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智力理论中的quot;EQquot;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智力论文,内涵论文,当代论文,理论论文,EQquot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EQ的提出与反响
EQ概念一经提出,顿时风靡社会。源于心理学界的一个概念,具有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尽管其在心理学界引起诸多争议,但就这一现象本身已足以令人寻味。
Salovey和Mayer等人关于情感智力的研究,对EQ概念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为其广泛传播奠定了学术基础;他们对情感智力含义和结构的厘定,基本构成了人们认识EQ概念的框架。他们认为,EQ主要包含三方面能力:区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调节自己与他人情绪和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
尽管对这一概念见仁见智,但EQ概念似乎比传统的IQ概念更为世人青睐。其原因可能在于EQ概念更多考虑到人们在现实情境中的表现,特别是将情绪维度引入对事业及生活成败的能力预测模式中,因此,EQ比IQ具有更强的现实性,更易为人理解和接受。或者说,EQ是在IQ概念的思维模式基础上考察超越IQ的现实内容,它虑及智力在现实情境中的实现问题,因而更具有现实取向性。另外,这一概念似乎也看到了现代人的工作、生活满意度等情感体验状态和智力活动性间具有内在联结的迹象。
2 EQ概念的启迪之功及研究的混沌状态
那么,EQ对心理学界又意味着什么呢?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智力理论未考虑到智力赖以形成和发展的背景,智力测试的各种操作与现实生活存在实质性的鸿沟,它只能是有关某些智力内容的研究,并未完全反映个体真正的“智力”。诸多研究还表明,智商高低与个体成就几乎没有必然联系。因此,有研究者提出智力的生态学观点,认为不同文化重视不同的认知技巧与行为,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智力内涵是不同的。EQ概念的提出将生态学观点引入其中,形成了“从个人在社会实际情境所表现出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技巧等方面,预测个人成败倾向”的思想。因此,可以认为EQ是关于智力社会内涵的拓展和延伸,是研究生态化倾向在智力测量理论中的映射。这对智力发展研究和智力测验的应用研究,无疑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为一种理念表述,EQ概念无疑极富思想性;但若从一些研究者对其内涵的界定看,EQ却又显得飘忽未定。许多后来者对该概念的诠释使EQ概念无限扩大,显得“无所不包”。如Goleman将EQ扩展为了解自己、管理自我、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等五个方面,使EQ成为了“生活智力”。该说法通俗化了EQ概念,同时,却将个性、动机等非智力因素也包罗进去,无怪乎有人认为对EQ的演绎需从个性、情感、婚恋、社交等角度全方位进行。包罗万象使EQ这个颇有深意的概念流于含糊、浅俗,从而丧失了学术概念的严谨与严肃性。如此一来,EQ在心理结构中究竟属于什么角色便颇耐人寻味了。或许正是由于界定上的含糊,致使“什么才是关于EQ的心理学研究”这一问题无从回答。
我们认为,就Mayer和Salovey的本意而言,EQ概念主要针对情绪的知觉与调节及时情绪的思维加工能力。这个看似较新的概念实际可在八十年代的智力理论中找出其根源。
3 内隐于智力理论中的EQ内涵
八十年代初,Gardner提出,传统智力测验偏重于测量知识,窄化、甚至曲解了人类智力。他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因此,他注重智力的实践性和情境性,率先将社会智力的内容引入智力概念,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由言语、数理、空间、音乐、运动、社交和自知能力七个方面构成。从这一扩大化的智力概念中可看到情绪智力的雏形,但它只扩充了智力的外延,却未涉及各种智力间的相互作用及个体如何调节自身活动,因此,仍局限于对智力结构进行静态描述。
Sternberg所提出智力三元理论,则以认知过程观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的能力,认为个体的智力差异源于个体对刺激情境处理方式的不同,需从个体与背景的关系、个体经验的连续水平、智力的内部机制三个角度探究智力的整体表现。Sternberg认为,智力是“主体实现对与主体有关的现实环境有目的适应、选择和改造的心理活动”,需从人们生活的背景关系才能揭示智力本质;而任务的新异或熟练程度又影响智力操作的效率,同时,智力操作后面又潜伏着一定的心理机制和精神结构。因此,要真正认识和测量智力必须从主体内部世界、现实外部世界及联系二者的主体经验世界三个角度来分析智力。这便构成了三元理论的三个主要成分: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
