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_政治论文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_政治论文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论文,执政水平论文,水平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21世纪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课题。根据党在新世纪面临的各种风险和考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应着重提高党发展经济的能力、驾驭政权的能力、依法治国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抵御风险和协调社会利益的能力。

一、发展经济的能力。经济发展是现代政党的首要任务。检验一个政党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高低,归根到底要看该政党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不仅使党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使党经受了国家各种政治风险的考验。实践证明,发展经济是党执政的基础。一个执政党不能领导人民发展经济,最终只能被历史所淘汰。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对发展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来看,党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一方面取决于党能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党能否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转化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政党具有变革生产关系的自觉性,能使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具有应用新的生产工具的能动性,能创造更高的社会生产率;自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利益和要求,使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但是,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并不是天然的。党的组织和领导干部在主观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一回事,客观上能否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是另一回事。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党应当善于把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转化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转化为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计划,转化为国家和人民的意志。这就需要党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正确进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与党的历史任务是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领导水平集中表现在善于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发展的需要。邓小平曾经指出,看一个党委善不善于领导,领导得好不好,应主要看经济部门实行了先进的管理方法没有,技术革新进行得怎么样,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多少,利润增长了多少,劳动者个人收入和集体福利增加了多少,培养出了多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述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指出了根本方向。

二、驾驭政权的能力。党的执政水平主要是处理党与国家政权关系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正确处理政党与立法,司法和行政的关系。我国理论界的一些同志在讨论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不加分析地批判“党权高于一切”,提出“党只要把党管好就行了”。笔者不笼统地同意这一说法。在现代国家政治制度中,政党是现行政治制度的操作者,始终是主导性力量。没有哪一个政党会游离于立法和行政之外。相反,一个执政党对国家政权无法驾驭,既不能实现本党的目标,又不能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倒是失去了党的执政功能。笔者认为,共产党的执政水平,首先表现在对政权的驾驭。因此,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仅不应当削弱党对政权的领导,而且应当加强党对政权的领导。当然,这种领导并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善于把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并在实践中得以贯彻。在我国,党员在“人大”中的数量优势对党在立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强调党对国家权力的驾驭,并不否认“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权威性。在现代国家的政治体制中,执政党的主导作用与国家最高权力的权威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是统一于国家政治体制之中的。党把重要干部安排到重要领导岗位上去,是执政党的应有权力。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是应尽的责任。否则,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就不能保证自己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党既要进一步理顺与“人大”和政府的关系,又要提高对各级权力机关的驾驭能力。

三、依法治国的能力。提高全党依法治国的能力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只能依据法律开展活动。加强党的领导是要求党的组织善于把党的意志通过立法机关上升为法律意志,而不是以党的领导代替国家的法律。一方面,依法治国可以使党的领导不以少数人的意志而转移;另一方面有利于党从具体、繁重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能够从宏观上驾驭矛盾,总揽全局,更好地加强党的领导。其次,要正确处理政策治理和法律治理的关系。最后,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保证政府依法行政。

四、总揽全局的能力。进入90年代以来,江泽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领导干部要善于把握世界发展的大势,具有驾驭全局的能力。他早在1994年就要求领导干部“应该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讲究领导艺术,审时度势,驾驭全局,善于协调各方面力量”。以后他在多次讲话中提到领导干部驾驭全局的问题。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总揽全局的能力已成为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后,原有的社会结构开始打破。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市场经济、行政领域和社会生活三者并列的局面已经形成。党直接管理的经济资源配置权向市场经济转移,社会事务的自理权正在回归社会领域,行政治理权则由各级政府承担,而党对政治、经济、社会的统筹权正在强化。统筹权就是总揽全局,就是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行总的领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组织总揽全局的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进方向,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系统的正常运作。

提高总揽全局能力的基本方法,是要求党的干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成为战略家。

五、抵御风险的能力。党在21世纪面临的风险,一方面来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另一方面来自国内改革深化引起的利益调整。

根据党改革开放20年的经验,我国面临的风险可能有政治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和军事风险。从苏东演变和国内发生政治风波的教训看,政治风险主要来自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和国内所谓的“民主人士”挑起的动乱。经济风险主要来自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加入世贸总协定,意味着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的联系起来。于是,世界经济出现风浪必然波及我国经济的稳定。而且,经济风险还蕴藏着政治风险。军事风险主要来自台湾当局不断增长的独立倾向,台独必然引发战争。另外,其他周边国家也不平静。自然风险主要还是洪水泛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领导干部要有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一要增强对种种风险的敏感性和预见性。二是对各种风险可能带来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三是对由风险而产生的突发事件能够妥善处理。

六、协调社会利益的能力。对讲政治的共产党而言,协调社会利益主要是正确处理阶级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因为我们党是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所以当我们党凸现本阶级利益的时候,决不能忽视其他阶层的利益。相反,如果出现社会部分群体的利益大大高于党所依靠的工人阶级利益,党的执政地位就不能巩固。为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处理好阶级性与人民性的关系,是党协调好社会利益的关键,也是建立新的分配机制的方向。

标签:;  ;  ;  ;  ;  ;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