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妇产科;应用分析
相比较于医院其他科室而言,妇产科对隐私性的要求非常高,医院在进行治疗时,要重视患者隐私保护的问题。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疾病治疗的效果才能得到提升,妇产科患者的身体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的37例患者中,年龄21-56岁,平均(29.1±1.3)岁,病程4d-11.5个月,疾病分类:盆腔炎6例,宫颈炎7例,月经失调6例,子宫肌瘤 6例,妊娠合并症7例,其他疾病5例;实验组的37例患者中,年龄20-57岁,平均(30.2±1.5)岁,病程3d~12个月,疾病分类:盆腔炎7例,宫颈炎7例,月经失调8例,子宫肌瘤4例,妊娠合并症8例,其他疾病4例。所有患者疾病种类、严重程度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护理,熟悉患者临床症状密切,观察患者的疾病动向,同时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心理情况进行积极干预。观察组实施科学合理的人性化护理。第一,构建和谐人文的住院环境。因为患者治疗大多数是在病房进行,创造一个良好、舒适、安静的住院治疗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保证患者良好的治疗环境,减少不良心理的发生。第二,实行良好的护患沟通人文关系。护士应该一对一的对患者进行护理沟通,安抚患者焦虑紧张情绪,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第三,护理细致,操作轻柔。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语言要和气,动作要轻柔得当,引导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第四,耐心普及疾病知识。对患者进行宣传与普及相关疾病健康知识,让患者熟悉疾病预防、治疗、检查等相关知识;指导患者进行合理健康饮食,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保证患者治疗质量[1]。
1.3评价方法
护理质量评价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统计分析,满分为100分,分数跟护理质量正相关,总分>14分为肯定有焦虑;7~14分为可能有焦虑,总分<6分为无焦虑。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进行对比评价,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优势更加明显,更能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妇产科疾病治疗的概率也在不断提升,内分泌失调、炎症等相关疾病出现的概率正在逐渐上升,这些疾病对患者正常的生活造成的影响非常大,不但给患者身体和心理造成痛苦,也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因此,医务工作人员在进行疾病治疗时,要加大对治疗护理的重视,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治疗经验和理论对妇产科的疾病进行治疗,妇产科疾病康复的速度才能得到提升[2]。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相关人员还需要不断创新医疗护理模式,保证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能够达到相关规定的标准,提高护理水平,患者临床治疗的痛苦也能得到减轻。而医院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在进行治疗时,保证患者的人格尊严不会受到损害。个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水平,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治疗也起到了良好的缓解作用,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情绪稳定,对治疗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妇产科患者在进行治疗时,经常会出现各种不良情绪,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心态,患者才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进行疾病治疗。另外,个性化护理模式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医院疾病治疗的满意度,提升患者疾病治疗的整体水平[3]。在进行妇产科疾病治疗时,医院可以采用多种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人性化护理方式的应用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妇产科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模式逐渐由生物模式转变为心理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就是人性化护理的理念。在进行个性化护理时,护理人员不仅要关心患者的身体疾病,也要关心患者心理健康,在对患者进行及疾病护理时,要加大对患者尊严、人格等相关护理的重视,并且在进行护理评估时,相关人员还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评估,定制科学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才能得到提升。
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多方面护理评估,并且在进行护理评估时,还要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人文关怀和正确的心理疏导等。这些必然对护士提出了更加专业和细致的要求,要求护理尽可能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对心理学、伦理学、人文等多元化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从而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更加人性化[4]。为了对患者提供较高水平的人性化护理,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医院管理层应该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提高整体素质相结合,努力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业务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人性化护理,实验组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将来产科实施更加人性化护理提供参考依据,并为提升新的护理服务理念,推行新的护理服务模式奠定了基础,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再娜甫·阿布拉吉.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7):301+303.
[2]乔红卫,赵秀丽.妇产科护理人性化服务方法研究[J].名医,2019(01):177.
[3]陈景云.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8(24):76.
[4]徐爱丽.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3):140+142.
论文作者:沈领利,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患者论文; 妇产科论文; 疾病论文; 实验组论文; 焦虑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