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而言,水利工程存在规模大、技术条件繁杂、施工工期长、设计与实际存在差异等特点,从最初的工程规划至最终的竣工验收属于长期且复杂的管理工程。而且,水利工程还与征地、环境保护等密切关联,其彼此重叠、牵制,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具备较大困难。如此也就促使怎样实施现代化管理模式,改善管理质量与效率等变为了该领域急需思考的难题。而现今社会早已进入了将信息技术当做主导的时代,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促使水利工程管理具备较好效果,故而急需研发出一套契合水利工程实际情况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对其各环节有效管理。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1项目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1)管理集中式信息系统。1970年前后,管理软件特别是侧重项目管理类的,主要的理论支撑就是网络信息技术。其主要的优势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进度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是系统优化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国防土木建筑工程领域,但在这个阶段上,高额的成本和使用费是前所未有的。(2)管理分散式(个人)信息系统。平衡和进度控制是大部分项目管理采用的基本技术手段,它们是这一时期项目管理软件开发的重点,其软件功能也转变为在费用计划与控制、进度计划、工程量计算等方面。虽然将应用领域扩大至能源、水利、交通等领域,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只能在单机上运行,也就是说只能满足单一项目工程投资方的要求,这样的管理信息系统以美国最为显著,如Primavera的P3、Microsoft的Project98。(3)信息管理平台。21世纪初,信息网络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同时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领域。在这一阶段,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依靠项目生命周期集成管理理论、项目远程控制理论、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理论支撑着,在技术方面,实现了一个中心式的网络管理措施,这个管理中心就是以项目建设自身为中心,其措施实现的手段是依靠大型数据库及其处理器来完成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诸如项目运行的控制、合同以及信息管理都得到了满足的同时,还实现了项目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这样的个性化的功能平台。在我国,上海普华的Pow-erPIP已基本实现网络环境下多方协同工作的功能,但其实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2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数量逐渐增多,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水平非常重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项目管理中,可以使管理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仍处在前期摸索阶段,除了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还要面临强大的国外竞争。就目前国内的科学技术而言,很多管理软件较国外有很大的差距,管理模式千篇一律,信息技术不够成熟等,这些都使企业在竞争中毫无优势,不能实现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加快我国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迫在眉睫,应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不断自我创新,解决我国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减小我们与国外之间的差距。
3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3.1完善水利工程信息系统
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信息传递的平台也越来越多,信息数据的传递速度、传输质量等都有了很大提升,因此,信息利用率越来越高。水利工程的系统性比较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部门有很多种,为了保障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必须完善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信息管理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水利工程各个管理部门的信息数据,并对其进行汇总和分析,最终形成完善的水利工程信息体系,有利于对水利工程进行日常管理,同时还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朝向系统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3.2网络
①只有在对网络安全进行充分评估的情况下,信息管理系统才能接入互联网,否则就只能在局域网中运行。②接入系统中的信息管理设备必须具有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同时提高使用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③对整个信息管理系统要建立稳妥的备份机制,其基本服务器本着够用耐用的原则进行选择,其性能必须稳定可靠,必要时还可建立磁盘阵列用以保护重要数据,网络中配备高质量、高稳定性的交换机及不间断电源,对系统综合布线情况按照高标准进行施工。
3.3拓扑机构
水利广域网系统具体应用了垂直、水平布线与星型这三大网络结构。就公文处理系统而言,其具体应用了HP服务器,主要功能即达成自动化办公的目的。同时,假设可以配置双机热备系统,那么便能够让系统数据更具安全可靠性,并能够在一定层面规避由于系统问题所致的系统溃散等现象。而且,设置网络期间,具体是经由路由器和工作部门接触,此时会配置防火墙,如此便可对数据信息安全予以保障。此外,若要确保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那么就需应用实名认证的方式,应用该系统的人员需通过授权方具备权限更改数据信息。其间,系统应用模块增加管理权限的授权与信息数据的分级管理,能够很大程度加设、填充数据维护模块,且各模块间的字段具备继承功能,可以防范相同数据反复录入的现象滋生。
3.4优化B/S结构
在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中,管理人员应该综合考虑系统的开发、维护以及管理,对B/S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实际需要。另外,在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还应该采用科学化、先进化的结构形式,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便于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对各类信息数据进行查询和整理,并结合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4实例应用分析
本系统选择某水利工程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为典型示范进行系统测试与试运行。该工程包括水系连通工程、河道湖泊水体生态修复工程等。业主单位是某省水利第一工程局,监理单位是黄河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该工程项目的各参建方均使用本系统来处理业务,进行合同管理(包含设计变更)、质量管理、计量支付等施工、监理日常程序化工作。根据实际项目的需求配置不同的功能菜单,根据已拨付的预付款、工程款、监理服务费、设计费等,最终形成领导最为关心的已完投资情况柱状图、进度完成情况、已签合同金额、质量验评统计,领导检查更加一目了然。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了成熟先进的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该系统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帮助管理人员对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等进行高效的管理,打破传统的送审方式,实现了所有纸质文件的在线审批,及时、准确地提供对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信息,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避免了不必要的开支,节省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报表自动生成,文件自动在线归档,减少纸张的使用,响应国家绿色工地的号召,减少浪费,文件储存在云端,也防止验收时找不到相关文件的情况;所有过程均在系统中留有记录,减少责任不清的互相扯皮;实现了领导的远距离办公,因一些文件具有时效性,节省了因领导不在现场所耽搁的时间;使水利建设工程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5结束语
概括而言,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好坏与水利工程质量、项目成本密切关联,对工程项目具备直观影响。故而,水利行业需对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给予高度重视,从质量控制、资金管理、安全生产、施工周期、工程维护等全方位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番树勇.边疆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科技资讯,2015,1312:10-11.
[2]王学海,王朝阳,李敏,程铁信.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14,1202:101-105.
[3]钱煜哲.天津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4
论文作者:付扬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项目论文;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信息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