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均衡调整与南通工业结构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通论文,结构优化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89(2000)03—0118—05
南通工业经过七五、八五期间的持续快速扩张后,进入九五以来,虽然总体上仍然保持了持续稳定上升的态势,但随着消费需求由平稳变动的储蓄准备期间向快速变动的消费革命期的转变,深层结构性问题已成为制约工业持续快速增长的新的瓶颈。因此,只有努力实现南通工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才能为经济的总量扩张、质态提高,提供强劲的推动力。然而,在新一轮调整来临之际,仅形成这样的共识是不够的。因为,结构优化是结构调整的结果,在同一目标指导下,由于调整模式的不同,其结构优化的成效也大相径庭。因此,对南通而言,为更好地把握机遇,加快结构优化的步伐,必须将结构优化和调整模式的转换结合起来。这是在统筹十五规划时,需要首先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结构调整的定位及其模式分类
工业结构的调整模式是工业经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发展,就其平面分析法,即从经济总量的首尾变化而言,主要体现于工业总值的增长和增加值的扩张;但从结构分析的角度说,工业经济的发展过程,是经济总量增长和工业结构优化二者互相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是推动经济总量持续扩张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另一方面,结构优化又要以经济增长的阶段性水平为前提。
但是,我们说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这并不等于说,工业结构的优化是在经济发展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依靠决策者的审时度势、精明决策,并借助不失时机的调整机制来实现的。由此可见,结构调整是联系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的中介,是由此达彼的桥梁,因而是现代工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清醒的、全面的现代工业的领导者,他所坚持的发展观、价值标准应该是,在发展中抓好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促进结构的不断优化。
结构调整作为联系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的中介机制,必然要以结构的优化目标为导向,同时也要以经济增长的不同形态的需求为前提,这就决定了工业结构的调整有均衡型调整和非均衡型调整两种模式。
实行均衡调整模式的特点是,遵照产业的循序延伸,通过资金、资源供给,形成均衡化的协调匹配,例如,在产业结构上,要促使轻、重工业以及交通运输、能源动力、原材料等基础设施部门之间,保持对应的比例性;又例如,在工业产业内部,按照“下游产业→中游产业→最终产品”的顺序延伸,促使加工工业和制造业之间保持均衡发展。当产业链出现结构断裂或结构扭曲时,则通过填平补齐形成补欠性协调。
非均衡调整是相对均衡调整而言的。实行非均衡调整并不是不要平衡,而是通过自觉组织不平衡,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新的高一级平衡。实行非均衡调整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强政府弱市场,有计划地扶持主导产业和重点部门的超前发展,并通过重点部门提供的商业信用和技术效应,诱导相关企业形成定向投资的动力和压力,从而形成以重点部门为先导、以相关企业的专业化协作为基础的“倾斜与协调相结合”的结构。
二、采用非均衡调整模式优化南通工业结构的必要性
(1)采用非均衡调整, 是经两种调整模式利弊比较得出的选择
从上文分析可见,均衡型调整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调整模式。在工业化初期,由于工业门类不全,技术简陋,经济规模不大,因此,实行这种调整模式,对于产品实现并保障生产周期的和谐,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通过均衡调整所产生的序动效应,是以各部门齐头并进和广泛的互补为前提的,因此,任何决策部门必须有足够的投资用于各部门的填平补齐和技术更新。另外,任何一个决策部门,不可能制定完全符合实际的广泛而详尽的计划,即使有可能,市场自动协调平衡的功能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因此,既不能及时发现调整目标上的问题,又不能促使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保持动态的对应。
反言之,实行非均衡调整,构筑“倾斜与协调”相结合的结构框架,不仅操作简单,而且通过主导产业和重点部门的正确选择,有利于为结构的高级化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有利于市场协调平衡功能的发挥,从而有可能较早暴露目标选择上的失误;另外,新增投入可以避免因均衡制约而形成的洒扬柳水,从而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使用。因此,在新一轮结构调整中,我们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总结历次调整中的经验和教训,自觉把握、运用好非均衡调整模式。
