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摘要] 在现代流行娱乐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粤剧的生存发展遭遇巨大挑战。面对这一时代性的难题,南宁市粤剧团通过成立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纳粤剧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以研究促保护;融粤剧入公共文化服务范畴,以服务促生存;置粤剧入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渠道,以交流促发展。通过上述努力,形成了鲜明的“南宁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研究和解密粤剧的“南宁模式”,将带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粤剧 传承 发展 “南宁模式”
这几年来,南宁粤剧发展逆势而上,异军突起,厥功甚伟,以致一些业内人士评价,“粤剧的传承与发展不能不看广西,广西粤剧的传承与发展不能不看南宁。”同样是经受文化体制改革,为什么南宁粤剧能够走出地方戏剧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呢?这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解密。
一、现象:南宁粤剧风景独好
有“南国红豆”之称的粤剧,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黄金时期后,逐渐走起下坡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潮涌起,文化体制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在这一时势的催化之下,各地专业粤剧团纷纷踏上改革之路,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改制。
然而,这场热热闹闹的改制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迄今为止,粤剧的发展依然没有摆脱困境,整体形势冷冷清清,不少地方甚至凄凄惨惨戚戚,改制后从业人员流失严重,艺术创作停滞,演出活动锐减,剧团发展呈半瘫痪状态。拿广西来说,粤剧发展高峰期全区有南宁、梧州、柳州、玉林、百色、钦州、北海等十多个专业粤剧团,如今它们大多数像开启了“静音模式”,昔日热火朝天的演出场景无处可觅。
风景这边独好。2012年5月22日,在南宁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南宁市粤剧团、南宁市艺术创作研究所等单位顺利改组,成立了“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新单位开创性地实行“戏剧展演、艺术研究、非遗保护”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给南宁粤剧的发展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盘点这几年的发展,南宁粤剧可谓硕果累累。
首先,保护有力,申遗成功。据了解,2009年广东携手港澳地区,成功地推动粤剧晋升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却惟独遗忘了广西兄弟。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成立后,把粤剧“申遗”作为重要任务,经过精心准备,终于在2014年将“广西粤剧”成功申报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给广西粤剧的保护与发展带来了有力影响。
其次,研创合力,精品迭出。南宁市粤剧团升级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之后,格外重视研究对粤剧的推动作用,坚持立足本院科研力量,联合区内外的专家学者,为粤剧传承与发展举行各种形式的研讨会。据统计,仅在2014年10月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期间举行的“广西粤剧”专家座谈会上,就收到了相关研究论文20多篇。实践证明,研究与创作的良性互动催生了丰硕的成果。该院创作的大型粤剧《璎珞传》,创造性地将古印度梵剧与南派粤剧进行无缝嫁接,将印度戏剧的歌舞形式与粤剧的表演排场有机结合,在2014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精彩亮相后,引发好评如潮。中国艺术研究院众多专家学者在观演之后,认为该剧为来自不同文化的戏曲艺术如何融合贯通提供了实践范本,对我国戏剧的对外交流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新编粤剧《罗摩衍那》,以跌宕起伏的情节描写人物的善恶是非,故事结构严密,艺术魅力非凡,该剧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文化走亲东盟行”中演出多场,获得各国观众的高度赞誉。
再次,展演活跃,享誉内外。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成立以来,把艺术展演作为重点工作,对内以“粤剧月月演”、“百戏进村入校园”等演出活动为主,力争实现本地老百姓“有戏看,看好戏”的展演目标;对外则以“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与“文化走亲东盟行”两个项目为主要抓手开展文化交流,发挥粤剧在对外交往中的亲和力,也打响了广西粤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认识:把握时代潮流,重新定位广西粤剧
笔者认为,粤剧“南宁模式”的成功,首先离不开南宁粤剧界以及相关文化部门与时俱进,廓清认识迷雾,把握时代潮流,重新定位广西粤剧。
1、确认广西粤剧的新身份:富有文化内涵与艺术个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在大多数时候把戏剧当作纯粹的表演艺术对待,其生存发展大多取决于艺术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建国后,戏剧在一段时间内被赋予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其兴废在很大程度上与政治的需要相关。改革开放后,戏剧重新回归艺术的身份,市场规律开始真正主导戏剧的发展,然而,对于大多数国营剧团而言,重返市场并未如鱼得水,行情惨淡的乌云始终挥之不去。传统戏剧怎么办?
