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宏伟1 杜浩昌1 杜渊1
(江苏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41)
【摘 要】目的:探讨sCD146水平在慢性肾脏病(CKD)3~5期中的不同病因肾病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102例CKD3~5期患者,根据不同病因将入选病例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5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20例,高血压肾病组20例,其他肾病组12例(包括痛风性肾病5例,多囊肾5例,狼疮性肾炎2例),并设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尿sCD146水平。分析外周血、尿sCD146在各肾病组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的关系。结果:CKD3~5期患者外周血、尿sCD146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DN组外周血、尿sCD146水平分别为(271.38±43.24)ng/ml、(274.70±27.30)ng/ml;慢性肾炎组外周血、尿sCD146水平分别为(201.85±48.80)ng/ml、(189.20±25.76)ng/ml;高血压肾病组外周血、尿sCD146水平分别为(210.54±51.80)ng/ml、(197.91±37.88) ng/ml;其他肾病组外周血、尿sCD146水平分别为(231.47±50.80)ng/ml、(197.91±37.88)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周血、尿sCD146水平分别为(163.21±30.83)ng/ml、(128.09±44.05)ng/ml,(P<0.05)。DN组外周血、尿sCD146水平均高于慢性肾炎组、高血压肾病组、其他肾病组(P<0.05),其余各肾病组组间无差异。进一步相关分析显示DN组外周血与尿sCD146水平呈正相关(r为0.697),外周血、尿sCD146分别与Scr、BUN、hs-CRP、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RO)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99、0.678;0.871、0.742;0.414、0.512;0.751、0.650;P均<0.01),与eGFR、Hb、Alb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7、-0.767;-0.601、-0.612;-0.298、-0.267,P均<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4hUPRO是影响DN患者外周血、尿sCD146的独立因素。结论:外周血、尿液中sCD146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慢性肾病的发生与发展,特别在糖尿病肾病中其能反映能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微炎症状态,24hUPRO与sCD146联合检测在诊断及评估糖尿病肾病病情程度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sCD146;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炎症;内皮细胞
【中图分类号】R593. 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613-03
慢性肾脏疾病(CK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CKD起病隐匿,病因有遗传、免疫、代谢、感染及中毒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被认为是我国终末期肾病的首位原因,但随着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些由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所导致的CKD发病率也明显升高,CD146被认为是反映细胞内皮功能的生物标志[1] ,它在介导细胞间黏附,调节细胞渗透性,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以及参与细胞跨膜信号传导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2-4]。sCD146 (soluble CD146),是CD146的可溶性形式,目前国内sCD146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外周血方面,而关于尿sCD146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外周血、尿sCD146在CKD不同病因肾病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入选对象 入选2012年0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CKD3~5期的患者共102例,男52例,女50例,年龄19岁~80岁。原发病分别为DN50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高血压肾病20病例,痛风性肾病5例,多囊肾5例,狼疮性肾炎2例,均为非透析患者。
1.1.2 实验分组 根据CKD患者的病因分为DN50例,平均年龄(58.68±16.91)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平均年龄(56.68±16.91)岁;高血压肾病20病例,平均年龄(62.31±13.70)岁;其他肾病组12例(包括痛风性肾病5例,多囊肾5例,狼疮性肾炎2例)平均年龄(60.86±16.81)岁;对照组20例为本院健康体检人群,其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8.45±16.77)岁,无急慢性肾脏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史。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检查 入选病例均仔细询问病史,记录年龄、病程、既往疾病史,测量血压、身高、体重。
1.2.2 GFR的评估 根据K/DOQI指南推荐,采用MDRD公式[5]来评估GFR。eGFR(ml?min-1?1.73m-2)=170(Scr)-0.999(年龄)-0.176×(BUN)-0.170×(白蛋白)0.218×(0.762女性)。Scr单位为μmol/L。
