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建国以来论文,理论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09)04-0022-06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有过许多论述。建国以来,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但1957年之后,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逐步偏离了这个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作了许多新的论述,从而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加强执政党建设和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论述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强调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1951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这个决定要求每个党员都要学习政治常识和理论常识,有一定基础的党员都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和毛泽东的著作,“以便用以正确地解决中国人民事业中的各项实际问题”[1]。在此前后,毛泽东、刘少奇多次论述了加强全党的理论学习问题。毛泽东指出:要组织一支强大的理论队伍,“有几百万人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没有这支队伍,对我们全党的事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现代化国防、原子能的研究,是不行的,是不能解决问题的”[2]。他还说:“社会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斯大林讲得对的那些方面,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3]42刘少奇指出:“理论是实际工作的指针,没有理论,工作就是盲目的,没有前途的。”[4]48-49他还说:“一切共产党员必须学习马列主义,学习政治,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而且要宣传马列主义。”[4]91
进一步强调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毛泽东指出: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上,“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3]42。他还说:“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3]116刘少奇指出:我们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就可以运用掌握了的马列主义理论去观察、解释、处理实际问题,这就是目的”[4]49。他还指出:“基本理论宣传教育要联系实际,不要搞得空空洞洞。我们在实际工作的宣传上要联系基本理论,同时基本理论的宣传也要联系实际工作,两者要相互联系,而且要联系得好。理论同实际分离是错误的,机械地,生硬地联系也是错误的。”[4]88
进一步强调了反对主观主义的问题。主观主义就是主观脱离客观,理论脱离实际。毛泽东指出: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全党整风,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已经提高了一步,但“在我们的许多同志中间,仍然存在着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和作风,这就是: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工作上的官僚主义和组织上的宗派主义”。因此,“必须用加强党内的思想教育的方法,大力克服我们队伍中的这些严重的缺点”[3]116。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是主观主义在工作上和组织上的表现,因此要克服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必须首先克服主观主义。刘少奇指出:“克服思想认识上的主观主义,是保证党的工作顺利发展,避免重大错误的根本关键。”[4]268他指出:为了有效地反对主观主义,必须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必须加强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教育,必须大大加强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作,必须贯彻执行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扩大党内民主。邓小平指出:“主观主义者不懂得,只有首先善于作群众的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一个党和它的党员,只有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5]
1957年以后,由于国际国内一些因素的影响,也由于毛泽东逐渐滋长了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的作风,他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一定范围存在的阶级斗争作了夸大的估计,并且产生了经济建设急于求成、生产关系变革急于过渡(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错误倾向,从而导致了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和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导致了1959年党内斗争的扩大化,给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这些错误倾向表明,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开始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轨道。1960年夏,毛泽东对这些错误倾向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初步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并提出加强调查研究的问题。1961年1月,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6]233。他说:“我们党是有实事求是传统的,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6]237在1962年1月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在讲话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因此必须“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间逐步地加深对它的认识”。“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尽可能好一些地结合起来。”[6]302在这次会议上,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在报告或讲话中都强调要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传统和作风。这表明,毛泽东和党中央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上又开始回归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轨道。
然而,在1962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讲话中对我国的阶级斗争又作了严重的估计,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中资产阶级都将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都将存在,还要求对阶级斗争问题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毛泽东的这些错误观点,写进了这次会议的公报。此后,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的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日益发展,终于导致了1966年开始的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所有这些表明,从八届十中全会开始,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上又进一步偏离甚至是严重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轨道。“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由于当时中央主要负责人坚持“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方针,因此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上仍然没有真正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轨道上来。
从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拨乱反正,使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上重新走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轨道,并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深化了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的认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就明确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7]38-3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从而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后来指出:“三中全会确立了,准确地说是重申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7]278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邓小平说:“思想路线是什么?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坚持毛泽东同志说的实事求是。”[8]6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表明,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重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轨道。
论述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指出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7]279他说:“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7]141邓小平还指出了解放思想问题的严重性,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7]143他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违背”,“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7]114。他还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8]63,“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8]213。
明确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更加具体化。明确地概括党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原则的重大贡献。1980年2月,邓小平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7]2781982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邓小平概括的党的思想路线写进了党章,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9]显然,党章中的概括是以邓小平的概括为依据的,只是在文字顺序上和表述上作了进一步完善。这个概括,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更加具体化。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去研究实际问题;实事求是,就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用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去指导变革实际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这些认识的正确性,发展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可见,党的这个思想路线科学地反映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完整过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就是不断地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8]2-3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精辟表述,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所坚持的正确道路和所取得的理论成果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0],充分说明了邓小平的这个论断的科学性和精辟性。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的认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要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科学论断。1992年10月,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讲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时指出:这个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11]。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要同时代特征相结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原则的重大发展。时代特征,就是当代世界的基本状况。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不能离开世界的基本状况孤立地研究中国。1997年9月,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在讲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时又指出:“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形势,确定我们党的路线和国际战略,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12]10-11江泽民的这些论述,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阐释。
