建筑设计构思手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

[4]赵金梅.规范约束下的中小学建筑设计可能性研究[D].2016.

论文作者:周增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  ;  ;  ;  ;  ;  ;  ;  

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布局相关探讨论文_周增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