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丽乡村的建设是推进我国长远发展的长足动力,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并且以农为主,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更好地提升乡村文化发展空间,尤其对于美丽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能够在农村文化和农村经济方面进一步更好的提升和发展,更是给人们基本生活的一个保障和基础,因此我们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这条道路上要格外注意地区优势的合理发挥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将乡村景观特色进行更好的表达。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景观;规划;分析
1导言
随着时间的流逝,经济不断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加强,而且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端,而不是传统的物质方面的满足,而是对生活的质量有了高要求,所以在居住的环境方面要求也变得复杂起来,就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我国人民对于风景园林及城市规划的理解更加深刻,所以要将乡村景观与规划设计融为一体,这样做不仅可以优化生态环境,而且对于城市和乡村都起到了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将乡村景观完美的融合到园林设计当中,不但对乡村景观的原生态进行了保留,而且对于城市本身的环境也进行了改善,可谓一举两得。
2美丽乡村建设背景分析
美丽乡村的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部分,是一次在绿色文明建设理念指引下的全新的农村全面改革,是一项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它在改观和规划乡村景观的同时,把景观所蕴藏的本土特色和本土文化牢牢结合在一起,在最大范围内把规划区中的自然风光和标志性特色建筑与乡村文化都表现的相得益彰,在该土地原有景观基础上,保护了当地特色文化景观,又创新融入新的人文特色景观文化元素,包括特色鲜明的街巷建筑、风格独特的居民院等、更要兼顾传承传统民俗文化、表达精神文明、非物质文化文明。伴随我国社会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美丽乡村”建设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起来并开始着手去建设。
3乡村景观中的主要特点
3.1存在一定的地域性特点
就各地区的景观来讲,乡村景观具有独特的特点,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这个特点产生于我国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人们会适当的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来进行规划,所以为了使生活环境达到最优化,人们会对于乡村景观进行地域性规划。
3.2存在一定的生产性
通常情况下,乡村景观与乡村人民的日常生活是具有紧密联系的,那么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生活,就会对当地的景观进行改造,或者在匮乏的地区进行创造,为的就是在生活当中得到一定的便利。
3.3存在一定的自发性
因为乡村景观的存在能够对人们的实际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乡村景观与当地人们的实际生活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当地生活的人们会为自身创造优质的生活条件,对所在地区的乡村景观进行不断的完善,创造出不同种类型的乡村景观。不仅促进了该地区的生态平衡而且还增加了美观程度。
3.4存在一定的生态性
与城市的雾霾和尾气相比较,乡村的空气质量更胜一筹,而且乡村是一种自然生态环境,换句话说就是乡村的景观是有典型的生态性特点的。而且乡村景观与我国提出的乡村发展理念完全符合,这种理念的提出不仅不会影响到自然环境,而且还能够对乡村环境进行优化,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乡村景观所具有的生态性进行突显。所以总结来讲,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将乡村景观完美的融入到其中,使城市与乡村这二者的环境在各个方面得到有效的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美丽乡村视角下乡村景观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1保护原有绿色生态
生态环境给人类生活提供能源、自然资源等等,过度的开垦和乱砍乱罚等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给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对人们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在构建美丽乡村过程中应注意绿色原生态的保护,本着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原则上,对乡村自然资源进行规划和改造,为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乡村居住环境。
4.2保留地域文化特征
中国是农业大国,在乡村中保留较为完整的中国特色的农耕文化主要包括历史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以及生活习惯悠久的乡村地域历史文化等,而农村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这些都是我们要珍视的宝贵财富。在乡村规划和建设中要充分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尊重当地文化风俗习惯。与此同时,当地独有的特色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都早已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注意保留当地原有文化特色,并发挥地域特色,不仅能吸引更多游客光顾,也给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增添一抹色彩。
4.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乡村地区的自然景观有很多森林树木,湖泊溪流等一系列尚未开采的自然资源,他们是独一无二的,尤其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中显得更加珍贵,这也是乡村发展最具特色的一面。农村人口有限、经济和文化和技术层面也都需要规范化管理,我们在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合理的进行景观规划,不能采取短期获益的方式来改变脱贫致富,比如随意砍伐、围湖造田等等。虽然这些方法在短时间内获得效益,但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影响农林业发展,导致无法修补的遗憾。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中必须遵守可持续性发展原则,不要急于一时求成来破坏本地特色生态资源,应该有节制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5美丽乡村视角下乡村景观规划发展建议
在发展和规划乡村景观的情况下,乡村地区目前大多处在一种无人打理的状态,我们虽提倡自然发展,也强调保留自然因素,但在当前生态、气候的变化下,自然发展并不能让自然资源完好保留和利用。因此为避免能源的流失和浪费,一定程度的人工介入可以更规范合理的保护现有资源。美丽乡村建设视角下,乡村景观规划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以及体现地域文化为基本原则,这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保障,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我国农村发展方向和未来,如果不重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势必会给人们生活造成各种不必要的影响。美丽乡村的建成意味着给村民们带来绿色健康生活环境,也意味着更多游客会吸引到乡村观光体验生活,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一定是必然趋势。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除了注重乡村经济水平的提高,还要重视对于乡村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另外,在积极进行美丽乡村的乡村景观发展建设中还应该注意对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分配情况,给广大农民群体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及精神文明建设。
6结论
我们可以发现乡村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结构,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持。随着乡村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乡村景观和美丽乡村建设是相辅相成。对于如何在坚持生态保护和保留当地特色的原则下,通过构思设计规划合理结构空间来展现风格特色变得引人深思,既要保留当地文化特色内涵,又能实现风光旖旎、民风淳朴的一面,这才是美丽乡村视角下乡村规划最有意义之处,也是我们未来应该探索和该踏踏实实走的路。
参考文献:
[1]王达俊,赵梓尧,顾沛彦,江伊,薛梁.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26-27.
[2]泮灵童,洪莹.乡村景观及其在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76.
[3]上官炳雨.太湖地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实证探究[J].现代园艺,2019(02):83.
[4]吕彬.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的设计现状及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1):132-133.
[5]张政美,吴霞,胡青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概述[J].农家参谋,2019(02):23.
[6]李佰林,刘艳秋.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56.
论文作者:张振宇1,徐李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乡村论文; 景观论文; 美丽论文; 特色论文; 文化论文; 自然资源论文; 自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