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三七产业化进程中的信息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尤宇[1](2020)在《晚清民国水泥工业及技术的发展(1889-1949)》文中指出水泥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项伟大发明,广泛应用于铁路建设、市政工程、住宅建设、桥梁工程、水利建设等领域,被誉为现代建筑的“粮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889年唐廷枢从国外引进水泥制造技术,成立唐山细棉土厂,水泥工业在我国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当前,我国水泥工业年产量已达23.3亿吨,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水泥技术也位居世界先进水平。水泥工业技术作为中国在近代化早期引入的西方技术之一,它是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并最终奠定现代水泥工业发展的基石,这一过程值得被追溯。本文选择晚清民国时期的水泥工业及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掘历史资料,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以下问题:西方水泥技术是如何被引进与发展的?中国水泥工业建设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什么不同的特征?遇到过哪些困难和问题,如何解决的,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期探寻水泥工业发展与水泥技术引进、革新、变迁之间的联系,丰富近代工业史及技术史的研究内容。本文首先对我国传统胶凝材料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介绍了水泥技术诞生及前期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探讨了我国水泥工业起步的背景、水泥烧制技术的引进、发展过程及结果。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国门大开,国外水泥开始向中国输入,并逐步取代了传统胶凝材料。1889年,为满足官办工矿企业的建设需要,发展水泥工业,洋务派人士唐廷枢在河北唐山创办了国内第一家民族水泥工厂——唐山细棉土厂,这是我国水泥工业的开端。在该厂创办过程中,通过从国外购买水泥生产设备和雇佣技师,水泥的烧制技术被引进。因企业经营策略不当和产业政策缺位,唐山细棉土厂仅仅经营了两年即宣告停业,但该企业为之后中国民族水泥工业的崛起打下了基础。本文第二部分梳理了近代水泥工业在发展阶段(1907-1936年)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情况,对该阶段水泥工业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启新洋灰公司为例,探讨了此时期水泥技术革新的成果。水泥工业在1907-1936年期间,因甲午战后工商矿业的快速发展、中华民国成立及“一战”爆发、南京国民政府“黄金十年”建设等因素的推动,得到了快速发展。启新、华商、中国等民族水泥企业纷纷建立并投产,水泥工业的实力大增,取得了不俗成绩。在此时期,以启新洋灰公司为代表的水泥工厂,通过将水泥加工工艺由干法加工更新为湿法加工,升级水泥的生料加工、熟料煅烧和原动设备,提高了国产水泥的品质,我国水泥加工技术在此过程中得到革新。本文第三部分研究水泥工业在1937年至1949年存在的停滞现象和技术变迁。全面抗战的爆发使水泥工业蒙受了巨大损失,陷入停滞。与此同时,水泥的供求关系和水泥工业布局也发生了变化。为保障抗战建国,政府开始引导并参与水泥工业生产。战时的水泥工业,虽为抗战建国做出了贡献,但因受到日军多次轰炸,加之进口设备渠道被封锁,产量始终未能恢复到战前的水平。战后,因外货倾销、内战爆发、水泥税复征等因素干扰,水泥工业的实际产量并未明显增加,产业发展停滞现象依旧没有得到改变。技术层面,因无法进口熟料煅烧设备,王涛、胡庆泉等人在抗战时期自行设计了半机械化立窑。此外,导淮委员会技士王鹤亭对从印度引进回国的灰土代水泥进行了技术改良,并加以生产和运用,成为波特兰水泥的替代解决方案,扩充了水泥工业产品的种类,在战时大后方,为水利和航运等建设立下汗马功劳。水泥标准方面,相关机构开始进行水泥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于1947年正式公布了我国第一部水泥标准规范。总体而言,我国水泥工业及技术在近代的发展极其艰难曲折。受战争破坏严重,政府的产业政策在其发展过程中初期缺位,但后期政府也曾出台过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水泥行业人员则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着从技术到标准的本土化努力。在晚清民国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水泥工业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不足,如过度依赖进口设备、产品品种不丰富和工业体系不健全等。尽管如此,近代水泥工业在工业布局、技术设备基础和人员储备方面,还是为新中国水泥事业提供了重要基础。
朱玉洁[2](2019)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药资源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融合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中药资源产业的显着特征是依赖于中药资源作为供应链源头和价值链的输入源头,通过供应链不同环节的价值增值和价值创造环节,输出终产品到供应链末端的消费者手中。中药行业因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自身绿色价值低和外部环境损害价值高,因此供应链具有较高的绿色生产力发展潜力。然而,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企业偏重于技术型的供应链模式构建,立足于商业角度探求整合式中药供应链模式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从供应链整体视角解决中药产业的绿色发展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答,大量有价值的会计和经济数据难以充分挖掘利用,价值核算和控制无法有效实施。本研究在分析中药供应链物质流的基础上,融合价值流分析,根据价值流图构建中药供应链的绿色生产力分析理论基础和核算框架体系,实现供应链和价值链融合分析,提出供应链提升绿色生产力的有效路径和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文章对价值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从中药资源价值链的拓展、特征和影响因素阐述了中药资源价值链的内涵和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内涵,同时阐明了价值链视角融合中药供应链分析的理论框架。其次,文章从中药在医药产业中的构成及比较优势、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分析方法现存问题和困境阐述了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并阐述了中药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的融合分析的融合基础和融合过程。第三,基于绿色价值流图构建分析框架,分析了中药供应链中各链条组成部分,识别“浪费”来源,设计供应链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通过计算供应链的经济指数和环境指数,创新设计了供应链绿色生产力量化测算框架,并运用民营企业数据实证其可行性。为中药资源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水平提供了评价手段。第四,本章在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五个策略①原料药减少使用量②原材料替换③废弃物循环利用④产品替换⑤产品循环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策略进行分析,提出废弃物资源化是提升绿色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还给出了中药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还需从政府规制保障(环境保护税法细化)、企业责任意识提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和公众消费引导(公众环境知情权保护,参与权推广和绿色消费引导)等多维度进行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第五,文章分析了中药废弃物资源化是中药供应链提升绿色生产力的最优策略,也是中药资源价值链实现价值延伸和价值增值的重要环节。并以黄芪为实例,探讨了黄芪口服液供应链中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若干策略,并利用绿色生产力指数GPI计算公式黄芪绘制口服液供应链改进后的价值流图,比较前后GPI在不同供应链阶段的变化。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立足价值链视角聚焦绿色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价值流动,融合分析物质流和价值流的运行规律,在国内首次较系统地探索了中药供应链价值流和物质流融合分析框架,对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理论分析进行拓展,阐明提升供应链绿色生产力与价值链价值延伸与创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评估方法:内部资源流动的经济效益--外部环境损害价值评估的融合分析形成价值图模型,建立绿色生产力绩效评估指数。该指数在概念结构、价值流转呈现形式,计量基础和数据收集处理均有一定突破和创新。根据中药供应链的特征,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提升策略和实现机制,对绿色生产力测算框架进行实证研究,实现应用创新。
