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道思想与中庸之道_易经论文

论中道思想和中庸之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庸之道论文,中道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人类文明史上,原来并存的几个古老文明民族的文化,有的中断了,有的转移了。只有东方古老的中华文明是唯一的例外,她生生不息地延绵了五千多年,没有断代,没有异化,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碰撞都被她兼收并蓄的同化融合了。这一事实本身就使人不得不叹服这个文明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用以维系一种文明的本质东西是它的文化。文化是一种文明千年历史的积淀,是它挥之不去,割之不舍的传统精华。中国文化的博大辉煌直如浩瀚星空,其间最明亮耀眼的当属“中庸之道”这颗明珠。它昭示着宇宙万物对称、和谐,静之为衡,动之有序的最高法则;宣示了世间万事“允持厥中”(注:《尚书·大禹谟》。),居中有常的无上至理。“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注:《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刚健中正,居中不偏,是万事享通的无形大道。这种“和为贵”的中道思想是儒家基于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得出的最高理念。并进而发挥出“德治”、“仁义”、“礼乐”的经世致用哲学。作为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学说,儒家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顺应时势的历史局限性。然而去芜存精,它高度观照宇宙万物秩序法则的本质内容,却使它光照万代,历久弥新。应该说,正是这种体现宇宙最高秩序法则的道体和谐,均衡大用的哲学内涵,才使得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文化,流芳百世,泽被海外。从这一点上看,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的。

中道思想贯穿于儒家经典。溯流而上究本清源,其发端当先看群经之首的《周易》。

一、从《周易》的成书过程和对后世哲学的影响看,《周易》的中道思想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是源流相关,一脉相承的

《周易》的成书年代,自宋苏东坡开疑古之风以来,就一直莫衷一是,成为千年聚讼。迄今为止的研究,较为一致接受的结论是,八卦及重卦的创制当在西周以前的远古年代,甚至可上溯到八千年前的远祖伏羲;而《易经》部分(爻,爻辞)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部分则大抵形成于春秋战国期间,为先儒孔子门人的集腋之作。先秦时期的这几百年是一个学者云集,思绪飞扬的年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孕育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基础性框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这正是居中承前启后的时期。在总结二千五百多年远古先贤智慧结晶的基础上,孕育、产生了一统其后二千多年的儒、道思想。“孔子生前数千年之道德经验,悉继承于孔子,而后来数千年之文化,皆赖孔子而开”(注:《中国与中道》张其著,见《国故新知论》,中广电出版社。95.12.版,P402。)。

《周易》正是这样一个多思时代的产物。是历代先贤哲人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中所蕴涵的丰富宇宙人生哲学思想,使他成为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最重要的源头活水。如果说《易传》部分综合吸收、容纳光大了先秦诸子,尤其是儒家的学说,那么《易经》部分本身蕴涵的世界对立统一运动,阴阳变化的辨证思想则是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和鼻祖。朱熹说:“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尽变化之道也。”(注:《周易本义·序》(宋)朱熹。)这“变化之道”就是《周易》“经”部分的哲学基础,也是整部《周易》的哲学基础。“没有‘经’的哲学基础,就没有‘传’的思想体系;有了‘传’的推阐发挥,‘经’的哲学就更加显明昭著。”(注:《周易译注》黄寿祺、 张善文撰, 上海古籍版P22。)“经”“传”的完美结合, 奠定了《周易》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值得指出的是,“经”“传”的这一结合,正是中国历代哲学家主要治学方法——“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始作俑者。

《周易》对后世哲学一直发挥巨大的影响。从两汉儒学,魏晋玄学,到宋明理学和明清启蒙学,无不与《周易》存有渊源关系。

力劝汉武帝“独尊儒术”成功而成汉儒领袖的董仲舒,其“天人感应”说无不隐现着《周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注:《周易·乾卦》。)的天人合一思想。魏晋玄学以黄老释儒经,奉《周易》为“三玄”之一。宋明理学的创始人是周敦颐和高徒二程,其道统理学成为十一世纪后主导中国、并为东亚各国竟相吸纳的儒学主流。宗师周敦颐的主要著作《太极图说》即建构于《周易》之上。而程颐和理学另一集大成者朱熹更是各以《程氏易传》和《周易本义》传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自诩的王夫之视《周易》为“精义安身之至道”,“未尝旦夕敢忘于心。”(注:《周易内传发例》·(清)王夫之。)其《周易外传》的哲学思想达到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所能达到的高度。”(注:《周易十日谈》上海书店出版社.92.3版、P71、P57、P61。)