值得庆幸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倡议带来了转机。来势汹涌的全球化,促使世界各国的联系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经济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但其对人类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破坏作用也日益突显。基于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并于2003年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尽管提名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基于西方的学术理念、按照西方文化分类方式和程序进行申报,但其为民族传统文化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保护框架,这对饱受西方强势文化侵蚀的各国本土文化来说仍是天赐福音。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引进,国人如梦初醒,逐渐认识到了传统艺术的文化遗产价值,进而如获至宝,为濒临灭绝的传统戏剧找到了保护与传承的“救命符”。
2009年,随着广东粤剧“申遗”成功,其人类文化遗产的身份得到正式确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被遗忘在广西的粤剧,还能得到世人的认可吗?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成立后,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加大了对广西粤剧的研究,发掘了广西粤剧鲜明的艺术特点和巨大的文化价值:首先,广东粤剧重在“唱戏”,故而“好听”,广西粤剧重在“演戏”,故而“好看”;其次,广西粤剧是原生态粤剧的真正继承者,深具古拙质朴之美,比如,南派武功等秘技在广东粤剧里已难得一见,而在广西粤剧里依然保存完好;再次,粤剧在广西的发展过程中深深染上了地域文化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美学风格,这一点在近年的粤剧创作中尤为凸显,新编历史剧《海棠亭》就是一个明显例子。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正式提出了“广西粤剧”的概念,向世人宣告广西也有粤剧,而且广西粤剧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个性。2014年,经过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的不懈努力,广西粤剧终于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此,广西粤剧作为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得以确立,它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任其自生自灭的东西,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必要条件来对其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
2、确立广西粤剧新的功能:公共文化服务+对外交流
如前所述,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传统戏剧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承担起为政治服务的使命,因此,宣传教育功能成为戏剧最突出的功能。改革开放后,戏剧的宣传教育功能逐渐淡化,愉悦大众的功能逐渐回归。进入新世纪后,新的形势赋予了戏剧新的社会价值。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审时度势,确立了广西粤剧两大新的功能,即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和对外交流功能,这为粤剧的活态保护与传承提供了难得的平台。
第一,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搞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成为当务之急。一些有识之士提出,戏曲具有公共文化属性,应把戏曲纳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敏感,第一时间把粤剧列为南宁公共文化服务范畴,推出了针对南宁市民的“粤剧月月演”和针对中小学生与农民的“百戏进村入校园”等演出活动,很好地满足了本土受众“有戏看,看好戏”的精神文化生活诉求。
第二,对外交流功能。广西与东盟山水相连、血缘相亲、人文相通,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一年一度的举行,南宁对外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与东南亚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粤剧在历史上曾跟随移民传播到东南亚,在东南亚有广泛的影响力,其中新加坡素有“粤剧第二故乡”之称。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责无旁贷地担起“文化大使”的使命,充分发挥戏剧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主动承办“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与“文化走亲东盟行”两个大型项目,通过展示传播广西粤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加海外民众对中国的认同和亲近感。
三、行动:进行科学决策,探索正确发展路径
如果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的确认、公共文化服务与对外交流新功能的确立,为广西粤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解决了认识上的问题,那么进行合理保障、适度施压以及抓住机会、培育市场,则为广西粤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行动上的探索,两者有机结合,形成“南宁模式”。
1、合理保障,适度施压
这些年来,业内人士已形成一大共识:国有剧团要想摆脱困境,必须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如何改制?为此,南宁市文化部门与南宁市粤剧团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深刻认识到国有剧团陷于泥潭不能自拔有两大因素:从内因来说,是旧体制的束缚使之不能适应市场化的生存;从外因来说,是社会处在转型时期,以流行文化为主的西方外来文化强势入侵,打破了我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和谐共处的格局,使传统艺术的文化生态严重失衡,造成釜底抽薪的影响:观众断层和市场萎缩。因此,要拯救粤剧,一味把剧团推向市场并非上策。而且,粤剧的文化遗产价值的保护很难在市场化行为中自然实现,需要政府出面保护。
因此,综合各种因素,南宁市粤剧团在体制上不一定非得转为企业,可将其列为公益性文化单位,在财政等资源上为其生存发展提供合理保障。但与此同时,体制的保障并不是“涛声依旧”,南宁市粤剧团在升级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之后,也被戴上了一道“紧箍咒”,即要求努力探索先进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演艺人员的积极性,变过去的“养人”为“养事”,如期完成各项规定任务的考核,考核结果则决定财政补助的有无和多寡。实践证明,“合理保障,适度施压” 是行之有效的,正是这一方针使得南宁市粤剧团在改制后发展变得欣欣向荣。
2、抓住机会,培育市场
这几年来,广西粤剧在“非遗”保护、新剧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与对外流上,取得了耀眼的成绩。然而,对于热爱粤剧事业的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员的领导层来说,他们的梦想还不仅于此,在他们看来,对粤剧最好的保护,不是在博物馆,而是舞台;粤剧的真正未来,不是取决于观众,而是取决于戏迷。他们希望有一天,剧院能成为南宁市最热闹的场所,广西粤剧能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
如何才能让传统戏剧重新热起来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廖奔认为,一味地把戏曲推向商业市场,忽略了其公共文化属性,戏曲就加速失去其群众文化的主导地位;而政府加大财政补贴送戏给老百姓,戏曲才会逐渐恢复到和老百姓紧密结合的传统上。
英雄所见略同。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每年精心推出“粤剧月月演”,服务的受众是南宁市民,推出“百戏进村入校园”,服众的受众是南宁市各县区的农民和中小学生。他们一年三百多天马不停蹄,不是在演戏就是在演戏的路上,为南宁老百姓生送上了精彩的艺术盛宴,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时,他们也利用这些机会,在不知不觉中,为粤剧培养了越来越多的戏迷和潜在的市场。
参考文献:
[1]毛小雨.粤剧:广东广西两重天 [N].中国文化报,2013-06-04
[2]王瑛.要留根魂在人间 ——全国政协京昆室积极推动“戏曲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纪实 [J].《中国政协》,2015年,第7期:44-45页
作者简介:李志雄(1975-),男,广西南宁,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新闻传播、文化传播、文化产业。
论文作者:李志雄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2
标签:粤剧论文; 广西论文; 南宁市论文; 南宁论文; 文化论文; 东盟论文; 戏剧论文; 《文化研究》2015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