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开发的时空转换过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绿洲论文,时空论文,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通过对绿洲时空开发过程的考察,首次就绿洲开发的质量特征将其划分成3个不同的时期。与3个时期相适应,绿洲地域的空间结构亦随着不断演替,从而揭示了在绿洲开发过程中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有序性不断增强这样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封闭到开放的区域发展趋势。
关键词 绿洲开发;时空转换;空间结构;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01.2;F127
绿洲是干旱区经济活动的主阵地,以绿洲求生存,也以绿洲求发展,本文将回顾人类在绿洲经济活动的轨迹。在抓住一条主线的同时,我们并不排除其它因素的存在,其目的只是为了说明人类与绿洲开发的一种演进过程,一种由被动到主动,开发量的扩大和质的提高。
1 绿洲开发的历史回顾
1.1 早期绿洲开发的历史是一部水资源俘获史
水对干旱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有水才会有绿洲,才有生命,因此,如何获取水资源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逐水草而居,俘水而生就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
可供绿洲利用的水资源包括地下水、泉水及来自高山的河流水等,对于有荒漠河流经过的干旱区,沿河岸作居就很自然。然而,在没有荒漠河流经过的地方,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就复杂艰难得多,这里尤以以色列内哥夫(Negev)地区的灌溉梯地、 西奈半岛北部地区的马洼士(Mawasi)灌溉系统及中国新疆的坎儿井最为著名。
内哥夫地区灌溉梯地的发现是历史考证的结果。当人们对该地区6个古老城市的废墟进行考古时发现,当时在这一地区存在着繁荣的农业和昌盛的文明(时间大约公元前950~700和公元前300~公元630年)。而近3000年这个地区的气候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那么,人们不竟要想,这在年平均降雨量才100~200mm而没有额外灌溉水源的情况下,古代内哥夫农民是怎样耕种他们的土地呢?
Bvenari和他的同事们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 并检查了降雨和产流及流域面积在这一地区的关系,该地区年径流量为80mm时,其中30mm,100mm中的50mm,150mm中的90mm可产生径流,那么实际径流又有多少呢?这得随流域面积而定。当降雨量为100mm,流域面积为350hm[2]时,仅可产生2.5mm的径流,一个只有10hm[2]的小流域可产生13mm的径流, 而一个仅有0.1hm[2]的微型流域则可产生50mm的径流。也就是说, 流域面积越小,可收集的降雨量就越多,古代内哥夫农民正是利用小流域这一特点,通过相对小的流域分水岭来收集水源。每一个农场由两部分组成:耕地区和流域区,每一个耕地区被放置在狭窄谷里1~2m厚的黄土层上, 周围用石墙筑成梯状。每一个耕地的流域面积就以其周围石墙范围计算。当降雨量足够大而能形成径流时,泛滥发生了,泛滥水被收集在通道中,通过通道,这些水被导向不同的梯形耕地,一些水慢慢渗透到地下,剩余的水将通过梯形墙的渗露结构流到下一个梯形地中,这样,水的收获量平均每公倾每年在140~200m[3],由于耕地与流域面积之比在所有农场或多或少相似(1:20到1:30),所以,每公倾耕地从20~30hm[2]的山坡上收集的径流量在3000~6000m[3]。每年可发生1~5次泛滥,这可产生足够多的径流来浸泡耕地中的黄土。
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坎儿井是干旱区人民引水灌溉绿洲的又一杰作,它通过地下暗渠导水到灌溉区,一方面减少了水份的蒸发损失,另一方面也更巧妙地利用了水资源。区域不同,大气水文条件各不一样,因而,人们获水的方式也各具特色。但不管怎样,它反映了绿洲初期开发,人们择水而生的特点。蓄水水库、引水网络工程的修建以及地下水机电提起都是绿洲发展的产物,是绿洲进入深度开发的标志,它是人类在绿洲开发上俘水能力加强的体现。干旱的气候直接给予绿洲的水源是有限的,绿洲开发的深度与广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俘水能力。
1.2 近代绿洲开发的历史是一部移民史
在绿洲开发的早期,当地居民和团体的作用是主要的,尽管其间也存在着一些外来因素的介入,例如,在新疆,汉唐两代曾屯田于米兰。但其目的是出于国内政治需要,对于绿洲开发的意义不大,真正带来绿洲大规模开发是近代的事情,它是与外来大规模的移民密切相关的。其作用力有3种:随着人口的增长,越来越需要开发空闲地; 特殊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发掘;政治安定与军事目的。由于各国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其移民历程也不一样。
当年,美国先锋者历尽千辛万苦,从东部穿过密西西比河,不顾沿途之险来到了当时自然条件恶劣的西部地区,尽管其初衷是为淘金而来,但对美国西部绿洲开发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没有先锋者的开拓精神,就没有美国西部干旱区今天的成果。
