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一体化管理的探讨论文_李果明

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一体化管理的探讨论文_李果明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信宜供电局 525300)

摘要:输电线路要保持永久安全运行状态,还需要检修人员做好配合,只有检修工作落实到位,输电线路运行中的安全隐患才能在酿成安全事故之前被发现解决,基于此,供电企业应构建线路运行与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使线路运行检修同步进行,使相关过程得到监督管理,以提升线路及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系数。相关人员还要注重解决一体化管理中的问题,使相关管理措施能顺利落实下去。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

一体化管理是为了保证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在该一体化管理要求下,相关人员要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以及安全监管体系进行构建,对实际项目制定最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使运行与检修优势更显著。线路运行与检修一体化可以使整个系统都得到有效监督和保护,相关人员还要运营好该项目,使其为供电企业生产模式转型改进提供良好基础。本文主要针对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一体化管理进行分析。

一、运行与检修一体化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其一输电线路分布区域较广,其横贯的地形地貌也有多种类型,这意味着线路运行环境多元多变,不止包括地形环境,还包括气候环境,在潮湿的天气中或雷电较多的天气中,很难开展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工作,所以线路运行与检修很难实现一体化,检修工作总难满足运行要求[1]。

其二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早在很久以前便被应用在输电线路管理中,这些管理模式必须处于实时更新状态,如此其才能满足现时期输电线路或系统运行要求。但在实际中,这种管理模式在运行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是管理模式优化的重要改造点,但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消除矛盾,使运行与检修相协调。深入研究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这意味着该时间段内管理模式无法得到改造。

其三在运行检修同步管理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缺陷,这些缺陷需要完全记录在案,以使这些档案数据为故障维修和分析等提供参考依据。但在实际中,很多工作人员致力于故障的检修与消除,检修过程记录很难记录下来,如此当输电线路再次出现故障后,工作人员还需要再度研究,才能找到解决方案,这既浪费了时间,也增加了成本。

其四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需要由工作人员执行下去,工作人员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做好线路运行维护检修工作,并在检修中发现问题或隐患[2]。但在实际中,这些工作人员的检修频率太低,其在检修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或知识等已经不太适应现阶段的线路维护要求。

2、应对措施

针对四种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如下,其一制定检修计划,在计划制定之前,还需要查看天气预报,根据现场气候信息,决定检修时间段,如此可有效避免恶劣检修天气。如果气候难以预料,出现恶劣天气,相关检修人员应及时联系上级部门,作出整改计划,或落实有效措施,以保证检修工作的有效性。

其二一体化管理中的矛盾包括违章建筑与输电线路安装区域之间的冲突,相关部门应立即下达建筑拆除指令,并与相关群众做好沟通。

其三相关检修人员要谨慎对待线路检修的每个步骤,并做好记录,最终核实完毕,将其录入档案,在后期检修中,相关人员还要继续完善该档案信息,以使相关故障检修有足够的参考依据[3]。

其四提高员工素质,供电企业除了要做好安全培训之外,还要重点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技能,使其能有效应对线路管理检修中的任何矛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

1、建立运行与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

在输电线路一体化管理中,不仅要有先进的管理模式,还要有健全完善的管理系统,毕竟运行与检修工作系统性与综合性更强。在建设系统时,相关人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功能要求,如实时监测输电线路运行状态以及检修计划进度执行程度,评估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还要对线路的运行安全状况进行准确判断核定,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依赖自动化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所以还需要将其与相关的专家分析系统等联系起来,使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中的相关参数能得到实时采集、分析处理。专家分析系统在分析数据同时,会产生相关的优化策略,从而保证一体化管理模式运行的可靠性。在线路运行中,管理系统还需要对检修技术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相关人员还要利用这些数据建立相关的电网模型,以筛选出最佳检修技术。另外电网模型还可以反映线路安全隐患,相关人员还要将这些隐患与实际故障对应起来,及时解决故障,减少停电时间[4]。在故障隐患发现分析同时,相关人员还要组织全部专家,制定有效的检修计划,并对计划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2、建立设备信息档案库

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总会与相关的设备连接在一起,在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中,设备也是重点管理事项,这些设备故障也会影响线路运行效果,甚至造成线路故障,再加上线路与设备连接较复杂混乱,设备管理必须纳入到一体化管理内容中。首先相关人员要针对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建立相关的数据库,专门储存设备本身信息和运行状态信息,当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时,相关人员也要采集信息,将其纳入到设备信息档案库中,这些数据信息将成为设备故障管理的参考依据。在这些信息中,相关人员要注重记录设备的原始信息,如技术参数的标准信息以及正常运行状态的信息等,在故障检修中,相关人员可对比原始数据,找到异常部分。另外其他的检修信息也需要加入相关的数据库,检修计划信息可以为检修人员提供合理规划,相关人员还要做好管理,避免信息失效失真。最终这些计划信息将被应用在检修计划优化设计中,主要应用在检修内容安排以及时间安排、资源配置中,如此检修计划才能在实际检修中发挥参考价值。

3、应用一体化管理关键技术

在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中,相关人员还要落实相关的技术,使线路运行正常,检修有效。相关的检修技术有故障检修以及状态检修技术等,不同故障都有不同的检查方式和手段,相关人员还要利用专家分析系统以及电网模型来筛选故障最佳应对技术,以使检修工作为设备线路运行保驾护航[5]。只有关键技术落实到位,运行与检修才能真正实现一体化。对于线路连接的设备,相关人员不仅要采集其运行信息,还要监测其运行状态,落实相关的检修技术,以使其不会对线路造成影响。在设备检修中,相关人员可借助相关的检修设备和检修技术,来准确定位设备故障部位,使设备得到有效管理,使设备与线路检修一体化程度更高。在一体化关键技术应用中,相关人员需要应用相关的运检制度和管理手段来保证其落实到位,还需要利用系统的智能监测技术来监测设备及线路运行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还要经过智能化分析,相关的分析技术包括数据库分析技术以及智能化分析技术等。

结语

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一体化管理现状并不理想,其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人员素质问题或检修频率与运行要求不相适应等,供电企业在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应找到根源,对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优化,使其与现时期配电系统运行状况相适应,如此一体化管理优势才能真正体现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使线路线损和质损减少。

参考文献:

[1]华逸民.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6):148.

[2]李凯声.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7(23):101.

[3]郑龙.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J].通讯世界,2017(22):246-247.

[4]李连铮.一体化管理在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0):42-43.

[5]马明.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初探[J].中国高新区,2017(18):119+121.

论文作者:李果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一体化管理的探讨论文_李果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