情境亚理论认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对智力行为内涵的理解不同,智力行为的测量不具有时空普遍性,必须带有更多现实生活的特点,因此,个体的生活情境为智力行为提供了选择范围,需将个体置于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内进行研究。从此意义上看,情绪智力研究个体区分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就必须虑及问题的情境性,确定智力操作实践过程中个体与环境背景的相互影响,比较特定环境中个体的特定行为与一般行为,得出有关结论。
经验亚理论进一步提出,智力是处理新颖任务的能力和自动化信息加工能力的函数。面对新异情境,个体为适应新情境而适时、恰当地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能很好反映其智力水平。进入熟练状态后,个体能否有效调动已有经验,自动化处理任务也很为关键。自动化加工过程需将各种心理资源有效结合,综合处理多方信息才能做到,因此自动化信息加工任务也是智力测量的一种良好任务。这实质上是在个体经验连续体的不同位置对智力加以测量。所以,选择测量智力的任务必须注意经验变化的影响。同样的,情绪智力也重视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情绪变化的洞察就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要对各种不同新异任务保持敏感性;还得综合所获信息,与原有经验相比较,并运用已有经验处理不同的问题情境,并将新信息以有效的方式引入相应的加工过程,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进行情绪信息自动化加工过程的同时,还必须能有效介入各种情境。这与情境理论和经验理论又不谋而合。
成分理论阐述的是智力活动的心理机制和内在结构。它侧重智力活动过程本身,而不仅仅探讨智力的结构。Sternberg认为智力的基本单元是认知成分,包括元认知、操作和知识获得成分。其中,元成分加工过程是个性和发展差异的最重要源泉,其功能上的变化必然导致操作及知识获得成分功能的变化。Sternberg还尤其强调元成分的监控与自我监控及调节功能。因此,我们可在成分理论中看到自我觉知、认识能力的发展及运作机制。
Sternberg认为智力行为须满足三个条件:(1)用于适应、选择或改造个体的环境;(2)是对某新异任务或情境的反应,或自动化加工过程;(3)是元成分、操作成分或知识获得成分机能的产物。智慧行为是三者的有机结合,对智力的测定应包含主体的外部世界、内部世界和联系二者的经验世界三个方面。因此,无论是理论视野的拓展,还是实证研究的开展方面,这一理论所揭示的智力概念均是对传统理论所界定的IQ内涵的一大超越。
可以说正是新近这些智力理论研究的发展,解放了对智力内涵单一化理解的桎梏,使人们重新认识对智力内涵作多维度界定的需要,并开始将智力潜质的展现与发展空间纳入智力发展研究范畴。如果说,智力理论研究试图阐明个体智力内、外在心理结构问题;EQ概念则试图解决个体智力潜质有何社会意义的问题。前者是后者的认识基础,后者则反映了社会应用领域对认识智力内涵的需求。
4 从EQ的兴起看IQ的发展趋势
由是观之,传统IQ概念侧重对个体学业成就具有预测效力之智力结构的构造,而EQ概念更强调在社会现实情境下构建具有预测效力的智力结构。由EQ概念引申出的智力结构的内容构成拓展了传统的智力内涵。
但是,EQ概念和相应的理论没有、也无意说明和解释智力的心理结构及智力发展中主客体作用的地位。它只是围绕如何提高预测效力来安排智力内容,并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未突破传统的研究范式,而似乎满足于对EQ结构的静态描述。从此意义上说,认为EQ是对传统智力概念的革命性构建似乎不妥,因为从中并不能看到解构-重构过程。尽管二者在关于智力内涵的描述上有不少共同之处,但在发展方向上,EQ研究与以Sternberg等为代表的关于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研究不同,反而与传统的智力研究具有更大的一致性。
另外,情感智力的提出者及倡导者只是对所谓的智力内容删删减减,却无意解决这些智力内容如何组织及在具体情境中如何运作等问题,甚至无意深入揭示自己提出的“情绪对思维的引导作用”的内在机制问题,因此这种EQ研究势必难以真正阐明智力的本质、及智力的内部心理机制与相应的情境如何相互作用等问题。当然,任何科学研究的进程总是从无序到有序,从混沌到清晰,我们不应企求一个新提法有多严谨、多完善,但EQ概念尚需澄清和发展却是毋庸置疑的。或许EQ研究还存在着向传统研究目的回归的发展倾向。
从另一角度看,EQ的提出在心理学界以致全社会引起的极大反响也提示我们,传统智力研究具有偏离制约智力活动过程之社会情境的倾向,这一倾向不利于智力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也限制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发展更好的研究方法,在发展和运作情境中深入研究智力的内在结构和运作机制,即生态化研究,将是智力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