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童玩”大课间“三趣”模式的实践探索论文_王洁

农村小学“童玩”大课间“三趣”模式的实践探索论文_王洁

“童玩”大课间是通过童趣情境的创设,依托新颖的器材、童趣的语言,结合个性化的游戏比赛,以“童玩”促“童学”,营造的趣味课堂。“童玩”大课间依托传统大课间的模式,活动时间在30-40分钟左右,尊重各学段学生心灵、身体的发展同时,在情趣、智趣、真趣的“三趣”模式下,营造趣味课堂,培养学生对体育课、体育活动、体育项目的兴趣,养成健身的良好习惯,最终实现运动认知、健身实践和社会适应的三元合一,让体育、锻炼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开启“三趣”模式,培养核心素养

“童玩”课间的内容是课间活动目标的具体化和现实化。一个符合学生年龄段身、心需要的活动素材,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内驱力,还更易达到活动预期的练习强度和密度。“童玩”大课间的“三趣模式”,满足了体育运动娱乐性和健身的需要。

1.“情境”式活动:借助自制型器材,选取具有“近、亲、热”特点的游戏模拟情境。这样的“趣”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

传统的大课间过于单调,让学生提不起兴趣,直接体现在小学生不愿参与其中,而将体育运动情景化,使运动更趋于自发,使运动能接近本能。

比如,“大力袋鼠大接力”的项目。学生全程扮演“大力袋鼠”的可爱形象,以袋鼠自居,从“袋鼠”跳跃、“袋鼠”接力到“袋鼠”啦啦队。依托角色的代入感,学生跳跃、运动的激情高涨。在自主参与中,锻炼了身体,锻炼了意志。

“大力袋鼠大接力”的情境运动,适合3-6年级学段的学生参与,满足了学生对游戏的渴望,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将运动元素融入其中,将运动变得有趣。

教育始于情趣。追求快乐是孩子的天性。体育大课间只有尊重孩子的感受、体验童趣的快乐,才能将运动效能最大化;将单纯的“责任”变为丰富的“情趣”,学校体育教育的外延更广。

2.“智趣”借力,吸引学生投入

“智趣”性活动:聚焦运动过程,以一个运动项目地合作开展为主线而预设智趣活动,以“智趣”的目标来组织锻炼的内容。

兴趣是学生有效学习体育的基础。无论哪一项活动,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让他们参与到其中。体育运动训练分为一般运动和专项训练,较为单一、枯燥。“童玩”大课间的活动随时存在变化,需要学生及时性地作出反应,能够使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提高他们运动的乐趣。

同时,“童玩”大课间的各个项目本身不是单纯的运动、训练,加入了智慧的思考,能够满足小学生探索的欲望。整个活动为学生预留了思考和行动的空间。在运动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经验,调动他们在运动积极情绪,让大课间在学生眼中成为充满“智趣”的课程。

“轱辘轱辘总动员”就是一个集情趣、智趣、乐趣为一身的一个项目。利用旧横幅,制作成游戏的车轮,然后由学生钻进车轮,推着车轮往前走。项目看似简单,但是活动过程中问题很多。有些组的车轮无法展开,有些车轮人能钻进去无法滚动,有些前面能滚后面就无法前进。活动中,学生主动观察,发现齐心协力是前进的秘诀,口号是行动的润滑油。

这样的活动,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接触,密切了同学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活动,锻炼了学生身体、锻炼了思维。

3.“真趣”引领,永葆学生好奇

“真趣”式活动:结合前期固有的课程经验,在参与一定项目训练的基础上,总结体育精神,回归体育本真。

我们以“真趣”为“童玩”大课间的文化引领,旨在追求运动本真价值,让体育运动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让体育运动回归运动本身,促进学生终身运动的发展。

“童玩”课程的内容源于生活,源于学生生活的需要。因此,在活动中学生能参与其中;各学练环节中,学生动作完成准确性较高的同时,运动热情高涨,学生“全情”参与其中。学生在“童玩”大课间的平台上,优秀示范、相互分享,不断进取。

二、开启“三元”模式,保障活动开展

(一)、集约“全员网”,培“童玩”大课间之序

“童玩”大课间的顺利、有效开展,需要依托一定的顺序。

1、人员全员化。“童玩”大课间是全校师生一齐上阵的活动。有体育组统一规划场地、组织协调,班主任负责带领、管理班级活动。其他老师配合班主任工作,落实安全、统计、评价等项目。人人参与,生生活动,保障“童玩”大课间学生全勤参与其中;安全网格化,责任到人,保障“童玩”大课间有序安全地开展。