1.2.3 标本的采集和测定 所有受试者禁食10h后于清晨空腹采取肘静脉血,同时抽取每位受试者肘静脉血2ml置于EDTA抗凝管,充分混匀30min,1500r/min离心15min,分离出血清,-20℃冰箱保存待用。准确留取受试者24h尿液,并加入甲苯防腐剂(每1000ml尿液加入5ml甲苯),混匀后取10ml尿液离心(2000r/min)15min,取上清液,-20℃冰箱保存待用。血液常规及生化(包括Scr、BUN)各指标在我院检验科当日完成,使用美国Beckman coulter D×C 8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1.2.4 sCD146的检测方法 采用美国R﹠D公司的单克隆抗体可溶性CD146 ELISA 试剂盒,按说明书操作。取出预先包被抗体的96孔板,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品孔、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孔中加入标准品50μl;在酶标包被板上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37℃温育60min。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稀释后洗涤液,振荡30s,甩去洗涤液,用吸水纸拍干。如此重复5次,拍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15min。取出酶标板,每孔加入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以空白孔调零,在450nm波长下测量各孔的吸光度值(OD值)。绘制标准曲线,计算sCD146浓度。
1.2.5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准确留取24小时尿液,计量,混匀,放置10分钟,用722型分光光度计540nm波长进行比色,以空白管调零,读取测定管吸光度,查标准曲线。
1.3 统计学方法 所用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多组均数的差异。相关分析使用Pearson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法用于多个量的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KD患者基本临床资料与对照组的比较 患者年龄、性别、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与对照组差异,及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肾病组hs-CRP 、24小时尿蛋白(24hUPRO)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各肾病组Scr、BU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GFR较对照组低(P<0.05)。各肾病组间肾功能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见表1。
3 讨论
CD146是一种具有跨膜结构的细胞粘附分子,主要位于黏附连接之外的内皮细胞交界处,但不局限于内皮细胞,在人类所有的血管内皮细胞、黑色素瘤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均有表达。Barding等[6]1996年首次在内皮细胞(EC)中发现。研究表明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液中可溶性CD146增高, CD146水平可能反映病理状态下肾小球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程度[7]。sCD146是CD146的可溶性形式,由Bardin等[8]在体外观察CD146生物合成的研究中发现。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发现在慢性肾衰竭患者外周血中sCD146的表达增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各肾病组外周血、尿液中sCD146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Bardin[9]等发现慢性肾衰患者的血浆及尿液sCD14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结果相一致,肾脏损伤时,血管内皮细胞受到高内压、高灌注、高滤过、缺血、缺氧以及内环境稳态的改变,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连接状态受损,进而激活CD146从内皮细胞大量释放入血,这可能是外周血sCD146水平升高的原因。范瑛等[10]的研究显示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上有CD146表达。因此我们考虑肾损伤时肾小管缺氧性损伤使得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凋亡,激活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sCD146释放入尿液,同时本研究将外周血、尿sCD146的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两者呈正相关(r=0.697,P<0.01)。说明外周血、尿sCD146的表达有很好的一致性,我们通过组间比较发现,DN组外周血、尿sCD146水平较慢性肾小球肾炎组、高血压肾病组、其他肾病组显著升高(P<0.05),其余肾病组间无差异。DN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因之一。许多研究 [11] 显示高血糖、山梨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等代谢产物可激活肾脏许多局部内分泌激素,这些物质在肾小球基底膜增生、系膜基质积聚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与DN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高糖、多元醇通路激活、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和蛋白激酶C活化等病理生理状态,最终都能直接或间接地损伤肾小球内皮细胞,而内皮细胞的损伤是肾小球系膜细胞病变及肾小球硬化的始动因素[12]。Solovey AN[13]的研究表明高糖能通过增加氧化应激和自由基形成来促进内皮细胞的凋亡,而氧化应激可上调粘附分子的表达,内皮细胞的凋亡又进一步使黏附分子大量释放到循环中。这可能是外周血s CD146的水平增高的原因。范瑛等[14]研究结果发现用高糖能直接促进人近端肾小管细胞CD146的合成和表达,同时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上清液中s CD146的水平,糖尿病状态下,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始终处于高糖环境中,高糖能刺激活化的RTEC增殖,同时表达多种黏附分子,介导白细胞的归巢和大量炎性、生长因子的释放,从而激活免疫炎性反应,引起组织损伤,使其上面表达的大量CD146释放入尿液,引起中尿液中sCDl46的升高。外周血、尿sCDl46的显著升高,表明其对高糖环境刺激有着更强的敏感性,提示其在DN与其他肾脏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着良好的临床意义。
在通过对DN组外周血、尿sCD146水平与其他检测指标相关分析研究中发现DN组外周血、尿sCD146分别与Scr、BUN、CRP、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99、0.678;0.871、0.742;0.414、0.512;0.751、0.650;P均<0.01),与eGFR、Alb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7、-0.767;-0.298、-0.267,P均<0.01)。而年龄、血脂、血小板、白细胞计数与外周血、尿sCD146之间无相关性(P>0.05)。Scr、BUN、eGFR是公认的反映肾功能的指标,其与sCD146相关性表明sCD146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功能的进展及严重程度。CRP是目前公认的炎症指标,在慢性肾损害中,炎症细胞浸润是重要的病理特征,被认为是肾脏纤维化的始动环节。DN患者sCD146与CRP的相关性进一步证实了sCD146与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反映DN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状态及机体的慢性炎症状态。
