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本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模式_政治论文

构建“人本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模式_政治论文

构建“人本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格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本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格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5478(2000)04—18—03

改革实践的复杂性,已经使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强调,并非自今日始。在改革进入到一个十分关键时期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不仅在于社会怎么强调它,更在于社会对于它的真正有效接纳。也就是说,真正具有可信度的思想政治工作,它的目标、内容,应当是为人民群众所自觉认同的。从这个要求来审视,我们必须承认,现实离这个要求确实还有不小的距离。在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方面,笔者认为,我们是仅仅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功利性的工作来看待,还是把它定位在“人本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点上,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长远效益和发展前景是十分重要的。

一、廓清思想政治工作的功利性和人本属性

有些同志以为,我们党从来都把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自己的优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早已经是传统的政治优势,只要依靠过去积累下来的成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果。这种认识,显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在过去长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一些有效的经验和方法,固然是我们应当十分珍视的,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正在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无疑具有历史变革性质的意义,变革时代的社会生活也势必对主要是适应计划经济社会生活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挑战,要求它面对新的社会生活,在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工作艺术等诸方面寻求新的活力。在复杂的改革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确实面对着复杂的现实问题和挑战。在这些问题和挑战面前,思想政治工作应当走出一条富于创造性的路子来。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什么的?过去曾经有一些同志将它和“行为科学”等联系起来,甚至就直接说它是对人的行为通过思想上的教育、诱导、灌输等进行控制的一种行为科学。这些观点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这显然是从某种即期的具体功利目标出发的,它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和目标,都是为了某种很具体的即期工作或者说即期政策服务的。再具体点,比如说,当一个政策、一项改革措施出台后,思想政治工作就围绕着它的需要,展开各方面的工作,争取让更多的人们理解和支持这个政策、这项措施,使它们在实行中尽可能地少一些阻力。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这种具有鲜明的功利性的特征,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们极为熟悉的。

思想政治工作追求即期功利的功能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功能,为现实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稳定的具体工作目标服务,是思想政治工作无可质疑的职能。但是,我们所应当引起注意的是,这种为即期功利目标服务的特性,不应当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在进行根本定位时的本位。如果我们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必须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我们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在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都必须有所作为的一项工作,那么进行这种科学定位就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只有这个问题解决得比较清楚,思想政治工作才不会一时松,一时紧;同时,也只有这个问题解决得比较清楚,追求即期功利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才会有令人满意的功效。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某些不理想的具体实践——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对群众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但是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呢?之所以产生不尽人意的结果,恐怕不能仅仅看成是一个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的问题。这是没有从“人本”的角度为思想政治工作定位,也就造成了把人民群众仅仅当成思想政治工作要去打动、说服的对象,而没有把他们当成社会主人的结果。如果群众感到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仅仅就是为了说服他们无论如何要去接受一项具体做法,而并没有具体考虑他们的思想、情绪、愿望、苦衷,我们怎么可能寄希望于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会有理想的效果呢?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出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思想进步,人民群众的根本幸福和精神愉悦,应当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不应当仅仅满足于为当前的某一项政策或某一个中心工作服务,更重要的是把人民群众的一切牢牢放在心坎上。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物本”的,而应当是“人本”的。实际上,对于这一概念,虽然过去没有明确地提出过,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强调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时对此已经涉及到了。80年代后期以来,我们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教育人、塑造人,就初步蕴涵了这方面的某些思想。但是应当承认,在实践中做得并不是十分出色。在某些地方和单位,依然把思想政治工作只是当成了一种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安抚人心的工具,矛盾大时用一用,矛盾不大时就不加以重视,这是造成思想政治工作渐失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说明我们对“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更缺乏自觉而有效的实践。

社会主义的“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其一,“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属性和向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所决定的。这种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只有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才是国家的真正主人,同时也是这种社会里从事一切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实践的真正主体。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人民群众真正作为社会的主人,而不是仅仅把群众作为受教育的对象,更不能把群众当成不识大事的群盲。

