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中医医院 湖南 宁乡 410600
【摘要】目的:研究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CT检查,B组患者采用MR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总诊断指标检出率和分期检出率。结果:采用MRI检查的B组患者,其总诊断指标检出率高于A组,B组中的 ≤ⅠB1 期、ⅠB2-ⅡA 期 、≥ⅡB 期均高于A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符合统计学理论(P<0.05)。结论:随着科技的进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已经可以通过早期检查发现和治疗,因而为加强宫颈癌普查,提高早期诊断预防观念,减少宫颈癌死亡率,应尽早对宫颈癌进行分期诊断,MRI检查可以为明确宫颈癌病变性质提供更丰富的影像信息,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CT;MRI;宫颈癌;分期诊断;应用效果
宫颈癌临床上的一种恶性妇科肿瘤疾病,这种疾病在前期症状比较隐匿,没有定期体检一般很难发现,现阶段宫颈癌的发病率日趋年轻化,当前宫颈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发展中国家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在我国宫颈癌流行趋势也很严峻,因而为积极推动宫颈癌的预防,早期的分期诊断是最好的方式,目前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备受关注,早已成为各大医院的宫颈癌术前的辅助诊断方式,本文就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中患者的年龄为22-63岁,均年龄(42.6±5.7)岁,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有15例,阴道分泌物异常患者有7例,接触性出血患者有6例,子宫颈糜烂加息肉有2例。B组中患者的年龄为23-55岁,均年龄(38.4±4.3)岁。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有16例,阴道分泌物异常患者有8例,接触性出血患者有5例,子宫颈糜烂加息肉有1例。
1.2方法
A组患者采用CT检查,CT属于高分辨的影像检查,CT是通过对穿过检查部位射线余量的接受,再经过复杂计算,重建出来的断层图像,CT通过调节窗宽、窗位,从而凸显某一中心和范围的密度。取仰卧位,诊断前设置螺距、层厚、电流、间距、电压值分别为5mm 、5mm、380mA、1mm-3mm、120kV,然后对患者注输适当的碘海醇后进行平扫描,其次扫描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通过观察患者腹动动脉CT值的变化,等腹主动脉 CT达到100HU -150HU之后继续实施动脉期扫描,扫描时延迟控制在70s以内,确保扫描完成的进度[2]。
B组患者采用MRI检查,MRI是用来检查宫颈癌的一种检查手段,这种检查方法的中文名称叫做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检查技术,这种检查技术是处于外磁场中带正负电荷的原子核,在接受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辐射,引起驰豫,产生共振现象。在人的身体里面氢原子核质子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物质,而且这种物质信号强度比较强,并且在不同病理组织中,影像表现不同,因而通过核磁共振可以检查出宫颈癌的范围。具体方法如下:取仰卧位,首先对患者进行平扫,诊断前调整好层厚、层间距、视野以及矩阵,待完成相应的平扫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要注意控制速度,最后在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增强MRI扫描。
1.3评价标准
(1)对比两组患者的总诊断指标检出率。诊断指标包括宫旁侵犯、阴道侵蚀、间质浸润、宫体侵蚀。总诊断指标检出率=(宫旁侵犯检出例数+阴道侵蚀检出例数+间质浸润检出例数+宫体侵蚀检出例数)/总例数*100%。
(2)比较两组患者的分期检出率,参照FIGO 分期诊断法。以≤ⅠB1 期、ⅠB2-ⅡA 期、≥ⅡB 期这三个指标为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诊断的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总诊断指标检出率
从表1可看出,A组患者中宫旁侵犯的检出例数为2,阴道侵蚀的检出例数为9,间质浸润的检出例数为3,宫体侵蚀的检出例数为7,总诊断指标检出率70.0%。B组患者中宫旁侵犯的检出例数为3,阴道侵蚀的检出例数为10,间质浸润的检出例数为4,宫体侵蚀的检出例数为9,总诊断指标检出率86.6%。显然B组的总诊断指标检出率高于A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符合统计学理论(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的分期检出率
从表2可看出,B组中的 ≤ⅠB1 期、ⅠB2-ⅡA 期 、≥ⅡB 期均高于A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符合统计学理论(P<0.05)。
3.讨论
宫颈癌的病发与HPV感染、性行为及分娩次数、其他生物学因素以及吸烟、营养不良、卫生条件等因素有关,此疾病比较复杂,为此要进行宫颈癌分期诊断,如此一来才能进行早期治疗干预措施,可以说宫颈癌分期诊断对早期治疗干预具有巨大的辅助作用,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从此次的结果可知,采用MRI检查的B组患者的总诊断指标检出率和分期检出率效果更加,两组患者数据对比符合统计学理论(P<0.05)。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已经可以通过早期检查发现和治疗,因而为加强宫颈癌普查,提高早期诊断预防观念,减少宫颈癌死亡率,应尽早对宫颈癌进行分期诊断,MRI检查可以为明确宫颈癌病变性质提供更丰富的影像信息,在临床上值得推广[4]。
【参考文献】
[1]马再伦, 范盈盈. 浸润性宫颈癌运用多层螺旋CT和MRI进行术前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性科学, 2018, v.27;No.219(4):118-120.
[2]高忠博, 苏丽梅, 梁淇星,等. CT与MRI在宫颈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 24(21):62-64.
[3]杨蕾, 张亚红. MRI对于评估宫颈癌分期和宫旁浸润以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7):120-122.
[4]彭保成 , 李振玉 , 孙长录 , 等 .MRI 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8,26(02):76-78.
论文作者:姜雄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宫颈癌论文; 检出论文; 患者论文; 例数论文; 两组论文; 指标论文; 阴道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