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线损台区常见问题分析论文_吕林,程光森,宋平源,高善俊,马斌

同期线损台区常见问题分析论文_吕林,程光森,宋平源,高善俊,马斌

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 山东高密 261500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用电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大,电网负荷不断加大,低压输电线路技术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要求,导致线损问题很难处理。由此可见,怎样选取把控线损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摆在当前电力系统面前最主要的问题。

关键词:线路线损;台区线损;降损管理;电能损耗

引言

为贯彻落实公司营销工作部署,加强营销线损管理,巩固线损管理成效,推动供电所线损基础管理质量提升,国网经济开发区供电所完善线损管理组织和考核体系,通过加强线损过程管理和指标控制,使线损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2019年上半年该所日均采集成功率为99.95%,台区线损合格率96.94%以上。

1线损异常问题管理概述

发电厂在电能生产之后必须要借助变电站以及相关配电设备才能够实现电能的顺利输送,将电能输送到终端用户手中。但是实际电能传输过程中,受传输网络复杂性的影响导致在不同的电力分支下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电能损耗。理论研究认为线损本身是不能够避免的,但是能够通过诸如强化线损管理来降低电力输送过程中的损耗,从而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目前,我国已经针对电能运输过程中的线损问题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分台区管理,其主要是指针对低压区域电力管网的用户进行管理,通过对整个台区用户电力使用状况的调查和监测,从而确定线损区域的位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低压配电台区的线损问题进行分析和管理能够降低供电企业经济损失,提升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

2台区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线损管理流程方面

台区线损从管控流程的角度出发,包括有设备维护、销售把控以及调度等方面。设备在出现特殊状况时,问题无法及时判断并有效解决,各方面职责也较为混乱,甚至是员工只关注自身工作,都导致问题最终扩大。所以,信息传输过程并没有真正达到制度化以及体系化的要求。

2.2三相负荷不平衡

目前社会用点数量在逐年上升致使电力企业配电负荷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受技术和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低压配电网村财明显的冲击性负荷,加之在电网最初设计和规划阶段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缺陷导致大量单项负荷在一相、两相集中,致使三相负荷出现不平衡的问题。线路损坏率上升、供电电压质量下降、变压器有效功率降低以及运行温度快速上升,甚至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都可能是三相负荷不平衡的问题所导致的,因此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3计量表故障方面

计量设备在长期使用中,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而这部分问题,虽然专业的维修人员会及时调整,但并不能完全处理。最为核心的一点则是,数量较多的旧式装置依然没有被淘汰替换,而这也深化了该方面的问题。

3降低线损的解决措施

3.1重点关注大电能量、电能量突变客户

对综合配电变压器高负损台区,通过用电采集系统对比与正常时期每户电能量差距,重点对大电能量、电能量突变客户进行现场检查。若查无原因从SG186系统中打出明细,按表计出厂编号再次进行现场校对,核查户变关系和表计的运行情况。对用电采集系统导出的零电能量客户,区分外出不用电、季节性用电,逐户排查。对排查出的用电不计电能量的客户从用电采集系统查看每天用电情况,并查看有无反向电能量,确认是不是电能表接线错误,并对查出的问题现场纠正,确保线损核算准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提升管控手段,拓展综合降损空间

优化主网运行方式。深化地区无功优化系统(AVC)应用,推广110kV及以下电网环网运行,实现电网运行优化,根据季节负荷变化情况,实行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改善配网运行方式。合理均衡10kV线路负荷水平,利用理论计算手段、线路负载情况监控,确定最佳分断点;提高10kV线路、配变、专变无功补偿设备的投运率,控制线路功率因数不低于0.95。强化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三相不平衡度连续15d超过标准(Yyn0接线不大于15%,零线电流不大于变压器额定电流25%;Dyn11接线不大于25%,零线电流不大于变压器额定电流40),应依据“计量点平衡、各支路平衡、主干线平衡、变压器低压出口侧平衡”的“四平衡”原则及时调整负荷。结合季节性负荷波动因素,按月对台区三相不平衡情况进行监控,并对持续15d不平衡的立即进行负荷调整。依托电网规划支撑。认真分析高损原因,合理立项,通过网改项目解决供电能力、优化网架结构、合理调整供电方式,从源头降低技术线损。强力推进反窃查违。利用同期线损系统、两率一损系统等科技手段,对重点行业、区域采取普查和突击检查,利用用采系统升级反窃查违手段。供电所对外加强台区日常巡视,对内加强内部的专项稽查行动;对于15%以上的高损台区实行公司领导、管理部门主任蹲点督办制,切实提升反窃查违力度。

3.3确保采集成功率100%

内勤班综合事务员每天在用电采集系统查看前一天不上线明细,由客户服务员对每块不上线表计进行分析,查找出不上线原因并当天处理。对发现的异常数据,由台区经理到达现场检查客户计量装置是否故障,现场处理故障并上报内勤班进行实时召测,确保数据传输正常,当日16:00前对实时数据进行补抄。特别注意表计采集必须保证每月1日100%上线,有不上线的尽量现场补抄成功,保证同期线损正常可算。

3.4加强基础管理,推进同期线损建设

全面整合源端数据资源。通过同期线损系统建设与五大源端系统数据治理相结合,开展分区、分压、分元件、分台区的线损异常波动分析,做到第一时间发现设备运行、用户电量的异常并对高损区域进行解剖、分析和整改,完善GIS系统线变、表箱挂接工作,从源头遏制异常数据的发生,做到“灭陈量、控新量”。加强各级关口计量管理。电网改造、设备检修、故障处理及公变台区的一般停送电故障处理等不能影响关口供电量计量;新上专变用户计量点的电量采集装置必须与电能计量装置同步投运;加大对计量装置及系统参数的维护力度与考核力度,计划性解决更换批次电池欠压表计、加装10kV联络关口计量装置的问题,确保各级计量装置完好;明确线路、台区关口考核及用户计费计量装置故障及系统数据的处理和维护部门、岗位名称和处理时限,按日统计故障表计消缺情况。

3.5重点治理三相负荷不平衡的问题

近年来大量的实践工作证明三相负荷不均衡是导致线损异常问题出现的关键,并且三相不平衡的现象还会严重影响供电区域供电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要重点关注对该问题的处理,从而降低台区线损异常问题发生的频率。针对配变平均基本负载在25%以下并且电压波动大的问题主要采用有载调容以及调压配变的基础处理措施,针对新增台区的配变设计工作要全面考虑台区内供电半径以及供电实际负载的数值,从而保证对区域内电能资源科学合理的分配。针对区域内电流不平衡在15%以上并且负载率在60%以上的台区,在采取上述措施之后不能得到有效处理的,可以在此基础上在相关区域增加三相不平衡的自动调解装置辅助处理相关问题,从而确保供电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结语

加强线损管理是电网企业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科学分析,精细化管理,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让线路线损和台区线损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推动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波.研究台区同期线损异常数据治理及方法[J].通讯世界,2017(21).

[2]郑毓祺.低压配电台区线损的异常问题及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9):180.

[3]黄全廷.同期线损台区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低碳世界,2018(9):85-86.

论文作者:吕林,程光森,宋平源,高善俊,马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同期线损台区常见问题分析论文_吕林,程光森,宋平源,高善俊,马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