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习作论文_徐艳

“记”“忆”习作论文_徐艳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 要:日记,小小一方纸,承载着的是我对孩子们写作的一种思考和一种情怀,在我的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日记的作用,让孩子们透过小小一本日记,是他们丰富的语言积累的世界,是他们丰盈的情感世界,通过这样的一系列的指导,让每个孩子走进对写作的无限兴趣,并从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在那一块小小的天地里,我们走进彼此真实的情感,走进写作的热情,我们用心灵的歌声在对话,我们更收获在一片希望里。

关键词:日记;语文教学

作文,是学生对文字和语言的综合运用的过程,是体现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一个媒介,但是往往很多时候学生从接触作文开始便产生恐惧,甚至很多孩子见到作文就头疼,仅仅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兴趣中走进作文,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充分发挥日记的作用,让孩子们透过小小一本日记,是他们丰富的语言积累的世界,是他们丰盈的情感世界,通过这样的一系列的指导,让每个孩子走进对写作的无限兴趣,并从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

陶行知提倡写日记,认为日记“是学做文章的一个最好方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可以从日记中体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日记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日记写作的辅导,从而实现学生对作文的喜爱并坚持学习,最终实现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并从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

一、以老师的成长经历告诉孩子们日记的珍贵

小学生由于自己的年龄和经历有限,和他们讲写日记的重要性这种口头的说教意义不大,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日记”带给自己写作的收益时,我将自己从小到大写日记的经历和孩子们分享,那一本本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日记本,孩子们对它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也正是在这样的兴趣中,孩子们真正地体验到了日记的重要性。老师的榜样作用是最好的教材,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种指引,有的时候老师的以身示范,胜过千百次的说教。

教师要以自己的成长经历的方式告诉了我的孩子们,让他们也能够认识到日记对语文、对作文学习的重要性。

二、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写日记是一种“练笔”活动,应该让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让学生充分享受练笔的自由,不宜在字数、内容上作硬性的规定。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设想过:“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的就记。一句两句也可以写,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是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学生有了“说话”的自由,写作热情才能高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日记写作如果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日记实践活动,那么将会让学生怦然心动而进入欲罢不能的境地。

怎样培养学生日记写作的兴趣呢?

首先丰富小学生日记形式。丰富多彩的日记形式既能兼顾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挖掘各自的潜能,又能避免因写作形式的单一而可能造成的写作疲劳。具体说来,可以针对不同学年段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倡写拼音日记、拼音文字混编日记和叙事或抒情日记;可以结合学生的不同爱好,引导学生写绘本日记、诗体日记、剧本日记、童话日记等特色日记……

其次,给学生提供一切能自我展示的舞台。可以组织写“循环日记”(就是以5-6人的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周围绕一个主题轮流写日记,除第一个人以外的其他人在写日记之前先看前一个人的日记并写下话语。周末交给老师批阅。小组长每周总结上周日记,写下简单的回顾。班级每周评出最佳日记小组,把最好的日记在班级朗读、评析、展示。),可以开展日记沙龙活动,可以汇编班级日记选,还可以选送优秀的日记作品投稿发表。在相互交流学习中,共同进步,在学生自己策划、写稿、组稿、审稿中,锻炼了能力,在发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激发更强烈的写作热情。 

三、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拓展日记的内容

从三年级起就可让学生开始记日记,在三至六年级四年的时间里,可以这样引导:三年级学习摘抄好词好句、优美片段,四年级主要学习记事、写人,五年级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学习状物、写景,六年级在三至五年级的基础上开始写读书笔记。通过引导学生扩展日记的内容,使学生由抄到写,由易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以生活的经历为源泉激发情感

写,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是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学生有了“说话”的自由,写作热情才能高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日记写作如果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日记实践活动,那么将会让学生怦然心动而进入欲罢不能的境地。写日记是一种“练笔”活动,应该让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让学生充分享受练笔的自由,不宜在字数、内容上做硬性的规定。怎样培养学生日记写作的兴趣呢?

秋游后我为同学们举办了一次日记展,而不是作文展览,名字就是“无锡鼋头渚一日游日记展”,之所以让孩子们兴趣浓厚的是我也是同学们中的一员,我的日记也和他们一起展览,孩子们兴奋极了,开始了自己的日记之旅。

我是以《难忘的雨天》为题展开思路的:“那个蒙蒙细雨的早晨,带着孩子们一路的欢歌,和小家伙们开始了鼋头渚之旅,兴奋的孩子们和兴奋的我就这样走在细雨蒙蒙中。说来奇怪,虽然天公下起了小雨,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心情,苗苗递过来妈妈早晨做的寿司给我当早饭,寿司心形的样子真好看,都不忍心吃呢,但孩子们看着我吃那渴望的样子,我吃下这个幸福的味道……雨一直在下,成了我们今天春游重要的主题,朦胧的细雨中要带着不一样的心情去品尝才有另外的味道,最难忘的一处风景便是我们幸福的合影,孩子们是笑的,我是笑的,最后天公看我们幸福的微笑也笑了……回来的途中太阳已经出来了,我和孩子们合影将永远定格在记忆的深处。”

而天天的日记更是别具一格,他的日记是以卡通画的形式开始的,每幅画的后面都有一段文字说明,分享一下他最特别的一处画面:小羊驼在和他亲密合影,他做着鬼脸,小羊驼又呆又萌地看着他,好美的一幅画,日记中,孩子们幸福的心情有感而发。

日记,小小一方纸,承载着的是我对孩子们写作的一种思考和一种情怀,在那一块小小的天地里,我们走进彼此真实的情感,走进写作的热情,我们用心灵的歌声在对话,我们更收获在一片希望里。

通过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我发现学生的观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提高了,而作文也不再是令学生头疼的事了,不少学生爱上了写作,养成了多读、勤思、常动笔的习惯。

论文作者:徐艳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  ;  ;  ;  ;  ;  ;  ;  

“记”“忆”习作论文_徐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