谭晓霞[3](2019)在《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文中认为“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是2006年5月由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本文聚焦云南省文山州的壮族和彝族传承铜鼓舞的实践活动,对三个国家级传承人所生活的广南县那洒镇贵马村(壮族村)、富宁县板仑乡龙中村(彝族村)以及麻栗坡县董干镇城寨村(彝族村)等三个民族村寨进行深入的人类学考察,呈现这一传统文化事项在社会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由单一的自然传承向多元的社会传承、学校传承过渡,深入分析以政府主导的保护传承机制实施的基本状况及面临的问题,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探讨历史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逻辑与创新机制。铜鼓舞是中国最古老的舞种之一,长期流传于中国西南彝族、苗族、壮族、瑶族、水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而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境内,主要流传于广南县、麻栗坡县、富宁县的壮族侬支系与沙支系以及彝族黑倮、白倮、花倮、高裤脚倮、白汉彝、白花彝等支系,是节日民俗仪式或是丧葬祭祀仪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铜鼓舞是以击打铜鼓而舞为特征的中国民间舞蹈。早在公元4世纪之前,铜鼓就已经出现在青铜器所雕铸的乐舞场面之中。铜鼓舞即是在铜鼓从炊具——礼器——乐器的社会生命演变过程中的衍生物,是一种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铜鼓舞传达了人与铜鼓之间、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祭祀礼仪中兼为法器和礼器的铜鼓逐渐演化成为祭祀礼仪之后舞之蹈之的伴奏乐器,铜鼓舞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铜鼓舞主要流传于文山壮族、彝族的许多村寨中。随着文化生态的变化,铜鼓舞的巫术祭祀含义逐渐丧失,取而代之的是娱乐功能的不断强化。许多地方的铜鼓舞趋于消失。为了使铜鼓舞能够以活形态得以保护与传承,铜鼓舞与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事实上,与大多数传统文化事项一样,铜鼓舞之所以能够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方面反应了其本身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却也恰恰反应了其生存的文化生态是令人担忧的。与目前中国的大多数传统村落一样,本文选取的三个田野点当下都面临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以及交通的日益便利所带来的村寨空间不断被打破,无论是村民不断外出,还是外来者不断进入,原有的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村寨社会的变化使维护铜鼓舞神圣性的集体也在发生变化。许多村寨的铜鼓舞都因集体意识的减弱而逐渐式微。2006年开始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就是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并使之能够在新的时代得以延续。贵马村(壮族侬支系)的村民们从申遗之前就已经主动参与到了“传统”的“发明”过程中。在铜鼓舞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他们更加有意识地将传统的壮族舞蹈“拢阿曰”和“拢阿拉”进行挪用和拼接而形成了新形态的铜鼓舞。铜鼓舞成为了春节期间表演的自娱性舞蹈以及纪念侬智高的“七月节”期间盛大的祭祀舞蹈。这种传统的“发明”之所以有生命力,是与村民的主体意识的不断强化并不断实践有关的。最终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既定的”传统而得以传承。龙中村的彝族(高裤脚倮支系)铜鼓舞则是在诸如“荞年节”、“跳宫节”、“进新房”等节日仪式中通过鼓乐歌舞的集体狂欢达到人神两界沟通的一种重要舞蹈形式。因为修建高速公路以及建设村小学而侵占了过去跳铜鼓舞的神圣的文化空间——“宫坪”;神圣的祭祀仪式由于没有熟悉经文及仪式规程的麽公主持而难以举行;此外,由于出任“宫头”必须在经济上有很大的付出,而这些付出又很难有回报等原因,使村民不愿意出任“宫头”。加之该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故去,使得“跳宫节”难以恢复。政府的资金扶持以及对仪式主持人的引导和培养是恢复节日仪式活动建构良性文化生态的外源性动力。城寨村的彝族(白倮支系)铜鼓舞是具有神圣性的祭祀舞蹈,村民在诸如求雨或丧葬祭祀等神圣的集体仪式中通过集体参与的铜鼓舞而获得凝聚感。但是,如果作为文化持有者的集体意识在不断消失,那么,来自村落之外的政府主导的外源式的保护发展措施要真正发挥作用是非常困难的。铜鼓及铜鼓舞的神圣性是由村社集体所维持的,而当社区的集体由于村民不断外出打工、远离村落而逐渐松散之时,要使以集体意识为依托的铜鼓舞能够像从前一样延续是不现实的。如果铜鼓舞的神圣性是由村寨集体意识保证的,那么,重构集体意识则是村寨中的铜鼓舞能够传承最为重要的元素。当地政府除了保证大量资金扶持等诸多措施的实施以外,在保护过程中与村民共同构建了新的集体,从而使新的集体意识得以培养,进而使铜鼓舞的神圣性得以重新建立,最终使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能够可持续传承。综上所述,当传统和现代遭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激发文化持有者的内在动力。积极吸纳文化意义上的新成员进行集体意识的重构或是通过节日仪式中文化象征符号神圣性的恢复来建构和谐的社会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无论是在实施之初的无以借鉴还是在实施过程中的逐步调适,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值得肯定的是,那些原本存留在民间、乡间不为人所知的传统文化事项因为各级非遗代表作的申报和命名而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关注,最为重要的是这些行动都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信从而自发地参与到保护和传承自己文化的工作中去。政府文化部门、学者、艺术家、文化资源开发者等外源性力量的积极参与,从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者一起形成内外合力才可能让铜鼓舞在当下日益变迁的社会环境中持续留存并得以良性发展。
周彦伶[4](2019)在《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发展为研究主体,从百色市中药材的品种资源、生产种植、中药材市场三个角度分析了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已具备的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首先本文通过数据分析法与市场调查法等方法分析了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的现状。其次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出发,利用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自身限制。再者本文根据上述分析结果,针对性提出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遇到的问题,最后本文综合上述问题,尝试性的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和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理清了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近年发展情况。近几年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快速发展,种植规模与产量不断上升,主要种植的品种为金银花、八角等多年生品种,然而销售金额总体呈下滑趋势,一是因为中药材种植品种结构多元化有所欠缺,二是因为部分高收益中药材品种市场价格波动性较强。在中药材种植从业人员方面,总量虽稳步提升,但高技术人才引进仍显乏力。2、分析了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采用PEST模型与SWOT分析法从宏观、微观两个维度分析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在宏观因素方面分析了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有经济形势下行、科研队伍水平低、高端技术人才增长乏力等三个方面;在微观上制约因素有区域内中药材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中药材种植业企业缺乏外部资金支持等两个方面。3、总结了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本研究总结了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种植水平低、品牌效应低、种植规模小、人才匮乏、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建设规范化种植基地、扩大种植规模、加强品牌建设、引进与培养人才、加强政府引导作用等发展对策。