如同后文将要论述的,中道思想贯穿于《周易》六十四卦始终,而且“企图对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进行理论概括。”(注:《周易十日谈》上海书店出版社.92.3版、P71、P57、P61。)而后世儒家的中庸多偏重于伦理道德范围。所以说,当后世儒子们高举中庸之道的大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殊不知这一思想精髓即发端和集大成于《周易》。《周易》的中道思想和儒家的中庸之道就是这样源流相关一脉相承的。

二、中庸之道的理念根植于《周易》对世界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认识

《周易》的卦形由“一”“一一”两个基本符号组合推衍而成。“一”表示阳,“一一”表示阴。《周易》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对立事物抽象成这一对阴阳,喻示天地、君臣、男女、夫妻、炎凉,上下等等。“天地之间无往而非阴阳;一动一静,一语一默皆是阴阳之理。”(注:《朱子语类》。)而卦象的推衍变化就象征着这些矛盾的运动及其转化。“生生之谓易”。(注:《周易·系辞传》。)“《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注:《周易·系辞传》。)生生不息的阴阳转化就是变易,就是易理。“一阴一阳之谓道”。(注:《周易·系辞传》。)这就是宇宙大道。这是先哲们通过“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于物。”(注:《周易·系辞传》。)的观察思辩后对世界本质的发见,正是基于这种对世界辨证矛盾运动的深刻认识,易经中从爻义演进,爻辞训示,直到卦序排列等各方面,无不在谆谆告戒人们要“惧以始终”(注:《周易·系辞传》。)。初则“潜龙勿用”,“不易乎世,不成乎名”(注:《周易·乾卦》。)。当值此时,该厚积薄发,积蓄力量,静待时机,不可操之过急,轻举妄动。在发展过程中则应“终日乾乾,夕惕若”(注:《周易·乾卦》。)。终日兢兢业业以自强,即使是夜间也不敢稍有松懈。日夕慎独,如履薄冰。事趋完美时则要虑盛极终衰,“亢龙有悔”。通观全书,朱熹说:“《易》之大义,大抵盛满时致戒。”(注:《朱子语类》。)胡远濬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易》六十四卦,一言以蔽之,曰:‘惧以始终,其要无咎’。”(注:《劳谦室易说》(清)胡远濬。)张栻进而指出:“即惧其始,使人防微杜渐;又惧其终,使人持盈守成。其要之以无咎而补过,乃《易》之道也”(注:《南轩易说》(宋)张栻。)。

世界是对立统一和矛盾运动的,运动的结果是矛盾的互相转化。因此,要想“无咎”则必须“惧以始终”,否则,即使完美于“既济”,也会“初吉终乱”(注:《周易·既济卦》。)将这种辩证思想推而至极,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贯穿其中的中道思想。因为事物的发展和状态一旦突破中间态,最后必然要向两极发展,并走向自身的反面。所以为了保持事物的稳定,就必须节制,居中位当,中庸得道。可见中庸之道的理念深深根植于对立统一辩证哲学基础上。一句“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神来之笔,宣示了世界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本质。而建立在此哲学基础上的方法论——中道,遂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

三、从六个卦爻分别喻示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看,二、五两爻因居中得道,位尊处优,故每每大吉

上、下卦六爻中,二爻居下卦中位,五爻居上卦中位。乾卦“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九二之利是因为有中正不偏德。九五爻“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故《易传》说:“二多誉,四多惧,三多凶,五多功”。韩康伯说:“二处中和,故多誉”(注:《周易注》(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孔颖达说:“五居中处尊,故多功也”(注:《周易正义》(唐)孔颖达。)。李光地总结道:“程子曰:‘正未必中,中则无不正也’。六爻当位者未必皆吉,而二、五之中,则吉者独多,以此故尔”(注:《周易折中》(清)李光地。)。

《周易》对二、五爻中位得道的反复致意强调,跟六爻“爻位”喻示世界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各个阶段密切相关。初爻象征事物初生萌芽时,应潜藏勿用;二爻喻示头角初露。朝气蓬勃之际,当可适时而进,“利见大人”(注:《周易·乾卦》。),“不习无不利”(注:《周易·坤卦》。)。英气勃发时无往而不利;三爻象征虽已小有成就,然而仍需日夕慎行,谨防凶变;四爻象征更获新进时,宜惧以审时度势,以避免下抵上压之虞;五爻象征事物发展的最完美阶段。功成名就,刚健中正,内圣外王,谐和至极为万物瞻;六爻象征变化的极处物极必反。高飞穷极之处,即消亡悔恨之时。在事物的这些发展变化规律中,二、五爻正处于其最理想完美的发展阶段。此时“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注:《周易·坤卦》。)中之至美,泽及比邻,盖道之所在也。