说美国西部移民是一种群众性自发运动的话,那么以色列内哥夫地区的移民则主要是靠各种财政刺激政策(FinancialIncentivepolicy)。例如,他们给当地居民提供极低租金的住宅、提供好的生活条件、给农民以土地的自由使用权、给当地开办的公司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土地无偿使用、有用外汇出口获利的权力以及在发展早期阶段税收豁勉等。这些刺激的代价从来是不会低的,但通过这些刺激,吸引了大批的移民,为内哥夫地区后来的发展打下雄厚的基础。
西部移民代价是最低的,这在当时完全是一种时代感召力作用的结果,各种移民流对西部新疆绿洲的开发起了重要的作用,仅50年代新疆驻军10万多官兵就地转业一项,就奠定了现代新疆绿洲开发规模30%以上基础。正是这股特殊的移民,揭开了新疆绿洲大规模开发的序幕,其后各种性质的移民(原因是多方面的)是这种序幕的后续。新疆绿洲面积由1949年的1.3万km[2]扩大到现在的5.87万km[2],很大部分是移民的绿洲开发成就。
纵观各国的移民史,就其性质来看,有荒漠绿洲开发与荒漠矿产资源开发两种形式,石河子和克拉玛依是这两种方式在新疆的最好表现;从移民劳动力的技术构成看,以普通劳动者为主,兼有科技人才;从移民的方式看,以长期定居为主。
1.3 现代绿洲开发的实践
早期绿洲开发是一种适应自然特点的低度开发方式,没有量的拓展,也没有质的变迁,生存观念处于统治地位,发展观念淡薄。到了近代绿洲开发有了量的急剧增长,注重水土资源量的开发是这一时期的特色,但随着绿洲人口的增长,绿洲开发规模的扩大,可利用水资源的限制作用不断增强,带来了绿洲开发量的障碍,而提出了绿洲开发质的要求,这是绿洲开发史上从量变到质变的一般过程。
绿洲开发是人们对干旱区资源加以利用的一种方式,美国在干旱区资源的利用上存在着五大模式:(1)自然博物馆模式, 这是对干旱区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加以开发利用的方式;(2)居民点模式, 利用干旱区充足的土地资源;(3)发展模式, 干旱区资源有利于经济增长与福利的开发与利用;(4)商业模式,作为商品交换地来获取利润;(5)休养模式。
在农业资源的利用上,美国注重了高质量、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产品的开发。例如,随着纺织工艺的快速发展及化纤混纺的需要,现代棉纺工业对棉纤维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具“长、强、细”纤维的棉花,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于是,美国充分利用其干旱区光热资源充足的特点,在其西南及远西地区大力发展棉花生产,1938~1988年其棉花收获面积由占美国棉田比重的45.9%上升到63.7%,成为美国棉花的主要产区。美国干旱区农业发展的第二个特点是沿着优质高效精致农业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其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高投入高产出,提高经济效益,并防治生态环境恶化。加利福利亚洲发展以水果蔬菜为主体的地域专门化生产,远西部和西南部发展棉花等高产值的农产品。美国西部干旱区17洲,草场放牧业的集约化程度也很高,碧绿的苜蓿地和各种混播的人工草场到处可见,人工种植苜蓿达11.33万hm[2],占世界总面积的1/3,成为美国现今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在工业发展上,除注重各产业的密切联系外,还针对干旱区缺水的特点,进行了节水工业类型选择的实验统计,也就是说,在干旱区开发过程中,除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外,更注重资源的优化组合,发挥优势资源之长避其劣势资源之短是现代干旱区开发的一般特征。
此外,注重干旱区开发的前期工作包括大量修建交通通信设施、实施morril教育计划等,都是美国干旱区开发成功的经验。
另一个干旱区开发成功的例子是以色列,其发展措施包括:时令农产品的开发、温室农业的发展、节水技术及措施的实施等,还有刺激性的区域发展政策。
纵观世界各国绿洲开发的成功经验, 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结构的大调整,种植经济价值高的经济作物,瓜果及时令差产品;(2)培育和选择新的高质、高产抗旱品种;(3)采用新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4)农产品的高品质,深加工及包装、贮藏;(5)工业类型的选择与配套;(6)交通运输体系的改善。飞机航线的延伸, 以缩短距离,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加强内外联系;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克服土地辽阔的障碍;(7)注重各种区域开发政策的诱导性与刺激性,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绿洲发展中的作用;(8)生态环境建设。
2 绿洲空间结构的演替
2.1 原始绿洲阶段
早期绿洲开发是对自然环境被动适应的过程,人们以天然绿洲为依托,近水沿河开拓,逐水草而居,形成个别区位。区域空间结构是离散的,由于各群落间相距甚远,活动空间又很小并以渔猎游牧生活为主,生态系统保持着原始的良性循环,可以认为对环境没有产生恶劣影响。空间结构处于自然有序状态,规模较小,功能单一,效益低下,且封闭性强是这一时期绿洲的特征。
随着绿洲的发展,种植业开始出现,改变了传统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破坏了空间结构的自然有序状态,空间结构趋势力由逐水草而居。演替为逐水土而居,随着人口的增加,新开垦的绿洲不断出现,绿洲面积不断扩大,从而出现了绿洲农业近效扩散乃至跃迁扩散现象。由于开发和扩散均带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各村落频繁接触,为争夺宜农耕地而出现毁林开荒、吞食草地等,致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形成竞争区位,产生各级行政管理中心,并随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集镇应运而生,村落与集镇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使空间结构变得有层次性,最终实现绿洲空间低级有序化。