韩帆[5](2019)在《风险视角下寻甸县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经济要想稳定向前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撑,在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书记明确强调了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国计民生中最本质的问题,党的工作中,要时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要任务。寻甸县属于一个农业大县,但是农业大而不强,农业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地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需要应对很多风险,不同强度农业风险的发生,致使农户对农业风险的态度出现差异,并且产生了不同的农业生产行为,形成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格局。本文对云南省寻甸县的农户进行调查研究,选取坝区仁德镇(建设村、胜利村)、半山区金所乡(竹沟村、草海子村)和山区六哨乡(板桥村、五星村)为研究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李克特量表法、BP神经网络模型、心理测量范式、SPSS统计分析等多种理论和技术方法,对农户的农业风险类型、风险强度、农户风险态度以及农户农业生产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研究有:(1)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不同村落的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农业风险及空间差异,调查得出:坝区、半山区、山区的农业风险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差异较为明显的是自然农业风险。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来度量农业风险强度,结果表明:坝区高风险强度农户最少,半山区中度风险强度农户最多,山区高风险强度农户最多。地形越趋向于山区,农业风险强度越高。(2)运用李克特量表法对农户的风险态度进行测量,对量表指标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表明:风险中立型的农户占比最高,其次为风险厌恶型农户,风险偏好型农户占比最小。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农户风险态度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选取的15个指标对生产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最大的是地形,影响最小的是风俗习惯。(3)从耕地规模、农作物品种选择、农作物生产投入、技术选择四个方面对农业生产行为进行研究,基于农业风险强度和农户风险态度,研究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类型,结果均表明: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户占比较高,现代农业生产的农户占比较低。采用SPSS软件对农业风险强度、农户风险态度和农业生产行为类型之间做相关性分析,分析发现:农业风险强度和农业生产行为类型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农户风险态度与农业生产行为类型之间为高度相关。
徐敏,孙吉红[6](2019)在《南亚东南亚国家药品保健品进出口管理规定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通过对云南省及南亚东南亚十国药品保健品进出口管理政策、法律法规的研究,运用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知识,提出加速云南药品保健品与南亚东南亚十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从而为医药企业提供帮助。
黄勇军[7](2018)在《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文中指出在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史上,影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为我国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影视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创作样式;它既是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影视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研究者总结其创作成就,关注其在影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其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创作规律。因此,开展对影视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完整面貌;对于拓展影视史的研究范围,总结影视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启迪和促进当前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电视小说是对电视剧或电视剧本进行文字改编和再度创作而形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模式、文体形态、本质属性等都与电影小说相似。影视小说则是为了言说的便利而对电影小说和电视小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鉴定是否为影视小说应坚持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在创作依据上必须是根据电影/电视剧本或影像文本进行的改编与再创作,二是在创作时间上必须是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或摄制完成之后。只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廓清影视小说认知上存在的误区,为维护影视小说文体形态的纯正性与独立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电影以及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小说”为我国早期电影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电影改编的电影小说的早期形态电影本事以及“影戏小说”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年代以后电影小说成为“文学新品种”并得到文学界的承认,1940年代中后期电影小说更进一步成熟并开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放后电影小说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小说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辉煌”与“惨淡”的“舞台”上艰难“起舞”曲折前行。新时期电影小说则出现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但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作局面。1990年代以后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影像文本的电影和纸质文本的文学二者双向“合谋”的共同诱导与塑造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小说呈现出了全新的、别样的风格与特色,并推动电影小说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由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电视小说的诞生比电影小说晚近七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蹒跚来迟。电视小说经历了1980年代的短暂沉寂后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由1990年代及以前的创作者文体意识懵懂、艺术水准粗陋、市场接受程度低下而逐渐走向21世纪以后的文体创作自觉、运作模式娴熟、优秀佳作叠现的成熟与繁荣阶段。电视小说以及电影小说也在新世纪逐渐取代影视文学剧本成为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在厘清电影小说与电视小说演化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由此建立影视小说系统的生长谱系基础之上,从文体的角度深入影视小说内部探讨其文体建构的策略及其特色可以发现,影视小说既广泛借鉴了影像叙事的技巧,又充分发挥小说艺术的优长,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也因此成为影视对文学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成为影视与文学联姻产生的“宁馨儿”。影视小说是蕴含影视基因最为丰沛、受到影视影响最为深刻、借鉴影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运用其相关技法最为成熟的小说文本形态。其中,被誉为“电影的灵魂”的蒙太奇作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对影视小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此外,影视小说借鉴影视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影像视听技巧,以时空的有意错落、重置、交叉、破碎等打破情节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多重空间的叠合、并置、交错等摒弃传统单一的时间线性叙事模式,凸显共时性与现时性的“空间化”叙事效果,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审美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空间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影视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所具有的独异性和规定性之一。文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从影视小说的外部生态场域来考察影视小说的生成与运作情况可以发现,以出版社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影视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枢纽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精神产品能动主体的出版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影视小说的繁荣既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激发了不竭动力。同时,在影视小说生成链上的三大相关主体——作为影视剧生产制作主体的投资出品方、作为影视小说创作主体的改编创作者以及作为物化载体媒介主体的图书出版社中,改编创作者作为关键主体直接决定影视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市场价值,影视投资制作方则以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和强劲的资金实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在遵循影视剧生产规律、小说创作规律、图书出版规律“三大规律”基础上多方联动,互融共生,以各自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参与影视小说的创作生产与营销运作,推动影视小说在新世纪迅速发展并走向全面勃兴。
