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论文_宋秀玲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论文_宋秀玲

宋秀玲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61000

摘 要:写作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极为重要的职业素养,基于工作过程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以职场情境设定为载体、以任务驱动为手段,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写作教学改革实验,实现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的有机衔接,提升学生的职场写作能力。

关键词:工作过程 职场情境 写作能力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写作学习内容的选择

通过开展联系岗位工作实际的写作需求调研,了解高职学生写作的现状,了解企业对人才写作能力方面的需求点,筛选出应用性强的写作文种,开展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岗位需求的职业行动能力进行设计,涵盖应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写作能力培养以能力提升为主线,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载体,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壁垒。在写作文种分类中,也改变传统的以知识内在逻辑结构进行分类的情形,以工作过程子任务的内在关联,形成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和选择。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职场写作情境的构建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写作能力培养,按工作过程中不同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整合。在高职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尝试采用以工作情境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情境教学,有利于实现写作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

1.创建模拟的职场情境。将写作与秘书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紧密结合,每一个工作任务的设计均放到与秘书工作有关的情境或企业实际工作中展开,实现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一体化。

(1)以校园办公场景为依托,营造模拟职场情境。(2)以写作实做为载体,创造练笔情境。(3)以校园活动为平台,提升写作水平。

2.深入真实的职场环境。高职院校多数专业采用2+1或2.5+0.5的教学进程安排,学院有相对固定的对口企业单位接收学生进行顶岗实习,部分专业可进行工学交替,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提前进入职业角色、体会岗位工作过程、了解写作在岗位工作中的需求和作用,从而进一步做好写作学习规划并付诸行动。学院学生就业的铁路局各大门户网站,鞍钢等大型国有企业的企业杂志,地铁、轻轨集团的各大型会议,都成为学生实习成长、提升写作能力的实战平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

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形成写作能力培养的任务驱动框架,每个学习任务由任务背景、课堂议事厅、相关链接、任务学习目标、练笔实战、课后体验等环节组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学习活动的实际操作性,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设计,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互动性。练笔实战环节包括实例欣赏与体验、一试身手、文种体认等几个环节,课后体验包括病文评析、情境拟写等训练形式,体现由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可操作平台。

2.任务教学驱动模式的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分解工作任务,使学生明确本次会议的具体工作目标,确定相应的工作项目,明确写作任务。学生围绕写作任务配置教学资源。教师引导学生查阅与该写作工作项目有关的教材、参考资料,制作课件,撰写工作方案,完成写作练习等,通过该环节,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实现“学做合一”。组织学生参与该会议的筹备和服务工作,除了会前发布招聘通知、个人求职材料提前完成外,在招聘会进行中需要注意收集招聘会进展情况信息和招聘岗位相关数据情况,撰写新闻稿并进行发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写作的主动权,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完成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创设条件、任务驱动,置身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生需要完成收集材料、整理思路、完成写作等主要环节,变被动为主动,充分激发主体的活力,在工作过程中完成工作任务,学会所涉及文种的写作,从而实现写作能力和职场角色体验的双丰收。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过程考核方式的探索

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探索过程考核方式,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考核分值比例的确定:出勤占10%,学习态度占20%,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占70%。学习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划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根据工作环节又细化为若干任务,老师根据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任务目标、工作重点设计项目任务,并对每个项目任务完成的程序、步骤、要求、注意事项、目标进行细化,参照成绩评价标准,根据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赋分,若干项目平均分加权后得出学生的考核成绩。过程考核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不单单以分数定成绩,要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有差异的学生实行有差异的教育,项目任务的难易程度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基础而定。对学生评价不以横向比较不同同学的学习状况为主要评价取向,以学生自身成长的纵向进步尺度为参照依据,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实现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金常德 应用文写作[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2,1-10。

[2]徐明友 应用写作[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1,20-35。

[3]杨安翔 现代应用文写作教程[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30-56。

论文作者:宋秀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2月总第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论文_宋秀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