四、《周易》的中道思想,在“节”、“中孚”、“小过”、“既济”等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节”卦“刚柔分而刚得中。当位以节,中正以通”(注:《周易·节卦》。)。凡事节制适当,持中正固即可享通。同时“苦节不可”(注:《周易·节卦》。),过分的节制也不和乎事物发展的规律。从政则当“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注:《周易·节卦》。)此为仁政之端倪。来知德赞为“节之尽善尽美”(注:《来氏易注》(明)来知德。)。

“中孚”卦,“柔在内而刚得中”(注:《周易·中孚卦》。)孔颖达释“信发于中,谓之中孚”(注:《周易正义》(唐)孔颖达。)。中虚至诚,“乃应乎天也”(注:《周易·中孚卦》。)。

“小过”卦,“可小事,不可大事”,是因“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注:《周易·小过卦》。)。可与不可,皆取决于其是否持中当位。中道之功,可由此管窥之。

“既济”卦,“亨小,利贞,初吉终乱”(注:《周易·既济卦》。)。事成之时,“刚柔正而位当也”,故屑小亦亨通。“初吉”是因“柔得中也”。“既济”卦六爻皆得其位,各守其所,六十四卦中仅此一例而已。他象征事物的完美阶段。但就是值此功成名就之际,仍需持中守成,慎惧终始,以防“终乱”。深得守常执中三味。

五、大中之道是社会人生对平衡、和谐、对称宇宙法则的本质观照

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变幻,狂沙吹尽始到金。中庸之道的理念已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上,而以这一理念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正以其不朽的魅力迎接新世纪的曙光。二十世纪下半叶,东亚儒家文化圈各国经济的相继崛起被美国人惊呼为“东亚之锋”(注:《东亚之锋》(美)小R.霍夫享兹,江苏人民出版社,95版。)。

从动物形体结构的双侧对称到雪花的六次对称结构;从病毒超稳定的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极端对称结构到恒星球体的完美对称结构;从音乐节律的和谐到生态系统乃至人类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平衡,造物的法则无处不在。对称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工具——数学中用群论来表述。它与物理科学中的守恒定律密不可分。自从本世纪20年代的量子力学革命后,对称的观念已经演变成物理学中的主流,甚至成为近代科学家探索宇宙终极理论的路标和主要工具。“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问世以来,物理学中的对称性原理大有发展,人们不能不深感对称性原理的巨大力量。目前高能物理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大都借助于对称性原理”(注:《基本粒子物理学中的对称性原理》(英)W.m.吉布森高等教育出版社版.P1。)。在对基础物理大统一理论的研究中,“基础物理学家持这样一种信念:最终设计中将充满对称”(注:《可怕的对称》(美)阿,热著湖南科技出版社.P290。)。大自然和谐, 平衡的对称性设计就是科学家眼中的美。大数学家H.魏尔说:“我的工作总是尽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挑选一个时,我通常选择美。”(注:《沙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美)S.钱德拉塞卡,湖南科技版.P75。)爱因斯坦非常崇尚科学规律的这种内在美,“只要觉得一个方程是丑的,他就对之完全失去兴趣”。他说:“要是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这种信念,并且永远是一切科学创造的根本动力”。(注:《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P379,商务出版社,76年版。 )科学史上的很多例子表明,一个和谐,平衡的美的理论公式,哪怕发现当时还难以确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往往都被证明是“真”的——即完全符合自然规律的。(注:《沙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美)S.钱德拉塞卡,湖南科技版.P75。)自然的奥秘就是这种美和真的统一。

人类的所有哲学思想都来源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考察思辩。和谐、对称、平衡的自然法则映射于人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就了不偏不倚的大中之道。在这个均衡、对称的宇宙时空中,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人生所应遵循的理念,一种参天化育的天人学说赖以建构的基石,只能是,也必定是这不偏不倚的大中之道。大自然的最高法则笼罩着天幕,我们社会人生的任何理念又怎能出其右?

人类科技的最前沿思想竟然和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谋而合,殊途同归。可见《易》道之功,中道之用,大矣!

标签:;  ;  ;  ;  ;  

论中道思想与中庸之道_易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