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中“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_市场失灵论文

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中“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_市场失灵论文

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配置论文,高校毕业生论文,理论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高等学校毕业生资源配置是毕业生供求双方在一定的劳动力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对毕业生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市场在毕业生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市场,其原因就在于劳动力市场存在工资机制不完善、信息不充分、市场分割等各种“失灵”现象,这些“失灵”将增加毕业生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一、工资机制“失灵”与毕业生资源配置

1.教育与个人收入关系的理论模式

关于教育、就业和收入之间关系,西方教育经济学中主要存在两种理论观点,即“工资竞争模式”和“工作竞争模式”(注:曾满超,莱文.过度教育之经济分析[A].见亨利·莱文.高科技、效益、 筹资与改革[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23.)。

“工资竞争模式”假设工资具有完全的弹性、各种生产投入之间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劳动者的工资由其劳动生产率和该种劳动力供求状况所决定,劳动生产率越高、供给越少,则工资水平越高。根据该模式,高等教育与就业和工人工作报酬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1 )在劳动力市场,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工资待遇不同,学历层次越高,工资待遇越高;(2 )不同类型毕业生的工资待遇受该类毕业生供求关系的影响,供不应求时工资待遇水平升高;(3 )通过工资的调节以及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的相互替代,可以使劳动力市场上不同学历层次、不同科类毕业生的供求都最终达到平衡,即所有的毕业生都获得就业机会,同时所有的岗位空缺都得到弥补;(4 )由于学用不结合和过度教育都会降低毕业生劳动生产率的发挥,而雇主是按劳动生产率高低支付工资的,因而学用不结合和过度教育都将导致毕业生工资待遇的降低,这样,愿意从事学用不结合、过度教育工作的毕业生人数、比例将会减少。由此可见,在“工资竞争模式”中,通过对工资待遇的调节,可以鼓励毕业生尽可能地利用自身人力资源,促进毕业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工作竞争模式”的主要观点是:在劳动力市场存在两条队伍:一条为工作队伍(Job Queue),另一条为求职者队伍(Person Queue)。工作队伍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对技能和生产率特征有所要求,排在队伍中的位置越靠前,工资水平越高。求职者队伍的相对位置是由掌握特定工作技能所需要的培训成本的多少决定的,培训成本越低者在求职者队伍中的相对位置越靠前。在信息不充分的状况下,雇主会认为教育水平可以反映个人的能力并决定其培训成本的高低,因而,教育水平越高,在求职者队伍中的位置将越靠前。根据这种观点,可以得出以下论点:个人的生产率是由其工作而不是由教育决定的,工资也是由工作而不是由教育决定的;由于教育是用于筛选求职者并决定个人工作报酬的主要依据,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资教育;由于人们普遍追求高层次教育,便会使从事各项工作的人员的受教育水平都不断上升,于是便使整个社会出现过度教育和“文凭病”等现象。

2.工资机制“失灵”与我国毕业生资源配置

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与个人收入方面确实存在“受教育水平越高,工资收入越高”的关系,(注:赖德胜.中国教育收益率估算: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1997,(9).)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与毕业生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不属于理想的“工资竞争模式”,“工作竞争模式”所描述的状况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这是因为:首先,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的供给是限制性的,不能根据市场行情随意变化;其次,政府对毕业生的劳动工资也有一定的规定,不能随市场供求上下波动;而且,尽管在政府有关规定中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基本工资有一定的差距,但这种差别并不大,由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不同单位之间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差别很大,这是决定毕业生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

由于存在这种“市场失灵”,就会对毕业生资源配置产生以下影响:(1)由于高学历毕业生处于“就职者队伍”的前列, 因而其就业状况更好,工作单位的工资收益也较高,相反,学历层次较低的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较差,工资收入也较低;(2 )由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经济效益较好的用人单位处于“工作队伍”的前列,因而可以聘用到更多的高学历毕业生,并使这些毕业生获得较高的工作报酬,出现所谓“人才高消费”现象,而效益不好的、经济落后地区的用人单位将难以得到高学历毕业生;(3 )由于高学历毕业生是通过“额外的教育”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因而在这些毕业生中出现过度教育现象的可能性更大,学历层次越高,过度教育现象越严重;(4 )由于不同单位间劳动报酬差别较大,而在相同单位不同学用结合、层次对应状况的毕业生工资待遇差别不大,(注: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可参见文东茅.毕业生资源配置对个人收益影响的初步分析[J].江苏高教.2000,(4).)因而在就业选择中毕业生会优先考虑工作单位而不是学用结合和层次对应; (5)由于即使在东部地区或城市找一个学用不结合、层次不对应的工作,其工资收入也会明显比在中西部或农村找一个学用结合、层次对应的工作要高,这样,工资机制就难以有效地引导毕业生到更能发挥个人能力、专长的地区和单位工作,甚至在客观上还会起到促使毕业生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作用。