刘遹菡[8](2017)在《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文中认为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新兴文化产业,近年来一直是国家战略性的产业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当中明确提出要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促进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孵化器与动力源。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基本已完成了全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布局,实现了 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的批复和运营。基地的发展不仅能够为数字出版以及整个出版产业带来文化创意和技术上的创新和平台,还能够将基地周边所有数字出版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聚集和联动,实现集群化发展。因此,本文以全国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为研究主体,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与演进、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开展深入探讨和分析。在基础理论以及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收集和导入,实现对基地运行绩效的横向和纵向测评。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利用文献分析法从产业集群以及出版基地两个方面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章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为接下来的研究构建好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方式、演进动因和发展现状三个方面来挖掘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的进程。通过分析发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有自组织、他组织以及混合组织三种不同方式。并且目前为止,基地在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经过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几个不同的阶段,且目前各个基地处于的演进阶段各不相同。技术、市场、政府行为、人文和人才因素是推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的最主要的五个因素。另外,通过基地布局、基地构成情况以及经济规模能够较为清晰的了解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发展现状。第四章从构成主体、主体间关联互动以及组织形态三个方面探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结构。全国14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形态各不相同,分为无核心、多层次单核心、单层次多核心以及多层次混合四种组织形态。基地的主体由核心层和辅助层构成,核心层指的是开展数字出版产业业务的企业,辅助层则包括了政府及相关公共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中介组织和公共服务平台。各主体之间通过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共同参与到基地的运行当中,推动基地的整体发展。第五章分析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作为高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产业集群的三大运行机制,分别为协同创新机制、竞合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基地的协同创新主要由基于IP、基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以及基于产学研的三种创新形式构成,是基地得以发展迅速的主要推动力。另外,竞合机制将基地内的主体全部链接起来,以横向产业链中互补而形成的竞争为主导的竞合以及以纵向产业链中互补的合作为主导的竞合两种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风险共同承担,以达到共同开拓和占领市场,实现共赢的目的。而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存在则是加速知识和技术在基地范围内的流通,促使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能力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快速创新,能够让基地拥有作为集群形式发展的独有优势。基地中知识溢出的主体主要是基地中的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公共服务机构以及用户,通过主动、被动以及非正式溢出三种形式产生知识流通和溢出。同时,知识溢出的主体也是进行知识和技术学习的主要来源和途径。知识溢出和学习通过知识转移、知识转换和知识收获的循环过程来实现。第六章是对全国14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进行的实证研究。首先确定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技术路径,包括评价的目标与原则、评价思路和流程以及评价方法等。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地的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另外,在收集定量和定性数据之后,将其代入指标体系,得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测度和评估。一是通过4个二级模块的不同得分,能够分析出各个基地在不同模块的优势和劣势的横向测评结果;二是可以得出14个基地运行绩效的整体排名并且将其划分为绩效极高、较高、中等、较低和极低五个不同梯度的纵向测评结果。第七章是本文的总结与展望。简要陈述和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和观点,另外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对未来的延伸研究进行展望。
王炳程[9](2016)在《新中国以来农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农垦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演化的变迁过程,分析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农垦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借鉴美国、法国、日本的农垦制度,得出对中国当前农垦制度的启示,进而阐明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出路,以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第1章绪论对中国农垦制度的研究背景进行阐述,并对其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和综述后,通过文献阅读法、实地调查法、历史分析法对中国农垦制度进行研究,最后指出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章对中国农垦制度进行一般性分析。在基本概念中,对农垦、农垦类型和农垦制度进行了基本的阐述。在理论基础中,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西欧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推测,提出了创建经国家控制的公有制大农业的思想;列宁和斯大林在苏联创立的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大农业的思想理论同苏联的具体实际结合在一起,创立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农业。毛泽东屯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屯垦事业的实际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更加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使得中国屯垦事业取得硕大成效;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都不遗余力的推动农垦事业的向前发展。通过上述人物的阐述可以清晰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农垦的相关思想。在历史追溯中,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农垦发展的历程、作用和经验启示,更加清晰的了解农垦的发展历程。