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组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参与的一种学习形式。在音乐课中实施小组学习方式,可以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通过讨论、创作、练习等环节,共同完成某一目标。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小组 合作意识 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的今天,音乐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成为共识,一切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传统的音乐教学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授课制,强调统一性,缺乏灵活性,强调教师主导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个性。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学习能较好地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
小组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参与的一种学习形式,在音乐课中实施小组学习方式,可以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通过讨论、创作、练习等环节,共同完成某一目标。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学习过程中还培养了一种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而“协作精神”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各种心理品质之一。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良好的协作精神必能提高办事成功率。
基于以上认识,我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及教材特点,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合理设计教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人人参与
传统教育往往追求整齐划一,以“齐”为美。要达到这种“齐”美,在音乐课上,教师往往事先设计好动作,要求学生一遍遍模仿,反复练习,达到预期目标。这种机械的操作必然会打击学生积极性,更不要说发展个性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现代教育重视学生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培养个性,只要是自己创新的,哪怕是不成熟的,也是一种进步。小学阶段要学生独立地进行创新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会出现畏难情绪。而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学生真正参与到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学生也不再是观赏者,而需要真正参与操作。这样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而教师只是一位协助者、引路人。
三、以优带差,共同进步
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懂得与人合作、懂得尊重别人。当与同伴合作成功了,学生能产生满足感、成就感、集体荣誉感,对学生的个性成长有很大帮助,也为以后走上社会、融入社会大环境打好了基础。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许多教学活动可由小组长掌握控制、组织练习,也可采用“一帮一”的方法进行辅导,体现了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实施小组学习以来,许多不爱讲话的学生变得爱讨论了,许多固执己见的学生讲道理了,许多在课堂上一下子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小组中解决了……
如在节奏与视唱教学中,教师不可能一一去听每个学生拍和唱,很难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也就不能及时正确地给予指导。我就采用小组学习方式,由小组长负责督促指导组员(小组长由我负责),进行练习。由于范围小了,“滥竽充数”的也少了,再加上小组比赛的激励机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每个学生在节奏视唱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四、欣赏学生,相信学生
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相信学生肯定行。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努力创设各种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自行探索,热情鼓励学生的点滴发现,提倡“鼓励——鼓励——再鼓励”的赏识教育观,鼓励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会显得更加自信。
我在每节音乐课开始之前设置了“三分钟音乐舞台”环节,由小组轮流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刚开始时,节目的形式比较简单,表演得也不是很好。但我每次都以鼓励的口气来评价他们,哪怕他们做得很糟。到后来,音乐小品、音乐谜语、歌曲接龙等形式也出现了,学生的胆量越来越大,表演也越来越出色。而这些节目从选题、组织、排练,我始终没有参与,但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兴趣非常浓厚。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为动力,学习就成了一件乐事。
音乐是人的本能,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能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我们教师应力求教法生动、学生主动、课堂轻松,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赞祥 优化教学策略,推进素质教育[J].教育学报,2000,(2):7-10。
[2]曾思明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小组学习合作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5,(4):99。
论文作者:田雅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学生论文; 小组论文; 音乐论文; 小组长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积极性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4期论文;