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苏净医疗净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控制已成为推动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并且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新的需求,建筑企业更要科学管理、规范施工。本文结合项目工程管理的相关理论,主要分析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
前言
建筑工程管理的各项任务基本上都是为业主进行的,业主在工程期间内因对设计和施工相互关联的问题做出无数的业务性决策。做出每项决策时,业主最关心的是他们决策是否符合该工程的主要目标,即在规定工期和预算内完成该项工程并从投资得到公平的收益。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则是指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也就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程合同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主要表现为工程合同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标准规定的质量标准。为了充分满足新时期的建筑工程要求,还需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1.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管理方面的问题
1)项目参加单位对各个活动(各个专业工程和供应)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清楚地了解,下达任务时也没有做详细的解释,同时对活动的必要的前提条件准备不足,各个单位之问缺少协调和信息沟通,所以许多工作脱节,特别是供应问题最大。
2)合同中有些条款是十分重要的,应特别重视。主要包括:付款方式;合同双方风险的分担;对承包商的激励措施;通过合同落实各种控制措施,划分各种控制权力,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由于在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存在不使用或部分使用合同的情况,而且上述条款也不明确或不完全,故而造成工期拖延或费用增加,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1]。
3)组织协调不利: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在实施阶段过程控制中起重要作用,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好坏。在工程实施阶段过程控制中,协调沟通起相当重要的作用,有些问题往往是沟通不好引起的,如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沟通困难,造成扯皮现象;建设单位、承建单位、供应单位由于利益和目标理解不一致而造成沟通困难等
4)信息不畅:此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未能在正确的时间内,以正确的内容和详细程度传达到正确位置,人们抱怨信息不够,或太多、或不及时、或不着要领。原因是信息系统功能设计不全,信息渠道、信息处理有故障,没有按层次,分级、分专业进行信息优化和浓缩,当然也可能有信息分析评价问题和不同的观察方式问题。
5)风险重视度不够:风险在任何工程中都存在。工程作为集合经济、技术、管理、组织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它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些风险造成工程项目实施的失控现象,如工期长、投资增加、计划修改等,最终导致工程经济效益降低,甚至项目失败。
1.2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投资增大:投资控制是综合性的,与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效率、工作量相联系,施工过程中通常有多种原因造成投资增加:总工期拖延,物价上涨,工作量大幅增加;施工单位素质不高,对设计理解失误;分项工程效率低,协调不好,局部返工;采购了劣质的材料和设备等。
2)进度拖延是实施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各层次的项目单元,各个项目阶段都可能出现延误。进度拖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有:工期及相关计划的失误,如计划工作量不足,实际工作量增加;出现了计划中未考虑到的风险或状况,未能使工程实施达到预定的效率等;边界条件的变化,如工作量的变化,是由于设计的修改,设计的错误,修改工程的目标及系统范围的扩展造成的;外界对项目新的要求或限制,设计标准的提高可能造成工程资源的缺乏,无法及时完成等[2]。
3)现场失控:由于建筑工程项目规模较大,涉及单位多,设备、材料品种繁多,工程子项多,设备、材料质量不能把好关,施工单位进度缓慢,该进行的检查办不到,将直接影响投资、工期及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工程项目子项多,隐蔽工程多,施工队伍为赶工而偷工减料,出现“豆腐渣”工程;进场材料在进场使用前未做好检查验收工作,以次充好,或材料使用不合规范;设备安装前未好好检查,造成调试困难,影响工期及投资。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举措
2.1加强动态管理
首先工程开工后,应由公司总工程师对项目部进行整体质量技术交底。分部和分项工程施工前,由项目部技术人员向操作班组进行针对性的质量技术交底,对施工程序、方法以及易产生质量问题的环节提出详细的要求。
其次项目部应专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包括观砌、翻样、质量员等组成的质检小组,坚持每周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要求管理人员、质检员、班组长坚持跟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最后重视新材料、新工艺的施工。以某大楼施工为例,色利石是一种新型的人造石材,通常用于高级厨具台面板,大面积用于扶手并不多见。施工前,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有经验的技师和班组骨干到生产厂家实地考察,了解材料性能及施工方法,形成了操作工艺;施工中对多层石板压制、成型、切割、拼接安装、修边定型、打磨、上腊等各道工序进行了严格监控,使色利石扶手达到造型精致、轻巧,表面光滑,无接缝感的效果,形成了工程装饰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2重视细部处理
对各个分部分项工程,无论是大面积的质量还是细部做法,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根本。以结构工程为例,工程除了内在质量外,外观质量的关键是梁、柱节点的细部处理。鉴于梁柱节点的质量问题往往都是由于在该部位模板拼装整体性差,东凑西拼所引起的,故在拼摸前,不仅要画出整个系统的拼模图,而且要根据每个不同的节点尺寸,画出节点拼装图,明确做法,特别要强调梁、柱交接处模板一次性到位,不得留有空隙待事后修补塞缝。由此通过对工程节点细部的严格要求,对于提高整体工程质量、打造精品建筑工程有着重要作用[3]。
2.3做好施工进度控制
通常,要压缩已经超支的成本,而不损害其他目标是十分困难的,一般只有当给出的措施比原计划已选定的措施更为有利,或使工程范围减少,或生产效率提高,成本才能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对引起进度拖延的原因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它的影响,防止它继续造成拖延或造成更大的拖延,特别对于计划不周、管理失误等原因的拖延。
2)对已经产生的拖延,采取措施以弥补或部分弥补。主要通过调整后期计划,采取措施赶工。
3)采取措施保证后期的活动按计划执行,特别是对影响整个工期的主要活动。
为了避免因缩短工程工期引发工程质量问题,在具体工程实践中还要采用以下措施:
1)增加资源投入。例如增加劳动力、材料和设备的投入量。当然这一方面必须有可用的资源,另一方面又会造成成本的超支。
2)资源重新分配。例如将服务部门的人员投入到生产中去,投入风险准备资源,采用加班或多班制工作,改变供应商,将原计划由自己生产的结构件改为外购等。
3)减少工作范围,包括减少工作量或删去一些事项。但应注意:必须经过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的批准;会对工程的完整性,经济、安全、高效率运行产生影响,或提高建设工程竣工后运行的费用;通过辅助设施和合理的工作过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前后工作顺序改为平行工作。
3.结语
总的来说,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不仅能够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促进建筑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由此企业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来适应系统化、动态化、复杂化的管理和控制过程,通过科学管理、规范施工来推动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锐.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其应对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6(10).
[2]李世义.对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控制对策的探讨[J].河南建材.2016(03).
[3]王少维.加强做好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15).
论文作者:邓雪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工期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