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1.前言
中医应用小夹板的渊源可追溯到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骨碎断……捺正了。要时时曲转,使活处不强”,其中“应用夹板固定骨折”这项中国首创方法是中医学为全世界人民健康做出的重大贡献[1]。小夹板固定,具有时间短,痛苦小,对患者而言花费少的优势[2]。
2.夹板固定骨折的新观念
2.1夹板固定技术的分类
目前来看,夹板固定技术分类主要涵盖:AO型内固定、BO型生物学接骨术、CO型接骨术、DO型外固定。夹板固定技术的为动态局部外固定的前提,治疗原则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3]。依据性质可归结为弹性固定法与刚性固定法。
2.2 AO、BO观念发展对CO启示
骨折的治疗方式以其观念的相通性,临床医师应认真了解各家长处,补己之短[4]。Ao的目标是经过断端加压以及重建解剖结构,最终达到无骨痂性的一期愈合,其准则是进行“坚强固定”。在一定程度上Ao已成为治疗四肢骨折的行动指南[5]。但过度寻求固定系统力学上的稳固,而不注重骨的生物学特性[6]。Bo,即生物学的的接骨术的观点,B0观点的主旨为维护骨的血供[7]。但BO只是一种“战略”, 其内容也非新的理论,未反映出骨延期愈合机制、骨折愈合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无法解释应力遮挡等重大理论问题。CO的观点才是合乎骨折治疗的新趋向。
2.3 夹板“弹性固定”骨折与“动静结合”原则的结合
夹板在临床疗效中的可靠保障为“弹性固定”[8]。夹板固定后,夹板、扎带、压垫相互作用。肌肉收缩时,挤压夹板、压垫,而夹板和压垫又以反作用力来挤压患部,增加骨折端的稳固。“刚性固定”因存在应力遮挡,易产生延期愈合和骨折不愈合的现象,不利于外骨痂的形成。
“动静结合”为中医接骨学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主旨为固定与功能锻炼相联结,动指的是功能锻炼,静指的是固定; 静为固定的根本要求,可以减轻患处疼痛,控制断端不利活动[9]。骨折断端部位的良好血供及适度微动是促进骨折愈合不可缺少的必要因素[10]。同时,断端的纵向挤压,使断端变得更加稳固,为组织修复提供了需要的静,为动即肌肉舒缩活动提供了条件,如此,动静结合可构成一个良性循环[11]。
3.夹板固定技术推广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夹板外固定术的适应症有:①四肢关节脱位整复成功后的固定。②四肢长骨干、关节部的不稳定骨折。③四肢开放性骨折经处理创口闭合或创面小者。④陈旧性四肢骨折适用于手法复位者。⑤适应于四肢长骨闭合性(包括关节内和近关节骨折经手法整复成功者)骨折,临床上根据固定的需要采用超关节或不超关节的局部外固定[7]。
例如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12]。用绷带或扎带可以起到约束夹板的作用,并在衬垫处加强挤压,以达到稳固骨折断端的目标。夹板固定后,自身的重量较轻,关节面以下远段肢体的重量为外物所支撑,固定时不涵盖关节,所以,远段肢体伤侧重量对骨折再移位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肌肉收缩产生肌肉牵拉,表现为纵向挤压,促使断端严密接触,有利于保持复位后的位置和起到促成愈合的作用。另从生物力学研究角度来讲,如夹板布带约束力,夹板下纸压垫效应,断端微动效应也已被普遍运用[1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较合理地解决“固定与活动”这一对矛盾为夹板固定法存在的突出优势,使固定不妨碍肢体一定范围内的活动,而一定限度内的活动又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15]。
挑战:夹板固定法的禁忌症:①严重的开放性骨折。②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③不配合治疗的精神病患者。④小夹板固定难以起作用的骨折,如颞颌骨骨折等。⑤骨折局部严重肿胀、皮肤存在广泛性水泡者[7]。
缺点:夹板外固定的力学特性决定了其对于骨干的横向约束很完善,但是缺乏纵向的约束。而且小夹板应用时需要紧贴皮肤,所以对于开放骨折就无能为力了[16]。夹板固定前采用的手法复位,依靠医生的手下感觉和长期经验,多次复位将加重四周软组织的损伤[18]。另外,夹板在生产过程中无法满足个体之间的差异性[19]。
参考文献:
[1]李维秀. 骨科特色不仅仅是小夹板[N].中国中医药报,2012(4)
[2]林敬,梁缘,徐婷婷,等. 中医骨科强在哪[N].健康时报,2015(3)
[3]黄庆森. 中国结骨学(CO)—最符合生物学生物力学的骨折治疗方法[J].中国矫形外科,2009,17(20):1578- 1579
[4]金鸿宾,尚天裕.骨折治疗的回顾与思考[ J].中国骨伤,2002,15(1):1- 3
[5]王 非.雷根斯堡大学医院创伤骨科访问学习实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6):IV- V
[6]萧劲夫. 中医骨科发展的若干思考[D].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684-690
[7]黎万友,王煜,何本祥. 运动骨创伤学[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78—93
[8]牛晓磊,田新宇,韦以宗. 对尚天裕教授学术思想继承发扬的探析[J]. 中医医药导报,2011,8(13):95-96.
[9]徐吉忠.四肢长骨干骨折不开刀不行吗[P].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239-242
[10]韩慧,顾云伍.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微循环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6,2(4): 219— 223.
[11]陈 铖,王万春,张 莹. 对骨折治疗“优化选择”与“合理选择”的理解和思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010,,31(6):4- 6
[12]王松,秧荣昆,王烨章, 张川.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手术疗效对比[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7)
[13]徐飞鸿,彭达仁. 塑形弹力夹板的生物力学性能实验[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997,13(1): 16— 20.
[14]彭力平,马笃军,林松青,朱春城,等. 小夹板外固定器的研究进展 [J].湖 南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2011-10(31)
[15]杨拯,袁梦郎,邱有波,张晓. 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患者小夹板外固定与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 (35)
[16]王德龙,张兴平.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的延续和发展—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J].中医杂志,2017 ,58 (5 )
[17]李寿斌,钟传山,柏丁兮,邓水平. 郑氏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7):720-722
[18] 刘敬旺,赖祥林等. 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尺桡骨骨折临床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2)
[19]李军,宋红英. 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诊治浅谈中医骨科的不足与优势[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S1):366-368
论文作者:李玮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5月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夹板论文; 关节论文; 骨科论文; 中医论文; 中国论文; 桡骨论文; 生物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5月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