提出并论述了要与时俱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江泽民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13]537江泽民的这个论述,显然是把与时俱进作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基本要求提出来的。他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13]282-283。他还说:“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13]284江泽民的这些论述阐明了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既要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又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这是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认识的重要深化。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也指出:“不能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拘泥于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总结新鲜经验,积极进行理论概括,正确回答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14]2000
进一步论述了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前提。在这个问题上,江泽民强调要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他指出: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必须坚持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一定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他说:“这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始终是检验我们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13]335江泽民还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13]282“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12]12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和这“一个中心,三个着眼”,精辟地阐明了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党的最基本的历史经验。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经验。”他说: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正因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13]27-27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也指出:“理论联系实际,是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全党同志必须联系实际刻苦学习,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14]2001。
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继续深化了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的认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论述了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并指出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胡锦涛指出: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意义的问题。”[15]724他说: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他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15]724-725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精神,就是按照正确的思想原则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求真务实,就是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坚持求真的思想原则,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务实的思想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都是求真务实的要求,都体现了求真务实,都围绕着求真务实这个实质和核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求真务实的过程。指出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不但是对党的思想路线认识的深化,同时也是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认识的深化。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中也指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16]416。
论述了在思想上、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要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胡锦涛指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既要坚持和发扬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又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观念和行为。”[15]732他在十七大报告中还把开拓进取同求真务实并提,指出:十六大以来,我们“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17]8。胡锦涛对开拓进取问题的论述,不但发展了江泽民关于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的思想,而且深化了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的认识。开拓,就是开拓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开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进取,就是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前进。因此,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不但是求真务实的过程,也是开拓进取的过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也指出:要“善于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16]283-284。
论述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三个结合”。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注重做到以下三个结合”:“第一,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他说:“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只有同指导实践相结合才能把理论学深学透”,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第二,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他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要“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第三,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他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15]374-377。胡锦涛所概括的这“三个结合”及相关论述,不仅适用于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适用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这“三个结合”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化,为我们如何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指明了根本的途径和方向,这同样是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认识的深化。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论断。胡锦涛说:“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和中国人民的根本要求,依据发展变化的实际,明确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目标和任务,不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指明前进方向。”[18]胡锦涛的这段话的意思,就是马克思主义要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胡锦涛进一步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17]11-12胡锦涛的这个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论断的发展。这个论断指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一是同中国的国情实际相结合,二是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这个论断也指明,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相结合,就是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因此,这个论断同样是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的认识的深化。
总之,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执政党建设、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深化了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的认识。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曾偏离过甚至严重偏离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轨道,但并没有放弃或否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正是由于坚持了这个原则,才使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重新走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轨道,并进一步深化了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的认识。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的认识过程,对于我们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指导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正确地坚持这个原则,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改造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江泽民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认识错误论文; 毛泽东论文; 求真务实论文; 胡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