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论文_刘艳秋

(江苏省沛县大屯煤电公司中心医院 江苏 徐州 221600)

【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85.7%(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护理能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276-02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往往需要终身治疗,是一种较难治愈的慢性疾病[1]。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下降,更易患糖尿病。糖尿病患病时间长,极易导致其他并发症。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由于该病治疗时间长,所以要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本文对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61至76岁,平均年龄(67.2±5.47)岁;病程5至17年,平均病程(8.3±3.1)年。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61至75岁,平均年龄(67.42±5.51)岁;病程3至18年,平均病程(8.6±3.2)年。入选标准:患者年龄大于等于61岁,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无精神障碍史,已签署护理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延续性护理的护理措施:(1)建立专门的护理团队,要求包括10人,至少两名主治医生。(2)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在患者出院后2天内进行电话随访,每次电话随访10分钟左右,询问患者有无遵嘱执行,首月两周随访一次,5个月后每月随访一次,检查患者病情及服药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指导[2]。(3)除此外,需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家庭随访,出院后两个月每月进行一次家庭访问,了解患者病情,每次上门随访在30分钟左右。随访内容包括监测患者饮食、运动、睡眠、复查、血糖监测及胰岛素使用情况。对患者进行医疗知识的宣讲,发放随访手册,普及如何使用药物,讲解注意事项,向患者传授自我检测血糖及降糖药物服用方法,并告知患者胰岛素的使用注意事项,强调患者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不抽烟酗酒,不食或少食高热量、含糖量高的食物。此外,由于疾病疗程长、治愈难度大,且病情易反复,患者情绪不稳定,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总评分为100,85~100为特别满意,60~85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老年糖尿病一直困扰着老年人。老年糖尿病发病时间在60岁左右,该病发病症状不明显,常被其他慢性疾病所遮盖,且伴随多种疾病,智力及记忆力减退。泌尿系统感染,肾病等。该病发病率以及病死率较高,肥胖者更易患此病,老年糖尿病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病人体内缺乏胰岛素,病情较稳定。老年糖尿病无典型临床表现,如多食,多尿,体重下降,原因是老年人口渴中枢不敏感,饮水量少,肾脏老化[3]。由于该病症状不明显,所以许多患者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该病常被诊断为其他疾病,体重下降易被诊断为胃肠道疾病,病人或因其他疾病住院被检查出糖尿病。该病的并发症多,常见的并发症有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及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反应,血糖低于3.6mmol/L,低血糖主要症状为头晕、烦躁、焦虑等,严重影响神经系统,甚至昏迷[4]。另外,低血糖可能还会引起高血糖,糖尿病血管可能发生病变。该病发病原因有遗传、环境因素、生理性老化、年龄因素、胰岛素作用活性下降等。

传统观念认为护理只在住院期间进行,但患者在出院后仍会遇到健康问题。为减少病情恶化,延续性护理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由于老年糖尿病的病程长,延续性护理有助于病人较快恢复,能有效缓解病情。延续性护理主要是帮助患者及家属提高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病情。该病的发病机制有胰岛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5]。

要有效治疗该病,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医生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向患者耐心宣讲糖尿病知识,在生活上多关心糖尿病人,要提高相关专业知识,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应增强体育锻炼,及时补充营养,避免高热量食物,不暴饮暴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查血糖,对疾病持乐观的态度。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护理能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修侠.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151-153.

[2]孙启芳.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17,41(8):889-890.

[3]崔云.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5):129-130.

[4]戴国珠,蔡伟良,蔡春花.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7(26):187-189.

[5]刘艳.延续护理干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23(30):33-34

论文作者:刘艳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

标签:;  ;  ;  ;  ;  ;  ;  ;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论文_刘艳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