第3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的演化变迁过程进行了分析。首先,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农垦制度的必要性。其次,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改革的开拓创业、曲折发展、改革探索、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五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情况,然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阐述,最后阐明在改革发展中的改革途径和基本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并结合新的实践加以运用、丰富和发展,对于不断把农垦事业推向前进,再创新的辉煌。第4章对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运行现状进行分析。首先指出中国农垦制度在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建设、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上所处的战略地位,然后分析当前中国农垦制度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5章对国外农垦制度的借鉴和启示。通过对美国、法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情况进行介绍,同时找出三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进而阐明中国农垦制度从中可以借鉴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中国农垦的发展提供前进的道路。第6章对中国农垦制度的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对策进行总结和梳理。首先明确了中国农垦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包括改革的方向、要求和时机,无论农垦制度如何改革,都要在大原则的基础下去进行相应的改革。进而,提出中国农垦制度改革创新的对策,在农场企业、垦区集团、土地管理方式、经营体系、管理体制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
唐诗[10](2016)在《百色市田七标准化种植与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田七是为我国名贵的中药材,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等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个人身体健康与保健越来越关注,田七作为多种药品和保健品的原料,需求量也是逐年递增。广西是田七的原产地,百色市作为广西田七的主产区,虽然目前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田七标准化种植及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并实地走访、调研百色市田七种植情况,概括了目前百色市田七标准化种植及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并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及抗性育种工作滞后;病虫害发生普遍且严重,连作障碍难以克服;设施化建设不规范,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种植成本增加,产品深加工不足,市场价格波动大、难以实现预期利润;相关保险制度不完善,投资风险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如下:产学研相结合,加快破解技术难题及成果的应用;尽快制定和实施田七栽培技术标准(规程);建立田七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服务,补充完善保险和农贷等相关政策;扶持产业龙头企业,培育田七品牌;拓宽流通渠道,完善市场销售体系,从而促进百色市田七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浅议三七产业化进程中的信息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三七产业化进程中的信息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民国水泥工业及技术的发展(188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2 前人研究综述 |
1.3 研究资料及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章 中国水泥工业的起步与技术引进(1889-1906) |
1.1 中国传统的胶凝材料 |
1.1.1 气硬性胶凝材料 |
1.1.2 水硬性胶凝材料 |
1.2 西方水泥技术的诞生及初期发展 |
1.3 第一个民族水泥厂的创立与水泥技术的引进 |
1.3.1 唐山细棉土厂创立背景 |
1.3.2 唐山细棉土厂创立过程 |
1.3.3 水泥烧制技术的引进 |
1.3.4 唐山细棉土厂的失败及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及技术更新(1907-1936) |
2.1 水泥工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
2.1.1 甲午战争后的设厂热潮 |
2.1.2 民国成立及“一战”爆发 |
2.1.3 南京国民政府“黄金十年”建设 |
2.2 水泥工业的发展 |
2.2.1 水泥工厂陆续建立 |
2.2.2 水泥的供给总体状况 |
2.2.3 水泥工业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 |
2.3 水泥技术的更新——以启新洋灰公司为例 |
2.3.1 水泥生料加工技术及设备的更新 |
2.3.2 熟料煅烧设备的发展——普通立窑与回转窑 |
2.3.3 原动设备及其他设备升级 |
2.3.4 水泥质量控制与品质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水泥工业的萎缩与技术变迁(1937-1949) |
3.1 全面抗战时期的水泥工业 |
3.1.1 战时水泥工业损失与水泥供求关系变化 |
3.1.2 后方水泥工厂的增设与水泥工业布局的调整 |
3.1.3 工业统制下的水泥生产 |
3.2 特殊时期的水泥技术 |
3.2.1 半机械立窑 |
3.2.2 灰土代水泥 |
3.3 抗战胜利后的水泥工业 |
3.3.1 战后初期水泥工业迎来新局面 |
3.3.2 水泥工业萎缩终成定局 |
3.4 水泥标准规范的讨论与草拟 |
3.4.1 水泥标准的讨论 |
3.4.2 各机构拟定的水泥生产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晚清民国时期水泥工业及技术变迁的评析 |
4.1 水泥工业及技术的总体评价 |
4.1.1 水泥工业及技术的发展特点 |
4.1.2 水泥工业及技术作出的贡献 |
4.1.3 水泥工业及技术存在的不足 |
4.2 近代水泥工业发展对新中国水泥事业的影响 |
4.2.1 形成新中国水泥工业布局基础 |
4.2.2 奠定新中国水泥工业设备基础 |
4.2.3 为新中国水泥事业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药资源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融合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药资源发展现状与环境压力 |
1.1.2 传统资源价值理论与绿色发展的矛盾 |
1.1.3 传统绿色核算方法不能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和述评 |
2.1 供应链管理与绿色供应链 |
2.1.1 供应链管理与循环经济研究 |
2.1.2 绿色供应链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 |
2.1.3 中药产业供应链研究现状 |
2.2 价值链视角的供应链研究 |
2.2.1 价值链 |
2.2.2 价值链视角分析供应链的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 |
2.3 绿色生产力创新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内涵界定 |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2 绿色发展理念 |
3.1.3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3.1.4 现代环境会计理论 |
3.2 中药资源价值链的内涵分析 |
3.2.1 价值链的拓展 |
3.2.2 中药资源价值的分类 |
3.2.3 中药价值链的特征 |
3.2.4 中药价值链的影响因素 |
3.3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内涵分析 |
3.3.1 绿色生产力的内涵与拓展 |
3.3.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内涵 |
3.4 价值链视角融合中药供应链分析的理论框架 |
3.4.1 价值链视角分析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可行性 |
3.4.2 价值链视角分析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问题的原则 |
3.4.3 价值链视角分析中药供应链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发展现状研究 |
4.1 中药绿色供应链发展的现实基础 |
4.1.1 中药在医药产业中的构成及比较优势 |
4.1.2 粗放型经济模式对环境的影响 |
4.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分析方法现存问题及困境 |
4.2.1 中药供应链运行模式 |
4.2.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调控的手段:物质流分析 |
4.2.3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分析的困境 |
4.3 中药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的融合分析 |
4.3.1 融合基础:中药资源的“二项”属性 |
