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认识马克思的价值构成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历史条件下论文,理论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这里,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主要取决于求学劳动和教育费用,因而实际上是V[,3]和V[,1]、V[,2]的一部分,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主要是M[,2]和C[,3]的一部分,生产的社 会结合主要是M[,3]和S[,1],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主要是S[,2],自然条件主要是S[,3]。对由 于这些因素形成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生产力,马克思把它看作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 是资本关系的基础和起点,是几十万年历史的恩惠,(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219
页。)是不费分文,无偿服务的。因此, 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只与使用价值量有关,而与价值量无关,以致未将这些因素列入价值 构成之中。然而现代劳动生产力比100多年前已有百倍增长,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多种情况在 生产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价值构成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现在看来,这里所说的 多种情况中的每一种情况,都是人类劳动长期积累和广泛协作的结果,甚至自然条件,包括 土地,也要靠人类劳动去开发利用,改造改善和保卫保护,都要付出人类劳动和社会成本, 因此都要计入价值。由此可见,把价值构成公式由马克思的4项展开和发展为12项是社会生 产 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的价值构成公式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发展水平,现在的展开式符合 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应用新的价值构成公式,有助于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有助于推进和实现一系列理论创新,有助于探讨和回答一系列理论难题。
二、推进几个理论创新
新的价值构成公式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各种生产要素耗费的成本和各类劳动形成的价值。应 用新的价值构成公式,可以推进一系列理论创新,并由此建立起新的成本理论、工资理论、 利息理论、地租理论、利润理论、税收理论、分配理论、积累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人生价 值理论。
在成本理论上,C为生产资料耗费和外购商业服务产品、知识产品耗费的成本,C+V为企业 成本、直接成本和显性成本,C+V+M[,1]为直接劳动耗费成本,M[,2]+M[,3]+S为社会成本、间接成 本 、隐性成本,C+V+M+S为完全劳动耗费的成本。这样就把劳动耗费、生产成本、产品价值三 者统一起来,体现出一切结果都是有原因的,一切原因都包括在结果中。
在工资理论上,工资是劳动力价值和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价值不仅包括物化劳动价值 ,即生活资料价值和教育费用V[,1],而且包括活劳动即家务劳动和求学劳动形成的价值V[,2]和 V[,3],也就是V=V[,1]+V[,2]+V[,3]。按照传统的工资理论,工资=劳动力价格(价值)=劳动力需要的 生活资料价值+教育费用,这样工资劳动者不可能有积累和私有财产,而这不符合国内外的 现实。至2000年,中国个人储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已达10万亿元以上,加上个人经营 投资和住房投资已达20万亿元左右,这是传统工资理论无法解释,而新工资理论很容易解释 的,因为仅有V[,1]将被个人全部消费,有了V[,2]、V[,3]就为个人积累提供了可能。
在利息理论上,合理的利息并不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更不是瓜分剩余价值的剥削收入, 而是社会成本的一部分(S[,2])。利息率的决定,不只是有一个平均利润率的界限,也不只 是由供求关系决定,也不是纯粹偶然、纯粹经验、没有规律地决定的,而是由客观规律决定 的,是由投资贬值、投资费用、投资风险、供求关系等客观因素共同决定的,因而在理论上 是可以计算的。按照新的利息理论,等量投资获得等量利息(对经营者自有资本表现为部分 利润,对土地资本表现为部分地租),就是完全合乎规律的现象,这样就不需要通过各种转 化和转形,而使价格与价值保持一致和接近。
在地租理论上,合理的地租并不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也不是瓜分剩余价值的剥削收入, 而是社会成本的一部分,是S[,3]的一部分,是土地投资费用的补偿,是土地资本的利息。 之所以存在绝对地租,是因为包括劣等地在内的一切土地都需要有一定投资费用,都隐含着 一定土地资本。之所以存在级差地租,是因为不同土地所需要的投资费用不同。
在利润理论上,就纯利润来说,也不完全是剩余价值,其中包含着一部分企业自有资本利 息和一部分剩余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也不完全是企业劳动者活劳动创造的,包含着M[,1]、M[,2]、M[,3]三个部分。
在税收理论上,国家税收并不完全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税收中用于经济、社会、行政管 理和国防的费用,用于科技教育卫生事业和环境保护的费用,并不是M的一部分,而是S的一 部分,是S[,1]的部分和S[,3]的一部分,这只是回收社会成本,实现公共产品再生产。另一部 分是M的一部分,用于国家投资和社会福利等等。