这一时期农业是绿洲空间结构演化的主体和先导,自组织过程是空间结构演替的主要机制,等级均衡而又封闭孤立,职能单一且分工不明,集镇是封闭空间的基本单元。此时,人类经济活动的绿洲生态环境影响还未达到破坏的极限,生态系统保持着良性循环,空间结构处在低级有序稳定的“平衡”状态。原始绿洲水资源的灌溉方式是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天然出露为其主要的灌溉水源,原始绿洲经济是一种纯自给型的绿洲经济类型,农业以粗放耕种为特色。
2.2 传统型绿洲阶段
随着农业的发展,绿洲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对其外围区的辐射作用不断加强,人类开始不断完善与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绿洲的自组织过程逐渐被替代为自组织和人为因素的双重控制。绿洲经济结构逐渐趋复杂,工业发展已经起步,城镇等级逐渐明朗,并开始形成与外部的商品交换。但仍是一种落后的商品经济类型,封闭半封闭、自给半自给是其经济特点。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为因素作用的不断增强,绿洲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也随之增强,绿洲的空间结构由以点为主到点线结合,连片分布。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开始出现了半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农业机械日益被采用,工业地位不断上升,并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区际商品交换日趋频繁,绿洲由封闭慢慢走向开放,并且工业逐渐优越于农业成为绿洲空间结构演化的主体和先导,水土资源利用中的矛盾趋于激化,绿洲内部某些部位的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空间结构经历了混沌到有序的数次交替。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地下水的大规模开采已很普遍。
2.3 现代绿洲阶段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认识和适应自然规律的能力大大提高,并能自觉优化调节人地关系,生产力高度发展,产业结构高度技术化,社会信息化,空间结构网络化,点线面有机结合,绿洲趋于高功能良性发展。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1)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获得广泛应用,工业高度发展,现代化交通和通信系统,计算机和信息系统深入到人们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2)社会经济主体的区位决策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受到更多的重视,绿洲生态环境将进一步得到良化;(3)空间结构各组成部分完全融合成有机整体并日臻完善,各地经济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4)绿洲生产活动的外向特征很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农业绿洲水平很高,绿洲系统完全开放;(5)水资源利用效益提高, 不存在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社会是其特征;(6)人口规模适度,绿洲人口的发展以其承载力为基础。
以上3个阶段相适应的区域交换系统也经历了3个时期:(1)非集中交换阶段,这是个多社会群体的交换过程,部落社会是其典型的代表;(2)没有农村市场的集贸阶段;(3)带有农村市场的集中贸易阶段。
由于干旱区的居民绝大部分生活于绿洲之中,因此,以居民居住模式的变化来划分绿洲的发展阶段, 这也是绿洲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Meinig 正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出了他的绿洲区域空间演变模型。 在Meinig模型中,他将绿洲分为如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孤点阶段:由于居民受到生活条件的某种或多种因素的限制,例如缺水或肥沃的土壤等,居民们移聚到某个中心点,形成了人口密度较大的居民中心点。各中心点之间相距较远,互不联系,并且这种居民点流动性很强,存在着极小程度的贸易和外界联系。
第二阶段,区域阶段:随着中心点由中心向外不断扩大,以及与河流相联系的镇和与主要区域中心相联系的道路的发展,区域边界不断调整,区域之间重叠不断扩大,大量的初级产品(来自农场、森林、矿产和渔业)得到了交换,区域社会内聚力也不断加强。
第三阶段,区域发展阶段:由于交通通信设施不断修建使得区域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城镇不断增长,市场网络逐步形成。
第四阶段,大城市阶段:区域人口不断集中形成大城市,各大城市间构成复杂完善的交通通信网络系统,出入区域人口不断增加和各种文化进一步融合。Meinig的模型是就整个绿洲系统进行考察,而不是某个具体的绿洲,它是对绿洲空间结构(内部和外部)演替的一个有益补充。
来稿日期:199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