2、器材多元化。“童玩”大课间丰富多彩的活动依托个性化的器材。所需的器材种类多、数量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些活动的场地距离体育器材室较远,就因地制宜,根据场地的特殊性安排安全、易开展地活动,比如足球场安排了器材轻便、方便取回的“大力袋鼠大接力”项目;根据体育组的统一安排,各年级在指定地点开展相应的活动,以一个星期为周期,轮流交换体验各种游戏,确保“童玩”大课间活动多样化,开展有序化。

3、安全全员化。“童玩”大课间的开展依托自上而下,从学校领导纲到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安全意识;从大课间活动的年级安排、到出入顺序到器材的借还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以安全意识为根本,以制度保障为抓手,以组织计划为依靠,确保“童玩”大课间安全地开展。

(二)、尊重“差异化”,塑“童玩”大课间之行

1、活动差异化。

目前,小学有六个学段。每个学段学生、每个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心理发展程度不同。因此,“童玩”大课间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结合“童玩”项目的各自特性,设置了较为符合年龄段特点的项目。

比如,低段的学生,处在适应小学生活的阶段,但又未完全摆脱作为幼儿的习性,更喜欢趣味性的活动;他们的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处在建立阶段,更偏爱游戏性的活动;其次,他们的身体发育处在萌发阶段,激烈运动和技巧性的项目并不适合,他们更爱好轻松一些的活动。我们针对这一特点,低段“童玩”大课间设置了注重对体育活动、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最基本的动作技能,内容有“沙包丢丢丢”、“老鹰抓小鸡”等等。

而中高段设计了运动量、运动技巧多、规则性强又兼具趣味性的活动。比如中段有“毽子大对决”、“你追我赶”等活动,高段的“双杆运球”等等,使“童玩”大课间更贴近童心,更贴近运动。

2、人员差异化。

“童玩”人员的差异化是指充分考虑不同学段间学生差异、同一学段间男女生的差异。根据差异开展有差异的活动,使每个学生受益,使运动更接近生命韵律。比如,“童玩”大课间尊重学生体能的差异,“你追我赶”的项目全面考虑男女生体能的差异,设计了更为人性化的路线,女生在内圈1、2道,男生在外圈。以学生为本,发展体育为终身体育埋下萌发的种子。

3、器材差异化

“童玩”大课间的开展配置了自制的体育器材,以安全实用为前提,颜色鲜艳,规格适宜。比如,“大力袋鼠大接力”的袋子,根据年底段的不同,大小不一;比如,“轱辘轱辘总动员”的车轮,考虑到高段学生的协调强,车轮就更大一些。

同时,“童玩”大课间是有音乐控制,曲目根据游戏内容更换,音乐健康、积极向上;同时,根据曲目节奏的差异性,调节运动的节奏。比如,在“你追我赶”的项目中采用不同节奏的歌曲,比如歌曲《奔跑》,使运动更趋于节奏化,使运动场活而不乱。

(三)、完善“动态链”,养“童玩”大课间之品

1、活动内容动态化。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我们倡导“童玩”大课间,但绝不应“三趣”模式而忽略、弱化体育课程的本质,更重视体育基础技能的习得。因此,在设置活动时,我们充分考虑各学段小学生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充分解析各个“童玩”项目的体育技能训练点,有针对性地练习;同时,注重各“童玩”项目之间的联系,同时系列项目的练习,达到体育基本技能的学习、掌握。

“童玩”大课间有别于传统大课间,积极采用游戏化、竞赛化的方法手段,将技能学习融入游戏,将技能习得以比赛形式呈现,直观、全面,激发学生学练的积极性。比如,“童玩”大课间,将广播操展示之前,安排“你追我赶”跑操,确保兴趣和训练双管齐效!

2、活动评价及时化。

“童玩”大课间的评价很多元,通过纵向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它的评级更具及时性。结合大课间的活动项目特点,在活动结束一小节之后,及时地对活动的效果进行总结和反馈。小学生是体育活动的第一参与者、体验者。我们要及时地对看到的现象、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生;同时,也要尊重他们作为参与者的独特体验。协调各班主任,及时收集第一手资料,学生喜欢什么样的“童玩”项目,对已经开展的“童玩”项目有何感受等。体育组进行汇总,针对地及时完善项目,增设新项目。

3、活动调整严谨化。

“童玩”大课间活动设置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样,具体活动的内容也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兴趣引领,积极参与体能发展,使项目满足学生体质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运动认知、健身实践、社会适应的需要。

“童玩”大课间针对各学段学生的特点,开展以“情趣”、“智趣”、“真趣”为理念的体育运动,来改善学生体质、体能情况,进而培养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如何激发小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中国人民教师 2015年第3期

〔2〕《阳光大课间 尽展青春美丽—观摩烟台市牟平区阳光体育活动有感》郭莲英 山东省德州市同济中学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第一期。

论文作者:王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农村小学“童玩”大课间“三趣”模式的实践探索论文_王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