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甘草酸镁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疗效论文_夏珊珊,汤春静

(威海市立医院血液内科;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目的:探析异甘草酸镁对于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疗效。方法:从本院2014年07月~2015年07月化疗后出现肝损害的血液肿瘤病例中选择7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异甘草酸镁与硫普罗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TBIL、AST与ALT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依次为(12.65?4.69)?mol/L、(30.37?14.39)IU/L、ALT(36.01?14.47)IU/L、 91.89%,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液肿瘤患者,异甘草酸镁在其化疗后肝损害上的疗效性较高,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硫普罗宁;血液肿瘤;化疗后肝损害

血液肿瘤治疗多以化疗手段为主,伴随化疗药剂在使用上的不断深入,该病症治愈与缓解比率均不断增加,令患者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然而化疗药物皆含带毒副反应,在所引起的诸多不良反应中,以肝肾功能损害及骨髓抑制两种最常见[1],不利于化疗药效的顺利发挥,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如何治疗化疗后肝损伤成为当下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4年07月~2015年07月化疗后出现肝损害的血液肿瘤病例中选择7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41例;年龄21~70岁,均值(44.8?8.9)岁;急性白血病16例,多发骨髓瘤11例,高危MDS7例,NHL43例。随机分作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资料经比较,均有P?0.05,可对比。

1.2纳入标准

经由骨髓细胞学诊断、病理学诊断与免疫流式诊断等被确诊为血液肿瘤同时接受化疗者;同肝脏药物损害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者;机体KPS评分不低于70分者。

1.3 排除标准

化疗前肝功能既已受损者;知情同意书不予签署者。

1.4 治疗方法

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异甘草酸镁与硫普罗宁治疗。观察组:异甘草酸镁(150mg)+葡萄糖注射液(5%,250ml),静脉滴注,1次/d,1疗程2周。对照组:硫普罗宁(200mg)+葡萄糖注射液(5%,250ml),静脉滴注,1疗程2周。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时期病例肝功能变化,指标包括TBIL、AST与ALT。

1.6 疗效评估

显效:ALT低于50 IU/L,且体征症状消失;有效:ALT下降,但仍然不低于50 IU/L,且体征症状改善;其他皆视为无效。总有效为有效与显效相加。

1.7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一应数据处理皆由SPSS18.0版本统计学软件来进行,用?x?s予以表示的计量数据行以t检验,用n(%)予以表示的计数数据行以卡方检验,P?0.05代表数据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时期病例肝功能变化对比(表1)

3 讨论

肝脏,在机体中起到药物代谢与转化作用,某些药物在进入人体后均是在肝脏处完成生物转化,进而产生生物学活性。由于化疗药物代谢及转化场所多为肝脏部位,因此药物本身连同其代谢生成物对肝功能均可造成直接性损伤或坏死。关于药物性肝损害,其发病机制大致包括干扰胆盐、药物本身毒性、干扰干细胞摄取及免疫过敏反应等多个方面。一般情况下,肝细胞类型的肝损害显示为酶学改变,其病理表现通常为脂肪变性与肝细胞肿胀。而淤胆性肝损害则主要体现在酶学改变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上,其病理表现通常为肝内胆汁出现淤积。此外,兼具肝细胞与淤胆型两种肝损害特征表现者即为混合型肝损害。当前阶段,针对药物性肝损害问题以停用带有肝损害性的药物为主解决办法,并配合使用保肝药,以纠正肝脏受损患者的肝功能。异甘草酸镁属于甘草酸,提取自天然植物甘草,经碱催化及导构化处理形成盐精,在甘草酸制剂中属于第四代,属于单一性18?导构体,具备强肝脏靶向性,可起到抗炎、抑制病毒增殖、抗纤维化、灭活病毒以及保护肝细胞膜等功效。有研究表明,对于大鼠四氯化碳造成的慢性肝损伤,异甘草酸镁具有明显治疗功用。异甘草酸镁在近年来的乙肝治疗中多有应用,取得显著效果,此外,24h的半衰期使得异甘草酸镁服用方便,并且应用广泛,对各种肝病都有适用性。

本研究中,两组病例肝功能在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TBIL、AST与ALT指标依次为(12.65?4.69)?mol/L、(30.37?14.39)IU/L、ALT(36.01?14.47)IU/L,较对照组明显偏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治疗中总有效34例(91.89%),同对照组相比,其治疗总有效性相对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于血液肿瘤患者,异甘草酸镁在化疗后肝损害临床疗效上明显优于硫普罗宁,值得推广,此结论同李英霞[2]研究相似度较高。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血液肿瘤患者,异甘草酸镁在其化疗后肝损害上的临床疗效较好,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程冬霞.异甘草酸镁对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临床疗效[J].医学信息,2017,30(3):115-116.

[2]李英霞.异甘草酸镁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3):125-126.

论文作者:夏珊珊,汤春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7

标签:;  ;  ;  ;  ;  ;  ;  ;  

异甘草酸镁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疗效论文_夏珊珊,汤春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