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玉芬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293-02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现阶段该病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临床上除了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以外,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44~69岁,平均年龄为(52.6±5.2)岁;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43~67岁,平均年龄为(50.1±5.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相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饮食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饮食应清淡,平时多吃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的食物。忌食高热量、高脂肪以及油腻的食物,患者禁烟禁酒,避免血瘀气滞、引发心痛致使病情加重。患者忌暴饮暴食,要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平时饮食注意少食多餐,避免过多食物的摄入使心脏负荷加重,致使胸痹现象的发生。其次,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监控,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1.2.2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知识教育,增强患者对冠心病心绞痛这一疾病的认识,其次,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详细讲解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以及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等。在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之前,护理人员要初步评估不同患者的学习能力以及文化知识水平,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别出心裁的形式,例如可以通过制定与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的形式,让患者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其次,还可以通过播放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更加形象的向患者展示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从而增加患者对该疾病的了解,增强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念。
1.2.3心理护理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对疾病的恐惧以及对治疗的未知性,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容易产生悲观、焦虑甚至绝望的情绪,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语言与神情以及心理变化等情况,并根据患者情绪的变化,对其进行适时疏导,帮助患者建立一种平和的心态。其次,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生活情况以及性格特点分析引发患者不良情绪的具体原因,并认真聆听患者的个人想法,对其表示同情与尊重,并在此过程中给予患者适时的鼓励与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1.2.4出院健康指导 在患者病情稳定即将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出院后指导,告知患者坚持康复训练对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提高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告知患者家属要陪同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按照我院相关标准,将护理后的效果评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通过静息心电图显示患者原来的T波倒置以及ST段压低恢复到正常情况,抗心绞痛药用药量降低百分之八十以上,心绞痛的发病频率明显减少;有效:ST段回升大于0.05mV,抗心绞痛药用药量在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八十之间,心绞痛的发病频率减少;无效:没有达到以上各项指标,心绞痛的症状没有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其次,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2]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51~60分为良好;41~50分为较好;31~40分为一般;21~30分为差;20分以下为极差,总分为60分。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检验。P>0.05则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则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50例患者中,显效17例(34%),有效16例(32%),无效17例(34%)。观察组50例患者中,显效35例(70%),有效13例(26%),无效仅2例(4%)。两组护理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6%,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66%,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比对照组多30%,差异显著(χ?=18.96,P<0.05),有统计学意义。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可知,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37.9±21.8)分,对照组为(38.8±20.7)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8.8±7.5)分,对照组为(39.3±6.5)分。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其直接发病原因在于心急供血不足,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胸口绞榨性疼痛,并且还可能会引发心力衰竭、重度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严重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有效治疗与护理是十分必要与重要的。
本研究以我院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与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荆萃.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2例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6):268-268.
[2]胡玉红.单硝酸异山梨酯微量泵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临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364.
论文作者:兰玉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患者论文; 心绞痛论文; 冠心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统计学论文; 过程中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