4.3.2 融合过程:中药供应链物质流动过程中的价值循环 |
第五章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测算框架与实证研究 |
5.1 相关概念 |
5.1.1 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PING,VSM) |
5.1.2 绿色价值流图析技术 |
5.2 研究方法和框架设计 |
5.2.1 中药供应链绿色价值流图 |
5.2.2 绿色生产力指数 |
5.3 实证研究: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测算研究 |
5.3.1 黄芪 |
5.3.2 黄芪口服液 |
5.3.3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环境指数计算 |
5.3.4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经济指数计算 |
5.3.5 黄芪口服液CPI计算 |
5.4 绿色生产力绩效指数的应用 |
第六章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管理策略与实现机制研究 |
6.1 绿色供应链管理策略 |
6.1.1 三个基本前提 |
6.1.2 供应链管理策略 |
6.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策略分析 |
6.2.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6.2.2 构建层次分析模型 |
6.2.3 提升策略权重计算 |
6.2.4 中药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策略 |
6.3 中药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实现机制 |
6.3.1 政策保障 |
6.3.2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 |
6.3.3 公众参与机制保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药价值链的价值延伸与创造 |
7.1 废弃物资源化——中药资源产业价值创造过程 |
7.1.1 中药价值链的价值延伸 |
7.1.2 中药价值链上的价值创造 |
7.2 废弃物资源化在黄芪口服液供应链中的应用探索 |
7.2.1 废弃物产生及其可利用物质 |
7.2.2 固体废弃物利用途径及其产业化方式 |
7.3 不同改进策略下黄芪口服液绿色生产力提升实践 |
7.3.1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提升绿色生产力策略 |
7.3.2 改进策略下绿色生产力绩效CPI计算 |
7.3.3 以中药饮片企业为中心提升绿色生产力水平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3)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舞蹈人类学的研究 |
(二) 关于铜鼓舞的研究 |
(三)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
三、主要理论视角 |
(一) 文化生态 |
(二) 集体意识 |
(三) 集体记忆 |
四、田野点概述 |
(一) 贵马村(壮族侬支系) |
(二) 龙中村(彝族高裤脚倮支系) |
(三) 城寨村(彝族白倮支系) |
五、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六、核心论点 |
第一章 铜鼓舞的起源、特点和类型 |
第一节 铜鼓的分布及渊源 |
一、铜鼓的分布 |
二、铜鼓的渊源 |
第二节 铜鼓舞概说 |
第三节 铜鼓舞的类型及特点 |
第四节 非遗传承点铜鼓舞的类型及特点 |
一、贵马村的铜鼓及壮族铜鼓舞 |
二、龙中村、城寨村的铜鼓及彝族铜鼓舞 |
三、壮族铜鼓舞和彝族铜鼓舞的比较 |
小结 |
第二章 铜鼓舞的创造性恢复及影响 |
第一节 寻找铜鼓舞艺人 |
第二节 铜鼓舞“扩融”及其文化基础 |
第三节 铜鼓舞发展与村寨和谐 |
小结 |
第三章 文化生态恢复的困境及可能性 |
第一节 文化空间的缺失 |
第二节 仪式主持者的断代 |
第三节 寻找外源性动力 |
小结 |
第四章 重构集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 |
第一节 铜鼓舞的神圣性 |
第二节 旧铜鼓的重现与新铜鼓的意义建构 |
第三节 传统文化的调适与集体意识的重构 |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铜鼓舞传承者的主体性 |
第一节 传承人与铜鼓舞 |
第二节 作为集体文化事象的铜鼓舞 |
第三节 作为主体性塑造的铜鼓舞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数据分析法 |
1.3.2 SWOT分析法 |
1.3.3 文献分析法 |
1.3.4 市场调查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种植业产业化理论研究综述 |
2.2 中药材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中药材产业现状分析研究综述 |
2.2.2 中药材产业问题分析研究综述 |
2.2.3 中药材产业对策建议分析研究综述 |
3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现状分析 |
3.1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总体现状 |
3.2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种类结构现状分析 |
3.3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企业和种植基地现状分析 |
3.4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人员构成分析 |
3.5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
4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宏观因素分析 |
4.1 政治环境 |
4.2 经济环境 |
4.3 社会环境 |
4.4 技术环境 |
5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SWOT分析 |
5.1 内部优势因素分析 |
5.1.1 人工种植基地初具规模优势 |
5.1.2 中药材种植业规模快速增长 |
5.1.3 中药材种植业人才和从业人数不断扩张 |
5.2 内部劣势因素分析 |
5.2.1 区域内中药材种子质量参差不齐 |
5.2.2 区域中药材种植业产业缺乏外部资金支持 |
5.3 外部机遇因素分析 |
5.3.1 百色市政策机遇 |
5.3.2 百色市区位发展机遇 |
5.3.3 区域中药材交易批发市场发展机遇 |
5.3.4 西部大开发和自治区发展机遇 |
5.3.5 打造西江经济带和资源富集区机遇 |
5.3.6 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国家战略机遇 |
5.4 外部威胁因素分析 |
5.4.1 自治区区域间竞争威胁 |
5.4.2 国家宏观政策威胁 |
5.4.3 国外竞争威胁 |
6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问题分析 |
6.1 中药材种植方式落后,农业技术推广程度低 |
6.2 中药材种植缺乏优质品种,品牌效应缺失 |
6.3 中药材种植规模小,过度开发野生资源 |
6.4 中药材种植业产业人才匮乏 |
6.5 中药材缺乏规划盲目种植,市场信息不对称 |
7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与建议 |
7.1 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 |
7.2 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建立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 |
7.3 加强百色市中药材品牌建设,打造拳头产品 |
7.4 加强中药材种植业人才引进与培养 |
7.5 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规范市场行为 |
8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风险视角下寻甸县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业风险 |
1.2.2 风险态度 |
1.2.3 农户农业生产行为 |
1.2.4 研究述评 |
1.3 理论基础 |
1.3.1 环境认识论 |
1.3.2 地方理论 |
1.3.3 马斯洛需求理论 |
1.3.4 风险理论 |
1.3.5 行为理论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域选择与设计 |
2.1 研究区域选择 |
2.1.1 选取原则 |
2.1.2 研究区域概况 |
2.1.3 各村落基本情况 |
2.2 问卷设计与调查统计 |
2.2.1 问卷设计 |
2.2.2 问卷结果初步统计 |
2.2.3 问卷信效度分析 |
第3章 农业风险研究 |
3.1 农业风险及空间差异研究 |
3.1.1 农业风险类型选取依据 |
3.1.2 农业风险及空间差异 |
3.2 农业风险强度研究 |
3.2.1 研究方法 |
3.2.2 农业风险强度结果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农户农业风险态度研究 |
4.1 农户农业风险态度指标体系 |
4.1.1 农户风险态度界定 |
4.1.2 农户风险态度类型 |
4.1.3 农户风险态度测量方法 |
4.1.4 农户风险态度测量指标 |
4.1.5 农户农业风险态度测量结果分析 |
4.2 农户风险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模型的选择及可行性分析 |
4.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3 神经网络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研究 |
5.1 农业生产行为类型的划分 |
5.2 农业生产行为分析 |
5.2.1 农户农业生产基本概况 |
5.2.2 风险强度及风险态度下农户农业生产行为 |
5.3 相关性分析 |
5.3.1 风险强度与农业生产行为类型相关性分析 |
5.3.2 风险态度与农业生产行为类型相关性分析 |
5.4 典型案例分析 |
5.4.1 典型案例1 |
5.4.2 典型案例2 |
5.4.3 典型案例3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性与后续研究展望 |
