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创伤的紧急评估与处理在院前急救中的运用论文_叶碧波

初级创伤的紧急评估与处理在院前急救中的运用论文_叶碧波

贵州省清镇巿第一人民医院 551400

摘要:通过运用初级创伤评估法,在院前对创伤患者运行快速初级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同步快速给与相应各项的急救措施,使医护人员配合更默契,大大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初级创伤评估;院前;急救

创伤是当今人类的一大公害,其病死率约占全球病死率的7%。据统计,是45周岁以下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是6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第四位病因。目前我国每年死于各类创伤的总人数已达70万,而且创伤导致的并发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并有报道严重的多发伤所造成的死亡目前已上升为急诊病死率的第二位。急诊急救作为创伤急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不管是何种创伤,现场快速判断患者伤情,积极实施早期抢救措施,对提高危重伤员抢救成功率,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急诊科经常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初级创伤评估救治培训,同时把理论知识应用到院前急救实践中,经过反复培训,总结,我们日常院前急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我急诊科院前接诊严重创伤患者423例,其中车祸伤254例,坠落伤63例,机械伤30例,锐器伤11例,其他伤65例,主要为多发伤、重型颅脑损伤、四肢开放性骨折、脏器损伤、脊柱脊髓损伤、开放伤等严重损伤。通过运用伤初级评估法进行快速评估,处理气道梗阻56例,呼吸困难124例,失血性休克113例,意思障碍105例。

2实施

以前我们主要是通过临床经验来进行病情判断,或者由医师判断,护士根据医嘱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医护没有同步进行,往往会延误抢救时机,自我们进行初级创伤救治培训后,急诊的全体医护人员均掌握初级创伤评估法,即:通气、呼吸、循环、神经功能障碍、显露。根据评估的结果,同步快速给与相应各项急救措施,医护精密配合,具体实施如下:

2.1气道

已经明确为创伤的患者,抢救的首要问题是保持气道畅通。通过与清醒患者进行交谈,看患者口唇、面部颜色、胸廊运动,听呼吸音,有无呼吸困难等快速判断患者有无气道梗阻。气道梗阻的主要体征有:口唇、面色发绀,打鼾或咕噜音,伴有喘鸣,因低氧引起烦躁,使用辅助呼吸肌进行呼吸,或有胸廊反常运动等。一确认患者存在气道梗阻,马上通过提下颏或拖下颌,放置口咽通气管,气管内插管或环甲膜切开术等方法打通气道。如怀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在打开气道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颈椎。

2.2呼吸

气道通畅的基础下,通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口唇、面部颜色有无发绀,有无辅助呼吸肌参与运动,胸廊有无穿透伤,连枷胸及“吮吸样”伤口等。触摸气管有无移位,有无肋骨骨折,皮下气肿,叩诊鼓音现象,迅速判断患者的呼吸情况,异常者给与氧气吸入,必要时运行人工辅助通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胸部创伤引起的张力性气胸,立即排气减压;开放性气胸迅速闭合伤口;大量血胸者可予胸腔引流;固定连枷胸等对症紧急处理。

2.3循环

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血压、心率、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四肢温度,末梢颜色,尿量。

2.3.1通过触摸患者的动脉搏动情况来初步判断患者的血压。我们务必要针对急救白金10min的每一秒对伤者进行确定性的救治,例如急救动作、止血、保持呼吸道畅通,并采取决定性动作判断患者循环、呼吸、操作的前后顺序要科学且合理,判断四处脉搏存在与否,判断循环状态,可利用徒手方法触诊并与心率的范围结合。它可以在10s内完成血压是否正常的判断,并进而对循环情况有个基本的判断,而不必要等待一个血压值。通过触摸患者的动脉、股动脉、劲动脉搏动,可初步判断血压。

2.3.2在评估的同时,护理人员简历两条粗大的静脉通路。根据对伤者的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出血得到了有效控制止血,则可大量地进行液体复苏,但止血不确切时,则只能进行维持低血压液体复苏,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则可。

2.4神经功能障碍(D)

通过对语言指令反应、对疼痛刺激反应、对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应等,观察神经功能有无障碍及障碍的程度。

2.5显露(E)

去掉全身衣服,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隐形的伤情。但注意保暖。

3效果

运用初级创伤评估法进行对创伤患者有效评估,医护配合默契,大大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4讨论

在意外发生后数秒直至数分钟内是严重创伤致死的第一个高峰期,能够存活下来的伤者数量少之又少。而在意外发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则是第二个高峰期,这一时间段可称之为“第一时段”用于急症救治。“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这段时间内给与严重创伤患者确定有效的治疗,最高可减少10%的病死率。院前急救在严重创伤的“第一时段”救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伤情的初级评估,使得院前急诊急救时吗,护士能主动参与到抢救工作中,判断伤情科学客观准确,与医生同步,能及时做好各项急救措施,为抢救工作赢得宝贵时间。尤其是在群体性外伤事件中,初级创伤评估法能让医护人员快速有效区分轻度及危重患者,把有限的时间充分做好急救。为抢救病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孙志扬,刘中民,唐伦先,等.一体化的创伤急诊模式在突发灾害事故急救中的优越性[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7):549-551

[2]魏晓艳,李江华,雷光金,屈征.严重多发伤急诊死亡的原因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10):597-599

[3]王一镗.努力加强和提高“第一时段”救治的质量[J].中国急救医学,2003,(2):94

[4]蔡平平,缪心军,陈玉熹.122例急诊死亡病例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04,5(04):26-27

论文作者:叶碧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初级创伤的紧急评估与处理在院前急救中的运用论文_叶碧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