(2)采用非均衡调整,是产业升级规律的客观要求
工业产业结构虽然是由各个产业以及各产业内部各行业有机联系而构成的整体,虽然各部门均要依靠技术进步,专业化分工这两根支柱来支撑,但在任何情况下,工业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行业之间都存在着主导与从属的关系。这是因为,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说,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是现代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原因,然而,新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不可能在所有的现存的生产部门之间平均分布,而只能被特定的部门首先吸收,然后再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向其它部门扩展,技术创新对总量增长的作用,是通过主导产业的超前发展及其诱导效应来实现的。再从社会化分工的角度说,有的部门是原材料、中间品的供应者,而有的则是最终产品的制造者,因此,各部门的产业关联度、影响力系数及资源使用效应等,均存有明显的差异。从以上分析可见,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不可能依靠先进技术同时在各部门平均分布,也不可能依靠单个部门的总量扩张,只有在合理、准确地选择主导产业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倾斜,使其在规模、速度、水平上获得超前发展,并通过产业关联效应,促使相关企业作出定向性投资决策,形成倾斜与协调相结合的格局。只有这样,才能既可以促使主导产业得到优先发展,又可以带动工业经济走上社会化、联合化、专业协作化的道路;才能既可以通过主导产业的辐射力,形成拉动式协调,又可以牵引相关行业的整体提升。
(3)采用非均衡调整,是有关地区之所以能超越南通,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经过八十年代的几轮调整,实现了跨越式高增长。这些地区中的苏州、无锡等市的发展战略尽管各不一样,但采用无形有质的非均衡调整模式,是共同的基本经验。
1978年,无锡的GDP只有南通的84%,苏州只比南通多2.5 亿, 至1999年底,苏州、无锡的GDP已分别达到南通的2.03倍和1.7倍。这些地区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超越,并始终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主要不是南通有长江阻隔,因为这一点已被同处江北的扬州地区的迅速崛起所否定;也主要不是苏南有沪宁线贯通,因为这一点并不能说明同处沪宁线旁的城市之间,为什么同样有校大的发展差距。另外,沪宁线是早已存在,而无锡开始超过南通和苏州明显超越南通则是在1984年。也不能把南通与苏南的差距,简单地归结为苏南乡村工业的总量要明显大于南通,因为这种概括只是现象描述,并未揭示苏南乡村工业为什么能迅猛发展,并成为苏南经济起飞的突破口。我认为,苏南地区之所以能实现经济超越,是该地区经济增长中长期累积的复元因素、外生因素和特定的调整模式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特定的发展思路,调整模式是决定性前提。文革前,苏、锡、常、通四家工业结构基本雷同,也都是以轻纺为主体。但从七十年代到1984年,由于调整模式不同,南通与苏州、无锡的差距也就从此形成,或开始拉大。苏州、无锡利用1981年国家调整轻重工业比例的机遇,侧重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为轻纺工业奠定了大发展的基础。1984年,利用国家调整工业技术结构的机遇,苏南以优势产品为主导,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大技改投入,并相应组织了若干网络式协作链,因此,很快使轻纺工业提高到以塑制品、刺绣品、灯芯绒为代表的水平。而同期南通调整轻纺的特点是,仅局限于纺、织、染,在初级品和中间品之间实现均衡协调。先是解决纺大于织,织大于染的倒宝塔,形成了三者之间的恰当比例,七十年代后期,虽然围绕针织、毛纺等组织了从原料到中间品,直到成衣的23个企业的配套改革,但这种结构延伸不是在服装等主导产业拉动下形成的,而是在原材料、中间品的产品实现需求趋动下进行的,因此,几次调整的结果并未使纺织业传统优势向服装等行业延伸。进入八十年代后,南通围绕纺织、电子行业虽然提出了“加快调整攀高峰”的要求,但就纺织而言,攀高峰的立足点,仍是局限于纺、织方面的上短线、上质量、上品种,也就是说,只是立足于原有的结构均衡,提高产品供给的质量。这次调整的结果,只是纺织品由原来单一的棉纺发展到包括化纤、毛纺、仿丝绸、色织、经纬编织物在内的838个品种,6562种花色, 当苏南纺织业已发展到刺绣品、灯芯绒水平时,南通纺织业的优势仍然停留在“纱、坯布”的基础上,而且直至现在。如:1997年纺织业销售收入中,初级品(纱、坏布)占比高达55.4%。由于南通轻纺主导产业过于轻型化,即过于集中在初级品、中间品,这就使南通在区域经济的竞争中,失去了主导性竞争力,因此,被拉开差距也就成为必然。
上述分析只是局限于纺织业,如结合其它行业进行比较,问题的结论更是一目了然。例如,苏南地区在七十年代以发展乡镇工业为重点,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较好地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协调,从而使乡镇工业在空间布局、经济规模、技术水平、多种联合等方面,获得了突破性发展。又例如,进入八十年代后,则是以纺织、机电为重点,通过倾斜发展和网络式协作相结合,实行整体性攻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刺绣品、灯芯绒、小天鹅、香雪海、长城电扇等一批又一批名牌产品才得以应运而生。进入九十年代后,苏南地区则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为实现经济转型,再创新高,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苏南地区能创造出跨越式发展的业绩,是按照非均衡调整的基本精神,不断优化结构的结果,是在把握机遇,合理确定各个发展阶段突破点、制高点的前提下,通过主导部门的超前发展和相关企业协作配套相结合的结果。