6.3 研究中的思考 |
6.3.1 农户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3.2 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南亚东南亚国家药品保健品进出口管理规定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促进云南省药品保健品走出去对策 |
1.1 制定统一的对外合作政策 |
1.2 制定产业贸易政策 |
1.3 实施高层战略 |
1.4 调整出口退税率来提高产品竞争力 |
1.5 建立医药产品出口服务中心 |
1.6 建立专业的药品保健品进出口贸易行业协会 |
1.7 搭建专业化国际药品保健品注册平台 |
1.8 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 |
2 加速云南省中药走出去对策 |
2.1 制定促进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政策 |
2.2 加强中医药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 |
2.3 以医药结合打开南亚、东南亚市场 |
2.4 加大中医药投入和政策扶持 |
2.5 完善中药的相关标准与规范 |
2.6 打造中医药对外传播品牌 |
3 扩大云南省西药走出去对策 |
3.1 加强西药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推进力度 |
3.2 技术改造,走向国际 |
3.3 加强对药品出口的管理 |
3.4 支持有基础的企业进一步扩大出口销售渠道 |
3.5 引进国内大型医药商贸流通领域企业 |
4 推动云南省保健品走出去对策 |
4.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保健品知识产权的保护 |
4.2 突出优势特色,大力发展保健产品 |
4.3 建成一批特色保健品产业园 |
5 逐步完善药品保健品进口政策 |
5.1 完善进口促进体系,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
5.2 对进口药品实施全程监管 |
5.3 对不符规定进口药品的处理要灵活 |
5.4 应明确对特殊情况下进口药品的规定 |
5.5 建立区分真药、仿制药与假药、劣药的合理标准 |
5.6 明确未批准进口真药、仿制药的行政处罚 |
5.7 设立公益性社会机构引导、帮助患者购买药品 |
(7)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一次偶然的必然“邂逅” |
二、拨云去雾:影视小说的界说与判定 |
三、众声喧哗:影视小说研究的概况与述评 |
四、探幽发微:影视小说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
第一章 电影小说的生成演化流变 |
第一节 曾经辉煌:电影小说的现代生成(1920-1949) |
一、源起与滥觞:从“电影本事”到“影戏小说” |
二、完善与成型:“文学新品种”的“开花结果” |
三、勃兴与衰落:从“迅速繁荣”到“戛然凋零” |
第二节 曲折前行:电影小说的缓慢发展(1949-1989) |
一、戴着枷锁的“舞者”:“十七年”电影小说 |
二、渐次复苏的“星火”:“新时期”电影小说 |
第三节 再度兴起:电影小说的走向繁荣(1990-2010) |
一、多重助推下的全新发展:九十年代电影小说 |
二、多方联动下的成熟建构:新世纪的电影小说 |
第二章 电视小说的发展演绎历程 |
第一节 艰难孕育:电视小说的多重束缚与孱弱生成(1958-1989) |
一、辗转反侧的难产:母体源头的先天缺失 |
二、初生之后的沉寂:生态场域的强力消解 |
第二节 多层建构:电视小说的不断探索与走向成熟(1990-1999) |
一、“掬精华”与“赋灵魂”:创作的初步实践 |
二、“被背叛”与“卖狗肉”:遭遇的问题误区 |
三、“有意识”与“转折点”:自觉的融通调适 |
第三节 迈向纵深:电视小说的全面勃兴与初步繁荣(2000-2010) |
一、数量大幅增长:变得“更为流行了” |
二、佳作不断涌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三、题材内容丰富:影视与出版的“一种策略” |
四、畅销作品众多: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
第三章 影视小说文体的建构策略 |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叙述的多元化实践 |
一、交叉蒙太奇:多条线索的巧妙编织 |
二、隐喻蒙太奇:多重意蕴的具象表达 |
三、心理蒙太奇:多层幽曲的繁复呈现 |
第二节 形式空间化:空间的影视化转轨 |
一、视点与运动:叙述的空间化转换 |
二、幻化与物化:意象的空间化交错 |
三、共时与多重:结构的空间化并置 |
第四章 影视小说载体的媒介视野 |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影视小说出版的机制准备 |
一、地域分工改革:奠定影视小说勃兴之基础 |
二、发行渠道改革:拓展影视小说勃兴之通衢 |
三、内部体制改革:提供影视小说勃兴之动力 |
第二节 周期与时效:影视小说出版的时间维度 |
一、“后期的跟随”:先期试水与谋定后动 |
二、“同开姊妹花”:联袂互动与无缝链接 |
三、“风向标有变”:小说先行与影视后至 |
第三节 品牌与策划:影视小说出版的营销策略 |
一、品牌化战略:影视小说取得“决胜的关键” |
二、跨媒体营销:影视小说需“吆喝上几嗓子” |
三、全媒体出版:影视小说出版“重要的一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1920-1949年中国现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
附录二:1949-2010年中国当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
附录三:1980-2010年中国电视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飞速发展 |
1.1.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孵化器 |
1.2 研究综述 |
1.2.1 产业集群研究 |
1.2.2 出版产业基地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1.1 规模经济理论 |
2.1.2 工业区位论 |
2.1.3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
2.1.4 增长极理论 |
2.1.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1.6 GEM因素模型 |
2.2 社会经济网络理论 |
2.3 知识溢出理论 |
2.4 竞合理论 |
2.5 小结 |
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与演进 |
3.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动因 |
3.1.1 技术因素 |
3.1.2 市场因素 |
3.1.3 政府因素 |
3.1.4 人才因素 |
3.1.5 人文因素 |
3.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方式 |
3.2.1 自组织方式 |
3.2.2 他组织方式 |
3.2.3 混合组织方式 |
3.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历程 |
3.3.1 萌芽阶段 |
3.3.2 形成阶段 |
3.3.3 成长阶段 |
3.3.4 成熟阶段 |
3.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现状 |
3.4.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布局 |
3.4.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构成方式 |
3.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经济规模 |
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结构 |
4.1 基地主体 |
4.1.1 核心层主体 |
4.1.2 辅助层主体 |
4.2 主体间关联互动 |
4.2.1 基地企业之间互动 |
4.2.2 政府与基地之间互动 |
4.2.3 高校、科研院所与基地之间互动 |
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形态 |
4.3.1 无核心组织形态 |
4.3.2 多层次单核心组织形态 |
4.3.3 单层次多核心组织形态 |
4.3.4 多层次混合形态 |
5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机制 |
5.1 基地运行机制概述 |
5.2 协同创新机制 |
5.2.1 协同创新机制的内涵 |
5.2.2 协同创新的动力 |
5.2.3 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 |
5.3 竞合机制 |
5.3.1 竞合的内涵 |
5.3.2 以竞争为主导的竞合 |
5.3.3 以合作为主导的竞合 |
5.4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 |
5.4.1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内涵 |
5.4.2 知识溢出主体分析 |
5.4.3 基地知识溢出的过程和机理 |
5.4.4 基地知识溢出与学习的形式 |
6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 |
6.1 基地运行绩效及其评估的意义与功能 |
6.2 构建运行绩效评价体系 |
6.2.1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
6.2.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
6.2.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模型 |
6.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过程与结果 |
6.3.1 评价过程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7 总结与讨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之处 |
7.3 本文的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新中国以来农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农垦制度概述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垦 |