二、信息不充分与毕业生资源配置

1.“工作找寻”理论与毕业生资源配置

根据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的特点,费尔浦斯(E.S.Phelps)等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求职者的求职行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提出了“工作找寻”(Job Search)理论。(注:Zaretsky,A.; Coughlin,C.(1995) An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and Estimation of Job —Search Model,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int Louis) ,Jan/Feb95,Vol.77,No.1)该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每个用人单位对劳动的报酬是不同的,而由于信息不充分,劳动者不可能从一开始就知道什么单位劳动报酬最高,因而必须不断地在劳动力市场进行工作找寻。在这种找寻过程中,求职者会遇到各种就业机会,而是否接受某个工作机会取决于继续进行工作找寻的边际成本(包括因工作找寻而放弃的机会成本和交通费、信息费等直接成本)与可能的边际收益(由继续找寻而获得的更高收入)之间的关系,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种工作找寻过程就会继续下去,直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为止。另外,该理论还认为,劳动者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去进行工作找寻的效率比保留原来工作、同时寻找另一份工作的效率高,因此,可以认为失业是寻找高报酬工作的一种投资。(注: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97.)在一定的范围内,工作找寻的时间越长,获得的信息越多,获得高报酬工作的可能性越大。工作找寻时间的长短,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 )工资差别:不同工作之间的工资差别越大,工作找寻可能获得的边际收益越高,进行工作找寻的意义越大,工作找寻的人数会越多,找寻的时间也会越长;(2 )求职者状况: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越多,工作找寻的时间越长,因为对初次求职者而言,有关求职和职业岗位的信息更为缺乏;(3 )经济状况:社会的经济越景气,工作找寻的时间越长,因为经济景气时期,各种岗位的报酬可能提高,人们对收入的期望值也将提高,为找到符合这种期望的工作岗位所需要花费的找寻时间就会增加;(4 )失业保障状况:失业者能领取的失业救济金越高,工作找寻的成本越低,寻找满意工作的时间就会越长。

2.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状况及其影响

根据工作找寻理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也是非充分信息的市场,而且毕业生中大多数属于初次就业者,因而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毕业时不能确定就业单位而成为继续进行“工作找寻”的“摩擦性失业者”就完全属于一种正常现象。很可能会存在一定比例的毕业生为了获得更满意的工作而主动放弃已有的在毕业时就业的机会,宁愿在毕业后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工作找寻活动,从而成为自愿性失业者。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所谓高等教育毕业生‘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工作找寻过程(job-searching process)”。(注: Sanyal, B.

Highe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Falmer Press,1987,P.132)可见, 由于信息不充分,会延长毕业生工作找寻的时间,降低毕业生在毕业时的就业率。此外,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保证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毕业生供求信息的沟通,也很可能会造成或扩大毕业生供求结构性失衡的程度,从而导致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增加。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来源与传递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和现代化,除传统的书信交流、直接面谈等方式外,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甚至国际互联网等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和毕业生个人用于发布毕业生供给信息,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用于发布需求信息,而交通、通讯的发展,尤其是电话和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更是为毕业生供求双方及时交流消息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尽管如此,信息不充分是劳动力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毕业生是在学习期间进行工作找寻的,在找寻的时间、方式、范围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获取和传递的信息有限。而且,由于我国毕业生就业有一个比较集中的“签约期”(主要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在此之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答复以及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答复都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在此情况下,毕业生为了提高就业的机会,就可能同时联系多个单位以便挑选,而用人单位为了确保获得岗位所需的毕业生,也很可能向比所需名额更多的毕业生作出接收的许诺,这样,就使得供给和需求信息都有不确定性。由于就业市场信息不充分,加之毕业生供求双方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毕业生进行工作选择、用人单位进行聘用决定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在高等学校毕业生中存在摩擦性失业,即在毕业后有一部分毕业生不能立即获得工作单位应该属于正常现象。但是,由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工作之间的工资待遇差别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期望高,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不完善,家庭给未就业的毕业生“支持”和“关照”多等原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毕业后不立即就业者的人数比例。