我们研究结果显示sCD146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呈正相关,进一步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影响sCD146的独立因素,蛋白尿被认为是内皮损伤的标志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肾血管内皮的通透性,并间接提示了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15]。国外有研究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中随着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水平升高,24小时尿蛋白水平也逐渐升高,两者具有相关性[16], 我们研究结果提示sCD146与24小时尿蛋白共同参与了DN的发病过程,在反映DN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改变中具有一致性,其联合检测在诊断及评估DN病情程度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目前我们研究对象为CKD3~5期肾脏病患者,下一步我们将在早期DN患者中检测sCD146的水平,进一步评估其在DN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Bardin N,George F,Mutin M,et a1.S-Endo 1,a pan~endothelial monoclonal antibody recognizing a novel human endothelial antigen.Tissue Antigens,1996,48(5):531-539.
[2]Anfosso F, Bardin N, Vivier E, et al. Outside-in signaling pathway linked to CD146 engagement in humanendothelial cells. J Bio Chem. 2001; 276(2):1564-1569.
[3]Yan X, Lin Y, Yang D, et al. A novel anti-CD146 monoclonal antibody, AA98, inhibits angiogenesis and tumor growth.Blood.2003; 102(1): 184-191.
[4]Suwa T, Hogg JC, Hards J, et al. Interleukin-6 changes deformability of neutrophils and induces their sequestration in the lung.Am J Resp Crit Care Med, 2001; 163(4):970-976.
[5]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evaluation,classifi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2002(2 Suppl 1).
[6]Bardin N, George F, Mutin M, et al. S-Endo 1,a pan~endothelial monoclonal antibody recognizing a novel human endothelial antigen. Tissue Antigens, 1996; 48(5):531-539.
[7]Malyszko J,Malyszko J,Mysliwiec M. Is there a link between CD146, a novel adhesion molecule and other markers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nephrotic syndrome and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Thromb Res, 2005, 115: 19-24
[8]Bardin N,Frances V,Combes V,et a1.CD146:biosynthesis and production of a,soluble form in human cultured endothelial cells.FEBS Lett,1998,421(1):12-14.
[9]Bardin N,Moal V.Anfoss0 F,et a1.Soluble CD146,a novel endothelial marker,is increased in physiopathological settings linked to endothelial junctional alteration.ThrombHaemost, 2003, 90(5):915-920.
[10]范瑛, 汪年松, 倪培华等.CD146-肾小管上皮细胞新的生物标志.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6, 22(12):772-774.
[11]丁鹤林, 傅祖植.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及防治. 实用医学杂志, 2000, 16(4):266-268.
[12]Lee LK, Meyer TW, Pollock AS, et al. Endothelial cell injury initiates glomerular sclerosis in rat remnant kidney. J Clin Invest. 1995; 96 (2):953-964.
[13]Solovey AN, Gui L, Chang L,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endothelial P1H12. J Lab Clin Med, 2008, 138(5): 322-331.
[14]范瑛, 汪年松,倪培华等. 高糖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CD146表达的影响.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8, 24(6):441-442.
[15]WngY, Rangan GK,Tay YC, et al. Induction of Monocyte Chem oattractant Protein-1 by Albumin Is Mediated by Nuclear Factor kB in Proximal Tubule Cells.J Am Soc Nephral, 1999, 10(6): 1204-1213.
[16]Satchell SC Tooke JE.What is the mechanism of microalbuminuriain diabetes: a role for the glomerular endothelium? Diabetogia, 2012, 51:714-725.
作者简介:
蒋宏伟 ,男 ,(1985.09-),硕士研究生 医师 研究方向肾小球肾炎
论文作者:蒋宏伟1,杜浩昌1,杜渊1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内皮论文; 肾病论文; 细胞论文; 水平论文; 外周血论文; 肾小管论文; 患者论文; 《河南中医》2015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