在分配理论上,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581
页。),分配关系 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现生产要素的背面,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3页。)。分配的构成 完全决定于价值的构成。由于在价值构成中,既有物化劳动,又有活劳动,既有企业劳动, 又有社会劳动,既有直接劳动,又有间接劳动,既有显性劳动,又有隐性劳动,在价值分配 中,这一切劳动耗费,包括体现在一切劳动形式和一切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耗费,都必须得到 补偿。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在此基础上,再将M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各项社会福 利、社会保障。为此,既要实行按劳分配,又要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两者可以结合也必 须结合。这并不是由任何局部的暂时的原因决定的,也不是由任何个人的主观愿望和政策设 计决定的,而完全是由客观的内在的经济上的必然性决定的,是由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 配内在的同一性、可通约性决定的。一方面,按劳分配的“劳”,无论是作为劳动力的“劳 ”,还是作为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本身的 “劳”,无疑都是生产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所以按劳分配本身就是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各种生产 要素,在形态上多种多样,在生产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中作用也不尽相同,但在各种各样的 多样性和特殊性之中,仍然有其同一性和共性的东西,这就是都凝结着、蓄含着、承载着、 吸附着一般人类劳动,这些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和价值形成过程中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有形或 无形地、显性或隐性地、全部或部分地耗费在、转移在、实现在劳动成果之中,形成劳动成 果新价值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劳动成果的价值本身就是由各生产要素转入的价值构 成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本质上就是按劳分配,是按劳分配的固有内容、必然要求和实现形式 。按劳分配决不仅仅是按劳动力或活劳动耗费一个要素分配,而必须按多种多样的生产要素 耗费,多种形式的劳动耗费分配。显然,只有新的价值构成公式才能合理解释按劳分配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在统一性、客观可能性、必要性和规律性,而按传统的价值构成公式无法 解释这一切,其结果只能把利息、地租、利润、税金都看作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把商业服 务业、科教文卫体、党政军警法等劳动者的收入都看作是产业工人活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 一部分,这在产业工人活劳动日趋减少,其他劳动者日趋增加的当今时代和未来社会是难以 解释通的。
在积累理论上,资本积累并不能等同于剩余价值资本化,因为形成积累的部分不仅包括用 于积累和投资的部分剩余价值M,还要包括用于积累和投资的部分劳动力价值V[,2]、V[,3],主 要是V[,3]。按照传统理论,只有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才能成为积累的源泉,而雇佣工人和 工 资劳动者工资只能全部用于消费,而没有任何剩余和积累,这既不符合美英等发达国家的现 实,也不符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现在,美国有股民6500万户,英国有股民1000万户 ,中国有股民6000万户,并有相当可观的其他个人投资和个人财产,这是传统积累理论无法 解释的。
在剩余价值理论上,新的价值构成公式可以把M与S区别开来,又把M[,1]与M[,2]、M[,3]区别开 来,这样就把不属于M的社会成本S从M中剔除出去,又把M的来源从直接活劳动形成的M[,1]一 个 扩展到M[,1]、M[,2]、M[,3]三个,从而就能准确地计算M和M′(剩余价值率)、M[,1]和M[',1](活劳 动剩余价值率)而不致把M、M′、M[,1]、M[',1]估计过高。同时,M始终是商品价值和产品价值 的构成部分,因而剩余价值范畴与价值范畴是共生共灭、始终并存的历史范畴,它适用于一 切存在商品经济的社会,普遍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因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已经普遍化), 尤其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因为M为社会所有,具有更大的社会重要性和历史进步性)。这样 在广义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就能建立起广义剩余价值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原则区别并不 在于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也不在于有无国有经济,也不在于有无资本、剩余价值这 些范畴的存在,而在于剩余价值归谁所有,归资本家私人所有则为资本主义,归社会公众所 有 则为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 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被创造出来,因此不是一种个人力量的产物,而是一种社会力量的 产物,理应归社会公众所有,为社会公众造福,为社会进步服务。