三、市场分割与毕业生资源配置

1.“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毕业生资源配置

按照一定的标准,如劳动行业、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工资待遇水平等,可以对劳动者从事的工作进行不同的划分。在对劳动力市场所进行的划分中,最有影响是由多灵格(Doeringer,P.)等人提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注:Cain,G.(1976)

The Challenge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Theories to Orthodox Theory:A Surve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6,No.4)。该理论认为,整个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性质不同的两部分:主劳动力市场(

theprimary segment)和次劳动力市场(the secondary segment)。 主劳动力市场具有工资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失业率低、劳动者技术水平高等特点,而次劳动力市场则工资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劳动变换频率也高。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使得不同劳动力市场有自己不同的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主劳动力市场更多地受制度因素如工会力量、劳动保障制度、最低工资制度等的制约,次劳动力市场则更多地服从于市场竞争的规则。而且,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也造成了劳动者在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障碍,因为一方面,尽管在次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对工作满意度低,归属感弱,工作变换次数多,但他们根本无法直接进入主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尽管主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者可以较容易地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但由于在两个劳动力市场所得利益的差别,并且由于一旦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便难以再返回主劳动力市场,于是主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从而出现劳动者在次劳动力市场的“自愿性失业”。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认识毕业生就业市场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很有启发:首先,毕业生就业市场也可能被分割为不同劳动力市场,如主劳动力市场和次劳动力市场,在这种分割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将存在一种特殊的失业现象,即在主劳动力市场为非自愿性失业,在次劳动力市场为自愿性失业;其次,不同类型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程度越高,工资待遇水平差别越大,主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机会越少,则高校毕业生中这种自愿性失业人数越多。

2.我国劳动力市场构成状况及其影响

尽管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不同,但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却十分普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普遍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现代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的差别更为明显。作为现代部门——高等学校的“产物”的毕业生,其就业范围尤其受到国家“现代部门”发展状况的影响。(注:Dore,R.( 1976) The

Diploma Disease(1997,second edition),Institute of Education of London,p.72)

在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户籍制度,这种制度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至今这种制度对于我国人口的统计、管理等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从劳动就业的角度看,这种户籍制度在历史上隔绝了城乡之间劳动力的流动,也阻碍了城镇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形成了城乡劳动力市场和不同地区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特别是随着城市合同用工制度的推行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劳动力之间工作的差别正在缩小,不仅农村劳动力可以较自由地进入城市就业,甚至也出现不少城市劳动力到农村就业的现象,在某些地方,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正在形成。但是,这些都还仅仅是开始,不可否认,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尤其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象仍然明显存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仍然可以被划分为“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劳动力市场”两部分。从总体上看,与农村劳动力市场相比,城市劳动力市场工资待遇较高,工作较稳定,工作条件较好。由于这种差别,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十分愿意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但由于受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这种愿望实现的可能性很小;另一方面,如果愿意,城市劳动力可以较容易地转为农村劳动力,但是,由于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差别,实际上很少有人愿意进行这种转变。

由于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使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毕业生通常只愿意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其结果是:由于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而城市新增就业机会的增长相对缓慢,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就业越来越困难;由于城乡之间的差别,而且由于户籍制度和住房制度等的影响,毕业生一旦到农村就业就难以回到城市,因而很可能导致一部分毕业生宁愿在城市暂时失业也不愿意在农村就业的现象;由于在城市从事学用不结合、层次不对应工作也比在农村从事学用结合、层次对应工作的收入高,加之在城市工作可以得到的福利待遇、生活条件、发展机会都比在农村好,更会促使一部分毕业生产生宁愿暂时失业也不在农村就业的心理,从而增加高等学校毕业生失业和低效配置的人数、比例。此外,在我国,不同省(市、区)毕业生就业市场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分割的,毕业生(特别是地方院校毕业生)在不同省(市、区)之间的流动是受到诸多限制的。这样,也就难以实现不同地区教育资源和毕业生资源的优势互补。

除上述工资机制不健全、市场信息不充分、劳动力市场分割等现象造成的“市场失灵”外,由于用人制度不健全等原因,我国毕业生聘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正当现象,在此不一一讨论。由于这些“失灵”现象的存在,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毕业生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包括延长毕业生就业找寻时间、增加毕业生中“自愿待业”者的人数比例、加剧毕业生“用非所学”、“过度教育”现象等等。为此就应该正确认识“市场失灵”现象,并通过政府行为进行宏观调控和积极治理。而这又是另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标签:;  ;  ;  

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中“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_市场失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