(4)实行非均衡调整,是南通优化结构的重要选择
南通工业进入九五以来之所以出现变速趋缓,增量下降,其直接原因是,随着1995年宏观调控软着落的实现和买方市场的形成,前期经济调整中形成的产品结构越来越失去了适应力;其根本原因有二:一方面,是工业运行中长期存在的深层结构性瓶颈效应的体现;另一方面,是由于长期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均衡调整,其结果是,不仅难于解开制约工业运行的“结”,反而使其稳定化。因此,南通只有转换调整模式,采用非均衡调整,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
在历次调整中,南通采用的均衡调整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在工业产业结构上,偏重门类齐全、协调配套,至于如何处理好传统主导产业的提升和先导产业的兴起问题,一直未得到较好地解决。当轻纺效应明显时,则以保轻纺、上轻纺为重点;1995年以来,当轻纺陷入困境后,则又偏重于齐头并进。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定位一直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另一方面,自1995年以来,支柱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没有增加,反而锐减;二是在行业结构上,比较偏重于下游产业和中间品产业之间的协调匹配,填平补充。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行业结构扭曲,头轻脚重根底浅,即是说,南通工业的比较优势主要不在最终产品,而是集中在原材料、初级制成品等方面,诸如,纺织业是以纱、坯布为主;机械行业是以基础机械和机械基础件为主;化工仍以技术含量少,功能低的一般分子材料为主;电子行业仍以电子元器件、基础材料为主,等等。很显然,不扭转行业结构上的低度均衡,南通将只能成为国内、国际市场的原材料供应基地,而不可能成为最终产品的生产者和名牌产品的创业者。三是在技术结构调整上,偏重于技术改造的覆盖面,技改投入撒糊菽粉。至于如何突出重点,集中投入,攻克主导产业的关键技术,则缺少不失时机的倾斜扶持,结果是,优势产品优而无势,名牌产品经过报喜送展后,即消声匿迹。从1989年开始,南通工业的技术进步由技改为主进入到注重运用高新技术的阶段,为促进高新技术的企业化、产业化,结构调整模式转为以规模企业为依托,实行非均衡调整,并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实施进度的“双加工程”,使宏观调控的天平迅速向规模企业倾斜。通过这次调整,虽然增加了大企业数量,并使其在实现利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九五以来技术创新计划项目覆盖面过广,而具有纲举目张,即能带动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并未处于倾斜发展的地位,因此,仍然带有面面俱到的均衡调整的色彩。
综上可见,南通工业产业结构上存在的支柱产业增势疲软,新兴产业起势缓慢,是长期以来片面强调铺摊子、上项目、过于偏重多头并进导致的结果;在行业结构上存在的比较优势不合理,这与长期偏重下游产业和中间产业之间搞协调匹配、填平补齐有着重要的联系;在技术进步上之所以存在支柱产业技术结构中、低化,高新技术贡献率不高,固然与南通的技改投入要明显少于苏南有关,但与长期存在主要技术攻关领域不明晰,技改投入面面俱到,同样有着重要的联系。由上可见,我们不能将工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公式化地归结为深层次结构瓶颈制约,应当承认,这些问题是由一系列结构性因素以及均衡调整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因此,为更好地发挥南通的有利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实现以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为特征的现代工业的高增长,很有必要将结构调整的模式转变到非均衡调整的轨道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打破齐头并进、四平八稳、散兵作战的格局。
三、采用非均衡调整模式需解决的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
(1)要准确把握非均衡调整的实质
非均衡调整并不是不要平衡,不要产业协调,并不意味着可以通过几个大项目的倾斜发展搞一锤子买卖。非均衡调整是以高一级平衡为目标,打破原有的平衡,也就是说,要通过主导产业,骨干企业的超前发展,促进相关企业的业务重组,形成倾斜发展与拉动协调相结合的平衡,这是非均衡调整的真谛。如果光有倾斜,而没有协调,没有专业化协作和联合,不仅很难提高工业运行的整体素质,而且被倾斜的部门也很难形成巨大的经济效果。因此,被列入超前发展的部门和企业必须要以相关企业的专业化协作为基础。反言之,如果光有企业间的联合和专业化协作,而没有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倾斜发展,虽能保证经济总量增长的持续性,但一般很难启动以结构优化、升级为特征的高增长。