这正是社会主义比资本主 义更合理、更进步、更优越的真谛所在,也是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坚实理论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在人生价值理论上,纵观人的一生,人活70多岁,总共只有60多万小时。据我国学者研究 ,在中国城市居民终生生活时间60多万小时中,有74%是生活必需时间(占45%)和休闲时间( 占29%),有26%是劳动时间(其中工作时间占10.5%,学习时间占7%,家务劳动时间占8.5%)。(注:王琪延:“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分析”,《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第93页。)农村人口时间分配也与此接近。由此看来,人生在世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可以概括为 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事劳动,由于创造一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自己的生 产价值,一方面是从事消费,由此消耗一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自己的消费价值。而各 人的生产价值与消费价值一般都不会正好相等,而会有一个差额,这就是各人自己的剩余价 值。 一个人的生产价值减去他的消费价值就等于他的剩余价值。这就是人生的剩余价值公式。这 种人生的剩余价值因人而异,有正有负,有大有小。(它与一般剩余价值又相联系又相区 别,它在某些人以及人的某些阶段可能是负值;它还包括劳动收入减去生活消费的一部分余 额,这里不拟详述)。这样,每人每时都有自己的生产价值量、消费价值量和剩余价值量(学 龄前儿童和完全丧失劳动力的年老病残人员生产价值可视为零,但他们在入学之后和完全丧 失劳动力之前有自己的生产价值)。而且这几个量都是随着时间这个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应 变量,从而在客观上每人每时都有自己的生产价值曲线、消费价值曲线和剩余价值曲线。在 这个意义上,人生的道路就是一条剩余价值曲线。无论人们自觉不自觉,这条曲线都与人形 影相随,并随着人的生产和消费、贡献和索取的每一行为而变化。一个人的剩余价值量就是 他 的全部生产价值量(一般为正值)与消费价值量(为负值)的总和(代数和,或正或负)。这就是 他与别人、与社会之间全部投入与产出、输入与输出、贡献与索取关系的总和;在一定条件 下(在用不同客观条件的不同价值标准比照和衡量之后),也就是这个人生存的社会价值即 人生价值的总和,并且从数量上和社会效果上反映这个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反映这个 人的本质。这样就能揭示出人的本质的数量表现,就能以广义劳动价值论和广义剩余价值论 为基础,以人的本质与人的剩余价值的统一为中心,以人生的剩余价值曲线为主线,以数学 和经济学的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为视角,从个人的微观层次上来研究人的劳动、生产、交 换、分配、消费、积累行为,研究人的思想、素质、价值、本质,研究人的全部行为和全部 社会关系,研究人生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创立一套客观、科学、系统、精密的人生价值 理论。这一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励人们勇于创造,乐 于奉献,使人间更加美好,人生更加辉煌。因此,我们应该将劳动价值论进一步丰富发展、 发扬光大,使广义劳动价值论、广义剩余价值论、科学人生价值论成为一种普照的光,使之 不仅能照亮人类的商品交换和经济生活,而且能照亮社会和个人生活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 过程。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把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 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功,并获得了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认为:“今 天,经济研究的领域业已囊括人类的全部行为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决定。经济学的特点在于, 它研究问题的本质,而不是该问题是否具有商业性或物质性。”(注: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页。)这样,“经济分析就为 理解人类行为提供了一套为边沁、康德、马克思及其他学者求之不得的统一的方法。”(注: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9页。)从而也就能印证萧伯纳的名言:“经济是充分利用人生的艺术。”(注: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5页。)现在只要我们突破老 框框,扩大新视野,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从资本主义社会推广到社会主义社 会,从物质生产领域推广到非物质生产领域,从商品交换领域推广到人生各个领域,把狭义 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发展为广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那么,价值范畴就不仅是一 个经济学范畴,同时也是一个人生哲学范畴,劳动价值论就不仅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同时 也是人生哲学、人生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建立在广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基础上的科学 人生价值论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充分利用人生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