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论文_李志军

浅论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论文_李志军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汝州市供电公司 河南汝州 467500)

摘要:伴随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逐渐提高了对电力系统的要求。目前阶段,国内科技水平有所提升,使得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不同领域当中,特别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对智能技术的灵活运用,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成为可能,确保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推动了电力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将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了与其相关的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应用

引言

目前各行业及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明显增多,并且对电能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对电能的需求多数电力企业对智能技术进行了合理应用,在应用后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同以往相比得到明显改善,并且自动化水平有所提升,由此可见此项技术的作用及价值,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进行阐述。

1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及智能技术研究

自动化具体指的就是电力系统内部的多种仪器与设备能够自动化地控制与监控,也是组成电工二次系统的重要部分。通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灵活运用,能够实现局部或者是整体电力系统以及各元件的远程协调与控制。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而言,其主要的内容包括了发电自动化、配电自动化与电网调度自动化。对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前,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应积极学习智能技术,以保证自身知识架构的及时更新。

智能技术这一概念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发展的,而智能技术一般所指代的就是具备特定组织与自我学习以及适应协调能力的人机接口以及体系结构,能够有效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此,在非线性与不确定问题的解决中十分适用。相比较于传统控制手段,智能技术控制能够将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地反馈,同时也能够自动化地解决问题,为系统本身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将计算机辅助作用逐渐转向指导作用,尤其是在国家电网推广改革方面,将智能技术应用其中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管理应用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是在应用以及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有很多问题制约着该项技术的发展。首先,现阶段的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的单位都缺乏团队协作的精神,在进行研究实验工作时,往往都不愿意将资源和技术分享给同行,这样是不利于智能技术的研究进展。其次没有实践经验。因为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起步比较晚,而且现在的研究速度也比较缓慢,所以基本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机会,实践经验匮乏,在管理过程中,也无法借鉴较为成熟的先例,这也阻碍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对这项技术的研发重视程度不足,所以这项工作也就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和成本的投资。

3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实践应用

3.1线性最优控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

目前电力系统远距离输电较为常见,为了更好的保证输电质量对发电机电压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优励磁控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需求对发电机电压进行有效控制。最优励磁控制主要应用线性最优控制原则,对发电机测量电压和给定电压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完成后使用PID方法对偏差进行计算便可得出控制电压;最优励磁控制借助最优控制电压的调整工作实现优化电压相位转移角的目标,在此操作后控制电压会转为输出电压,进而完成相关控制工作。但是线性最优控制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在局部线性化模型中应用较多,在其他模型中也有所应用,但是控制效果不理想,为此电力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选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专家控制系统的应用

一直以来,电力系统的整个操作和监控系统都是由人工进行的,但是人工操作存在有很多弊端,还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电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就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财力,这样不仅加大了电力运营的成本消耗,在具体操作时还会出现误差。使用专家系统可以有效的化解这一问题。专家控制系统是在个别领域当中使用专家知识有效的解决突发状况的智能化计算机系统。而且电力系统自动化还需要依靠专家系统实现监控的作用。这样一旦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当中出现任何紧急状况,专家控制系统就可以发出相应的指令,帮助相关的工作人员快速的解除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与稳定运行,这一系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多个领域当中。

3.3模糊控制技术

模糊控制技术指代模糊方法,它能够控制自动化系统,并通过相应建模模型来进一步控制电气设备。当前在家庭用电户领域该技术相对更加常见,发挥了不错的技术效能,例如某些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电磁炉、电风扇、电暖风等等都会运用到该技术。它们依靠模糊控制原理来实现机械控制,并通过电力系统来构建模型,在将其简化后也实现了操作优化,可以说它为电力系统创新了又一种控制方式,相比于传统控制方式,该方式更加易于操作且具有较高的便捷性,操作流畅性也相对较好。具体来说,模糊控制技术能通过电能输入量来重新定义系统及电气设备温度变化指数,对不同变量进行描述,所以总体而言它属于相对简单的智能化控制技术。目前在汽车自动化生产领域,其变速器的技术控制就会运用到模糊控制当中,另外它也能改变交通红绿灯的颜色,技术性灵活多变。当然在其它重工业领域,模糊控制技术依然也有一席用武之地。

3.4神经网络系统的应用

神经网络系统是通过结合人工神经理论和控制理论形成的一种新的系统,通过字面就可以看出来这个系统具备了类似于人体神经一样的反应,这个反应速度是非常快的,他能够对发生的问题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完全实现了电力操作系统的智能化,他具备有良好的处理复杂数据的能力。神经网络系统和线性最优控制系统是有一些不同的,神经网络系统的控制处理能力非常好、它有着非线性特征,它能够有效的运用到电力系统当中,比如说人工智能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数序系统、计算机科学理论等的运用。

3.5综合性智能体系技术

综合性智能体系是电力自动化系统控制过程中的关键,它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各个元件设备的合理控制,是对上述4项技术内容的有效整合,它进一步完善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进程,确保提高系统稳定性。当然,针对不同的电力系统需求,综合性智能体系技术也会体现出不同的技术控制进程,这其中存在较大技术差异性。所以在实际技术运用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的电力系统自动化需求来提出智能控制技术内容,例如将神经控制与模糊方式相结合、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等等。这些都体现出了综合性智能体系的整体技术优越性与实用性。

结语

本文对模糊控制、线性最优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系统控制以及综合智能系统等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分别阐述,希望各电力企业将自身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目标作为依据对以上智能技术进行合理应用,此外需要做好智能技术研究工作,通过研究工作对其现存缺失进行弥补,使其作用及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及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多的保障,进而为人们及各行业生产过程提供更优质的电能。

参考文献:

[1]韩小燕,孙吉裕,徐晓雷等.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华东电力,2014,42(10):2240-2242.

[2]徐锦祥,王永清.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6(11):116-117.

[3]师君.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4,33(11):48-49.

论文作者:李志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浅论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论文_李志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