2.1.2 农垦类型 |
2.1.3 农垦制度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垦的相关思想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大农业的思想 |
2.2.2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思想 |
2.2.3 毛泽东的屯垦思想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农垦思想 |
2.3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历史追溯 |
2.3.1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2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作用 |
2.3.3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经验启示 |
第3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演化变迁过程 |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农垦制度的背景分析 |
3.1.1 政治因素 |
3.1.2 经济因素 |
3.1.3 社会因素 |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的历史改革 |
3.2.1 开拓创业阶段 |
3.2.2 曲折发展阶段 |
3.2.3 改革探索阶段 |
3.2.4 全面推进阶段 |
3.2.5 现代化建设阶段 |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
3.3.1 经济成就 |
3.3.2 政治成就 |
3.3.3 边疆稳定 |
3.4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改革路径及经验 |
3.4.1 农垦制度改革路径 |
3.4.2 农垦制度改革经验 |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运行现状分析 |
4.1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的战略定位 |
4.1.1 国家粮食安全的“中枢神经” |
4.1.2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领军人” |
4.1.3 区域经济发展的“纽带” |
4.2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存在的问题 |
4.2.1 垦区间经济体制失衡 |
4.2.2 企业管理制度失位 |
4.2.3 垦区经营机制落后 |
4.2.4 组织制度缺乏竞争力 |
4.3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管理体制机制不畅 |
4.3.2 经营市场化水平低 |
4.3.3 区域差异下的驱动机制不同 |
4.3.4 经济主体投入能力低 |
第5章 国外农垦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
5.1 美国的农场制度的启示 |
5.1.1 美国农场的现状 |
5.1.2 美国农场的特点 |
5.2 法国的农场制度 |
5.2.1 法国农场的概况 |
5.2.2 法国农场的特点 |
5.3 日本的农场制度 |
5.3.1 日本农场的概况 |
5.3.2 日本农场的特点 |
5.4 对中国农垦制度的启示 |
5.4.1 家庭农场是农业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 |
5.4.2 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 |
5.4.3 国家支持和政策引导 |
第6章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及对策 |
6.1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需要坚持的原则 |
6.1.1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方向 |
6.1.2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要求 |
6.1.3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时机 |
6.2 中国农垦制度改革创新的对策 |
6.2.1 创新农垦土地管理方式 |
6.2.2 大力深化垦区集团化改革 |
6.2.3 全面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 |
6.2.4 构建新型农垦经营体系 |
6.2.5 完善农垦企业管理体制 |
6.2.6 改进优化农垦运行机制 |
6.3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百色市田七标准化种植与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 国外田七发展研究 |
1.5 国内田七发展研究 |
1.5.1 云南三七产业化发展研究 |
1.5.2 广西田七产业化发展研究 |
1.5.3 田七技术规程和标准 |
2 中药材种植标准化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中药材种植标准化概念 |
2.1.1 内涵 |
2.1.2 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特点 |
2.2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组织方式 |
2.2.1 农户单独经营模式 |
2.2.2 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 |
2.2.3 公司企业模式 |
2.3 中药材GAP理论 |
2.4 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的发展 |
2.4.1 国外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的发展 |
2.4.2 国内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的发展 |
3 百色市田七标准化种植及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3.1 标准化种植操作规程尚不完善 |
3.2 荫棚搭建缺乏统一规范 |
3.3 缺乏种质资源的整理与研究 |
3.4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
3.5 病虫害发生普遍而严重 |
3.6 连作障碍成为技术瓶颈 |
3.7 种植成本增长,利润下降 |
3.8 田七市场收购价格波动大 |
3.9 相关保险制度不完善,投资风险较大 |
3.10 产品深加工发展不足 |
4 百色市田七标准化种植的前景分析 |
4.1 田七标准化种植需要的自然条件 |
4.2 百色市发展田七标准化种植的优势 |
4.2.1 区位优势 |
4.2.2 市场优势 |
4.2.3 技术优势 |
4.2.4 政策优势 |
4.3 百色市田七标准化种植对产业化发展的作用 |
4.3.1 标准化种植提升了田七原料药材质量 |
4.3.2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
4.3.3 是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 |
4.3.4 是依托田七的中医药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
5 百色市田七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5.1 百色市田七产业化发展总体思路 |
5.2 百色市田七产业化发展的原则 |
5.3 百色市田七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指标 |
5.4 推进百色市田七产业化的对策 |
5.4.1 建立配套的田七种植技术标准 |
5.4.2 建立田七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
5.4.3 产学研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
5.4.4 推广田七种植保险,加大农业贷款力度 |
5.4.5 培育龙头企业,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
5.4.6 拓宽流通渠道,完善市场体系 |
5.4.7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浅议三七产业化进程中的信息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民国水泥工业及技术的发展(1889-1949)[D]. 尤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药资源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融合创新研究[D]. 朱玉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 谭晓霞. 云南大学, 2019(12)
- [4]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 周彦伶. 广西大学, 2019(01)
- [5]风险视角下寻甸县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研究[D]. 韩帆. 云南大学, 2019(03)
- [6]南亚东南亚国家药品保健品进出口管理规定对策研究[J]. 徐敏,孙吉红. 产业科技创新, 2019(04)
- [7]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D]. 黄勇军. 兰州大学, 2018(10)
- [8]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D]. 刘遹菡. 武汉大学, 2017(02)
- [9]新中国以来农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 王炳程. 吉林大学, 2016(03)
- [10]百色市田七标准化种植与产业化发展研究[D]. 唐诗. 广西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