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导师:提倡节俭_亲子成长论文

瑞士导师:提倡节俭_亲子成长论文

瑞士家教:崇尚节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瑞士论文,节俭论文,家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瑞士是举世公认的最富国家,他们在“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现代理念指导下,家教工作领世界之先。近来我去瑞士,切身感受了一番瑞士人所营造的优良的家教氛围,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

崇尚节俭是瑞士人家教不可或缺的内容。导游何女士曾跟我讲了一件有趣的事:一次,她帮了瑞士邻居一个大忙,对方感激不尽,盛情邀请她及家人去吃答谢饭。到了那一天,她带着一双儿女高高兴兴地赴宴,结果一看,所谓的宴席不过是邻居将前天未吃完的长棍面包重新烤了一下,配上不同的调料、果酱,做成了一个面包拼盘。席间,邻居还不失时机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浪费,要像中国人那样注意节俭,此行何女士的孩子也同样受到了教育。她和孩子欢快地尝了几口面包,然后回家做饭。好在何女士知道并非对方吝啬待客,而是瑞士人就这种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

我在友人希伯特家中作客时,发现其家中各式各样的玩具和儿童读物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墙上门上贴了孩子们的“美术”作品;孩子们像伙伴似的直呼希伯特夫妇的名字,父母与孩子说话永远是蹲下来的。希伯特家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不过令我难以接受的是,希伯特夫妇看见孩子在墙上乱画,用嘴咬玩具,拿剪刀在书本衣服等物品上乱剪,他竟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当我大感不解在看着希伯特时,他向我解释道:这是为了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会画、会剪,这说明孩子学会了某种技能,家长切不要去痛惜某件东西被孩子损坏了,要耐心地告诉孩子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和知识。我闻此理论后恍然大悟,真为自己当年因女儿乱画乱剪乱摔,而以巴掌相加的举动后悔不已。

培养孩子自立与自强的精神,瑞土人毫不逊色于美国人。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重培养孩于自食其力的能力。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初中一毕业就被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左右的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她们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学会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是个多语种的国家,既有讲本土语的地区,也有讲德语和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区的姑娘通常要到另一个语言区的人家当佣人,还有相当多的孩子被送到英国家庭当佣人。当她们掌握三门语言之后,就可以去银行等部门就职。长期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和可耻的。

瑞士小学在课堂上对孩子从不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是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律,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如何去思考问题;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肯定孩子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由此看来,瑞士人在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的同时,还相当注意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教育孩子要掌握时机,瑞士人是善于掌握家教最佳时机的人。在瑞士,孩子过生日、就餐、与人交际、旅游、家务劳动、孩子有成绩或过错时,都不放过机会进行教育。我曾与希伯特一家同去旅游,希伯特夫妇每到一处就给孩子讲解名胜古迹的来历或故事,有意识地教育孩子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不要攀折花枝、乱涂乱写、用食物或赃物投掷动物,乱丢瓜果壳。

让孩子尝试“创新”,更是瑞式家教的一绝。他们从让孩子能做到的事入手,自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比如鼓励孩子为自己崇拜的足球明星写一个传记,提出一个学校附近交通堵塞问题的解决方案,鼓励孩子通过市场或者其他方式,把他自己不用的书籍和玩具拿来换取他所需要的东西等。

瑞士人家教就是这样新颖别致,恰到好处,使人难以忘怀!

标签:;  ;  ;  ;  ;  

瑞士导师:提倡节俭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