(2)要合理选择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部门
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是非均衡调整获得成功的两大决定性关键。
根据非均衡调整的基本要求,地方工业主导产业的确定,既不是套用某种公式得出的结论,也不是在结构完整均衡基础上,通过选优而得出的判断,因为地方经济不是孤立存在的、万事不求人的体系,它与宏观经济没有不可逾越的边界。地方工业主导产业的确定,应力求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首先,要有利于扬我之长,避我之短,充分发挥地方经济的特色优势;其次,要有利于跟宏观导向接轨,以争取上级决策部门的项目倾斜;最后,要有利于发展沿海城市的开放型经济,形成出口创汇和引进技术的良性循环。
根据上述标准,并结合南通的实际,我认为,南通应以高档纺织及服装、船舶修造、机械电子等三大产业为主导产业。其定位依据主要有:一是既有利于发挥南通轻纺传统主导产业的优势,保持工业品的地方性标志,又有利于将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提升结合起来;二是有利于为南通工业的二次创业,发展开放型经济和苏东海洋经济,构筑高一级的、拉动式的结构框架。因为高档纺织及服装、船舶制造、机械电子等产业不仅技术含量高,并在产业链中处于最终产品的龙头地位,而且纺织服装、机电品又是南通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船舶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跟船舶制造直接有关的一系列产业,而且还可以直接促进港口运输,仓储以及港口加工业、石化、电力等工业的发展。
为促进主导产业的壮大、提升、不仅要搞好产业定位,而且要合理选择各主导产业中优先发展的重点部门和骨干企业。重点部门和骨干企业既是市场筛选出的结果,同时又是在市场自动协调机制作用下,能实现自我升级的企业。因此,选择重点部门和骨干企业,应坚持如下条件;一是在技术进步、创新上,市场需求收入弹性能随着产品开发升级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增长,积累转化为投资的能力强,在企业年销售收入中,R&D应达到2%以上;二是在经营规模上,生产能力强,产值比重大,只有具备了这方面的条件,重点企业才能为相关企业提供最终需求和稳定的商业信用,从而才能促使相关企业产生定向投资的动力;三是在前向、后向联系上,产业关联度大。如果结构断裂,就不可能在骨干企业带动下,促使众多企业作出自求平衡的决策。
(3)要构建多层面的重点倾斜与协调配套相结合的运作框架
在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的基础上,不能忽视从工业结构的各个层面上,构建既有倾斜,又有协调的运行体系。否则,就不可能达到突破一个点,带动一条线的目的。
就南通的实际而言,首先要在宏观产业结构上,形成高档纺织及服装、船舶修造,机械电子等三大产业为主导,以前向、后向关联产业相配套,以交通、公用动力、供水等生产性产业和科研、技术开发、劳动力培训等智力性产业为基础的塔形体系。
其次,在中观行业领域,要以优势部门为重点,通过产业关联效应,或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或促使传统的行业优势向重点领域倾斜。具体说,在机械行业,要以机电一体化为重点,在立足基础机械,机械基础件基础上,要通过发展数控机床、电熔爆机床、精密平磨、精密钢球等高科技、高功能、高精度产品,以形成机电一体化新优势;在纺织行业方面,要以高档纺织及服装为重点,优先发展、开发抗皱防缩面料和超细旦纤维,要运用高新技术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档服装,促进服饰系列化,并形成名牌效应和规模效应,促使纺织业传统优势向服装业倾斜;在船舶修造行业方面,要以充分发挥船舶产业关联大的优势为重点,以发展船舶修造为龙头,带动船用动力、装卸机械、船用特种材料、钢结构件、特种工艺专业厂等等一系列产业的兴起,形成以船舶修造为倾斜、相关产业协调配套的临江、临海工业群。
最后,要在微观企业方面,形成以重点企业为骨干,以众多相关企业的联合、协作为基础的整体推进型框架。我们应深刻地认识到,产业结构的优化、高级化,归根结底是由企业层面的社会化、专业化、专业协作化来实现的,如果结构调整不落实到扭转小而全、小而散,就不可能做出大文章。更何况南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城市,布局分散、结构雷同、层次偏低、少有协作等是小企业领域的突出问题,因此,将非均衡调整模式运用到微观企业领域,这对南通而言,显得更为必要。为此,一方面,要对现有大型企业进行筛选,将那些需求收入弹性强、生产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作为骨干企业,并以其为主导,将那些资产规模虽然不大,但关联度高、具有专业化特色的小企业组织起来,形成以优势产品为龙头、骨干企业为主导、众多小企业为依托的群星拱月之势;另一方面,在贯彻“抓大放小”方针的同时,要认真贯彻“扶小”政策,引导小企业将“应急性”、“等距离赶潮”性经营战略,转为钻市场缝隙战略,即通过生产其他企业想不到或想到而不愿生产的产品,从市场缝隙挤进去,另辟一条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独的发展道路。小企业只有具备了这种适应性、灵活性,才能在主导企业带动下,作出自求平衡的定向性投资,工业运行的整体素质才有不断攀升的可能。
[收稿日期]2000—02—19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企业协作论文; 经济学论文; 南通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