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要点论文_刘月明1,张二洲2

探析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要点论文_刘月明1,张二洲2

摘要:针对建筑结构设计相关内容,重点围绕复杂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进行了设计要点的分析,提出了设计建议。此类建筑工程,对于结构设计质量的要求更高,需要设计人员从方方面面加以把控,保证参数计算的准确性,优化结构设计方案,进而保证建筑结构的性能达到工程要求。现结合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关键词:复杂高层;超高层建筑;建筑结构;结构设计;设计要点

近年来,受到土地资源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复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城市拥有高大建筑形象,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随着建筑高度的提升,建筑结构性能受到的影响因素就更多,因此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结构设计的质量。

1 结构设计基本要求

开展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做好以下基本要求的把控:1)科学分析构造。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时,要保证构造的科学性,做好结构设计细节的把控,加固负荷集中的部分。除此之外,要分析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风力因素和温度因素等,通过分析其对建筑变形以及侧移问题的影响,做好设计优化。2)优选结构方案。开展结构方案设计,要从工程实际出发,保证结构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协调成本投入和结构优化存在的关系,制定完善的评价方案。3)完善计算简图。开展此类建筑结构设计,重点内容为计算简图,实现结构精细化,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进而保证设计方案的完整性。

2 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2.1 案例概述

以A工程为例,建筑高度为200.5米,总计67层,地下部分4层,地上部分63层。此建筑结构设计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经过多方设计方案论证,建筑桩基工程设计为人工挖孔灌注桩。现结合此工程设计实践,总结结构设计方法和内容。

2.2 设计难点分析

因为复杂高层建筑,照比普通建筑结构设计,其难度更大,而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常情况下,普通建筑高度小于200米,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高度大于200米,对于结构的稳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在结构设计方面,多选择钢结构或者混合结构,设计技术含量高,结构较为复杂,因此要从抗震要求和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增加了结构设计的复杂性。

2.3 结构超限情况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7度区全部落地区剪力墙适用高度最大值为150米,高宽比值是6,此项目屋面结构高度超过了200米,为超高层建筑,高度超限。塔楼部分由双拼的两个建筑单元结构组成,并且带有5层高的裙房。建筑塔楼结构复杂,因为平面形状不规则,因此增加了结构高宽比计算的难度。在计算时,对于裙房以上,采取典型宽度计算法和等效宽度法;对于裙房以上部分,采取最大宽度法、最小宽度法、折边后宽度法,高宽比的计算值都大于6。

2.4 上部结构设计

项目建设区域的建筑抗震防裂度要求为7度,此次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参数为0.10g,为第一组,场地土类型属于Ⅱ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依据安全评估报告,结合多方意见,小震场地设计特征周期参数选择外围0.40s,地震加速度峰值参数选择为37gal,最终选择地震影响系数。建筑阻尼比参数选择为0.05,建筑设计使用寿命为50年。基本风压参数选择为0.35 kN/m2,重现期参数为50年,基于群体效应考虑,放大后取值达到0.40kN/m2。因为1-5层房间功能为商业用房,高度范围内住宅建筑设防类别为乙类,建筑塔楼部分抗震等级设计为一级[1]。

2.5 结构体系

此次建筑结构设计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保证剪力墙全部落地。具体情况如下:1)第一层到第五层,主要剪力墙厚度为500毫米;次要剪力墙厚度为450毫米。2)第六层到第十五层,主要剪力墙厚度为450毫米;次要剪力墙厚度为400毫米。3)第十六层到第二十七层,主要剪力墙厚度为400毫米;次要剪力墙厚度为350毫米。4)第二十八层到第三十九层,主要剪力墙厚度为350毫米;次要剪力墙厚度为300毫米。5)第四十层到第五十一层,主要剪力墙厚度为300毫米;次要剪力墙厚度为250毫米。6)第五十二层到第六十三层,主要剪力墙厚度为250毫米;次要剪力墙厚度为200毫米。

2.6 结构设计措施

此次建筑结构设计,因为高宽比较大,极易造成建筑结构横向刚度以及承载力偏弱的问题,降低舒适度。受到地震作用的影响,剪力墙端部极易产生拉应力过大的问题,或者基础边缘桩拉力问题。除此之外,楼板开洞大,弱化了核心筒的关系。基于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1)合理确定抗震性目标。对于建筑底部加强区域,剪力墙设计依据中震抗剪弹性,抗弯不屈服设计,并且符合大震下抗剪截面控制要求,将底部加强区域,提升到建筑裙房以上1层,对于加强区域以上部分,依据中震抗剪以及抗弯不屈服设计。2)严控建筑剪力墙轴压比。3)增加坐标轴转动45°后的双向地震作用下的计算,对建筑剪力墙,在小震作用下进行验算,在最终配筋设计时,取包络设计。4)通过在剪力墙中布置型钢,降低拉应力,增加建筑剪力墙的延性。总的来说,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性能优化目标进行设计,从多个水准上,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性。

3 提升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精准性的策略

3.1 合理选择设计软件

开展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对于精准性的把控,要合理应用设计软件。设计人员要善于应用前沿设计手段以及方法,合理分析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2]。目前,适用于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软件较多,比如有限元分析软件和BIM软件等,在结构设计中,利用各类软件,进行风荷载分析和地震模拟分析等,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设计优化,进而保证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3.2 做好结构设计要点的把控

在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提升结构设计的精准性,要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1)加强荷载以及作用力的考量。在结构设计中,要从影响建筑结构竖向载荷力因素和风荷载因素等方面入手,做好设计分析,进而提升设计合理性。除此之外,要注重结构稳定性分析。通过组织风洞试验,检测建筑抗风能力,进而增强结构整体的稳定性。2)科学计算自振周期。做好震动规律分析,提升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3]。3)其他要点。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要求,做好严格把控。通过全面分析,包括抗震分析和抗风分析等,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综合分析各类因素的交叉作用,提升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胡明.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3):74-75.

[2]朱奕鹏.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析[J].低碳世界,2016(21):142-143.

[3]吴荣德,李国方.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40.

论文作者:刘月明1,张二洲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  ;  ;  ;  ;  ;  ;  ;  

探析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要点论文_刘月明1,张二洲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