其二,“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在一个社会主义政党的政纲中,除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外,绝对没有什么其他特殊的利益。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就没有什么理由不把群众的合理利益、心愿、要求作为进行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当然,应当看到,在某些具体地方的具体政策、具体改革措施的实行过程中,常常难以避免与群众的愿望发生一定的矛盾。在发生这些矛盾的时候,应当实事求是地分析究竟是一部分群众暂时不理解这些政策和措施,还是这些政策和措施偏离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应当仅仅是把思想政治工作当成一种纯粹的工具,不管具体政策和措施是不是偏离了群众的根本利益,都去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和接受。

其三,由马克思主义所指导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高度关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思想进步、人民群众的根本幸福和精神愉悦。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人本”基点,正是它作为真理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理由所在。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建立在这样的理论立足点上。在这样的理论立足点上去做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得到群众自觉的理解、支持、认同和接受。

二、当前营造“人本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倡导“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个选择哪些重点来实现它的问题。在改革开放面临的复杂形势下,改革的推进特别需要人民群众自觉地认同和参与,人们的觉悟和积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更应当高度重视“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构建工作。我们可以考虑选择这样一些方面作为初步实现“人本思想政治工作”格局的重点。

比如说,让群众真正从他们自己心里而不是从一些抽象概念上懂得邓小平理论的长远指导意义。在群众中倡导对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学习,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成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这方面就应当达到这样一种目标:即真正让群众懂得邓小平理论是为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是让中国富强起来的理论。目前,在干部中进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了,但在群众中,怎样有效地而不是空洞地宣传邓小平理论,可做文章的空间还大得很,思想政治工作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又如,让群众懂得我们所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社会主义属性,让群众懂得我们党所领导进行的事业除了为广大人民群众争取根本利益外没有任何别的利益。由于我们的改革是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在改革中,也大量学习和借鉴了资本主义存在的但不具有资本主义本质属性的做法,因此,我们的改革“资”和“社”的姓氏问题,可以说是一个长期以来在相当多的群众中并没有真正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实际生活远未如同理论界想像的那样乐观。在改革越来越波及到原有的利益平衡的情况下,弄不好,这些困惑还会成为改革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位,说清楚改革的社会主义属性,说清楚改革的目标是为了谋取最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对于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认同感,减少心理摩擦,是十分重要的。

再如,让群众懂得改革的阶段性和渐进性,让群众在自觉认同改革开放各种新政策的前提下自觉地参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探索。群众是由多种群体组成的社会人群,因为自己这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受损或受益而对改革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在群众中是常常发生的;而改革进程的历史过程性,也使得它有可能难以使人们一下子看得到它的为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利益的意义所在。这就需要帮助群众知道改革的阶段性和渐进性。但是,这种帮助,不是站在领导者的位置上对群众说东道西,而是要诚实直率地向群众道出事物的规律。对群众,应当有充分的信心。

另外,在当前情况下,正确地化解各种利益矛盾,无疑可以为实现“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各种经济关系的调整,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出现了较多的矛盾,这些矛盾,大量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其原因就是社会利益关系比起计划经济时代来已经明显地复杂化了。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应当看到,不管是实行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体制,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仍然是一致的、同一的。与此同时,又必须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社会确实已经分解为不同的利益阶层、利益群体。社会各种利益矛盾逐渐成为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在人民内部矛盾中,利益矛盾基于核心的位置。而在诸种利益矛盾中,经济利益矛盾又居于决定性的位置。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不承认或是不懂得转型时期的利益矛盾,就无从理解什么是今天的人民内部矛盾,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动权。利益矛盾联系着方方面面,是最为牵动人心、最为老百姓关心的大问题。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在解释这个大问题上有所作为,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有效地化解利益矛盾,人民群众就会对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很大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就会感到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确实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说话的,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只要思想政治工作有了这样的影响力,它怎么还会有缺乏活力之忧呢?

标签:;  ;  ;  ;  

构建“人本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模式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